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境课堂: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情境的浸润范式*
2020-01-05蔡学之
蔡学之
摘 要:初中道德与法治实境课堂以初中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为基础,以学生成长过程中需要处理的家庭、学校和社会关系为基点,把实境课堂从学校开设到家庭、社区和社会,诠释情感体验和实践是道德与法治学习的最重要的方式,充分发掘实境课堂的特色,追求润物无声、育人无痕的效果。
关键词:实境课堂;道德与法治;教学情境
初中道德与法治实境课堂,是指“教师依据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内容和课程标准的目标达成,在实际场景或通过‘模拟实境‘虚拟实境进行实际场景再现进行教学的课堂”。实境课堂具有教学浸润感,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发挥思政课的隐性教育功能,并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拓展、能力的提高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
一、聚焦现实: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春夜喜雨》首联中提及的好雨之所以是好雨,是因为选对了时机——正当春天万物生长之时。初中道德与法治实境课堂的探索与实践,正是应和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学科核心素养的指向,通过学生的真实体验感悟和道德与法治实践,来深化学生的思想认识、提升其道德與法治的践行能力;切合了《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中“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的要求,把课堂教学的理论性和实践性、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有机统一起来;契合了江苏省品格提升工程的“创新有感染力的课堂范式”的着力点,把教学内容置于鲜活的实境中,使课堂教学呈现真实的教学情境,打造出更具浸润感的实境课堂。
基于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颁布、江苏省品格提升工程实施的“好时节”,笔者对“乃发生”的实境课堂中“实境”进行了定义。狭义上的“实境”指的是“实际场景”,广义上还包括“模拟实境”和“虚拟实境”(见图1)。“实际场景”,一是指课堂开设的实境场所。如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地、革命纪念地、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交通队、消防队、企事业、大自然等。二是指与教学情境相关的当事人、实物走进课堂。如法官、人大代表进课堂,粮票、选民证进课堂等。三是指师生课前调查、走访的第一手资料,包括视频、音频、图片、文字、数据等。“模拟实境”是指师生通过角色扮演而演绎的真情实境。如模拟法庭、模拟人大、模拟政府、模拟听证会等。“虚拟实境”指的是利用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对实境场所、实境人物、实境事件进行的再现。如网上博物馆、网上展览馆(会)、课堂上视频通话、语音连线、现场直播等。
实境课堂通过创设“实际场景”“模拟实境”或“虚拟实境”,在实境教学中发挥李吉林所倡导的“入情—动情—移情—抒情”情境教学作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过程中“知易行难”的最大难题。
二、聚合知行: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知行合一”是指内在的知识和行动的统一。近代教育家陶行知在“知行合一”的教育思想引领下创立“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教育理论。初中道德与法治实境课堂的隐性德育功能,恰如《春夜喜雨》的颔联“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在“聚合知行”方面,笔者的团队做了诸多有益探索。
(一)聚合实境课堂基地
“实境课堂”突出体验式学习,强化实践导向,把道德和法治课堂搬到实际场景,学生在实境中不知不觉中被感染、受触动,引起共鸣、引发思考,自觉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我们整合校内外教育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周恩来童年读书处、周恩来纪念馆、周恩来故居、刘老庄八十二烈士纪念馆、苏皖边区政府旧址、博物馆、消防大队、交警大队、工农路社区、淮西社区、十堡村、福利院、特殊教育学校、宪法主题公园、生态园、公安机关、法院、检察院等一批实境课堂基地,为实境课堂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实境教学片段1】
教学课题:九年级上册第一课1.2:走向共同富裕
实境设置:淮阴区高家堰镇十堡村(实际场景)
师生活动:(1)聆听扶贫户现身说法:讲述脱贫致富的历程。(2)参观扶贫户的房屋设施及老照片。(3)交流问题:“什么是共同富裕?”“为什么要走共同富裕之路?”“怎样走向共同富裕?”
设计意图:十堡村是我校“阳光扶贫”的结对村,也是我校实境课堂基地,共有36个结对贫困户,经过4年的扶贫工作,绝大部分贫困户已达到脱贫标准,不少农户甚至走上了富裕道路。这节基于实际场景的实境课堂,学生通过切身体验,引发深度思维,认同共同富裕国策,认同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二)聚合主题教育活动
陶行知先生曾一语见地指出:“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实境课堂要结合教材内容,设计形式多样的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生态文明教育等真实的主题教育活动,在真情境、真体验、真感悟中促进学生良好的道德意识和法治观念的形成和发展。
【实境教学片段2】
教学课题:九年级上册第六课6.2:共筑生命家园
实境设置:里运河畔(实际场景)
师生活动:(1)邀请河长讲述里运河的资源和环保价值、里运河“前世”污染与“今生”治理。(2)交流问题:“淮安不缺水,为什么还要节水?”“淮安如何走绿色发展之路?”(3)课后实践:我为里运河做点事。
设计意图:水是淮安最鲜明的自然与人文符号,京杭大运河、古黄河、盐河、里运河四河穿城而过,被誉为“漂浮在水面上的城市”。里运河畔的实境课堂教学,突出生态文明教育主题活动,把教学内容置身于里运河的实境中,在实境中感悟绿色发展理念,在“我为里运河做点事”的课后实践中提升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能力。
(三)聚合实践育人范式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其中,社会参与是其他两个方面的落脚点,也是实境课堂的落脚点。实境课堂的浸润范式可以概括为:课前搜集实境资源加工信息;课堂体验实境资源激发情感;课后社会实践学以致用。通过课前、课堂、课后的闭环教学系统拓展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知识,提高学生的道德与法治能力,提升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情感(见图2)。
