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大数据挟裹的时代
2020-01-06吴梦莉
吴梦莉
1
时常会产生一种被窥视的错觉。
线上聊天的时候,网络购物的时候,用播放器听音乐的时候……永远都有一条恰好的资讯出现在我的推送中,内容近似,风格雷同,于静默间填满了脑子的每一寸间隙:“点进去啊,我们知道你喜欢这个的。”
我的确喜欢这个。
咔嗒,咔嗒,时间便在鼠标的点击声中被侵蚀、吞没,而我无知无觉,继续接收那些重复的讯息,直至深陷泥泞之中,才蓦然惊觉自己除了满身的偏执与傲慢,竟然一无所知。也是在那时,我开始意识到大数据时代的荒谬之处:它让我们误以为自己有选择,实际上,它“操纵”了我们的选择。
人是有惰性的。比起学习新知识,我们更偏好接受相对熟悉的信息,因此,当互联网依据浏览历史,推算喜好,从而给我们推送相关讯息时,我们会更加容易沉溺其中,久而久之,信息重叠,形成闭环,也就是我们口中的“圈子”。
粉圈、汉服圈、手绘圈……每个圈子都有自己的规矩,泾渭分明,而人则是其中的困兽,一叶障目。圈子泛滥的后果之一,便是在互联网上发生的一大半骂战中,争执双方是割裂的,他们并不知道对方在说什么,他们以自己圈子里的规则去衡量世上发生的一切。
“人生如树花同发,随风而散,或拂帘幌坠茵席之上,或关篱墙落粪溷之中。”
我曾被某个流量明星的粉丝骂过,说我是踩一捧一,是图谋不轨的“黑粉”。
“可是,我是路人啊,我不玩粉圈那一套的。”
“路人不下场,下场无路人。”对方比我更加理直气壮,“这是基本常识,你不知道吗?”
这场争执以我删了微博而告终,而我则在铺天盖地的谩骂中明白,对方并不是在同我沟通,他骂的是那个贴着“黑粉”标签的我,是自己假想中的敌人。
他的凶猛与胜利皆是虚假的,一如镜中月影、海上浮沫。
2
我常常在想:是什么催发了互联网上的戾气?
任意打开一个知名博主的主页,下面的高赞评论一定是偏激的观点,而一条祖安式骂人评论更是能让无数人追评——“会说话就多说点”“在哪里能买到您的著作”等等。当然,有人会说这种评论只是玩梗,可是在玩笑的背后,依然透露出人们焦躁的内心:我们恨不能毁灭一切“反叛者”。
互联网上,所有复杂的问题都可以被简化为“黑”与“白”的对立:男性与女性的对立;中年人与年轻人的对立;富人与穷人的对立……好像对立之后,对方就不再是一个复杂的人,而是一个标签化的“坏人”,是一个可以一拥而上生啖其肉的存在。
最糟糕的是,互联网的大数据矫正了我们的“暴行”的正义性,让我们可以与自己的同类一拥而上,群起而攻之,凭借一点道听途说去审判一个人的灵魂,甚至毁掉他。而这种审判往往是很不讲道理的,比如那人曾说错过一句话,曾支持过有道德污点的艺人,曾做过某件丑事……我们忘记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的古训,我们就要在他人的身上苛求神性。
而这种阴暗的欲望往往可以得胜,我觉得这才是大数据时代最大的作恶。
在各种暴戾的网络噪声之下,公开发言便成了一件危险的事情。我常常将一条微博修了又修,发了又删,最后只剩下正确的废话,寥寥几语,仿佛数百年前,文人滴落在墓碑上的干涸的热血。
为什么要沉默?凭什么要沉默?
在政治学上有一个大众传播理论,叫作“沉默的螺旋”——人们在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时,如果发现自己认同的观点大受欢迎,就会更加积极地参与,让观点扩散得更快;如果自己认同的观点少有人理会或者是遭到众人反对,那么他会倾向于保持沉默,不再發声。如此一来,一方的声音会越来越强大,而另一方越来越沉默,宛如螺旋。
大多数人会力图避免由于单独持有某些态度和信念而产生的孤立,所以网络上的噪声会越来越大,直至真理的声响被完全淹没,直至我们再也不敢说话,再也无法说话。
古人云,“不因言废人,不因人废言”,可是大数据时代却不然,它可能会将罪人挂在时代的耻辱柱上,永世不得翻身。
3
我写这篇文章的初衷并不是反对科技进步,而是自我警醒——我们千万不要成为大数据的傀儡。
诚然,大数据会让我们更容易找到感兴趣的事物,更容易“合群”,可是,创作是不能合群的。在任何时代,创作者都是孤独的,是“虽千万人吾往矣”的逆行者,是去往前人未至之境的开荒者,而这正是大数据所摒弃的。
我常常想,若是达尔文生活在这个时代,恐怕难以提出进化论,因为所有的数据都坚信上帝创造了万物,他和他的学说会被嘲笑,被践踏,被毁灭。
大数据的“魔力”在于“大”,它扩大了大部分人的声音,却湮灭了小部分人的呼喊,最后,整个宇宙都是鼓噪的音斑,每个人浅薄而钝感地生活着,从时间的这一端被裹挟到另一端,如同梦游一般,在充满感官刺激、欲望和无规则游戏的庸俗汪洋中浮潜。
所以要保持清醒,要知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在圈子外有与自己完全不同的人生活着,呼吸着,呐喊着。我们也许一辈子不会碰面,可是我们仍然要知晓彼此的存在,知晓在星子的彼岸,有另一颗闪烁的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