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本科师范院校专业设置:现状、问题与调整
2020-01-05顾拓宇
摘 要: 以112所地方本科师范院校为样本对象,对其专业设置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发现,当前地方本科师范院校专业设置巨型化、工学类专业所占比重较大、师范专业日渐式微、红牌专业设置较多。巨型化、工科化带来资源不足困境,去师范化带来教师教育困境,传统专业保留过多导致路径依赖困境。地方本科师范院校专业调整的路径为:政府专项投入与院校自生资源相结合,多元化筹措经费;建设省域教师教育一流学科专业,重塑师范特色;政府主导与院校主动适应市场相结合,克服路径依赖。
关键词: 双一流;地方本科师范院校;专业调整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2017年12月,“双一流”结果公布后,师范类院校有9所进入“一流大学”或“一流学科”名单,大多地方师范院校无缘“双一流”。不可否认,地方师范院校虽然学科门类众多,但优势学科并不明显,甚至教师教育特色也在逐渐丧失,有些师范院校已经成为事实上的综合类院校。大多地方师范院校的现实情况使其短期内很难进入“双一流”。
2018年9月,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要大力推进一流专业建设,“双一流”高校要率先建成一流专业,应用型本科高校要结合特色努力建设一流专业。2019年4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指出,要引导不同类型的普通本科高校建设一流本科专业,实现分类发展、特色发展,实行分“赛道”建设,中央高校、地方高校分列发展,并向地方高校倾斜。《意见》和“双万计划”无疑为大多地方院校转型变革指出了新的方向。地方师范院校作为地方院校的一类,按照高等教育分类,可以归口为应用型高校,然而,地方师范院校与普通意义上的应用型高校又有一定的区别,教师教育的公共性特征决定了其不可能完全依照市场逻辑进行转型变革。在2015年《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出台后,一部分地方师范院校已经不同程度出现了综合性粗化、师范性弱化和应用型泛化等问题;受传统专业的影响,地方师范院校在向工学、经济学、管理学等与区域产业联系较紧密的专业转型时,常常受路径依赖影响而难以进行彻底的变革。由于师范院校自生资源不足的现状,综合化发展对资源的过度消耗,往往使地方师范院校陷入资源危机。
一流学科建设是基于知识逻辑的发展变革,一流专业建设则是基于行业导向的转型变革。通过专业转型是否可期成为地方院校转型的新的突破口?《意见》和“双万计划”能否推动地方师范院校实现专业转型?这些还需要实践的检验。
在经历教师教育大学化、地方师范院校综合化,以及应用型转型的多重变革之后,地方师范院校专业布局结构是一个什么样的具体样态?师范类专业是否居于主导地位?作为教师教育主体的地方本科师范院校如何建设一流师范专业?以上问题都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为了明晰地方本科师范院校专业设置的真实情况,本研究以112所地方本科师范院校①为样本对象开展研究。在测量变量上,主要从专业规模、专业结构、师范专业所占比重、红牌专业设置四个方面开展,样本数据主要以样本院校《2019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为基础数据,辅以各样本院校官方网站专业设置情况(数据截至2019年12月),并对有疑问、不清晰之处通过电话咨询、资料查询等进一步核实,以实现数据之间的三角互证。本研究选取有效样本112所,为地方本科师范院校全部样本,占样本总量的100%,能完全反映样本的真实情况。
二、地方本科师范院校专业设置的现状
本部分主要从专业规模、工学类专业设置、师范专业比重、红牌专业占比分布几个方面呈现样本院校专业设置的特点,可以反映地方师范院校的专业结构、应用型专业转型的特点、师范特色的保留情况、热门专业的设置情况。
(一)专业规模巨型化
从专业设置来看,专业规模庞大是当前地方本科师范院校的主要特征。其中近70%的院校设置专业数50个以上,50%左右的院校设置专业数达60个以上,甚至个别院校设置专业数接近100个。如河北师范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设置专业分别为96个和95个。
