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高职院校公共课程建设研究
——以广东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20-01-06

科学咨询 2020年37期
关键词:公共课专业课核心

綦 雁

(广东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佛山 528000)

一、研究的背景

职业核心能力是从事所有职业共同需要的能力,具有共性,是伴随人终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可迁移到任何领域使用的技能,包括与人交往、沟通表达、团队合作、信息处理、解决问题等5 项具体技能。相对应的专业能力则指具体行业具体岗位所需要的具体职业能力。它决定劳动者能否在某一专业、某一特定岗位胜任的问题。过去几十年学校在专业群建设和课程设置上普遍侧重专业知识的讲授和专业能力的培养,对培养职业核心能力的公共课存在偏见、轻视,比如排课到最差的时段,安排超大班型授课等方式,导致教师和学生一定程度上重视专业课,忽视公共课。长此以往致使高职院校公共课建设滞后,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得不到应有的提升,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不能满足企业长远需求。

二、公共课建设的现状

(1)功能定位准确但落地难。从公共课开设的课程名称来看,课程都是围绕着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设置,均为学生可持续发展服务、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服务。在公共课与专业课的关系上,基本认同公共课为专业课服务,希望共建课程体系,共同实现课程体系的落地,但这些处于前期准备或者是理想筹备阶段,真正的落实不能单纯的依赖教师的责任感和自觉性,更需要学校科学有力的制度支持。

(2)课程种类齐全但不系统、不稳定。除思政和体育课外,国家未对公共课程开设做硬性要求。学校综合企业、学生的需求选择开设社交礼仪、计算机应用、职业规划发展、企业管理、历史人文、英语、数学等课程种类,基本涵盖职业核心能力的指标方向。但是大部分是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课,所以提供的学位数有限,学生受到的培训也并不系统,往往是哪门课程好拿学分就学什么。另外受开课教师自身的影响,课程的开设也不稳定。不利于学生在校期间有计划、有步骤地提升。

(3)逐渐被边缘化。由于历史原因长久形成的重视专业课,轻视公共课的学习观念还在左右着很多学生,具体体现在对公共课随意逃课、睡觉、玩手机。学校也将课程安排在学习效果最差的时段。公共课教师常年在专业课教师下班后才上班,精力不济,心理上也不平衡,久而久之缺少了应有的激情和动力,教学模式单一,不求变化,只满足于规定的教学任务。这种恶性循环导致公共课越来越被边缘化。

(4)与专业结合不紧密。学校“大学英语”“计算机应用”“人文艺术欣赏”“创业教育”这些课程各专业通用开设。《高等数学》按照专业大类开设。从企业和学生的反馈来看,公共课程内容的设置和讲授方式并未结合专业人才培养需求,专业课教学和公共课教学各自为政,公共课教学依旧采用学科式的教学方式,授课内容与专业没有结合点,满足于理论的讲解,不解决专业的实际问题,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导致学生厌学、低分。

三、问题的解决

(1)从思想上让学生重视公共课程。首先对新生进行入学教育,不仅让他们知道所学专业为何,更要让其有全局观,明确知道应该学什么、怎么学。既知道要掌握专业知识技能,又要掌握职业核心能力,这样才能不局限于一种专业、一类岗位。“专才”与“通才”的通道就是掌握职业核心能力。这是真正地为学生长远打算,不局限学生的视野,不固化学生的思维。其次使其知晓公共课对培养职业核心能力的重要性。

(2)公共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协同开发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以往专业系部开发课程以本系专业教师团队为主,兼收企业一线人员,只开发专业课程。基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专业系部可以专业核心课程为引领,协同公共课教师共同开发综合课程体系,针对职业核心能力指标设置教学模块,学生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6 大指标指向的若干个课程模块进行学习,课程可由专业课教师担任,亦可请企业授课,还可请公共课教师进行讲授。

(3)打造基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公共选修平台,拓展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学习的途径。以2019—2020 第二学期为例,学校在校内开设了123 门公共选修课,其中68 门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为主;在网络智慧树平台开设了53 门公共选修课,其中43 门为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方向。在大面积开设职业核心能力课程的前提下,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也引领了学生的学习方向。

(4)利用校园文化实践育人的载体,公共课教师积极投身第二课堂,联合举办各类竞赛,共同参与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考核与评价,更好地完善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功能;通过指导社团和第二课堂活动,有意识地将职业核心能力的指标设计进比赛项目,通过点评进一步灌输、指导,提高学生培养自身职业核心能力的意识和积极性。

5、推进公共课程教师专业化建设进程。公共课教学要实现提高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教学目标,必须对公共课教师进行必要的专业化训练,帮助其树立为专业课教学服务的理念,与专业课教师一道参加校企实践活动,寻找公共课与专业课的融通点,有针对性地了解所授课专业的行业背景和特点,以此确定自己所授课程的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把学生从枯燥的公式、抽象的理论中解脱出来,提高学习兴趣,在不知不觉中全面提升综合素质。

猜你喜欢

公共课专业课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中职《医护英语》与专业课的结合教学探索
Factors Affecting Memory Efficiency in EFL
On the Importance of English Vocabulary
On Memory Theory in English Vocabulary Learning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普通高校非体育专业体育公共课的教学反思
微信在中职汽修专业课教学中的探索与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