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大数据的大学生绿色学习教育策略研究

2020-01-06朱嘉洁李晓燕李鑫

重庆行政 2020年6期
关键词:绿色大学生学校

朱嘉洁 李晓燕 李鑫

习近平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强调政府应树立大数据意识,促进相关数据完全共享,实现用数据决定决策。大数据已经深入社会生活、工作、学习的各个方面,如何运用大数据思维和技术,探索大学生的学习教育策略,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学习理念和学习习惯,助推大学生成长成才,不仅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也是培养时代新人的需要。

一、大学生绿色学习的内涵

大学生绿色学习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包括在校大学生在大学学习阶段的绿色学习行为和学习习惯,以及毕业后绿色学习行为的延续。本文仅立足狭义角度讨论,指大学生在校期间遵循学习规律,以提升学习效率和寻求可持续学习成效为目标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行为。绿色学习这一概念兼具科学性和艺术性,创新性和传统性[1],其显著特征是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健康、美好、快乐、高效的行为取向、情感体验和价值导向。

(一)健康学习

在东西方文化中,“绿色”寓意希望、生长、向上,象征欣欣向荣、生机勃勃的生命力,“绿色”一词本意中蕴含着健康的含义。绿色学习所倡导的健康学习,就是要遵循科学合理的作息规律,以积极、阳光、向上的心态,形成有益于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学习习惯。

(二)美好学习

“美好”是大学生绿色学习的外在表象和客观体现。网络信息技术带来了大学生学习的新方式、新空间、新途径,学习越来越个性化、生活化、自主化、智能化。绿色学习倡导的大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的美好,体现在对学习的形式、途径、载体、内容、组织的接受和认同上,以及对整个大学学习生活的悦纳。

(三)快乐学习

“快乐”是学习过程中一种愉悦的情感体验。绿色学习倡导快乐学习,是大学生在学习中愉悦、欣喜的情绪感受。绿色学习更加关注大学生学习的内心感受,充分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在学习中获得快乐,从而增强学习效果,让学生对学习生活充满成就感、获得感。

(四)高效学习

“高效”在大学生绿色学习中体现为良好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成效。大学生绿色学习代表着高效率、高质量的学习,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把握适当的学习节奏,选取适合的学习方法和途径,既做到劳逸结合,又能提高学习效率,形成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的学习态势。

二、大学生绿色学习的现状

本文以重庆市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选取国家“双一流”高校、市属普通本科院校、高职院校、民办高校共十所,涵盖文、理、工、医、艺术等学科大类,对1800名在校大学生发放了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718份,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学生、教师进行了访谈。

(一)大学生绿色学习行为的基本状况

根据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如表1)和访谈,重庆市大学生学习行为状况主要表现如下:

一是有学习的动力,但缺乏持续学习的毅力。在接受调查的在校大学生中,89%的大学生表示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学习动力、87.66%的大学生愿意主动学习,但是,鲜有学生能够长期坚持饱满的学习状态。如关于“是否能坚持早睡早起”的生活作息,在接受问卷调查的在校大学生中,6.75%从未做到,而仅仅5.3%能够坚持得很好;每天学习时间在4小时以上的在校大学生仅占20%左右。

二是能主动选择感兴趣的课程,却难以在学习中得到美好、快乐的情感體验。在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中,有98.25%有意识、主动地选择感兴趣的课程,但仅有11.23%“在学习时总是感到愉悦”,有7.86%对自己学习状态感到很满意。

三是有提高学习效率的愿望,但未掌握提升学习效率的有效方法。66.12%的在校大学生能够完全或者经常规律地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91.8%有制定学习计划的习惯,50.52%认为课堂学习是提升学习效率最高的途径。但是通过访谈和主观题分析,目前大部分大学生对如何有效提升学习效率感到茫然和无力,迫切需要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有效的学习指导。

(二)主观意识和客观环境对大学生绿色学习行为的影响

一是学校环境对大学生绿色行为的养成具有明显的正面作用。在接受问卷调查的在校大学生中,97.09%认为学校的学风好或者较好、92.26%认为就读学校重视或者比较重视教学实践活动、89.29%认为就读学校的学术氛围浓厚或者比较浓厚、90%以上认为学校软硬件环境、学校管理制度、周围同学及任课教师、班主任、辅导员等对学习状态有影响。但是,仍有21.36%的大学生认为学校班主任、辅导员对大学生学习过程的参与度比较小或者完全没有参与。由此可见,学校给大学生营造了一个较好的学习环境,但教师参与大学生学习的程度比较有限。