其中师范大学的专业设置普遍在40个以上,设置40-50个专业的仅为2所院校,分别是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和伊犁师范大学;师范学院设置专业数在50-70个的,占40%左右;设置70-80个之间的仅3所院校,分别为淮阴师范学院、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南阳师范学院(详见表1)。
(二)工学类专业设置较多
从学科布局来看,工学、理学、艺术学是设置专业数量较多的学科,其中工学类专业位居各学科之首,设置专业总数高达1157个,占专业总数的近20%。其次是文学、管理学和教育学三大学科,这三大学科设置专业数均在600个以上,而法学、经济学、历史学等学科设置专业数都在300个以下,与工学、理学、艺术学、文学、管理学、教育学有很大差距。而医学、哲学仅有少数学校设置。
哲学虽是各大学科之首,但保留哲学相关专业的仅有8所师范大学,如上海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等,但也仅仅设了1个专业。而73所师范学院没有一所高校设置哲学类相关专业。
作为师范院校老牌专业的文学类、教育学类、历史学类专业本应处于重要位置,但文学专业所占比重仅居于第4位,位于工学、理学和艺术学之后,仅占专业总数的12.97%;教育学作为师范院校的主打学科,其专业位次仅居第6位;历史学类相关专业设置仅109个,平均每所院校还不足1个专业(详见表2)。
(三)师范专业比重不足
从师范专业与非师范专业设置数量看,师范专业设置总数为1878个,非师范专业设置总数为4332个。非师范专业所占比例是师范专业的2倍以上。其中师范大学中的非师范专业高达74.01%,是师范专业的3倍以上。而师范学院的非师范专业占比也高达66.04%,是师范专业的2倍左右。其中安徽师范大学89个专业中,师范专业仅17个,而非师范专业高达72个;内蒙古师范大学95个专业中,师范专業仅23个,非师范专业高达72个;淮阴师范学院72个专业中,师范专业仅15个,师范、非师范同时招生的4个,非师范专业高达53个。整体来看,师范院校师范专业弱化已成为不争事实(详见表3)。
(四)红牌专业比例较大
从专业设置来看,地方本科师范院校红牌专业所占比例较大。麦克思统计的红牌率较高的前9个专业中,地方本科师范院校大多数都依然保留着这些专业。部分专业趋同率较高,所统计的9个红牌专业中样本院校有6个专业趋同率高达70%以上。
对设置专业进一步分析发现,这些专业多是师范院校建校初期设置的专业,如法学、体育教育、英语、数学与应用数学、美术学等,这些专业是师范院校传统和基础专业,是大多师范院校一直保留的专业(详见表4)。
三、地方本科师范院校专业建设面临的问题
地方本科师范院校综合化的办学格局,使其陷入资源不足的困境;由于缺乏教师教育特色,也将对我国基础教育师资造成不良影响;受传统专业初始路径的影响,趋同化发展短期内难以改变。
(一)资源不足困境
专业规模庞大是当前地方本科师范院校的主要办学特点,表1显示了大多样本高校设置专业较多,近70%的样本院校设置专业数在50个以上。庞大的专业规模使地方本科师范院校不得不考虑到各类学科、专业的发展。在政府投入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地方本科师范院校不得不分散资源投入,无法集中资源办好优势学科专业,从而导致各专业都难以有效投入。地方本科师范院校不同于综合类院校,综合类院校有着先天的学科优势,有着扎实的学科基础,而地方本科师范院校则仅仅具备以教师教育为主导的多学科基础,非教师教育相关的学科积累短时间内难以形成。“双一流”建设并没有教师教育学科,这也使得很多高校撤并了教育学院,主要是因为教师教育类专业过于分散,如语文教育、数学教育、英语教育等专业很难归口到哪个学科,这就使得师范类院校对教师教育专业缺乏热情,过度分散的专业资源导致办学资源极度不足。另外,在办学经费方面,综合类院校有工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应用类学科支撑,这些“经济效益”较好的专业可为其它学科发展提供资金支持。而师范类院校不仅缺乏非师范类学科的学术性支撑,也缺乏其它“收益较高”的学科资金帮助。
表2显示了工学类相关专业所占比重较大的现实格局,这必然导致地方本科师范院校陷入更大的资源困境。地方本科师范院校不同于理工类院校,师范院校的“师范性”特点决定了办学收益的有限性,开办工科类专业既缺乏经验,又缺少雄厚的资金支撑,无论在专业师资、教学设施、实验实训等方面都无法与综合类、理工类院校同起点竞争,盲目模仿大多地方院校开办工科类专业只会使地方师范院校陷入更深的资源困境。
(二)教师教育弱化困境
