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儿童读写课程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引导学生深度学习

2020-01-06吕静雯

科学咨询 2020年33期
关键词:深度课文素养

吕静雯

(江苏省昆山高新区西塘实验小学 江苏昆山 215300)

《深度学习的7种有力策略》一书对“深度学习”的概念定义为:深度学习是“简单学习”的相对定义。简单学习是指简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主要是事物和知识的表象知识,如名字、时间、号码等。而深度学习则是相对于简单的学习概念,是指“深度”的学习。这里的“深度”是指区别于简单和表象的一种深层次、深内涵的学习。

就小学语文深度学习而言,其中的深度不是指知识的难度,也不是思想的拔高,更不同于教师文本解读的深度,而是以儿童的眼光和思维进行学习时所能达到的相对高度。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为了在教学的过程中利用深度学习来提升对学生高阶思维的培养,笔者结合本校儿童读写互动创意微课程,对小学语文课堂中学生的深度学习培养进行研究。

一、设计合乎发展的标准与课程

在当前的语文读写教学中,碎片化和随意性较为严重,课堂教学效率不高[1],学生对读写活动兴趣不浓。根据对本校教师、学生的需求调查及课堂观察分析,读写课堂教学耗时多、串讲多、记忆多、情境无趣、素养无力等问题居于前列。改变这种现状的一种可选路径是以国家课程校本化为主线的校本课程建设——让教师从关注课堂走向关注课程,在开发和实施课程的具体活动中树立课程意识,领会课程理念,积累课程与教学的实践经验与智慧。

为此,本校聚焦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的读写关键能力的综合发展,推行读写互动创意微课程,通过课程设计中“目标—实施—评价”的一致性[2],保证课堂教学过程中教育、学习、评价三者一致与协调。

儿童读写互动创意微课程按不同学段确立了四个重点主题,具体如表1所示。

此课程的总目标为:

1.在创意读写学习过程中,关注生命、自然、社会和自我的和谐发展,同时,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语文审美情趣和人文底蕴;

2.能选择感兴趣的读物自主阅读,初步形成自己的阅读爱好,乐意通过口头或书面方式与他人交流阅读所得,讨论阅读中的相关问题,逐步提升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等关键阅读能力;

3.提升学生的动笔兴趣,进而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思考、表达、创造的能力;

4.能积极参加各项创意读写活动,乐于与人合作,发展信息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大主题根据不同学段的学情,另外制定分目标。

二、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

小学语文课堂深度学习的主题或任务可以借由各类资源提出,如一个情境、一个问题、一段材料等,目标指向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思维品质的培养。

在推行课文教学主题创意读写时,教师可将一篇课文拓展为一个单元主题的形式,将语文课堂的内容往深处挖掘。

1.单篇课文教学,即在单篇课文的教学中设计读写互动活动,以读引写,以写促读,发展读写关键能力。

2.教材单元的统整教学,即基于教材单元,利用单元情境构建读写互动主题设计,整合读写策略。

3.单元重组或主题拓展的统整教学,即基于单篇课文,与其他课文进行跨单元重组,或选取课外相关文章进行主题拓展,开展读写互动的单元统整教学。

例如,笔者在落实课文教学主题创意读写课程时,选择了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文《李广射虎》,将其充实为以《我眼中的英雄》为主题的微课程。因此,教学这篇课文就成了这一微课程的一个环节。这样的创意读写特别强调读与写的结合,相互渗透,提升学生写作过程中的创意性,避免哗众取宠等,让教师能努力用自己的智慧和付出,反哺国家课程,让教学赢得学生的心,让教学走向开放与融合。

在正式教学本课前,学生已经搜集过李广的相关资料,读过李广的故事,画过李广的英雄形象。历史上的李广这一英雄形象已在每个学生心中。这节课除了基础的字词句教学外,主要是让学生学习并理解课文是怎样由“人物特征—典型事例—典型细节”建构和铺陈的,体会这样表达的效果。之后,笔者还用英雄故事再学习、英雄故事会、用课文中的方法学写身边的英雄或身边人物等环节继续跟进,在内容上形成一个系列。

学习方式也是多元化的。教师应以不同学习方式的不同优势来实现最好的教学效果,如校外的自主研究学习等。在学习资源方面,课文是学习资源,与课文有关的文章也可以是学习资源。在学习评价方面,课上,笔者奖励给学生勤思乐学卡,让他们自评、互评,组织、选择优秀习作,汇编成班级小报,开展微课程学习成果评价等。在能力培养方面,除了这类文体的教学内容外,笔者还着重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阅读、表达的语文素养。

三、丰富、生动、有效的课程评价体系

《深度学习的7种有力策略》一书中关于学习评价的部分提到: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学习效果的发现。大多数学生学习复杂知识后通常表现出两点:基础知识熟悉和知识熟悉后的思维基本养成。

笔者同样以本校的课文教学主题创意读写课程为例,在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时注重以下几点。

1.评价内容多维。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评价内容包含学习目标、学习方法等。对学生的评价不仅应关注读写能力的提升,而且要关注对学生的读写兴趣和读写习惯的培养。

2.评价主体全面。笔者让教学活动中的所有主体都参与其中,包括教师、学生、家长等,对不同的主体,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依据不同的学习起点,进行个性化评价。

3.评价方式多样。评价应以问卷、量表等形式,适当结合信息技术,关注学生学习的完整过程。教师要搜集学生学习的过程性资料,建立学生课程档案,对学生的能力进行深度分析,对学生学习中的问题进行客观评价,针对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总而言之,语文课堂教学要基于儿童读写课程,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聚焦于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的读写关键能力的综合发展。

猜你喜欢

深度课文素养
四增四减 深度推进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深度理解一元一次方程
背课文的小偷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简约教学 深度学习
背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