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硕士研究生选拔机制的新探究

2020-01-07龙志文周国立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初试道德素质考研

段 炼, 龙志文,周国立

(1. 安徽理工大学 数学与大数据学院, 安徽 淮南 232001;2.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数学与金融学院,湖南 娄底 417000;3.重庆大学 数学与统计学院,重庆 401331)

近年来,随着社会各行各业对毕业生的学历要求越来越高,愈来愈多的大学生选择了考研,因此,随着毕业生的日益增多和毕业生的不同需求,考研人数逐年增多。据统计,2019年全国考研报考人数达285万人,相比于2018年多约47万人,而2020年考研人数再创新高突破340万。在今后几年,预计考研将会成为大学毕业生的第一选择,而且会一直持续下去。与此同时,研究生教育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依然面临着诸多的挑战,特别是研究生的招生,包括优秀生源的选拔、跨专业考生的调剂与培养等,其中最受关注的莫过于如何有效选拔优秀的备考者。

一、硕士研究生选拔现状分析

目前,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方式主要由初试和复试组成,其中初试包括全国统一考试、联合考试、单独考试以及推荐免试四种方式。初试命题又可分为教育部统一命题和招生单位自主命题。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大部分为英语,也包括日语、西班牙语等语种)、大学数学(如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公共科目由全国统一命题,专业课一般由各招生单位自主命题(也有少部分专业通过全国联考的方式进行命题)。就具体的考试内容来说,政治(其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4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30分、史纲14分、思修与法律基础16分、当代世界经济与形势与政策16分)、英语(包括完型填空10分、阅读A40分、阅读B(即新题型)10分、翻译10分、大作文20分、小作文10分),数学总分150分且分为理工类(数一、数二)和经济类(数三),通常数一考试内容分布为:高数56%、线性代数22%、概率统计22%;数二各科考核占比为:高数78%、线性代数22%(不考概率统计);数三考核内容比例为:高数56%、线性代数22%、概率统计22%。国家统考科目由各省(区、市) 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组织统一阅卷,而自命题科目则由各招生单位自行组织阅卷。考试成绩出来后,除具有自主招生资格院校单独划定复试分数线外,教育部考试中心按照不同地区制定并公布入围复试的基本要求。

各招生单位的复试流程可能略有不同,时间约为2至4天,一般采取差额复试,比例一般不低于120%(推免生除外)。通常来说,复试主要考查考生的创新能力、专业素养以及综合素质等。复试内容主要包括专业课笔试、外语口语和听力测试、综合素质与专业知识面试,还有近年来倍受重视的体检和心理测试两个环节。由于不同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等差异,其复试考查形式可能有所不同,同时或多或少在考查能力上有所差别,有的院校比较注重考生的专业能力,而有的院校可能看重考生的英语和计算机操作能力,也有的院校可能偏向于考生的综合素质能力,还有的院校可能更关注考生动手实践能力。具体来说,专业课考试通常采取闭卷形式,考试内容可能包含专业大综合以及专业前沿知识,并与初试相区别;综合素质和应用能力的考核主要是考查考生全面素质(包括科研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想象能力、动手能力、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等),考核形式主要有笔试、口试、实践环节任选,也可以并用;外语能力主要考核考生听力与口语能力的准确性、连贯性、得体性、顺畅性等,考核方式主要是现场或视频对话等。

一般来说,每个高校在考研复试成绩的计算方法上大同小异,大体做法如下:考生的总成绩=初试成绩×权重+复试成绩×权重,其中初试成绩=外语成绩+政治成绩+专业课1成绩(或数学成绩)+专业课2成绩,复试成绩=专业课笔试成绩×笔试权重+面试成绩×(90%-笔试权重)+外语听说能力成绩×10%。2006年,教育部规定,复试成绩占总成绩的权重约在30%~50%。2007年教育部再次明确规定招生单位在复试环节可实行一票否决制,即只要复试成绩不合格,初试成绩不管有多高或排名多靠前,招生单位都可以不予录取。

