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支架理论的小学英语特殊疑问句教学
2020-01-06张应禄
张应禄
(凤冈县新建镇官田完小 贵州遵义 564205)
一、研究背景
在开展研究之前,笔者设计了调查问卷,了解班内学生的学习背景。问卷涉及他们在家学习等方方面面的情况。调查发现,一些家长虽然想要帮助孩子学习,但往往有心无力;有的家长虽然想为孩子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但受到各种现实条件的限制,无法实现。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出现的问题与教师的教学方法、学生的态度及家长对他们学习的态度都有一定的关系,也和学校的教学现状有一定的联系。在教授英语的过程中,一些固定的教学模式效率低下,因此,英语教师要寻求新的教学策略,使学生接下来的学习能更高效。[1]
二、支架理论
支架教学理论,顾名思义,是由主支和分支共同构建的,具体落实到实际的英语教学过程中,就是以学生为学习主体,教师围绕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情况展开的教学。这一支架教学模式极好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作用和教师的引导、辅助作用。支架理论不同于过去的传统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教学的模式和氛围,让学生可以较自由地使用英语语句创设对话和在线模拟。疑问句通常被应用于询问的对话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创设一些交流情境,在交流的过程中应用疑问句。当然,教师也要在一旁监督,维护教学环节的秩序,并记录下学生在交流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予以解决。在实际的英语特殊疑问句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针对明确的教学目标制定具体的教学实践方案,以此检测并提高学生的疑问句实际应用能力。[2]
三、实践案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设计难度递增的教学目标,分学时开展教学。在每一个课时,教师可以设计三份试题,逐渐增加学习的难度,既可以有效且有秩序地开展教学计划,也有利于不同基础水平的学生学习和检测,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例如,在讲解第四课时的职业时,教师可以根据课文提出几个相关问题,并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现,让学生判断。笔者选择了三份练习试题来帮助学生构建支架,掌握这一部分内容。[3]
(一)课前认知支架
在开始教学前,教师应搭建支架,帮助学生感知语言,通过阅读对话练习,让学生了解特殊疑问句的一些简单用法和结构。
课文内容是教师Miss Williams和学生Li Hua的对话,主要围绕“What's your father's job?”“What about your mother?”“What does she do?”,即“你的父母是做什么的”,以及“What do you want to be?”(你想做什么)展开的。教师针对课文内容,提出相关的疑问句式问题,如“Does Li Hua want to be a teacher like his mother?”,让学生带着问题重复阅读和学习课文。这既有利于学生学习课文内容,掌握交流、对话的技巧,也能让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加深对疑问句句式特点和结构的掌握。
(二)课中练习支架
通过课前的预习,学生已经对与职业相关的疑问句式有了一定的了解,教师就可以结合练习题构建第二个支架,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解析下练习基本的句式,从而对句式的结构、意义、用法形成较全面的认识。题目如下:
A______can help children to learn.
A______can get news.
这些题目是陈述句,教师可以对其稍加转化,如变成“Who can help children to learn?”,考查学生对与职业相关词汇的掌握,又教给学生陈述句和疑问句转换的技巧。
(三)课后应用支架
教师应通过搭建课后支架,帮助学生提升应用语言的能力。在课堂上,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句式结构,了解了基础的语法知识,教师就可以通过练习题构建支架,让学生来补全对话内容,适当提高习题的难度,强化学生对英语语句的应用能力。题目如下:
根据上下文内容,将对话补充完整。
A: ________?
B: My father is a policeman.
A: _________?
B: He can catch bad people.
根据B的回答,学生不难猜出,A先问了B的父亲是做什么的,然后,问了警察的特征。这类题型不仅锻炼了学生对语境的理解能力,而且检测了学生对疑问句的应用能力。可见,应用支架教学法具有良好效果。
四、总结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语法教学是重难点。因此,教师要突破传统模式的束缚,转变教学理念,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教学。在讲解特殊疑问句时,教师应用支架理论能有效地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帮助学生更高效地掌握这一部分知识。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拘泥于传统的模式,积极探索、创新,构建高效的英语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