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式教育视野下幼儿科学探究活动新探析
2020-01-06张丹
张 丹
(江苏省太仓市科教新城幼教中心 江苏太仓 215400)
近年来,幼儿园课程呈现出园本化、多元化的趋势,幼儿科学探究活动的实施,也呈现出新的变化与发展。生态式教育视野下开展的幼儿科学探究活动,以生态式教育的思想为指导,体现了自然生发、连续生长、融合贯通、交互共生等特点,对应了当下学前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本文结合我园生态式幼儿科学探究活动的实践探索,探讨了生态式教育视野下幼儿科学探究活动的内涵与理念,提出了实践生态式幼儿科学探究活动的有效策略。
一、生态式幼儿科学探究活动的内涵与理念
“‘生态’一词最初见于生态学,是指一定地域(或空间内)生存的所有动植物之间、动植物与其所处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它强调系统中各因子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以及功能上的统一,含有系统、整体、联系、和谐、共生和动态平衡之意。”[1]简单而言,生态即各种因素之间、各个生物生存的一种状态,是一个生态系统全局的状态。生态式教育通过生态学的方法来研究教育,认为“教育应该是一种借助自然生态中,不同物种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支持、相互补充,以保持生命可持续发展的智慧。”[2]在这种教育思想的观照下,本文中的生态式幼儿科学探究活动,即将幼儿科学探究活动也看作是一种由活动目标、内容、幼儿、教师、环境等各种要素相互作用构成的动态的生态系统,主要蕴含以下内涵与理念:
1.建构的知识观。生态式教育强调自然情景中的认知,认为“知识是人和社会或物理情景之间联系的属性,以及互动的产物”。[2]从这一视角看,生态式幼儿科学探究活动是一种将科学探究与幼儿生活、周围环境、自然资源紧密联系的活动,在与外界事物的身心互动中,幼儿主动建构“知识”,获得内化的关键经验,而不是被动接受由教师陈述、传递的外在知识。
2.生长的活动观。生态式教育认为,世界是一个处在不断生成、不断变化进程中的有机整体。生态式幼儿科学探究活动是一种将探究学习经历的“产生疑问—提出假设—实践验证—分析信息—发现交流—产生新疑”过程连接为一体的活动。幼儿的探究是从有意义的问题出发,必须经历猜测、验证、分析等研究过程,研究是以解决问题为驱动的,活动是连续生长、不断延展的。
3.整体的发展观。生态式教育主张打破学科间森严壁垒、各行其事的状况,使各学科知识在幼儿头脑中建立起紧密的联系,形成一种良好的生态关系。如果各种知识在人的头脑中建立起一种生态系统,相互之间形成一种紧密的联系,具有碰撞、对话和交融的机会,就有可能产生智慧,人就有可能变成一个智慧的人。[3]生态式幼儿科学探究活动是一种即基于科学领域内容的内在联系,又促使科学探究与其他领域学习之间融合贯通(相互联系)的教学,幼儿在活动中可以提升科学素养。
4.共生的人际观。在生态式教育的视野中,幼儿园生态系统内部的各种人关系也应该形成良好的生态系统。因而,生态式幼儿科学探究活动,可以转变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行为和幼儿的行为,使教师与幼儿成为合作的探索者、平等的对话者,是和谐共生的师生、生生关系,从而实现互动与同构的教学过程。
二、生态式幼儿科学探究活动的实施策略
1.创设与自然互动的真实场所,使探究自然生发。具体、形象、直观是幼儿思维的显著特征。幼儿的科学探究和学习的主要方式,是亲身经历和直接感知,幼儿的科学探究,也应该是到真实的自然世界中去,在与自然的互动中自然生发。因此,我们积极挖掘幼儿与自然互动的可利用资源,创设了三类与自然互动的真实场所:一是挖掘了具有典型性的园外周边三公里内自然资源,建设形成相对固定的“园外自然互动实践区”;二是挖掘园内自然资源,开发创设了功能性明显的区域探究场,形成“园内自然互动发现区”;三是利用班级室内自然角、园内廊道生态区等固定区域,创设自然环境,形成与探究主题等内容相关的动态小型博物馆、生态长廊、实验场等。生态式幼儿科学探究活动以“与自然互动”为方式,将探究与幼儿生活、周围环境、自然资源相联通,使幼儿的探究自然生发。
2.探索动态一体的基本范式,使活动持续进行。生态式幼儿科学探究活动的基本范式,除了体现一般意义上幼儿科学探究活动的基本流程外,还应体现生态式动态、可变、持续等特点。基于这样的理解与认识,我们在“自然互动实践区”“自然互动发现区”,以及各个学习场中以“主题探究”为主,开展了基本范式的设计、运用与总结梳理,并形成了园本化的以“互动生发—价值问题—提出假设—互动验证—整理信息—交流发现—产生新疑—再次互动”为基本环节的,螺旋上升式的、动态可变的生态式幼儿科学探究活动基本范式。
3.展开探究主题的深度实践,使领域融合贯通。在生态学视野下,幼儿园课程除了要具备多学科的特点外,还必须是一个整体的、整合的,融合人文环境、自然环境、历史传统、社会生活等在内的教育系统。”[4]我们以“探究主题”为主开展生态式幼儿科学探究活动的实践,在主题实施的过程中,运用的是多领域的相关知识与技能,实现的是领域间的融合贯通,获得的是“完整的经验”发展。
4.形成教师指导的有效策略,使关系交互共生。生态式教育,是个体的知识和能力在一种积极的交互作用过程中获得的。[5]生态式幼儿科学探究活动中,幼儿的发展离不开这种积极的交互关系,它既有与自然环境的交互,也有发生在师生、生生间的交互。研究教师指导的有效策略,也应该对应于这种交互共生的人际关系。
三、生态式幼儿科学探究活动的多元化评价
生态式幼儿科学探究活动关注幼儿科学素养的整体形成与提升,具有以下一些特点:一是评价指标的多元化。教师对幼儿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发展的评价,不仅仅是关注单一科学知识、经验,而是关注科学素养的各个方面,既包括科学的经验、方法、探究的能力,也包括科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二是评价方式应多样化。评价可以是教师的观察,也可以是发展检核表、阶段抽样测评、父母访谈、影像分析等多样化的方式,只要能反应幼儿实际发展状况的都可以纳入到评价系列中;三是关注评价的真实性。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教师结合幼儿生活实际,考察幼儿发展的动态过程,通过观察来完成评价;四是关注幼儿的主体价值。教师应把幼儿变成课程评价中有发言权的主人,进行自我的评价;五是关注评价的过程性。幼儿的科学探究评价,是为了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因此,它不只是在探究过程结束后进行,而是伴随整个过程,是持续开展的。多元化的评价最终形成与发展目标、活动内容等相对应匹配的评价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