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活教育理论导引下的幼儿园农场活动

2020-01-06沈巧飞

科学咨询 2020年19期
关键词:陈鹤琴农场植株

沈巧飞

(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东关街道中心幼儿园 浙江绍兴 312300)

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一直是我们幼儿园教育教学实践的指导思想,其基本原则是要在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我们东关街道中心幼儿园“游戏性种植区域的创设——快乐种植”——以“寻自然真趋,品童年百味”为理念的百味园课程,无不践行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理论体系,思考如何善用“大自然,大社会”馈赠于我们的丰富的资源,让幼儿在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中获取有益的经验。如此,幼儿园里的一切活动,凡是幼儿自己能做的,都真正让幼儿得以体验,真正以幼儿发展为核心展开,体现了幼儿的主体地位。[1]

一、农场由来

活教育需要活教材,陈鹤琴提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2017年8月,朱惠汝园长调到东关,当时幼儿园周边都是一片空地,她意识到这片空地有着丰富的资源。于是,她积极将我们的需求反馈给了东塘村干部和街道领导,在多方共同努力下,空地给幼儿园无偿使用。幼儿们终于有了一方蓝天白云衬托下的净土,幼儿园也有了课程实施的真环境、真教材。

二、农场开发与利用

有了农场资源后,农场创设不单单是老师、园所的任务,也应发挥幼儿和家长的合力。对于如何以幼儿为本,活教育为指导,让农场创设凸显其内在教育价值,我们思考与行动并进。

(一)农场规划几度调整

初建构:

农场的建设正是幼儿们大显身手,“做中学”的好时机。建设初期,幼儿们集思广益,为农场取名字;大胆想象,绘出一幅幅创意十足的农场设计图;学做小小建筑师,玩起了“现实版”的建构游戏,明确分工,搬运、堆砌、平铺、踩实……忙得不亦乐乎。过程中,同样少不了家长和老师的协助。最终,集合了大家之智慧的开心农场之雏形赫然跃入眼前。

再调整:

1.创设多样化的农场环境,增加探究元素。

【事件一】想看青蛙游泳。雨后的农场迎来了许多活蹦乱跳的青蛙,面对一个幼儿抓来青蛙放进自己口袋,想去教室偷偷看青蛙游泳的时候,我们反思:是否根据幼儿需要,增加更多的探究元素呢?于是,一场调查开始……小鸡、小鸭、小兔、小羊在农场安家落户;我们利用边边角角,添置了黄泥,黑泥,沙土,增加探究元素,拓宽对比观察角度……不断增加幼儿探究的元素。

2.增添多形式的交流场所,增设探讨空间。

【事件二】老师,我忘记了?农场是幼儿仔细观察、即时记录、自由分享的一个活场所。有时拥挤等问题会让机会稍纵即逝。于是,幼儿们又有了新的点子:现在的路太窄了,很不方便,能不能把路给拓宽一点?从刚开始的泥沟——一块青砖——现在拓宽的路面,幼儿们还搬来了休闲的轮胎小桌,这让他们观察、记录、交流变得更加怡然自得。

(二)种植内容多元拓展

在种植内容上,我们采用多元拓展的方式满足幼儿的观察探究需求:如

对比式:我们把葱韭菜、各种萝卜等相近的植株,规划至同一场所,还设立攀爬区,把四季豆、蒲瓜、青瓜等攀爬的内容都放在一起,适合幼儿能对比观察探究。

阶梯式:同一种植株间隔一定的时间种下,让幼儿能在同一时间都能观察到植株的不同阶段的特征,

平行式:将同种类型的植株放在一起,如:药用区,便于幼儿对几种草药的认识和探究。

实验式:如将同一种植株种在不同的土质环境(沙、水、土等)中,观察植株的生长变化。

(三)探究活动深度支持

探究式学习是幼儿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我园幼儿与自然的小农场的互动,仔细观察,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形成的持续性的探究活动。以《农场的珍珠》为例:

一场雨水之后,幼儿们发现紫甘蓝有“珍珠”,寻找——哪里还有珍珠?探索——为什么会产生珍珠?验证——珍珠产生的秘密。在整个探究过程中,教师不断助推幼儿的探究活动,让探究活动更深入。

三、农场外延不断拓展

除了植物,农场中的动物,一些因农场效应而带来的资源,同样是教育教学的“活”资源。我们结合幼儿兴趣与活动需要,慧眼识珠,结合资源生成教学,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班本活动。以《斑鸠来了》为例:

3月25日上午,园长妈妈的窗台上飞来了一只鸟,下了两个蛋。消息一传开,幼儿们就兴趣盎然,开展了一系列活动:采访园长妈妈——温馨提示牌,送台灯等暖心活动——安装了监控全园直播,家园时刻关注、记录着斑鸠一家的动态——当小鸟展翅时,幼儿们还给斑鸠一家送上自己的祝福。我们通过一系列活动,培养幼儿们持续观察的坚持性、认真探究的细致性、积极表达的主动性等良好学习品质。下面,我和大家分享一个有趣的片段:

四、农场活动的收获

(一)活教材,让幼儿“真”发展

春种,秋收,幼儿走进大自然、走进田间,播种踏青、采摘收获,亲身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享受大自然带来的快乐。我们充分利用农场资源,让幼儿在活教材中学习、体验,有效促进了幼儿的全面发展。

(二)做中学,让教师“真”进步

依据陈鹤琴“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的方法论,老师们也真正理解活教育的真谛,不断践行着陈鹤琴“活教育”思想下的活课程,为培养“活幼儿”而奋斗着。[2]同时,幼儿园先后开展多项课题研究,例如规划课题“农场种植课程的建设与实施”和“小农场种植与开发”等。课题研究彰显了幼儿园教育特色,也锤炼了教师。多名教师论文、案例获奖,促进了幼儿、教师、园所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陈鹤琴农场植株
农场假期
植物抗冷性分子生物学相关研究进展
陈鹤琴的教育家之路
准确辨识辣椒植株徒长及徒长的防控措施
哈密葡萄黄化病的发生情况及补救措施
农场
陈鹤琴:大学教授当了幼稚园园长
单元教育课程与陈鹤琴关系探析
一号农场
陈鹤琴不赚昧心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