二是家庭、社会对大学生绿色学习行为的养成参与度较低。在接受问卷调查的大学生中,58.27%认为家庭给予了自身学习的经济支持,而智力支持、感情支持、严格要求等三方面不足50%。调查显示,25.79%的家庭参与学生学习过程的情况较差,但88.30%的大学生认为和谐的家庭氛围对于学习非常重要。在社会环境方面,超过半数的大学生认为没有任何社会事件对本人的学习造成过重大影响或者改变。通过访谈也发现,大学生渴望得到家庭、社会甚至政府部门对自身学习的关注和投入,但往往事与愿违,在客观环境方面大学生常常出现无力感。

(三)大学生绿色学习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较薄弱

让大学生绿色学习不仅关乎自身的学业发展,也关乎其身心健康与成长成才。但是,通过与在校大学生、包括专任教师、班主任、辅导员、职能部门管理人员在内的高校教育工作者的访谈不难看出,目前国内高校对大学生绿色学习的实践探索还比较欠缺,未能引起学校及相关部门的重视,“绿色”教育的推进显得滞后和迟缓。高校在对学生的学习指导和学风教育方面,缺乏大数据思维和技术的有效介入,对大学生学习行为、方式等未能进行数据化的收集、分析和处理,更未形成系统的、行之有效的学习教育模式。

三、大数据背景下大学生绿色学习教育策略

(一)树立绿色学习理念,让“绿色”成为大学生的理想追求

着眼顶层设计,将绿色学习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从而引起全校师生的充分重视,得到人员、经费、政策的保障和支持。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在宏观层面上规定了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方向;在微观层面上细化了课程设置、学习基本要求,是大学生在校学习的操作指南。将大学生绿色学习教育的要求写进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提升大学生绿色学习行为比较直接和有效的途径,容易取得并能长期巩固绿色学习教育效果。

(二)用好大数据技术,有效开展绿色学习教育

运用大数据思维和技术,准确把握大学生学习行为状态。利用大数据技术采集有关大学生学习时间、作息情况、学习频率、学习书目、学业成绩等有关学习行为和学习成效方面的数据。使用云计算等大数据技术,甄别有效可信的信息,分析大学生日常学习习惯,把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学习状态;通过大数据定位技术,利用物联网、GPS、移动终端对大学生进行网络追踪和定位,掌握大学生学习轨迹,并汇集数据信息;使用数據分析法,对收集到的有关数据信息进行分析,生成新的数据信息,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教育方法和决策提供预测和参考,形成大学生学习行为实际情况和反馈修正一体化的模式[2]。

(三)加强队伍建设,增强教育者运用大数据工作的能力

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一方面在学校的统筹下以合适的方式将大数据能力强的人员充实到工作队伍之中,另一方面加大对现有工作队伍的培养,不断提升工作队伍的大数据思维和应用能力。再次,在引进人才时充分考虑其大数据能力,把大数据意识及应用能力作为引进人才考核内容之一,着力从入口进行强化。

(四)形成育人合力,个体、家庭、学校共同推进绿色学习教育

大学生应加强自我教育,自觉转变学习观念。主动树立绿色学习理念,明晰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掌握学习方法,优化学习生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成为“愿学”“会学”“乐学”的自觉行动者。大学生应从制定学习计划做起,规划学习时间,总结学习方法,提升学习效率等现实问题和细节因素做起,逐步养成绿色学习行为和习惯。

家庭应持续用心用力,加强对学生学习的督促引导。家庭的关怀和支持能够给处于学习混沌状态之下的大学生以强大的动力,变淡漠为同心、变压力为动力、变孤立为群力,实现绿色学习中健康、美好、快乐、高效的要义。作为家长,应持续关心大学生的学习状况,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沟通,主动参与学校绿色学习教育工作,助力大学生学业成长取得成效。

学校应整体谋划,全校一盘棋,统筹推进大学生绿色学习的教育培养工作,制定有利于大学生绿色学习的文件制度,加强经费和场地保障,提供大数据人力和技术支持,深入开展工作队伍培训,探索构建科学合理的教育模式,形成绿色学习教育良性发展的工作局面。

基金项目: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大数据背景下大学生绿色学习导引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7SKG043)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王海稳,汪佳佳.大数据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7(4):143-146.

[2]王欢.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研究[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20(3):48-50.

[3]葛伟阳.大数据时代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之道[J].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2017(11):8-12.

猜你喜欢

绿色大学生学校
绿色低碳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学校推介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