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教育与校园欺凌
2020-01-06韩鼎基
韩鼎基
(重庆市求精中学校 重庆 400015)
校园欺凌,一个近些年多次跃入大家视野的词语。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少子化社会的形成,校园欺凌变得越来越受人关注。为此在2016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随后又在2017年12月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教育部公布《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以此加大对校园欺凌的管理力度。然而,就目前来看,我们对于校园欺凌的认知仍然存在偏差,作为教师我们更多在扮演着校园欺凌中的局外人。那么在当前校园欺凌干预机制尚未完善的情况下,我们可以从道德的角度,从学生内在德性培养出发来预防校园欺凌。
一、关于校园欺凌的定义
对于校园欺凌的定义每个国家与地区都有各自不同的说法,在国际与国内并未形成统一的认同。在国内,陆士祯与刘宇飞认为校园暴力是发生在中小学校园内以及相关联的一定区域范围内,学生采用肢体动作、言语、工具等手段故意攻击其他学生的人身、财产、精神,严重影响到他人的正常学习与生活,或学校正常工作秩序的侵害性行为。对于校园欺凌,有学者则认为是,在力量失衡的情况下,对身体、心理、财物、权利造成损害的恶意行为。包括恶意、力量失衡、攻击行为、伤害结果等特征。分为肢体欺凌、财物欺凌、行为欺凌、强迫行为、言语欺凌、关系欺凌等六类。而在国际上,对于校园欺凌的定义则有更进一步,不仅仅对校园欺凌的界定更有指向性且对校园欺凌的范围进行了重新界定。
虽然校园欺凌的多种定义,但是经过我们对这些不同定义进行厘清后发现校园欺凌之所以有如此多不同的诠释,是因为对于校园欺凌行为与范围的界定存在一定难度,它具有高度的模糊性,这尤其表现在行为上面。这种差异化主要来自于主观判断,二者判断标准不同则界定结果不同。
二、外部预防校园欺凌的机制缺失
校园欺凌事件的出现并不是单方面原因,根据其出现的原因我将其分为三类:
(一)家庭教育的缺失
近些年来由于经济发展增快,城镇化速度增快,随之而来的变化则是社会结构、家庭结构出现相应变化。伴随着留守儿童、随迁子女数量的增加,他们的教育问题成了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据统计,2016年我国农民工总量已超过2.8亿人;同时,16周岁以下的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已达902万人,其中属于跨代监护的占89.3%。由于工作繁忙,父母与孩子沟通的时间愈来愈少,解决问题的方式也逐渐趋向于简单粗暴。父母与孩子之间隔阂增大,父母既无法发现且及时阻止孩子的不良行为,且孩子由于缺少关爱则越来越无法接受父母对自己的建议。
(二)学校教育的缺失
学校虽然承担着学生的德育教育,但是在目前仍是以成绩为导向的前提下,德育教育经常会被课业压力过大的教师所忽略。同时,“智育为先”成了许多家长的主流意识形态,家长除了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以外很少会围绕学生的心理状况、行为习惯进行疏导。除此之外,教师作为学生教育主体对于校园欺凌的认知也存在偏差,经常会忽视除了行为暴利以外的校园欺凌方式。
(三)法律制度的缺失
目前我国针对校园欺凌的法律法规都分散于《未成年人保护法》《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中,并没有一门专门性的法律法规对校园欺凌给予明确的定义和范围的界定。因此,无论作为预防校园欺凌发生的教师或家长,还是作为参与校园欺凌其中的欺凌者、受凌者、随从者、吆喝者都无法清楚的知道自己行为的危害性。
三、由内而外预防校园欺凌
以往我们对于校园欺凌的预防机制多从外界入手,如果可以从个体的内部改变或者诱导其行为,则可以大大减少校园欺凌的出现。
孟子与荀子,两个同为儒家思想的代表,但是二者对于人性的看法则大相径庭。荀子认为“人性本恶”,因此强调“化性起伪”。“不可学、不可事之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故圣人化性而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制法度[1]。”荀子在《天论篇》中将性归结为“天之就也”且“不可学,不可事”、无法改变,而可学、可事的就是“伪”,如果“性”是天生的自然的本能的,那么“伪”就应该与之相对是后天的人造的外在的,是可以改造的[2]。而改造性恶的工具则是圣人所做的礼义或法度。如果说校园欺凌是由于学生心中的恶端所造成,那么我们所谈到的完善法律制度,加强家庭、学校的监管都可归属于荀子这类以外力来预防校园欺凌的发生。
与此相反,较早于荀子的孟子则认为人性为善,对于迷失本性的人只需要让他发现自己心中的“四端”即可。孟子认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3]。’”在孟子看来,只有将善的行动付诸于实践,善心才会被彰显。以此为线索,对于校园欺凌的预防,我们也可以从行为习惯对学生提出要求,让其多做善事,多做好事,通过善事与好事数量的累积达到彰显心中道德,从而在根本上杜绝“恶从胆边生”的可能。
从内在预防与干预校园欺凌的出现或许并不是最佳方案,但是在目前国家并未完善专门性预防校园欺凌出现的法律法规之前,这未必不是一个有效的解决方式。除此之外,从内向外的德性干预不仅仅局限于对校园欺凌的预防,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整体道德素质,也更切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