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大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策略研究
2020-01-06谭娟
谭娟
[摘 要]21世纪以来,创新型人才培养已成为世界各国人才队伍建设对高等教育提出的迫切需求。我国高校应在推进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进程中,深入挖掘各类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创造性教育元素,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将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纳入课程目标,并不断提高教师的创造性思维水平和教学能力,配套改革课程评价制度,充分发挥一流本科课程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一流本科课程 大学生 创造性思维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5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西部贫困地区县级政府提升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治理能力的路径优化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5BGL163)。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 21世纪以来,随着创新推动人类社会进步作用的高度彰显,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人才成为世界各国人才队伍建设对高等教育提出的要求。近年来,我国陆续出台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教育部关于中央部门所属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等文件,鼓励高校将国际前沿学术发展、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融入课堂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其创新创业灵感。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课程质量直接决定着人才培养质量。当前,在建设一流本科课程、着力打造“金课”之际,高校应注重推进课程改革创新,深入挖掘各类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创造性教育元素,将大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渗透在课程教学的各个阶段和诸多层面,切实发挥一流本科课程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
创造性思维的概念与变量
作为宇宙中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思维与创造性结合会绽放出“地球上最美的花朵”。厘清创造性思维的概念与变量,是基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培养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基石与指引。
1.创造性思维的概念界定
创造性思维是创造性活动的基础,是个体在尝试错误的基础上获得顿悟的一个“需要—紧张—重定中心”的思维过程,即结构重组和意义重释的整合形成了创造性思维,表现为逻辑性与非逻辑性的统一。作为智力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创造性思维是创造性活动过程中个体创造性的具体表现,主要包括发散思维和辐合思维,前者根据主体记忆存储,以精确修正的方式加工出许多备选的信息项目,以满足一定的需要;后者是主体从记忆中回忆出某种特定的信息项目,以满足某种要求。
林崇德教授从创造性思维具有的5个特点对其概念进行操作化,并指出这些特点可作为调查研究的具体指标:创造性活动会表现出新颖、独特的特点,且有意义;思维和想象是创造性思维的两个重要成分;在创造性思维过程中,新形象和新假设的产生带有突然性,常常被称为灵感,而灵感属于“顿悟”,是有意注意的产物;在思维意识的清晰性上,创造性是分析思维和直觉思维的统一;而在思维的形式上,它是发散思维与辐合思维的统一。
2.创造性思维的变量剖析
创造性思维包含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以及辐合性思维维度上的概括性和逻辑性5项变量,用其评价创造性思维的水平,也是基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培养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着力点与发力处。
流畅性反映能够产生大量不同想法的能力,即在任何一次发散性思维练习的规定时间内对特定刺激产生不同想法的数量。变通性反映个体改变心理定式的容易性,即个体对某特定事物的意义、用途或解释思维的转变次数或不同类别数。独特性反映产生异乎寻常或新颖独特想法的能力,个体对特定问题的统计频率、原因、结果或反应,大体代表了其心理上对显而易见和平凡的偏离程度,可以成为衡量独特性的标准。概括性反映个体抽取、概括某类事物共同特征和规律的能力,即抽取、概括特征和规律的类别数或条目数。逻辑性是个体在感性基础上综合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的能力,即个体在思维测验中对事件排序、情景逻辑的反应与评分标准的一致度。
基于课程的大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经验借鉴
基于系统中心学习模型的课程开发是将创造性实践课程与核心课程需求具体整合的典型,这一创造性系统模型适用于大学课程的设计与开发,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广为应用,为大学课程开发提供了基本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
1.基于系统中心学习模型的课程开发策略
基于系统中心学习模型的课程开发是一种通过教师、领域学者和行业代表共同开展的课程设计与教学活动。其中,课程指知识领域的一个子集,即对某一特定学生群体具有独特价值的课程或程序,会作为领域知识的子集出现。课程内容由教师选择,还会广泛参考学者和行业共同体的建议。教师确定学生学习的任务、课程及评价,并与学生一起完成这些任务。学生是具有个人背景和构成习惯的独特经验的活跃个体,他们会学习课程内容,与教师互动,并参与更广泛知识领域的教学活动。
同时,该模型还提供了在课程中开发评价系统的基本策略,其中,一些侧重于领域获取,而另一些则需要证明与该领域的学术联系。教师要向学生明确解释这种评价设计方法,使其理解评价与学习成果期望的相关性和整合性。通过这些互动和访问,学生能够改进并拓展其创造性学习过程。在实践运用过程中,修订后的系统中心学习模型被纳入大学核心课程的设计与教学中,成为创意实践课程的主要驱动者。