教师教育综合化的过程往往伴随着以牺牲师范性为代价的“去师范化”的过程。侯小兵在对48所地方本科师范院校的调查中发现,仅有37.5%的院校定位于教师教育。[1]本研究也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结论,样本院校的非师范专业基本是师范专业的2倍(如表3)。“去师范化”办学是当前地方本科师范院校不争的事实。“去师范化”的目的是使地方师范院校走向综合化道路,从而改变教师教育学术水平不高的困境。而当前的事实是,地方本科师范院校除了学科、专业和学生数等在数量上显示出综合性特征外,并没有在内涵上显示出综合性大学的特征,与综合性大学还有很大的距离。在进行综合化或应用化转型后,大多师范院校不是专心于教师教育,而是沉迷于综合化转型或应用化转型。由于把过多资源投入于非师范专业,把自身的师范优势束之高阁,这不仅对院校自身的发展不利,也对区域中小学师资的培养造成不良影响。当大多师范院校醉心于非师范专业,过度迎合市场需要开办工学、经济学、管理学等非师范专业以谋取高额利润时,基础教育师资的缺口将进一步加大。这不仅对有志于从事中小学教师职业的大学生是一个心灵的伤害,同时也严重背离了我国教师教育大政方针,与国家教师教育的整体导向是不一致的。2018年,广西、江西、贵州、云南四省的初中生师比例分别为15.48、16.07、14.10、14.07,与我国《中小学教师编制标准》13.5的要求有较大的差距[2],这对教师教育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在当前中西部地区基础教育师资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作为教师教育主体的地方本科师范院校如果失去了教师教育特色,对整个基础教育的发展都将造成不可预期的伤害。
(三)路径依赖困境
表4显示了地方本科师范院校趋同率较高的前9个专业,其中有6个专业趋同率高达70%以上。而这6个专业(生物科学、法学、美术、体育教育、英语、数学与应用数学、美术学)多数是地方本科师范院校建校早期设置的专业,是地方本科师范院校的传统专业。按照路径依赖理论,早期形成的路径会对现在和将来产生影响,并制约着发展的路径,难以改变,不管这一路径是有效率的还是无效率的。[3]
布莱恩·亚瑟(W .Brian Arthur)认为,之所以存在这样的路径依赖,是因为存在一种“正反馈”,如果坚持同样的组织发展方向,就会受到奖赏;如果改变组织的方向或制度,就会付出成本。[4]地方本科师范院校往往在形式上开设了工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应用型专业,但在投入上往往是“精心算计”的,出于成本的考虑,会投入一些成本较低的专业,而成本较高的专业往往有名无实。从理论上讲,一些市场需求较高的专业获得的收益与投入应是正相关,但在实际操作中,投入与收益并不一定成正比。事实上,我们在此时此景下是很难预测哪些专业市场收益更高,况且新专业的发展并非恒定不变的,也不可能一直处于优势地位,一些市场需求较高的专业往往红火几年就会遭到淘汰。这就不可避免地会使一些地方本科师范院校依托现有专业进行简单的应用型改造,而没有进行实质性的应用型转型。这就使一些传统专业以报酬递增的方式存续下来,而新专业既缺乏学科基础,又缺少办学成本,受转型主要参与者现有心智構念的影响,主导者会按照“合乎情理”的逻辑而非“效益最大化”的逻辑选择转型策略,导致一些趋同率较高的专业维持现状,新专业的设立往往流于形式上的合法性需要,而无法有实质性的推行。
四、地方本科师范院校专业调整的路径选择
资源不足、特色缺乏、路径依赖是当前地方本科师范院校面临的三大困境。克服资源不足就要克服对政府投入的过度依赖;要想办出特色则必须从教师教育上下功夫;而克服路径依赖则必须引入外生变量,即引入市场机制。
(一)政府专项投入与院校自生资源相结合,多元化筹措经费
1 .加强对教师教育学科专业的投入,使教师教育优势凸显
当前,大多地方本科师范院校已经被转型为事实上的综合性院校,本研究也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结论。而转型为综合性院校后,如何有效配置和整合教师教育资源,是教师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作为公共性的教师教育模式,以政府为主导的教师教育投入仍然是教师教育作为独立学科发展的主要资源配置方式。
对教师教育学科的专项投入是教师教育发展的基础性保障,教师教育学科不如工学类、经济类、管理类与市场密切联系,能获取可观的收益。教师教育是一项长效性的事业,其收益是全国性、全民性的,需要国家长期支持。把教师教育作为独立的学科进行资源投入,有利于教师教育从依附于其它学科的发展中独立出来,按教师教育自有的发展规律办学,使教师教育走向专业化的发展轨道。
