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渡”读音、释义曲证
2020-01-06李联川
李联川 贺 静
(重庆市大足城南中学校 重庆大足 402360)
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中“争渡”的“争”字究竟读什么,作何解释,争论由来已久。一说读zhēng,意思是“争抢,争相”。一说读zěn,是“怎”的同义字,(有的说是通假字)意思是“怎么”,此说以历史学家吴小如为代表。不同版本的教材也没有定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注释为“怎么才能把船划出去”,但人教版统编教材语文课本注释为“争抢着把船划出去”,而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则用了一个有些模棱两可的注释“奋力把船划出去”。这使师生们在教学过程中感到很困惑。
笔者经过仔细研究,多方面考证,认为读zhēng才是正解。
一、按照《如梦令》词谱,此处宜用平声字
《如梦令》有多种格式,以五代后唐庄宗李存勖词为正体。此体五、六句(即“争渡”两句)例用叠句,《白香词谱》《龙榆生词谱》《词律》《诗词格律》(王力著)等均作“平仄”,不过《钦定词谱》作“中仄”,即第一字可平可仄。从实际写作情况来看,除了宋代沈会宗有“不见,不见”为“中仄”以外,绝大多数均作“平仄”,如秦观的“消瘦”“ 无寐”“ 回首”“ 肠断”等[1]。
就李清照这首词而言,读zhēng就是平声字,读zěn则为仄声字。这首词其他地方都符合格律要求,这里如果用一个通假字来变平声为仄声,与词谱和大多数人的写作习惯不符,反而有弄巧成拙之嫌。
二、“争”并不是“怎”的通假字
古典诗词中,有时候“争”字确实可以解释为“怎”。这样的例子不少,如南北朝庾丹的“离人不相见,争忍对春光”;白居易的“诚知老去风情少,见此争无一句诗”;柳永的“无言有泪,断肠争忍回顾”等。李清照作品中也有用“争”来表示疑问的,如《青玉案》:“买花载酒长安市,又争似、家山见桃李?”
但是“争”“ 怎”并不是通假关系,因为唐及唐以前的“争”字本来就可以用来表示疑问,表达“怎”的意思,而“怎”是宋代才出现的词语。清人张相在《诗词曲语词汇释》中解释“争”字时说:“自来谓宋人用‘怎’字,唐人只有‘争’字。”如果说“争”是“怎”的通假字,那么唐及唐以前是找不到“争”的本字的。
三、李清照词作中的“争”“怎”用法分明
如果这里的“争”不是通假字,那它是不是“怎”的意思呢?我们不妨先看看其他作品中“争渡”的意思。刘禹锡的《堤上行(其一)》中有:“日暮行人争渡急,桨声幽轧满中流。”孟浩然《夜归鹿门山歌》中有:“山寺鸣钟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岑参《巴南舟中夜书事》中有:“渡口欲黄昏,归人争渡喧。”这些“争”字,明显不是“怎”的意思,而应该是“争先”的意思。这些作品中描绘的情景与李清照此词大致是一致的。
具体到李清照的词作中,用到“争”字的大约有5处。除了“争渡”还有3处:《长寿乐》“看彩衣争献,兰羞玉酎”;《 永遇乐》“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 新荷叶》“鹤瘦松青,精神与、秋月争明”[2]。这3处明显是“争相,竞相”的意思,和前述诗人的“争渡”的“争”意思相近。
而她的词作中用到“怎”字的大约有3处,集中在《声声慢》中:“怎敌他、晚来风急”;“ 独自怎生得黑”;“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这3处都是清楚明白的“怎么”的意思。
由此看来,李清照词作中的“争”“怎”用法分明,她实在没有必要用一个并不存在的通假字来弄巧成拙。
四、解释为“争抢、争相”更符合逻辑和作者的表达需要
有些资料分析,因为“日暮”“沉醉”“不知归路”“误入”,作者一定非常着急,哪里还会有心情争着去划船竞渡?所以,作者一边着急地问“怎么渡?”,一边手忙脚乱地盲目乱划,“惊起一滩鸥鹭”。一连两个“争渡”,表达了主人公急于从迷途中找寻出路的焦灼心情。
这种说法看似有些道理,但是却不太符合逻辑,也和作者要表达的情旨不太吻合。
这首词大约是李清照到了汴京后回忆故乡往事所作,那么她出去游玩也就只有十多岁。根据李清照的身份,加上玩到“沉醉”的描述,我们可以肯定当时不止李清照一个人。最可能的是,李清照和一群闺蜜一起出去游玩。沉醉之后“误入藕花深处”是有可能的,但是因为人年青,伙伴又多,这个时候其实是没有太多焦急惶恐的,甚至根本就不会焦急惶恐。遇到这种情况,年青人很可能反而更来劲儿,于是一边喧闹着,一边争抢着划船出去。其实,你追我赶是小孩儿的天性,小孩儿走路就喜欢“赶前”。现在的幼儿园都还有很多你追我赶的游戏呢。试想,一群十多岁的年青人,借着酒意,一边像小孩子一样喧闹着“赶前”,一边争抢着把船划出去,是不是更有生活情趣?是不是更显得潇洒狂放?是不是更能表现少女的纯洁天真?是不是和玩到“沉醉”的心境更加吻合? 是不是更有“常记”(唐圭璋认为“常”字显然为“尝”字之误,此处不做分析)的价值?
如果理解为作者当时一脸愁容,满心焦灼,既不符合年青人的心性,也不符合当时的情景,更让人觉得索然无味。
综上所述,“争渡”的“争”字读作zhēng,解释为“争抢,争相”,应该是比较接近作者原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