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创新能力提升研究

2020-01-06马奇柯任家华

重庆行政 2020年6期
关键词:双城经济圈成渝

马奇柯 任家华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全局和长远发展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成都、重庆两个核心大城市都必须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和一体化发展理念,健全合作机制,推进协同创新,打造区域协作的高水平样板。

协同创新是区域协同发展的高级阶段,其主要特征体现在:区域内的各种创新要素能够自由“耦合”和“外溢”,创新要素深度融合于区域经济发展。创新要素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联系越强,则区域协同创新程度越高。与企业协同创新有所不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创新更加注重制度创新与政府作用,更加强调经济圈整体的协同效应。为此,政府要通过营造良好的环境和制度创新,消除创新要素自由流动的制度性障碍。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创新能力的提升取决于圈内创新要素的“耦合与外溢”。为扩大经济圈内的技术扩散与溢出效应,需要良好的信任机制和制度环境。因此,经济圈内各地方政府要不断地进行制度创新和构建有效的协调机制,以提升整个区域的协同创新能力。

当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创新提升的瓶颈主要表现在: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区域产业能级整体有待提升,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有待加强,科技平台和公共服务有待完善,经济圈内城市群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协同创新的合作水平有待提高。这些瓶颈问题,影响了创新要素的流动与聚集。当前急需打通这些“堵点”,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合作示范平台、体制机制方面进行率先突破。

一、强化“三网”互联互通:基础设施的共享与融合

加强交通网、信息网、城市网建设,强化经济圈内的交通、能源、信息、科技、环保、信用、人社、金融、涉外服务、产业、食品安全等领域合作,加快形成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的公共服务和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

(一)加强交通网络建设

交通网络是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流通的物质载体,通达性好的交通运输网络有利于区域内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交换,降低交易成本,实现资源有效配置,使区域创新潜力得以充分发挥。加强经济圈的公路网建设,打通“断头路”,逐步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提升省际公路的交通能力。

合力打造世界级的航空枢纽。规划建设重庆第二国际机场,以四个最高等级的国际机场为核心,打造“内陆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编制实施成渝民航协同发展战略规划,构建分工明确、功能齐全、联通顺畅的机场体系,提高区域航空国际竞争力。巩固提升成渝国际航空枢纽地位,增强面向西南、全国乃至全球的辐射能力。优化提升泸州、宜宾区域枢纽功能,增强绵阳、南充等区域航空服务能力,支持万州机场建设区域性枢纽机场。

根据《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在成渝城市群内形成“5骨架18辅助”的城际网,实现以“双核”间1小时到达、核心城市与次级中心城市1小时到达、城市群内所有次级中心间2小时到达。优化现有城际网规划,以都市圈同城化通勤为目标,加快推进城际铁路网建设,推动市域铁路向周边中小城市延伸,率先在都市圈实现公交化客运服务一体化。同时,进一步推动建设轨道上的成渝双城经济圈,加快建设集高速铁路、普速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于一体的现代轨道交通运输体系,构建立体化的轨道交通网。

(二)加强信息网络建设

信息网络建设是成渝双城经济圈信息交流的重要载体和有效平台,以加快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信息资源共享、促进协同创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信息网络建设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统筹规划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数据中心,加快构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力争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推进区域信息枢纽港建设。成渝两市将以5G、工业互联网、数据中心等为抓手,打造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标杆区,率先构建全国一流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服务体系。2022年,成渝两地拟建成20万个5G基站,5G产业规模可望突破200亿元,5G网络重点区域覆盖率力争达到80%以上。二是广泛进行电子政务建设。打破行政壁垒、部门壁垒,各地区、各部门联手建立区域统一的门户网站,在统一的门户网站下面再链接各地区、各部门的网页。这样既可以节约资源,又可以提高网站的建设质量,还可以实现全域信息公开,提高信息的时效性和各地区、各部门的反应能力。三是强化信息资源整合,建立统一的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推广应用智能技术,实现成渝城市群之間的交通、信息互通共享,建成一体化、高质量的智慧城市群。信息基础设施不仅覆盖区域,还要辐射周边、服务全国和面向世界,形成支撑科技协同创新的前提和基础。

(三)加强城市网络建设

城市网络系统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创新网络建设的载体和重要组成部分,对加速提高区域协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加强城市网络建设,首先应提高区域城市化水平,大力发展特大城市和大城市,重点发展绵阳、宜宾等五个人口为200万的特大城市,把城市发展的重点放在提高城市质量、经济总量和现代化水平上,通过体制创新、完善服务功能,使之成为区域内经济、贸易、信息和服务中心。其次,大力加强城市内部管网建设。把重点放在城市现有管网设施的改善和高级化上,切忌低水平、广覆盖的“摊大饼”方式,水、电、气、通讯、公路、航空等线路和枢纽建设要按照一体化要求集聚或融合。

二、合作示范平台:创新资源的集聚与融合

新一轮成渝合作,要有大格局,要参与国际科技创新与竞争,把“成渝国家科学中心和成渝科技创新走廊”打造为全球创新资源集聚的合作示范平台。

(一)建设西部(重庆)科学城

紧扣“五个科学”“五个科技”,聚焦科学主题“铸魂”,面向未来发展“筑城”,联动全域创新“赋能”,打造宜居宜业宜学宜游的现代化新城。加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优化科学布局和研发布局,争取重大科技项目、大科学装置和国家重点实验室等落地,引进高水平大学、科研机构和创新型企业,推动中国科学院等在渝布局科研平台。强化重庆高新区等各类科技园区支撑作用,以形成“一城多园”模式合作共建西部科学城,联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两江协同创新区发展,加快建设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