现行的选拔方式虽然逐渐增加了复试的比重和灵活性,但在目前总成绩折算的方式下,基于综合素质考核的前提是对重点领域的考核力度不够,部分具有较好基础的考生有可能因考分不理想而遭到淘汰,原因是初试成绩在总成绩中占有较大比重,部分科目(如政治、英语)在总成绩中的比重较高,特别是英语成绩占比较高。初试科目在整个专业的课程中比例是较低的,同时初试科目的客观题相对比重较大,这些都难以满足全面考核考生水平的要求,甚至有些考生通过题海战术就能考得较为理想的初试成绩。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招生规模的逐步壮大,已有的研究生选拔机制已经不适应当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需要,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体现出诸多弊端。研究生选拔的改革受到广泛关注,许多学者提出了不少建议[1-6]。针对目前存在的弊端,周秋光等[1]提出了适合我国实际的研究生选拔应对策略,即放宽报考条件,调整考试科目和改革考试形式,规范研究生选拔机制等。孟凡德[2]认为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可从以下方面入手:创新招生技术方式,提高教育管理效能;建立招生考试新模式,实行两段制考试;调整初试科目,创新考查内容。刘光连等[3]建议改初试为资格考试、改复试为水平考核,完善招生单位信息公开制度,放宽具有推免资格的本科高校范围。上述讨论对研究生招生选拔的改革力度比较大,具体落实起来会面临不少挑战,就当前的时机和条件来说,有些措施实施起来还不太成熟,相关的政策建议等具体推行起来估计尚需时日。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在不对现有制度进行大调整的前提下,在现有的考核方式下,进一步优化研究生选拔方式有待进一步探讨。

二、硕士研究生选拔新模式的原则与内容

硕士研究生的选拔,不仅关系到国家和学校的发展,还关系到考生们的前途命运,应尽力做到政策透明、程序公正、结果公开、监督机制健全,在维护考生合法权益前提下,坚持客观评价,采用全面考察、突出重点的科学选拔机制。其选拔的基本原则有:

(一) 科学性原则

首先,要遵循高层次人才选拔规律,采用多元化的方法对考生进行全面考核。因此,对客体采取科学性原则成为考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构建的前提,同时要符合人才科学发展的规律。其次,要注意评价指标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由于考生个人发展过程不同因而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因此要做到分层次、分类别的构建评价体系,同时注重体现评价阶段的针对性。

(二)可操作性原则

可操作性原则是指评价体系中的各项指标、参数的设定必须要从客观实际出发,建立在科学性原则的基础之上, 与此同时易于对具体的指标和参数等给出相应的数量测量值。不但体现在各级指标的分解和设计科学合理、真实有效, 更应注重操作过程中相关指标和参数的赋值、对比和描述的便捷。评价体系的各项数据统计要便于采集,方法简单,操作方便。

(三)导向性原则

研究生选拔的重要作用之一是充分发挥导向功能,这是对广大考生提升全面素质的引领。基于考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选拔,可以引导广大考生注重道德修养、知识能力、创新精神等方面的提升,诱导其放弃题海战术等应试策略,为考生备考提供科学指南。

硕士研究生的选拔应注重考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其考核的主要内容有:第一,思想道德素质方面,主要考察大学生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课程和思想道德课等的学习成效, 政治理论水平、基本的政治方向和政治态度、伦理道德状况、遵纪守法情况、人格品格、文明行为、公益劳动、进步表现和突出事迹等。第二,科学文化素质方面,主要考察是否掌握了基础的科学理论、人文社科知识、文艺修养水平等,重点观察其文艺修养选修课成绩、参加校园文化艺术活动和社会实践及其取得的成效情况等。第三,专业( 业务)素质方面,主要考察是否掌握本学科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基本专业技能以及现代操作技能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具体考核包括专业课程成绩、参加科研活动和发表论著和申请专利情况、计算机应用能力以及外语水平等。第四,身体心理素质方面,考察身体健康状况、体育运动水平、心理健康状况等,具体考核包括体育课和体侧成绩、心理测试情况、是否积极参加各类体育活动等。

三、硕士研究生选拔新模式选拔程序及操作

在遵循上述原则的基础上,硕士研究生选拔新模式可按如下程序进行:

(一)第一阶段:资格考核

该阶段主要是关于初试成绩的基本要求(包括总分要求和单科最低要求)、思想道德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的考核,思想道德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考核基于综合评价理论给出相应的等级(如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等)。特别强调地是,思想道德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可以考虑实行一票否决制,如在入学考试之前有重大违纪或重大心理疾病等直接定为不合格。只有上述三项符合要求的考生才能进入下一阶段的水平考核。

(二)第二阶段:水平考核

这一阶段考核的重点在于专业(业务)素质考核,科学文化素质的考核基于综合评价理论给出相应的等级。当考生专业素质相差不太明显的时候,再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值得指出的是,在选拔新模式中,将把考研初试中的政治成绩纳入到思想道德素质中。

下面具体阐述各素质考核的操作办法,重点说明专业(业务)素质考核方式。专业(业务)素质考核主要包括专业学习成绩、科研创新能力、外语和计算机能力。各块的权重可以通过层次分析法等确定下来。专业学习成绩以大学专业课程成绩、初试专业成绩、复试专业成绩为基础按照一定的比例权重核算。这里需指出的是,大学专业课程成绩可能因学校专业的差异不好做比较,特别是学校之间考试难度等的不同而使得绝对分数可能不具可比性。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综合考虑考生所在学校专业在全国或全省的排名(也可以适当参考“双一流”专业标准等)和考生所在院系的专业排名来做对比。科研创新能力主要考虑考生参加科研创新活动、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等,按参加不同级别的活动及获奖情况、不同级别刊物等赋不同分值核算,如国家级奖励、省部级奖励、SCI、EI、CSCD、核心期刊等分别赋不同分值。外语水平综合考虑四六级、托福、雅思、考研初试英语成绩、考研复试英语成绩以及其它相应外语证书等, 不同级别和难度的考试赋予不同的评价分值。计算机应用能力综合考虑国家二级、系统分析师等相关等级或证书考试成绩。

思想道德素质考核综合考研初试政治成绩、思政课成绩、面试表现(包括学习态度考察等)、及考生在校的政治思想道德表现,重点关注是否有突出表现等。科学文化素质考核综合考生文艺修养选修课成绩、参加校园文化艺术活动和社会实践及其取得的成绩、面试表现(包括语言表达能力、对人文社科知识的掌握情况等)等。身体心理素质考核综合体育达标成绩、运动特长爱好、心理测试成绩、面试表现(包括性格测试等)等。

上述硕士研究生选拔新模式,在未对现有考试内容做重大调整的前提下,放弃了现有以初试成绩、复试成绩加权计算求和的简单方式,基于“全面考核、突出重点”的原则分素质版块对考生进行全面考核。在资格考核阶段,对初试成绩、思想道德素质、身体心理素质设立进入下阶段水平考核的门槛,水平考核重点突出专业(业务)素质的考核,在专业(业务)素质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再综合考虑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身体心理素质,最终择优选拔考生。这种选拔新模式,强化了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考核,弱化了相关课程的考核比重,考核过程中不仅重视初复试成绩,还对大学阶段的学习成效进行分类评估,这对大学阶段的教育也具有很好的导向作用。

此外,本文所构想的硕士研究生选拔新模式对博士研究生选拔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需要指出的是在博士生选拔过程中更应加强专业(业务)素质中科研潜能的考核。

四、结语

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逐步扩大,各培养单位在招生工作中会面临更多的挑战,研究生招生面临更多复杂情况,如考研调剂生选拔、特别是跨专业调剂生选拔等问题。硕士研究生招生既关乎国家人才选拔的大计,也关乎大学毕业生的人生选择。因此,研究生选拔制度的改革是选拔创新人才的需要,同时也是适应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和实现与国际接轨的需要。只有不断对已有的研究生选拔制度逐步加以改进优化,注重加强考核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研究,才能选拔综合素质好、专业水平高、具有较高科研能力的考生,同时为进一步培养具备较高综合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初试道德素质考研
考研初试高分未被录取,且慢提“猫腻”论
我的考研故事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促进道德素质的提高
小试牛刀,初试微课堂
空乘招聘初试,走出“美丑”误区
考研,我是怎么坚持过来的
考研,我是怎么坚持过来的
浅析新闻记者的道德素质与责任
工作十二年后,我才去考研
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培养途径研究——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