在此基础上,以师范专业评估为契机,通过专业评估实现对教师教育专业的投入。2017年10月,教育部出台《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论证实施办法(暂行)》,对指导思想、认证理念、认证原则、认证体系、认证标准等方面作了详细的划分,把认证标准按照办学水平划分为三级。从形式上看,只要达到一定的标准就可以获得相应的认证资格。但我国东、中、西部存在巨大的区域差距,中西部地区在师范专业的认证中往往处于劣势地位。这种完全交给市场的资源配置方式对落后地区是极其不利的。因此,师范专业认证必须与区域扶持结合起来,以保證通过后期投入的方式实现对弱势区域的后致性公平。例如,河南共有8所师范院校、四川共有7所师范院校、贵州共有6所师范院校;而北京、天津、内蒙、新疆、海南仅2所师范院校(数据截至2018年6月)。不同地区无论在经济上、还是在教师教育投入上都有很大的差距,一些地区需要省级政府,甚至国家对师范院校的直接投入。
2 .完善技术环境,克服资源依赖的单一模式
地方本科师范院校的资源配置方式主要以政府投入为主。为了获取办学资源,地方本科师范院校往往会采取政府偏好的方式进行学科专业设置,满足制度环境的要求,获取合法性存在,以赢得相应的政府投入。在规模扩招的背景下,单纯的政府投入已经无法满足地方本科师范院校资源需求,只有通过投资技术,通过技术创新满足市场需求,从市场中获取办学资源才是地方本科师范院校办学出路。
如何完善技术环境,激励绩效产出是地方本科师范院校实现资源获取的关键环节。所谓技术环境,主要指组织内部将投入转化为产出的技术系统,更强调效率原则。基于地方本科师范院校的现有办学条件,只有依托现有的师范优势,建立自身优势学科专业基础上的专业集群,以满足区域产业集群的需要。例如,依托教师教育优势,建立教师教育类专业集群,与地方基础教育卓越教师培养相呼应。也可依托中文、历史、艺术等专业优势,建立与地方旅游、文化教育等对接的文化教育类专业集群。根据区域经济社会的不同类型,也可选择适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特殊专业集群,区域农业较为发达的可开发食品加工类专业集群;区域经济贸易较为发达的,在前期投入不高的情况下,可适度开展经济管理类专业集群。
(二)教师教育政策引导与院校特色发展相结合,重塑教师教育特色
1 .推动省域一流教师教育学科建设,引领地方师范院校专业发展
自“双一流”政策落实后,各院校掀起了争创“双一流”的高潮。但进入一流大学的师范院校仅北京师范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2所,进入一流学科的师范院校有华中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7所,教育学作为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仅有2所高校入围。教师教育类专业并没有一流学科相关政策支撑。既然没有国家一流教师教育学科的相关政策激励,就应该辅以省级一流学科的相关政策,来弥补国家政策的不足,实现后致性公平。
以省为单位进行教师教育一流学科建设,更有利于带动地方师范院校教师教育类专业发展。省域一流学科建设中把教师教育学科作为一流学科,可以惠及到全国95%以上的师范院校。地方师范院校大多是面向区域中小学或幼儿园的教师教育培养机构,其专业设置多是教育学为引领的学前教育、小学教育等,或非教育学(文学、理学、艺术学等)与教育学组成的交叉专业,如汉语言文学、数学教育、音乐教育等。如果按“一流学科”的评选标准,这些交叉专业就无法对标“一流学科”。
就教育学一流学科竞争而言,限于资源、区域、师资等因素,地方师范院校缺乏与重点师范大学竞争的优势,短期内缺乏成功的可能性。而学科教学相关专业更无法与文学、艺术学、理学等主流学科竞争。在这种情况下,地方师范院校教师教育类专业生存和发展将面临多重困境,其积极性难免会被消解。省域一流教师教育学科建设不仅可以提高地方师范院校师范专业建设的积极性,也为未来教师教育学科建设提供试验基础。从另一层面讲,省域一流教师教育学科评估更符合教师教育学科发展逻辑。如果省域一流教师教育学科政策推行,可为国家推行一流教师教育学科建设提供试金石。
2 .整合专业资源,建立教师教育专业集群
鉴于师范院校的现有办学条件,盲目地设置工学类专业只会增加师范院校办学成本,使资源负重雪上加霜,犹如饮鸩止渴、事倍功半。师范专业和传统优势专业是师范院校的优势,才是师范院校可以依托的“硬核”。在缺乏一流教师教育学科政策引领的现实下,如何整合现有资源,实现教师教育的转型飞跃,是地方师范院校破解瓶颈的突破点。教师教育专业集群发展无疑是地方师范院校特色发展的突破口。
可以整合校内教师教育资源,成立师范学院,把教师教育学科类专业、教育学类专业,以及继续教育类专业整合起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赋予师范学院人事权、财权等更多自主权,使师范学院可以独立运营教师教育资源,可以决定与校内、校外的合作与运营。虽然我国已有部分院校建立了独立的师范学院,但权力主体仍在学校层面,尤其与校外合作权方面,二级学院几乎没有话语权。