(二)两地合作共建成渝科技创新走廊

科技创新走廊(以下简称“科创走廊”)是协同创新的重要形式,正逐步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协同创新范式。政府和市场双重力量促使创新成果在特定区域内扩散,进而形成区域创新走廊。按照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发展理念,成渝需要相向发展,在成渝地区双城之间打造产业轴带,促进创新资源集聚,构建科技创新走廊,形成协同创新网络。基于现状,两地应着重打造三条成渝科技创新走廊,即“成-内-渝”“成-遂-渝”和“成-泸-渝”科技创新走廊。这三条科技创新走廊作为成渝协同创新的示范平台。成渝科技创新走廊,要利用现有国家级、省级新区或新兴产业园区等载体,串点成线,力争引进一批大学新校区,以及科研院所与地方共建的各类创新平台,形成新兴高端创新资源的集聚走廊。

(三)建设成渝国家科学中心

建设成渝国家科学中心,使之成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创新发展的策源地。可以统筹川渝两地资源,在现有合作框架下,正式启动联合申报和建设成渝国家科学中心工作。2020年,川渝两地公布了相应的框架设计,即《进一步深化川渝科技创新合作 增强协同创新发展能力 共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框架协议》。成渝国家科学中心与国内其他国家科学中心要有差异,可突出航空航天、核能技术、重装、轨道交通、汽车装备以及军民融合相关的国家尖端技术。基于上述目标,成渝两地应尽快拟定面向2035年的成渝国家科学中心建设规划。

三、体制机制创新:促进高端创新要素的流动与融合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指出,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根本的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最紧迫的是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一个是科技革命和产业革新的轮子,一个是体制机制创新的轮子,两个轮子共同转动,才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方式根本转变,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前面谈到,要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在创新驱动发展中的支撑引领作用,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主要引领作用。与此同时,还必须充分发挥体制机制创新在创新驱动发展中的牵引作用,能够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不是自发的,而是突破障碍,实现创新,释放生产力的活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要求。总结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我们会发现,如果说一次次科技革命造就的是新技术、新产业、新产品、新业态,带来的是一次次生产力的提升,创造了难以想象的供给能力;那么一次次体制机制变革所释放的是发展的活力和创造力,所激发的是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加快新旧动力转换,共同创造新的有效和可持续的全球需求,是历次重大危机后世界经济走出困境、实现复苏的根本。科技创新,凸显创新活力;创新活力,来自制度支撑、体制机制创新。我们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最大优势,抓重大、抓尖端、抓基本,这是我们成就事业的重要法宝。

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区域相比较,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尤为突出。协同创新与协同发展的活力,需要制度支撑,以及更大力度的体制机制创新。体制机制的创新可释放更大的政策红利,激发更多的创新活力和发展动力。

(一)财税机制创新

综合运用财政手段,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协同创新。一是完善纵向转移支付制度,打破财政补贴的地域限制,采用财政贴息或政府采购等措施,引导更多的社会资金参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创新。二是通过横向财政转移支付,设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转移支付基金,实施“点对点”互助模式。建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区域税收协同和利益分享机制。一是建立合作园区、飞地园区的利益分享机制,对于跨省市、跨城市合作项目带来的新增增值税、所得税等地方留成部分,可按一定比例在合作城市之间分成共享。二是建立健全跨区域总部经济财税利益分配机制,合理均衡企业总部与分支机构所在地的财税利益分配关系。在城市群内部加强医疗、教育和社保等民生制度的对接,以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改革产业转移、技术输出地的政绩考核办法,激励成渝双城经济圈内产业转移与技术输出。

(二)人才激励机制创新

完善人才激励机制促进创新要素自由流动和优化,以实现经济圈内创新要素自由流动、创新主体布局优化与创新成果高效对接。激励科技创新人才要有“寬度”,营造人人努力成才的氛围,建构人人皆可成才的机制,形成人人尽展其才的环境。激励科技创新人才要有“强度”。一是要给予高强度的投入;二是在国有科研机构实施有针对性的股权激励,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科技成果转化与创业积极性。激励科技创新人才的政策保障措施要有“精度”。在协同创新实验区内,完善人才保障的知识产权保护和社会福利保障体系、孩子教育管理等制度,实现创新人才和当地经济、生活的无缝对接。

(三)营造一流营商环境

建立高标准市场体系,探索建立“市场准入异地同标”机制,打击危害市场秩序违法犯罪,完善公平竞争审查机制,推动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共建区域一体化大市场。加强区域执法司法协作,强化重点领域执法司法保护。持续转变政府职能,建立企业经营发展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提升“渝快办”服务能力,推行政务服务“最多跑一次”改革,发布“零跑腿”事项清单,加快实现川渝两地“一网通办”。

(四)健全推进机制

强化重庆市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领导小组统筹作用。进一步健全完善重庆四川党政联席会议、常务副省(市)长协调会议、联合办公室、专项工作组等工作推进机制。健全市级领导联系重点项目、市级部门对接国家部委及中央企业、市级部门和区县协同等联动机制。健全交通、产业、科技、市场、资源环境、公共服务等领域合作机制,推进具体合作事项。完善各党派、各阶层及社会公众参与机制,凝聚起全社会共同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强大合力。

作 者:马奇柯,重庆红岩联线文化发展管理中心党委副书记、主任任家华,浙江工商大学会计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马 健

猜你喜欢

双城经济圈成渝
“双城剧汇”共促戏剧发展
青年共建“双城圈” 摄影同话“巴蜀情”
中国双城发展模式
首都经济圈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成渝双城到同城
基于Shift-share的成渝产业结构效益与竞争力研究
双城和一周
论兰州经济圈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立的必要性
首都经济圈京津冀分产业区位优势研究
成渝复线璧山段全线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