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分析
2020-01-06许艳
许 艳
(邹平市韩店镇中心小学 山东滨州 256209)
在素质教育改革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受重视程度越来越高,高质量的“道德与法治”教学能够帮助小学生树立高尚的道德素养和正确的法治观念,这对于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意义重大[1]。而传统优秀文化的有效融入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质量,所以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需要高度重视传统优秀文化的融入。以下为笔者提出的一些有效融入策略,仅供参考。
一、在多媒体情境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
多媒体教学具有生动、形象的特点,可以有效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尤其是对于活泼好动的小学生而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媒体的使用可以有效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利用多媒体来构建生动的教学情境,并有效渗透传统优秀文化。
例如在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第七课“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学习过程中,为了帮助小学生深刻地认识到中华民族56 个民族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没有亲疏之别,每一个民族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亲如兄弟姐妹的,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构建一个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利用多媒体播放那首脍炙人口的《爱我中华》的音乐MV。通过这首歌曲的聆听以及视频的观看,学生们学习热情被充分地调动了起来,同时在教师良好的引导之下,每一个学生都产生了热爱祖国的热情以及尊重、团结其他民族的心理。如此,教师不仅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效地渗透了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引导。
二、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
素质教育改革下,教师不再是教学的主体,而学生的教学主体位置被日益凸显。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需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通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来充分发挥学生的教学主体作用,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并且在学生开展小组讨论的过程中良好引导以及有效渗透优秀传统文化。
例如在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第四课“少让父母为我操心”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并在这一过程中有效渗透优秀传统文化。首先教师需要在学生自愿的原则下进行分组,然后让学生小组内学习交流《弟子规》中相关的内容,然后小组讨论:“结合《弟子规》的内容,思考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来少让父母为我们操心?”在每一个小组都讨论完毕之后,教师需要让每一个小组派一名代表进行总结陈述,并针对学生们的讨论结果契合教学目标进行科学的评价。在这样一个小组合作学习中,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感受到平常父母对自己的爱,从而形成爱父母、孝顺父母的思想情感。如此,教师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有效地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了传统优秀文化。
三、在课外实践过程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
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仅仅建立在教学课堂上是不够的,还需要积极地进行课外拓展和课外实践,让小学生在课外实践中切身领悟相关知识,从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2]。所以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需要积极地组织学生开展各类教学实践活动,并有效地在教学实践活动中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
例如在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第十课“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就可以积极地组织学生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并有效地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在小学生的认知里,其普遍知道乱丢垃圾是会造成环境污染的,所以教师可以以该点为切入点组织学生开展“保护校园环境”的垃圾捡拾活动。在活动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积极地引导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形成互帮互助的模式。如此,在这样一个教学活动的开展中,教师不仅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对于教材知识的理解和体验,还有效地渗透了爱护环境以及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优秀传统文化。
四、为小学生提供与传统文化有关的课外读物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同时也是人类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想要有效地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不仅需要引导学生积极地挖掘教材,还需要引导学生积极地挖掘课外读物。所以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需要主动为小学生提供一些与教材内容相关的阅读书籍,让小学生在这些书籍的阅读中有效地领悟优秀传统文化。例如《三字经》《弟子规》《增广贤文》《中华传统美德故事》等优秀课外读物,都可以作为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让学生在接受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学习知识,感悟美德,陶冶情操,指导实践。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需要高度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从而在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同时有效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和关键品格,进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