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素质:“双师型”教师不可缺失的软实力
2020-01-06丁得果邓守林王郝乔骋
丁得果 邓守林 王郝 乔骋
摘要:安全素质教育是“双师型”教师实现终身职业教育的基础与不可缺失的软实力,是弥补新时期职业院校教师素质结构性缺失的重要举措。安全素质教育内容包含安全意识、安全知识、安全技能三个方面,实施路径通过“校企共育”,融合在校内教学能力培养中,强化在专业能力的实践中。
关键词:安全素质;“双师型”教师;软实力
引文
软实力是美国学者约瑟夫·奈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概念,相对于国家综合实力组成的硬实力而言,是一种无形的精神力,属于政治学概念的范畴。是指通过吸引别人而不是强制他们来达到你想要达到的目的的能力。[1]概念自提出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且被多个领域引入并开展研究。从教育层面而言,如果把可证明一位职业院校教师能力的学历、学位、职称、技能等证书喻为硬实力,那么反映一位教师综合素质构成要素,如知识素养、能力素养、职业素养、安全素质、教育理念等就是软实力。硬实力是软实力的外在表现,软实力是硬实力的内在核心。职业院校教师是我国教师队伍中的一个特殊群体,肩负着培养数以亿计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重任,不仅需要高学历、高职称,更需要扎实的教育理论与丰富的企业实践经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在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紧迫的时代背景下,再一次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
职业教育与产业经济发展联系紧密,安全工作不容忽视。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都强调,安全生产要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放在首位,为人民群众筑牢安全屏障、撑起生命绿荫。他同时强调,公共安全是社会安定、社会秩序良好的重要体现,是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保障。安全生产必须警钟长鸣、常抓不懈。职业教育如何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思想,迫切需要全面提升职业院校教师的安全素质,融入“双师型”教师专业成长的始终。职业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场所,除了进行科学文化知识教育外,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安全意识教育必不可少。安全教育是一切教育之基,关系社会和谐、家庭幸福、学校稳定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等諸多方面的根本性问题,构成了“家、校、企”命运共同体。
一、开展“双师型”教师安全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一)加强安全素质教育,是增强“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内涵,落实“1+X”证书制度,提高复合型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现实需要
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发〔2018〕第4号),第一条提出坚持兴国必先强师,深刻认识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和总体要求。文件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对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的向往更加迫切。职业院校如何实施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首要的工作需要培养大批具有安全素质的“双师型”教师。我国“双师型”教师培养经历了从“单师型”教师到“双师型”教师资格认证标准的发展,从“双师型”教师的单向来源培训到双向融通培养的趋势,从单一的专业化标准要求到职业素质再提升的校企共育路径。职业院校作为联系产业经济发展紧密的教育组成部分,应当根据自身特点和高技能人才培养岗位职业群的需要,开展校企共育模式,积极培养“双师型”教师,将安全素质教育融入教育教学的全过程,面向社会并提供优质的知识服务体系,这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更是提高学生职业发展能力的保障。
随着我国建设现代化职业教育步伐的不断推进,2019年国务院印发“职教20条”,对我国职业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文件提出2019年职业院校启动1+X证书制度(以下简称“制度”)。这一制度鼓励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积极取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本身凸显产教融合、育训结合的“跨界”等特色。在人才培养目标方面改变了原先单一专业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向岗位职业群需求多元性培养复合型人才转变;评价方式由职业院校自主评价转变为采用行业、企业标准由校企共同评价。为此,职业院校要积极与企业联手为学生专业成长创造真实的生产环境,并将安全素质融入“X”若干技能等级证书对应的岗位职业群培训中。在复合型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中,具有安全素质的“双师型”教师必不可少,不但需要胜任“1”(学历证书反映学校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的教学,而且需要承担起“X”(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教育责任)的教学,这样才可以更好地担负起提高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所需综合素质能力的重任。
(二)开展安全素质教育,是强化“双师型”教师职业能力形成的内在必然
