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哲学方法论意蕴
2020-01-07靖洁
靖 洁
(河南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焦作 454000)
习近平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进行观察和解读,聚焦中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解决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的重要理论和方法,为推进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根本的方法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是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根本方法
随着生态问题日益受到世人的关注,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的方法论运用已成为当前哲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经典论述所蕴含的哲学方法,不仅具有一般世界观的理论基础,还是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方法论遵循,这一点已在习近平关于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系统论述和实践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哲学方法论
生态哲学方法论就是以解决生态问题为目标的哲学理论体系,它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般方法去认识和改造人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对近代资本主义工业社会的考察,为世人揭示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本质,找寻到了人与自然关系日趋紧张的根源。他们以普遍联系、矛盾对立统一等哲学方法,科学地提出了“自然”不是一种纯粹的“自然”,而是经过人类改造或受人类影响的“自然”。“地球的表面、气候、植物界、动物界、人类本身都不断地变化,而且这一切都是由于人的活动。”[1]马克思和恩格斯辩证地认识到“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这总是一样的,这里已经出现了统一”[2],即人与自然之间是矛盾的对立统一的客观存在。他们从以人为本的唯物史观视角洞悉到,人与自然和解的实质是达到人与人之间的和解,同时对和解的必要性、可能性以及两大和解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论证。从而得出,在以金钱、财富为目的的人际观下形成的自然观,必然会导致人对自然的藐视、贬低和践踏,这是历史一再向我们显示了的事实。不合理的价值关系往往导致不合理的自然观,自然不仅是人类存在的前提,也是人类财富产生的前提。“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什么也不能创造。”[3]158综上所述,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丰富论述为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需求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指导。
(二)研究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哲学方法论的现实诉求
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制约我国现阶段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关乎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更关乎我国民众的健康生活。习近平立足新时代的历史方位,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原理、方法对怎样去建设生态文明进行全面深入的思考,生态文明建设已上升为时代主题,这是他思考和研究当代社会突出矛盾和问题的结果。习近平运用唯物辩证方法论,不仅揭示了人与自然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而且提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自觉做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习近平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论述,闪耀着生态哲学方法的智慧之光。今天,我们有必要把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系统地挖掘出来,充实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用以指导新时代的人类生态保护实践,特别是指导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伟大实践。习近平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中所运用的哲学方法论研究在中国大地已经孕育成熟,即将破壳而出。
二、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的自觉运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站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高度,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民心工程。他不断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指导分析生态文明建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一)运用辩证的认识方法论提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习近平指出:“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大成果,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然要求。”[4]习近平以这个新要求的认识方式和认识逻辑把握人与自然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提出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我们不能仅仅把自然理解为与人类实践活动完全脱离的、抽象的客体,把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视为感性直观的活动。马克思认为,这种“被抽象地理解的,自为的,被确定为与人分隔开来的自然界,对人来说也是无”[5]。人在改造自然界的活动中,一方面,由于人不满足自然世界的现存状况、要改变自然对象物的自然属性来满足人和社会的发展需要,从而形成了人与改造对象自然之间的对立。另一方面,人在改造自然的活动中又要按照人的实践目的和需要来重塑自然对象,使得作为改造对象的自然转化为人的自然界即人化自然,以寻求人与改造对象的自然的统一。马克思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个复杂的对立统一的整体,习近平辩证地认识到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过程经历“天然自然”“人化自然”最终达到“生态自然”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从实践去认识和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从实践思考、理解、评价人和自然对立统一关系的理论和方法。只有通过运用辩证的理论和方法,才能不断增强绿色发展的能力,改善生态环境,消除人和自然的尖锐对立,达到人与自然相生相依的和睦发展的社会文明新时代。
(二)运用价值分析法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习近平提出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为人与自然关系类型的多样化做了时代性的探索。习近平生动形象地把生态环境比喻成绿水青山,把经济发展比喻成金山银山。这一论述深刻阐明了生态环境保护和改善与生产力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否定了经济发展方式中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非此即彼的传统观点,是对生产力“自然维度”的重大理论创新。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经分析了资本主义初期对包括风力、水力、蒸汽、电力等在内的各种自然力给人类带来的使用价值。马克思认为:“大工业把巨大的自然力和自然科学并入生产过程,必然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这一点是一目了然的。”[6]习近平以此为价值评判标准,深化认识生产力的本质和功能,坚持“劳动的自然生产力”和“劳动的社会生产力” 并重,纠正人们对待自然环境与社会发展相矛盾的误区。不仅如此,习近平认为同社会生产力相比,自然生产力更具有基础性和根本性。随着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和社会进步,自然资源潜在的价值和间接的使用价值将会发挥其重要作用。
(三)运用群众史观提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习近平提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7]的论述,体现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8]42的庄严宣示,响应了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和社会公平的期待。首先,建设生态文明是民意。习近平反复强调生态文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强调要顺应这种社会发展趋势,一切工作要把广大人民群众满不满意、答不答应作为出发点。只有这样,中国共产党才能始终与广大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支持,才能立于不败之地。破坏生态环境而获得的生产总值,已经得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其次,建设生态文明是民生。良好的生存环境是人类活动的基本前提,也是民生福祉的基本构成。习近平指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这是功在当代的民心工程、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9]可见,生态环境不仅与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相联系,而且与社会和谐稳定也相联系。这既是对人民群众生态需求的准确认识,也是对以保障人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为重要内容的社会民生建设提出的新要求。最后,广大人民群众是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共享主体。“树立新发展理念,首先要解决为什么人、由谁享有这个根本问题”[10],这无疑也是习近平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点。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绝不能成为少数人的特权和专利,而应由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占有和共同享受。“共享”是作为社会主义本质“共同富裕”的具体体现,共同富裕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和根本目的。
