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命运的一部分交给学生
2020-01-06程锐刚
程锐刚
经历了一个长长的“寒假”之后,学生们回到了校园。同事们谈道,没有老师的督促,学生在家里的学习效果不尽如人意,基于此,可以认为未来教师这个职业是无可取代的。不过,我们还得具体来看。学生在家里线上学习效果不好,问题是他们离不开老师呢,还是离不开学校?在学校里,有教师,有同学,教师只是其中的一环——即使在这一环,也有可能是离不开教师这一群体,而不是某一个老师。
由此我在想:在离开学生的这一段时间里,作为教师的自己又怎样了呢?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样的变化?甚至不妨想一想,离开了学生,我们自身还是不是一个独立的存在?
就我自己而言,假期的生活算是充实的。回老家探望父母,陪伴孩子,阅读写作……但是,我发现,“学生”其实没有离开过我,我的阅读与写作大多数都跟教育有关,跟师生之间的交往有关。不管学生在不在我身边,他们已然存在于我的生命之中,成为我的生存背景。其实,这也一直是我不断自我追问的问题——如果离开教师这个职业,我生命的重心会不会失去平衡?答案是会。
当然,这种情形也可以这样理解:一个职业做久了,就不可避免地与之深度捆绑。如果把教学看作一种交往的话,那么,交往的对象、交往的内容、交往的方式都会不可避免地改变交往的双方。刚教书的时候,我自觉是“孩子王”,总觉此后的人生定然阅世浅薄。后来渐渐注意到课堂内外师生交往超越日常超越世俗的特性,人到中年之后,我愈加体会到其可贵之处:基于学生生命的相对单纯,创造一种朝向美好的人际关系,未必不是一种幸福。
在《相约星期二》这本书里,莫里教授得了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生命只剩下两年甚至更短。于是,他开始思考自己的死亡。幸运的是,这时,当年的一个学生——一名深历人世、对自己世俗功利的追求开始迷茫的学生——找到了他。他们相约每周的星期二,学生来看望老师,老师给学生授课。这样,因为学生的出现,莫里教授把对死亡的思考变成了一门课程,他“终身教师”的愿望得以实现。我们可以看出,好的教学关系,是可以超越世俗并引领世俗的生命体验的。
从这个故事里,我们还可以看出教师生命的另一种可能性:我们可以从学生身上得到什么?帕尔默在《教学勇气》中说:“学生依靠教师给分、评成绩——但教师依靠学生获得什么?”然后他答道:“用把我们的一部分命运放在学生手中的方式来教学是可能的,正如他们把命运的一部分交托在我们手中一样。”托付命运?这显然不是一般意义上与学生生命的联结。电影《放牛班的春天》里的马修老师做到了。他曾是人生的失败者,满身疲惫,想永远锁上脑海中对音乐的梦想。到辅教院当代课老师的时候,他从孩子的带着“天堂记忆”的眼神和歌声中,找回了对音乐的热情。他不但放飞了孩子们的梦想,也释放出了自己音乐上的创造力,命运从此发生改变。
或许,马修老师的经历有些特殊,我们大多数人并非没有出路而来教书的,很多人是自行选择了成为一名教师。从这份自行选定的职业中,我们能有何获?《死亡诗社》中基廷老师的事迹可以给予我们启迪。基廷老师本人也是在威尔顿中学严肃刻板的教学方式下成长起来的,回母校任教的时候,他用的却是与威尔顿中学的传统截然不同的方式教学。他的教学方式所带有的激情和強度,让人深受触动。我以为,这是他彻底反思了自己的教育经历的缘故。
《阅读深动力》的序言中有言:“作为一名教育者,能观照呵护心中那位内在的小孩,就能延伸疼惜眼前的学生。”看到自己不堪的往昔在学生身上重现,这触发了生命曾遭受规训和遏抑的痛苦记忆,他因怜惜“内在的小孩”而疼惜学生。所以,这种经由自我反思而来的教学行为,显现出一种特别的张力,教师自身也因为这种反思性教学实践显现出生命的韧性和强度。经由教学,基廷回到了生命的原点,见证了青春生命应有的模样,也找回了人生的价值——
我步入丛林,因为我希望生活得有意义,我希望活得深刻,并汲取生命中所有的精华。然后从中学习,以免让我在生命终结时,发现自己从来没有活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