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形出于思 技出于心
——谈手拉朱泥壶

2020-01-06吴焕斌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0年7期
关键词:梅瓶巧思凤城

吴焕斌

朱泥属紫砂红泥,是紫砂红泥中的精品。

以朱泥制手拉壶,源于潮州枫溪,明末萌芽,清中期鼎盛,传承至今。

手拉朱泥壶是纯手工艺,采用最传统的辘轳制陶技法。制壶艺人将炼制好的泥料置于辘轳之上,随着辘轳的旋转,以挤、拿、压、捏、按之手法,按照预先设计好的形态,将泥料拉制成型,因此,其壶身的基本形态是圆形。虽然受到工艺的限制,但制壶艺人却以自己的巧思和精湛的技艺制作出了形态各异的壶。制壶艺人以圆为基础,改变圆的直径和纵向弧线,千变万化的曲线,使得壶身看是“圆”,却“圆非一相”。

追求文巧与精致,是从古至今坚持手拉壶的制壶艺人一直都秉持的。形出于思,技出于心,为人类奉献精美的艺术,是从古至今坚持手拉壶的制壶艺人孜孜以求的。举古今之例:

1、从日本汉学家奥玄宝在《茗壶图录》中所录的朱泥壶看古代。

1)《浴后妃子》壶——泥色纯朱,光润滋丽。流弯而仰,鋬环而纤,葡萄仔钮,盖盎,腹侈肩削。此壶胎薄如纸,体轻似鸿毛,通体柔情绰态,婵娟如妃子浴华清池中。

2)《红颜少年》壶——泥色如朱砂加彩,滋润脂滑。流弯,鋬环,盖似薄饼,荸荠钮,削肩鼓腹。通体潇洒流丽,犹如美少年。

3)《逍遥公子》壶——泥色纯朱,光洁滋润。流直,鋬环,盖盎,珠状钮,有“八月湖水平,孟臣”款。通体容止端雅,萧然自得。

可见,古之先辈以巧思和巧技,向世人展示了内涵丰富的精妙绝伦的珍品。

2、从潮州手拉壶四大传统家族(吴氏“源兴炳记”、章氏“老安顺”、张氏“裕德堂”、谢氏“俊合号”)的传承人看当代。

1)“源兴炳记”第四代传承人吴瑞深,始终认为“一门手艺,既注重传统技法的继承,又敢于突破常规、勇于创新,才能保持其艺术魅力”。吴瑞深为了表达希望“潮州经济蓬勃发展,各项事业蒸蒸日上”的意念,创作了《凤城壶》、《春笋壶》、《飞跃壶》系列作品。这组作品是经过巧思的,因为《凤城壶》借用了潮州的别称“凤城”,壶之设计是以凤头为嘴,凤尾为柄,盖顶缀有祥云;《春笋壶》取意“雨后春笋”,其壶之身、嘴、柄皆以竹造型,壶纽还使用捏塑技艺呈现了一只极富生机的小竹笋;《飞跃壶》取意“鲤跃龙门”,以鲤鱼头作嘴,龙头作柄,呼应主题。这组以物寓意的作品,让朱泥壶有了文化形象和艺术精神的升华。

2)“老安顺”第四代传承人章燕明,一直坚持“从心所欲”的创作心态,强调“壶不仅仅是一个实物,更是一个符号,一种象征,透过这个实物,可以看到一种文化和精神”,他创作的《长虹贯岳》,提梁如长虹,身如地球,以“天地人和”为意境。

3)“裕德堂”第四代传承人张瑞隆,将宜兴紫砂壶制作工艺与潮州手拉壶制作工艺相融合,创作了许多极具新意的茶壶,宜兴工艺师曹亚麟赞其曰:“景臣(张瑞隆)为壶、日制日新,吾辈当莫落后于景臣君。”

4)“俊合号”第五代传承人谢华,推崇匠人精神,他说:“一把好壶可以让品茶的人心情愉悦,无论是器形还是线条,都能与主人的感情互相交流,这是一种意境,更是一种追求。”

可见,从心所欲,以匠人之精神,将壶做到极致,是当代制壶艺人所追求的。

我是手拉朱泥壶的后生晚辈,对于制壶,我喜欢诗、书、画、印相融合的艺术表现形式,我追求艺术性和实用性的完美结合。

我创作的手拉朱泥壶《美人鱼》,创作灵感来源于安徒生的童话《美人鱼的故事》,凄美的故事打动了我。如何把我心中的感动表达出来?如何呈现我心中的人鱼之美态?我经过了长时间的思考。我想到了中国最古老的瓷器——梅瓶,因为其造型挺秀俏丽且富于女性的特征,人们为它取了一个美丽的别称——美人瓶。梅瓶最早出现于唐代,唐代以胖为美,这一点也体现在了梅瓶上。我以梅瓶为基础形态将其化为壶身,我将壶纽设计为“鱼跃”,将壶柄设计为“水浪”,烧成后再在壶身上画虾、刻虾,以之呈现我对茶文化和艺术品质的理解。

手拉朱泥壶在造型和结构上是非常讲究的,需满足多个要求:1)出水顺畅,握感轻盈; 2)比例适当,造型对称,有足够的空间感;3)“三点成一线”,即壶嘴、壶把、壶钮必须在一根直线上;4)各部件自然衔接,壶身、壶嘴、壶把的连接部位,要处理得很自然,没有任何破绽,宛如一体成型般。

将设计变为现实,不是一件易事,我几经试烧,几经易稿,几改工艺,才得到了满意的成品。很高兴的是,作品一经问世,便得到了人们的认可。

形出于思,技出于心,一件好的手拉朱泥壶精品,需要制壶艺人拥有丰富的文化修养和扎实的基本功夫,以及崇高的艺术追求和为人民服务的真诚之心,前辈已做示范,我辈正在努力,相信手拉朱泥壶会越来越好。

猜你喜欢

梅瓶巧思凤城
梅瓶
溜溜的安定
巧思明辨学透镜
关于发展凤城市生态柞蚕业的建议
凤城老窖生命的一次徘徊与低语
钧瓷梅瓶
霁蓝釉留白龙纹梅瓶
边玩边学,快来看你向往的校园生活——甘肃省庆城县凤城初级中学校园社团活动侧记
饮酒、插梅,作陪古人浪漫生活
The Dream of 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