“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需要“双重经历”,即参与企业一线实践的工程技术人才的职业岗位锻炼,掌握企业安全生产实践经验与生产技术的经历,又要具备与教师职业相关的职业能力教学经历,[2]这是必要条件。教育部等四部门印发的《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进一步提出,“聚焦专业教师双师素质构成,强化新教师入职教育,结合新教师实际情况,探索建立新教师为期1年的教育见习与为期3年的企业实践制度,严格见习期考核与选留环节”。从文件中理解国家对“双师型”教师从源头选拔与素质要求的重视。如果缺少安全素质教育,虽有“双重经历”并不等于是“双师型”教师,具有职业能力标准,安全素质应贯穿于“双重经历”的始终,这是工程师或教师真正实现“双重经历”脱变为“双师型”教师的必然选择。如果缺少安全素质教育,无论是工程师转变为教师,还是教师走进企业开展工程师的实践锻炼,都不能称为真正的“双师型”教师。只有重视安全素质教育,教师从事教育职业才能安心立命,才能激发出教师对教育生命的尊重和对教育事业真挚的热爱。
二、实施“双师型”教师安全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一)从教育客体而言,开展安全素质教育,是培养数以亿计高技能人才的内在需要
2018年5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意见》指出,力争2020年后基本满足劳动者培训需要,努力培养造就规模宏大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和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高技能人才是在生产和服务等领域一线岗位的从业者中具备精湛专业技能,关键环节发挥作用,能够解决生产操作难题的人员。相关统计表明,入职一年左右的高职毕业生恰恰是安全生产事故的高发群体,[3]这既说明高职院校早期实施安全素质教育的必要性,需要更多具有安全素质的“双师型”教师;同时也表明,高技能人才培养需要学校把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安全意识等教育贯穿其中,才能培养出具有丰富的一线安全生产经验、技术精湛,着力解决生产操作难题的紧缺型人才。
(二)从教育环境而言,开展安全素质教育,是实施“主动安全”,维护校园公共安全的需要
人们常说“安全之于生命,须臾不可少;安全之于生命,片刻不能离”。2017年4月12日,李克强总理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时指出,“切实把学校建设成最阳光、最安全的地方”,因为安全工作涉及各级各类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是保障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关系广大师生的人身安全,关系亿万家庭的幸福及社会的和谐。据教育部201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全国高职(专科)院校1418所,高职(专科)学校在校生2938744人。学校作为人口集聚的重要公共教育場所,由于人数众多,安全问题自然成为各级各类学校共同关心的问题。因此从教育主体而言,公共安全教育是确保学校安全工作的基础,是加强教职员工安全素质教育、主动提高学校安全能力建设水平、保障校园公共安全环境的迫切需要。要扎实有效地开展安全教育, 教师具备安全教育素质是关键。[4]
三、提升软实力,强化“双师型”教师安全素质教育探索
(一)“双师型”教师安全素质教育内容的构成
课题组对“安全素质”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进行研究,结合国家对“双师型”教师的标准与要求,本文认为“安全素质”就是以人的先天赋予为基础,在系统的专业教学实践和企业生产实践及其他社会实践中发展形成的较为稳定的、内在化的,在实践教学、理论教学、社会生活等方面应当具备的安全知识、安全技能与安全意识。基于对“安全素质”概念的理解,“安全意识”“安全知识”“安全技能”是 “双师型”教师安全素质教育构成的核心要素。其中安全意识是前提,安全知识是基础,安全技能是保证,三个要素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落实三个要素要体现“双”的教育特色,既要求教师能结合学校教育教学特点在理论教学中能指导学生,又能结合企业生产安全的实际在实习期间指导学生。对应三个要素,具体内容构成如下:安全意识包括安全保护意识、安全防范意识、安全教育意识和安全责任意识四项教育内容;安全知识包括安全法律知识、公共安全知识和安全管理知识三项教育内容;安全能力包括安全组织能力、隐患排查能力和危机处理能力三项内容。
(二)“双师型”教师安全素质教育模式建构与实施路径探索
“双师型”教师具有“双”的教育特征,在开展安全素质教育时,不仅要加强校内教学所需素质教育,更要突出在企业实践中进行专业素质的提升。本课题基于对软实力概念的理解,探索“双师型”教师安全素质提升“校企共育”模式建构,如图1。
以江苏安全技术职业学院与上海三菱电梯公司携手共育电梯工程专业“双师型”教师安全素质为例,江苏安全技术职业学院突出“专业+安全”的教育特色,电梯专业与上海三菱公司建立持久的校企合作关系,开展“订单培养”,校内建设三菱电梯实训基地。开展“安全素质”教育,主要落实3大知识模块10个教育内容。路径如下:一是协同制定企业共育方案,由学校电气工程系牵头,协同三菱公司培训处制订“双师型”教师培养方案,将安全素质内容融入其中。二是校企签署共育协议,明确双方权利、责任与义务,确定考核标准。三是校企共育方案实施。第一,教师对接企业工程师签订师徒协议,通过“OJT”在岗培训,开展“一线工程师”电梯维保工作实践,全面了解安全操作规程。第二,落实校企互访工程师”职责,校方任务之一是了解专业教学中涉及的安全知识与企业技术人员如何解决,形成调研方案以便指导教学,同时教师参与KYT安全训练。第三,突出企业工程师流动站职能,落实工学交替教学实施计划,抓好关键期学生安全素质教育,专业教师深入公司各站点,协同站长共同交流指导学生,并将安全要点汇总成册。第四,教师对接企业技能大师工作室,分类分专题学习不同电梯种类的安全操作规程与故障排除方法,围绕教学所需汇编形成系统的安全知识手册,指导教育教学实践。第五,强化产教融合,教师参与企业QHSE管理体系实践研究,校企共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顶岗实习计划、特殊工种考核标准,有机将安全知识融入其中,不断提升电梯专业“双师型”教师的安全素质。
综上所述,安全素质是构成“双师型”教师软实力的基础,是个人实现生存与发展所独具的关键要素和保障。加强“双师型”教师安全素质教育最终目的是为培养更多具有安全素质的复合型高技能人才提供师资保障。
参考文献:
[1][2]朱孝平.“双师型”教师概念:过去、现在与将来[J].职教论坛,2008(14).
[3]鲁彬之,刘光辉,王同军.安全素质培养马虎不得[N].中国教育报,2018-04-03(10).
[4]杜德栎.安全教育素质是教师必备的素质[J].教学与管理,2011(6).
责任编辑:谢传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