部分有区域优势的地方师范院校可以与区域内其它院校合作,共建教师教育。不能仅局限于校内资源的整合,专业集群的视野应进一步拓宽。以实际需求为导向,突破校内资源界线,可以建立与区域同类院校或中小学结合的教师教育联盟。这样可以更有针对性地解决教师教育存在的具体问题,提高教师教育质量。
(三)在政府主导下引入市场原理,形成适合地方师范院校的转型道路
从地方本科师范院校趋同率较高的专业中可以看出,多数专业是地方本科师范院校建校初期就形成的主要专业,这些专业大多是学校的基础专业和优势专业。学校其它专业的转型依然要依托于这些基础专业。这些专业在发展过程中已经付出了高昂的初始成本,并按照报酬递增的方式重复着现行运行模式,形成了相关利益群体,从学校内部转型很难实现质的突破。只有从学校外部入手,引入市场的力量,才是解决路径依赖的关键突破口。
1 .在政府主导下引入市场原理
制度设计要充分考虑组织发展的历史脉络。只有在充分考虑原有制度路径依赖特征的基础上,才能设计出更加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忽略政策脉络和历史的纯粹的政策模仿很可能导致政策失灵,因为教育问题的解决不能仅靠引进和模仿。如果不对每个国家独具特色的政治、社会、经济因素以及这些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深入全面的分析,很难保证政策的成功移植。”[5]必须承认的一点是,我国的高等院校主要是基于政治逻辑支配下的政府主导的管理体制及资源配置方式,即地方本科师范院校教育资源的获得主要依靠教育行政部门的赋予,这种单一的资源依赖模式使地方本科师范院校不得不依照资源授予者的行为偏好进行办学。虽然在市场经济的逐步深入下政治主导话语有所减弱,但其作为制度设计中的主导地位却从来没有动摇。因此,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在政府主导下引入市场机制,而非完全的“市场化”。地方本科师范院校不同于其他类型的院校。据统计,在我国现有的112所地方本科师范院校中,全部为公办院校,这就意味着,地方本科师范院校办学经费的获得主要依靠政府投入。由于师范院校的“公共性”以及组织自身的惰性特征,如果没有政府政策的强制性引导和市场的诱致性因素,地方本科师范院校是很难主动进入市场、迎接市场竞争的。政府重点是通过政策来规范和引导地方师范院校分类发展。
2 .地方本科师范院校主动适应市场,克服路径依赖
地方本科師范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受管理者心智模式、信息不完备、初始成本等因素的影响,无效率专业长期存在并难以撤销。潘懋元先生认为,高等教育是适应市场的产物,随着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由“被动适应”走向“主动适应”②。地方本科师范院校只有走出封闭的高校圈,与市场接轨,才能获得更多生存发展的机会。
第一,依托师范基础,走新型师范之路。不可否认,农村教师乡土信念不足,向城性流动现象严重仍是当前农村教师缺乏的重要因素。培养具有深厚的乡土情怀,愿意长期执教农村的优秀教师是地方本科师范院校的时代使命和重要任务,也是地方本科师范院校的突破口和立足点。美国20世纪90年代推行的“为美国而教”(TFA)实施20多年来,已拥有了9000多名成员,在美国35个州得以推广,为美国培养了大批愿意长期在农村从教的优秀教师。[6]地方本科师范院校只有依托地方中小学,立足师范性特色,根据地方中小学的真正需求,有的放矢,才能培养出适合区域需要的农村教师。
第二,依托优势学科基础,争创一流专业。经过多年的本科发展,大多地方师范院校都形成了自己的优势学科,虽然这些学科与“一流学科”还有一定的距离,但在省域范围、区域范围、学校内部可以称得上是优秀的学科。这些优势学科在师资队伍、教学资源、科研成果等方面都已经具备了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优势,从这些优势学科入手,创建一流专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也必然事半功倍。如重庆第二师范学院依托学前专业基础,围绕“0-12岁儿童成长价值链”布局学科专业,在教育服务、健康服务、营商服务三大专业集群上做足自己的优势专业。再如周口师范学院依托艺术学的优势学科基础,成功获得了音乐学省一流专业资格。