【实境教学片段3】
教学课题:八年级下册第六课6.1:国家权力机关
实境设置:模拟“人大”(模拟实境)
师生活动:(1)课前走访人大代表。(2)课堂在人大代表的指导下模拟“人大”。(3)课后走访居民,发现问题,“我为人大代表献个策”。
设计意图:学科素养是学生在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然而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的相关知识,正常游离在初中生生活范围之外。通过课前对人大代表的走访、课堂在人大代表组织下模拟“人大”、课后学生给人大代表献策等活动,可以让“人大”更好地走进学生的生活范围,在人大代表的专业引领下,实现学科知识、能力、情感的有效融合。
三、归聚特色: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相对于常态的道德与法治课堂,实境课堂归聚了实境体验的特色、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共育特色、志愿服务的特色等诸多亮点,在常态课堂的“万绿丛中”,凸显实境课堂的“一点红”,正如《春夜喜雨》颈联所描写的:“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一)归聚实境体验特色
初中学生正处于道德意识和法治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但是,道德品质的提升和法治观念的提高不能靠简单的说教来实现,而要通过活动、实践把学生引入教育教学实境,在实境中去体验,在体验中去感悟,在感悟后去导行。
【实境教学片段4】
教学课题:七年级上册第六课6.1:走近老师
实境设置:《老师的一天》(实际场景)
师生活动:(1)课前:学生跟拍自己班主任的一天。(2)课堂:播放微电影《老师的一天》;交流问题“在你的成长过程中,老师最让你感动的事情是什么?”课堂小结:教师的使命、好老师的标准。(3)课后:开展、评价“见到老师问声好”主题月活动。
设计意图:学生和老师虽然朝夕相处,但是学生未必真正能走近老师。在家长的协助下,学生走近跟拍老师的一天,在《老师的一天》的实境中去体验,在实境体验中激发尊师情感,在情感触动下外化为尊师行为。
(二)归聚共育机制特色
在道德与法治实境课堂探索中,一方面要强化家庭参与,发挥家长在实境课堂教学中的作用,积极构建实境课堂进家庭,建立科学合理、良性互动的家校教学互动机制,形成教育合力;另一方面要强调社会力量的参与,注重实境课堂与社会教育的有效衔接,利用好学校周边社区的教育资源,延伸实境课堂时空,努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共育机制。
【实境教学片段5】
教学课题:九年级上册第五课5.2:凝聚价值追求
实境设置:周恩来纪念网、全国周恩来纪念馆网上巡展(虚拟实境)
师生活动:(1)课前:学生浏览周恩来纪念网或参观全国周恩来纪念馆网上巡展。(2)课堂:周恩来纪念馆的宣讲师(家长)到校讲述周总理光辉的一生,凝练“恩来精神”。(3)课后:网上纪念(祭奠、献花、留言)——“周总理,我想对你说。”
设计意图:周恩来纪念网是由人民日报社人民网、淮安市委市政府等社会力量主办的。通过引导学生网上参观周恩来纪念馆,邀请在周恩来纪念馆工作的家长参与课堂教学,充分利用家庭、社會的教育资源和教育力量,实现学校、家庭、社会的共育机制。
(三)归聚志愿服务特色
在当下,志愿者已经成为社会上一道亮丽、温暖的风景线,志愿者“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也成为社会文明进步的标杆。在道德与法治实境课堂中,我们归聚学雷锋志愿服务特色,引导学生自发成立“小水珠”志愿服务社团,通过社团开发第二课堂,并利用社团的力量开展专业化志愿服务,把学校“立己为人,以文化人”的育人方略渗透到志愿服务中去,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担当的意识。
【实境教学片段6】
教学课题:八年级上册第七课7.2:服务社会
实境设置:“志愿江苏”(实际场景)
师生活动:(1)以班级为单位在“志愿江苏”平台注册“志愿服务组织”。(2)全班学生在“志愿江苏”平台注册志愿者。(3)“志愿服务组织”招募志愿者开展课外志愿服务活动。
设计意图:“志愿江苏”是省文明办创设的江苏志愿服务信息系统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志愿团体可以发布志愿项目、招募志愿者、评价志愿者、展示志愿风采。课堂教学通过“志愿江苏”这个平台,组织学生线上注册志愿者、线下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在实境中培养学生奉献社会的情感和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
四、积聚效果: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评价一节课的效果,主要看“三维目标”的达成:知识是否得到拓展、能力是否得到提高、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否得到升华。实践证明,道德与法治实境课堂更能有效拓展知识、提高能力、升华情感,积聚更好的课堂效果,一如《春夜喜雨》尾联所描写的:“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由于学科特点的不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道德与法治课坚守不变的灵魂。知识的传播、能力的培养,其终极指向价值引领——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等。初中道德与法治实境课堂有效探索学校立德树人的新路径和新范式,增强了学科教学的隐性教育功能,积聚了学科核心素养效果。
为实现知情意行相统一,实境课堂设置了课后道德与法治实践的环节,这一环节主要指向增强学生的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社会参与能力,通过志愿服务、建言献策、模拟法庭、制作微电影、创作公益广告、撰写调查报告等实践作业或可视化评价项目,提高学生的道德与法治能力,积聚了学科关键能力效果。
明代思想家王阳明主张:“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在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中,有诸多道德上的“知”,亦有诸多法治上的“知”。在道德与法治实境课堂中,可以通过实境体验、人物走访、对话专家、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等,掌握学科的必备知识、基本原理,为“三维目标”的达成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积聚了学科必备知识效果。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初中道德与法治实境课堂恰似学生道德与法治学习过程中的源头活水,为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成长源源不断输送清清渠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