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分层次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教育中的应用

2020-01-06李红伟

科学咨询 2020年33期
关键词:分层教学法计算机

李红伟

(莱西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山东莱西 266611)

引言

中职计算机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不同的学生,计算机操作水平不同,学习能力态度也有差异。因此,教师开展分层教学,能有效完成教学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更有利于培养技能型人才。

一、中职计算机教育现状概述

(一)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高低不同

不同地区义务教育现状的差异,导致中职学生入学时,计算机水平也有差异,这与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对计算机学科不够重视有关系。尽管义务教育阶段,有的学生已经接触了计算机学科,但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计算机学习只是为了应付测评考试。有的学生甚至对基本的输入法都不能熟练应用,这种现状很难实现教学目标,学生的学习目标也很难做到统一。[1]

(二)课程教学内容设置不够合理

教师在计算机基础学科的教学中,内容多以系统操作和办公软件为主。近几年的中职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学习,主要为了应对计算机等级证书的考试,无形中压缩了知识和技能的内容。由于中职计算机教学内容合理性的问题,以及有的学生对学习理解的偏差,使计算机学科的学习面变得越来越窄,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难以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水平。

(三)缺乏科学的计算机教学模式

计算机对其它学科的学习有辅助作用,能拓宽学生的信息获取面,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更多平台和渠道。教师在计算机教学中,由于教学模式、方法的问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师也难以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与效果。因此,计算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用到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有一定影响。

二、中职计算机教育分层教学法建议

(一)掌握学生的差异性进行分组

为了在计算机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法,教师要提前做好功课:一是要先了解学生的计算机学习基础和操作水平的高低,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动力高低,以及对知识接受能力的高低;二是教师要结合班级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划分小组。教师可以在掌握学生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把学生划分成ABC三个层次:A层次学生学习基础好、操作能力强、接受能力强;B层次学生是学习基础一般、操作能力一般、接受能力一般,但有学习的积极性;C层次学生学习基础差、操作技能不高、接受能力也不高,一般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师要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结合他们的实际表现,选择教学方案,并让小组学生互相交流、互相帮扶、达到共同进步。教师应特别注意,分层教学方法不能伤害到部分学生的自尊心,分层次是为了增强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是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因此,教师应该结合学生一段时间内的学习表现,及时调整学习层次,对提高层次的学生要给予表扬,对暂时未有提高的学生,也应及时鼓劲。[2]

(二)教学目标的分层

实际教学分层教学法的实施,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也非常重要。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要与中职学生计算机操作需求,以及所学专业保持一致。例如,教师在教学“Word图文混排”这一章节内容时,对A层次学生:为学生出示优秀的广告宣传页、板报刊物设计等,让学生观察分析,进行创作式学习;B层次学生:出示简单实用的版面样本,渗透具有一定难度的图片、艺术字、图文混排,美化等操作内容,让这部分学生可以掌握普通版面设计;C层次学生:要求掌握字体、字号的设置、分栏的设置、插入图片与艺术字等基本操作。同时,教师要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安排不同的学习目标。以此,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基础上,获取适合自己的知识和操作,这才是分层次教学目标设计的最终目的。

(三)基于班级分层进行授课分层

中职院校教师在计算机分层教学中,班级学生分层是分层教学模式应用的前提与基础,教师应在充分调查各层次学生实际情况的前提下,选取授课教学模式。例如,针对B层次学生,教师授课时,可选用中速推进、课后辅导模式。具体做法为:教师应用多媒体工具进行授课时,选用“合为主、分为辅”的教学模式,照顾C层次学生。上机实践操作中,教师选用“分为主、合为辅”的模式,照顾A层次学生。对A层次学生,教师要重视理论知识与操作能力的整合与延伸,适当补充课外知识,争取让学生能够有所突破与创新;对B层次学生,教师上课时,应该重视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重视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争取把理论与将来的工作实践相结合,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对于C层次学生,教师要注重学习内容应适当浅显一些,适当降低学习目标。教师在实际授课时,应用分层次教学模式,充分满足不同层面学生的学习需求,要不断调整层次,进行帮扶鼓励,针对层次设计目标,以激发每一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目标达成的过程中,体会到成功的乐趣,体会到学习是快乐的。这样,才能让学生热爱学习,健康成长。

三、结束语

总之,随着新课标改革的深入,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已经进行了更新和创新。计算机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与学习水平差异,合理选用分层次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正确的教育引导,增强师生间的沟通交流,从而全面提高教师的计算机教学效率。教师要以充实学生的计算机理论知识和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为目标,发挥计算机对其它学科学习的辅助作用,从而实现学生能全面发展的目标。

猜你喜欢

分层教学法计算机
高中分层走班教学模式探究
计算机操作系统
有趣的分层现象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
雨林的分层
高中数学实践教学法的创新策略探讨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