第三,根据区域产业特征,走新型专业之路。路径依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既得利益集团对现有资源的控制,并以报酬递增的方式运行现行治理结构,形成多重均衡状态。只有主动走向市场,地方本科师范院校才能形成竞争模式,提高发展效率。例如常熟理工学院原本是在师范基础上建立的理工院校,并没有因为师范基础而影响与区域经济社会的协同发展。常熟理工学院依托苏南经济“制造业”优势,形成了机电工程专业群,设置了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汽车服务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等特色应用型专业。2019年,我国154所以师范为基础升本(仅统计1999年以后升本)的院校中,仅有61所转型为师范类院校,60%以上的院校都转型为了理工、综合、财经等其他类型的院校。[7]也就是说,地方本科师范院校虽然具有“师范性”的路径依赖特征,但这种路径依赖并非不可克服,关键是如何利用好区域的资源环境、产业特征,走适合自身特点的新型专业之路。
注释:
①地方本科师范院校主要指以师范命名的本科院校,不包括以师范命名的独立学院,如山西师范大学现代文理学院、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师范学院等;也不包括非师范命名的仍有教育学院和教师教育专业的综合院校,如保定学院、河池学院、石家庄学院等。
②关于“适应论”的问题,笔者对潘懋元先生进行了咨询,以下根据潘先生口述材料整理而成。“根据系统论,教育是社会下的一个子系统,各因素间存在必然联系。进入大众化时代后,高等教育不仅与经济、政治文化发生关系,同时与人口、地理环境之间关系密切,如东部沿海地区高等教育比西部落后地区发达。一方面高等教育受社会发展的制约,另一方面高等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反作用: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政治民主、繁荣文化等。例如:地方高校设置什么专业不是靠拍脑袋、感兴趣就设置什么专业,而是根据地方产业发展、文化发展需要设置专业的;培养人才是为地方转型升级服务、推动地方产业发展服务的。现在很多地方院校很多专业并非建立在经济社会需要之上,而是建立在“我有什么兴趣、什么能力”而设置这个专业。如全国很多高校都设外语专业,那么所有地方都需要培养外语人才吗?有人反对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认为这条规律仅适用于职业技术教育,职业教育以技术为导向,厦门大学和北京大学仅研究高深学问,不适应市场,我们要搞高深学问,可以。你自己可以搞高深学问,但你的办学经费从哪来?你的毕业生是否要就业?国家需要一大批创新人才,需要数以万计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比创新人才需要得多的多。”
参考文献:
[1] 侯小兵 .师范院校办学定位的教师教育特色探析:基于全国107所普通本科师范院校“学校简介”的内容分析[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5):12-16 .
[2]国家统计局 .中国统计年鉴2019[M]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9:278-281 .
[3]MAHONEY J .Path Dependence in Historical Sociology[J] .Theory and Society,2000,29(4):507-548 .
[4]ARTHUR B .Increasing Returns and Path Dependence in the Economy[M] .Ann Arbor: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1994:128 .
[5]河连燮 .制度分析:理论与争议[M] .李秀峰,柴宝勇,译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302 .
[6]ADAM M .Doing Good and Doing Well:Credentialism and Teach for America[J]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2012,63(1):10-22 .
[7]顾拓宇 .地方院校转型的新制度主义多学科分析[J] .职教论坛,2020(3):9 .
( 责任编辑 刘第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