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高中地理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
2020-01-06唐扬波
唐扬波
(四川省自贡市第六中学校 四川 643000)
引言
地理知识相对抽象、逻辑性强。通过学习兴趣的培养,使学生对地理学习产生探究的欲望,并在实践探究学习中形成良好的学习能力与意识。如何在课堂活动中,实现学生兴趣培养,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教育工作者面对的问题。本文就此进行分析。
一、转变教育理念,突出地理学科特点
地理学科,主要是对地球上的环境、人文、自然等内容的研究,通过对三者之间的关系的调查分析,实现地理学习研究的意义。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是高中地理教材的主要内容,实际教学活动中,需要转变以往教育理念,根据教材特点与教育内容,进行深入教育,使学生感受到地理学科的特点,并在学习中形成人文素养与自然发展意识。传统教学中,忽略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将教材内容作为教育工作的核心,忽略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导致学生学习不深入[1]。在新课程教育理念下,需要改变以学习成绩为主的教育理念,着重与学生的互动,使学生感受到地理课程的特点,并借此培养自身的地理素养与文化素养,以此形成强烈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学习有效性。
以《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为例,该内容讲述了地理环境与农业发展之间的关系,目的是让学生意识到地理学科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联。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我国农业发展情况作为案例,将我国各个地区的种植农作物、地理特点等全部展示出来,使学生主动发现不同,并在地域差异的驱动下探索我国农业区域类型。课堂活动开展前,收集我国各个地区种植特点,如东北地区重视玉米、小麦、大豆、花生、向日葵;黄淮海地区一般种植冬小麦、玉米、花生、大豆;长江中下游一般种植双季稻、小麦、油菜、棉花等作物。确定视频内容后,将此呈现在课堂上,并结合视频信息对学生问道:视频中向我们展示了每个地区的种植农作物,你认为是什么原因,影响农作物的选择的?然后引导学生探究学习,使学生主动思考地理环境与农业发展的关键。通过教学资源展示与学生探究学习,体现出地理学科人文性的特点,使学生在学习中掌握基础知识,并达到灵活运用的目的。
二、多媒体设备的应用,提高学习兴趣
多媒体设备是一项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欲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教学手段之一。与其他课程相比,地理知识内容比较抽象,学生在学习中容易出现抵触心理,无法保证学习效果。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解决学习难的问题,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学活动中,加强对多媒体功能的与研究与利用,将此与地理内容充分结合,为学生营造有趣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探究学习中地理学习能力与学习兴趣得到培养[2]。
以“地表形态的塑造”为例,这一内容主要讲述了三个部分的内容: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山地的形成及河流地貌的发育。在文字信息的阅读下,学生能够了解地表各个形态出现的原因,但是并不能对此产生更加深刻的认知,在后续知识学习中容易出现记忆混淆的情况。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将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或者是过程以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通过视觉的刺激,使学生产生更加清晰的学习感受,掌握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意识到地表是不断变化,真正的了解“沧海桑田”。多媒体设备的运用,将抽象的文字转化成动画视频,给予学生视觉、听觉双重刺激,使学生产生学习的欲望,提高地理教学效果。
三、多元化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氛围
不同类型的教学方法产生的教学效果也不同。教师若想与时代共同发展进步,应重视多远教学方法的运用,借此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更新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创新的过程中体现出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角色,使课堂活动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更加生动有趣,以此提高学生学习效果,促使学生地理学习能力提升[3]。以合作学习方法为例,该方法在地理课程中应用,体现出学生合作学习能力与自主探究能力,是教学效果比较明显的一种方法。运用该方法进行地理教育时,需要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设计学习任务,让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探索地理知识,形成完善的知识结构。
以“资源跨区域调配”为例,进行这一内容教学时,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任务的方式进行课堂活动,将班级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为了调动学生讨论学习热情,可以将性格活泼、学习兴趣高与内向的学生分成同一个小组,通过课堂上小组讨论的方式,活跃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热情。课堂上,教师可以将我国资源区域调配的社会背景作为小组合作学习的入手点,让学生就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等内容,思考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意义与应用。学生学习经验不同,看待问题的方式也不同。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升学生对这一问题的理解,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与解决问题能力。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中地理教育中,教师可以通过教学理念转变、多媒体技术运用与多元化教学方法的使用,培养学生地理学习兴趣,提升地理学习能力。日常教育中,挖掘地理学科特点,使学生感受地理在生活中不同存在形式,以此提高地理教育质量,为学生成绩提升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