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育人

2020-01-06吴桂艳

科学咨询 2020年33期
关键词:育人历史教育

吴桂艳

(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呼和浩特分校 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00)

简而言之,历史就是过去,不能被重复和复制。现实是历史的延续,是历史的重现和反思[1]。理解昨天有助于更好地把握明天。我们应该认识到,如果不谈论历史,一个国家就难以发展和成长。因此,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历史教育的育人之路还很长。

一、积极进行历史实践活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充分利用课本中的教学资源,通过音频、图片、视频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辉煌文明成果;另一方面,要鼓励和引导学生走出去,在课外与历史“零距离”接触,如参观长城、兵马俑、大运河等历史遗存。教师可以鼓励有条件的学生利用假期参观这些历史遗迹。对无条件的学生,教师则可以通过利用多媒体播放素材、推荐有关书籍等方式来引导他们感知历史。此外,在春节、端午节、中秋等中国传统节日,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探索节日及其习俗的起源,加深学生对祖国历史文化的理解和热爱。这种教学方式能让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产生强烈的认同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热情也会得到提升。教师可以在学校和家长的协助下组织游学活动,带领学生前往游览名胜古迹,真正做到育人和实践相结合。

二、利用历史人物事迹育人

历史是人类过去一切事件的总和,是由历史人物的行为构成的[2]。历史人物的思想、善行和恶行为后人提供了丰富的道德、修身参考素材。因此,挖掘历史人物的故事是开展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所谓历史人物,是指那些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做出了突出贡献的人[3],包括站在历史发展前沿的杰出人物,也包括一些阻碍历史潮流的人物。前者如孔子、文天祥、李大钊等,后者如袁世凯、希特勒等。总之,通过介绍历史人物生平的教学,学生可以继承优秀历史人物的传统美德,初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健全的个性,成为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公民;对那些阻碍历史发展的“恶人”,教师应该向学生解释他们的恶行,予以坚决谴责,让学生免受消极影响,展现历史的育人功能。为丰富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教师可以驱逐日本海盗的戚继光、成功收复台湾的郑成功、虎门销烟的林则徐、在战场上泼洒鲜血的关天培为例,引导学生认识他们的爱国行为是多么勇敢。这些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最佳材料。教师要探索理想教育的内容,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要挖掘德育内容,培养学生的良好素质和高尚道德情怀。

三、重视挖掘课本内涵

初中历史课程知识面广,知识点分散[4]。为了提高知识转移的效率,一些初中历史教师习惯以自我为中心,担当历史课堂的主导者,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机械地记忆相对分散的历史知识。这很容易干扰学生的历史学习,非常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道德素质,难以达到育人的目的。例如,在初中历史“鸦片战争”这一板块的教学中,一些教师强迫学生记住《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而没有引导学生思考其内涵、影响,也没有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导致学生只是知道有这一条约的存在,而这一条约对中国历史产生了什么巨大的影响却一问三不知。因此,教师必须结合教材内容,营造人性化的教学环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例如,根据“割让香港岛给英国”的条款,教师可以介绍在香港回归祖国时传唱全国的《七子之歌》,并播放音像资料。这些文化教育资料的引入可以使学生加强历史认知,拓宽学生的历史学习视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加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为了使历史教学更符合人文精神的教育需求,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初中历史教师应该创新教学意识,打破单向授课和被动倾听的教学模式,更多关注与反思学生的学习需求,采取灵活多变的手段,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真正爱上历史学习。例如,在“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这一板块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提出问题:战争一开始,国民党和共产党之间的实力差距如此之大,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赢得最后的胜利?然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找到证据。无论是电影、电视等影视材料,还是战争纪实等历史史料,都可以让学生将理论学习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

五、结束语

历史教育的关键是教师。只有有了积极的思想,教师才能挖掘出切合实际的育人方法和模式;只有通过对教材的认真学习和创造性的教学活动,教师才能将历史学科的内容具体地转化为学生对道德、情感的实践;只有加强人文修养,提高育人水平,教师才能培养学生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猜你喜欢

育人历史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