(四)运用系统分析法提出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
系统论就是按照事物本身的系统性特征把对象放在系统的联系中加以把握。习近平运用系统论观察和分析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在生态文明领域的具体体现。首先,习近平的这一“生命共同体”论断深刻而透彻地展现出相互作用的人、自然和所有生命三者是命运休戚有关的不可分割的整体,探索各要素在“生命共同体”中所处的层次、位置和作用,统筹把握构建生态文明各要素之间的系统性及相关性,平衡好生态环境大家庭中的各个成员,搭建起一条生态循环链,从而为人们认识和建设生态文明提供具体方案和最优解。其次,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综合工程,必须多管齐下才能达到生命共同体的协调化、最优化、大众参与化。生态系统的构建已经拓展为涵盖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各方面的复合系统。习近平强调要优化发展用地的开发格局,倡导政府、企业和大众共同参与,加强责任追究和综合治理,构建在社会各个领域内节约环保的大格局、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等,促进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实现多维度、立体式推进。最后,生态文明建设要具有大局意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是行不通的,要将局部的生态建设与“生命共同体”整体内的其他部分一同紧密联系起来考虑,不断调整人类生产方式、生活行为,促进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与人的和谐共生。
(五)运用实事求是的方法提出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
恩格斯指出:“共产主义不是教义,而是运动。它不是从原则出发,而是从事实出发。”[3]672实事求是分析现实情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本方法论,也是我国制定社会发展战略的前提依据和不变遵循。习近平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指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已进入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攻坚期,也到了有条件有能力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的窗口期”[11]。这如实地反映了人类建设生态文明负重前行的现实境遇,也据实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到了有条件和有能力解决的窗口期。然而在生态文明建设视域下“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实际”,人类往往理解为生产方式的改变和提供优质的生态产品等对劳动技术和经验的重视,而“实践观念”的“观念”可理解为制度和法制等。所谓“实践观念”,是把理论成果与实践对象结合起来,为建设生态文明的实践进行超前的规划和可行性论证,从而形成路线、方针、政策等具体可操作性观念如制度和法治等。“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12]这一新的“实践观念”揭示了制度和法治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所处的重要地位。
(六)运用联系发展的观点提出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
随着地球变暖、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消失、有害废弃物的越境转移等一系列全球化生态危机现象的日益凸显,生态文明建设已引起世界众多国家的高度关注。因而,习近平认为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不仅取决于主权国家的重视水平,更取决于国际社会的互助合作。习近平站在世界大同的高度,运用发展的、普遍联系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妥善处理好新时代中国社会与生态的平衡问题。他向世界表明中国将“同世界各国深入开展生态文明领域的交流合作,推动成果分享,携手共建生态良好的地球美好家园”[13]。这些重要论述进一步凸显了习近平全球联系、共同发展的生态治理战略思维,彰显了中国迈向负责任大国的良好国际形象。我国生态文明目前面临着建设和破坏并存的复杂问题和严峻挑战。我们既处于一个全球性生态恶化的大环境,又面临着国内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的问题,这些问题相互并存和叠加使得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难度加大,需要加强国际联系,以更高的全球视野去审视和处理生态问题。
三、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哲学方法论的特点
习近平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不仅有鲜明的理论观点、深刻的思想内涵,而且蕴含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哲学方法论思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条件下,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方法论对我们更好地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和指导意义。
(一)对西方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哲学方法论的正确理解和科学对待
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的,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的问题最终根源于人与人之间存在的矛盾,根源于社会制度内部存在的不和谐。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社会中,人们不仅将财产视为个人私有,而且将自然界也视为个人私有,在这种心理支配下形成的自然观,“是对自然界的真正的藐视和实际的贬低”[14]。恩格斯也批评指出,人类的生产方式一直以来“仅仅以取得劳动的最近的、最直接的效益为目的”,“那些只是在晚些时候才显现出来的、通过逐渐的重复和积累才产生效应的较远的结果,则完全被忽视了”[15]。因此,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在处理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时,人类应看到自身行动的长远影响,应主动遵循自然规律。只有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发展的目的不像资本主义社会一样,不“仅仅在于增加财富”,更在于发展人的身心。只有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才能朝着适合于人类本性的发展方向,才能适合于全人类的共同利益、长远利益。“先污染后治理”在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国是走不通也走不起,更没有条件可以走。
(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的继承和发展
在马克思主义的人民主体视域下,马克思对“现实的人”十分关注,并进一步阐明这些“现实的人”既是直接参与创造社会价值的主体,也是享受社会价值的主体。首先,习近平以实际行动不断诠释着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人本思想和价值诉求,明确指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这也是民意所在”[16]。其次,马克思认为,“正像生产的第一天一样,形成产品的原始要素,从而也就是形成资本物质成分的要素,即人和自然,是同时起作用的”[17]。今天,良好的生态环境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实践中已越来越突出地显示出其“内部自然要素”的属性,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关系也越来越紧密。同时,习近平在从对自然界的整体认知和人与生态环境关系问题的处理上提供了治理生态系统应遵守的基本原则。再次,习近平着眼于山水林田湖草这个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生命共同统一体,统筹自然生态各种要素,在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中,使“共治同责”成为公民的应尽义务。最后,习近平多次强调要切实改善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各国应该积极行动起来,强化国际间的合作和互助,努力解决全球的生态问题,做好统筹规划,协调发展,科学发展。这将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力求达到的完全的、彻底的“人同自然的和解”与“人同自身的和解”的未来愿景。
四、结 语
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是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创新过程中不能脱离的。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中国化的具体形态。在新时代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必须以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为指引,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分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根源所在,协同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为实现建设美丽中国的伟大目标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