2.经验总结
首先,基于系统中心学习模型的课程开发已经发展到将创造力研究中的模型、理论和概念融入各大学课程的设计与教学之中,实践与理论之间的关系已嵌入到了创造性实践课程之中。作为经验性策略,许多课程会使用反思练习技巧的模式,强调知识源于实践的理念。在课程教学中,反思实践用于解释学生创造性技能的获取方式及如何通过实践学习获得新知识,这将有助于他们在未来创作出更好的创意产品。反思学习有助于学生理解创造性实践是一个迭代递归的过程,使其從螺旋式上升的评估反馈中不断提高学习成效。
其次,基于系统中心学习模型的课程开发鼓励严格的评价和分级,旨在评估学生将课程中的领域知识和技能整合为自己学习成果中的能力。课程采用“重新提交策略”,鼓励学生充分参与课程活动,在反复尝试中达成最佳的学习成果。同时,学生要对学习结果负责,在课程中表现良好的主要方式是以专业的方式积极投入学习,参与创造性活动;从反馈中学习,以培养批判性的自我反思技能。如果学生在“修复”原始提交的不良尝试中不小心产生了新的错误,他们的课程成绩就会降低。这种“重新提交后的评价结果变得更糟”的可能性会再一次提醒学生,要对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成绩负责。经过实践,该评价方案在一系列课程的运用中产生了非常积极的效果。
最后,作为本科课程的设计与开发策略,基于系统中心学习模型的课程开发者除了有专业教师之外,还包括诸多行业专业人士,即能够从第一手实践中教授领域知识的行业专家。同时,还聘请了很多客座讲师为学生提供最前沿的专业知识。在这些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大学网络服务器为学生布置作业、批改作业,并将学生设置为彼此可见。在这种环境下,学生可以看到同学之间的学习状态和创意成果。由于学习过程和创意过程对所有人可见,因此也杜绝了作弊或抄袭的可能。教学过程的透明度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评价标准,更有助于形成学生学习共同体,鼓励他们互相学习,积极反思,共同进步。
基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大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策略
高等教育阶段是创造性思维培养的重要阶段。高校应抓住契机,推进课程改革创新,基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1.将大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纳入课程目标
当前,全球发展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未来生活充满了巨大的不确定性。学生只有拥有了创造性的智力装备,才能成功驾驭21世纪日益复杂和难以界定的生活。心理學家维果茨基曾强调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重要性,即人类的整个未来将通过创造性的想象来实现。在一定程度上,教育的主旨在于引导学生为他们的未来作准备。想象力的发展和运用应该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力量之一。在建设一流本科课程、着力打造“金课”之时,高校应重视在课程目标中普遍设置培养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主旨,通过具有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金课”教学,帮助大学生为不确定的未来做好准备工作。
2.不断提高教师的创造性思维水平和教学能力
在一流本科课程建设过程中,教师作为课程的开发者和使用者,要充分重视自身创造性思维培养和教学能力的提升,以便能在课程生成中彰显创新精神,充分利用高校课堂教学的重要阵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高校应鼓励教师加强教法学法的创造性改革,开发和实施有效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教学模式,尤其要在基础专业学科课程中多注入创造力。例如,在借鉴基于系统中心学习模型和思维型课堂教学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高等教育实际,积极推进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深化课程创新。
3.配套改革课程评价制度
课程评价对大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有着深远的影响,这是因为评价制度向学生传达了在课程教授和学习中什么才是真正重要的引导性信息。教师应通过课程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分享创造力,在课程评价和作业要求中包含对创造力的期望,认可并鼓励学生多出创造性的想法和作品。需要注意的是,高校课程评价应避免用快速测试的方法评估学生的创造力。通常情况下,教师可在自己的课程中开发创造力评估方法,以供所有学生使用。相关国际经验已证明,评估学生的创造力可以自然地与高校课程教学和评估特定领域的知识相结合,可为使用基于课程的创造力评价来监控和支持特定学科领域创造性思维培养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EB/OL].(2015-05-13)[2019-10-12].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05/13/content_9740.htm.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62-491.
[3]韦特海默.创造性思维[M].林宗基,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7:189-232.
[4]林崇德.创造性人才·创造性教育·创造性学习[J].中国教育学刊,2000(1):5-8.
[5]林崇德.创造性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204.
[6]陈宏.心理学与生活[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107.
[7]张宗明.自然辩证法概论[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73.
[8]Phillip mcIntyre ,Janet Fulton, Elizabeth Paton, et.al. Educating forCreativity withinHigher Education-Integration of Research into MediaPractice[M].Gewerbestrasse: Springer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AG part of Springer Nature,2018.ISBN 978-3-319-90673-7,111-128.
作者单位:陕西理工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陕西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