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高职院校智慧校园建设应用分析
2020-01-04舒忠平
舒忠平
摘要: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各大高职院校已将教学重点放到建设智慧校园上,加上物联网技术逐渐被应用于各高职院校,智慧校园的建设成为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阐述了基于物联网技术下建设智慧校园的现状,以及传统信息化校园建设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利用物联网技术建设智慧校园提出了有效措施。
关键词:物联网技术 高职院校 智慧校园
一、物联网技术下智慧校园建设
1.物联网技术
物联网技术被称为“Web of Things”,这种互联网技术需要连接各种事物,它可以采用射频识别、GPS、激光扫描器和红外感应器等设备连接所有物品和互联网,并遵循相关协议约定,有效传递和交换各种有价值的信息,从而智能化地识别、定位、追踪和管理各种有效信息。
2.智慧校园
智慧校园的建设需要得到物联网技术的支持,使用各种系统有效管理学校教学、科研、管理和校园生活。学生可以随时使用网络进行学习,创造丰富的校园文化;教师可以创新网络科研,有效管理校务工作,为教师与学生创造良好的校园生活环境。换句话说,利用物联网技术,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安全稳定和节能的智慧校园。
二、传统信息化校园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信息化校园中存在很多难以管控的问题,如校园设备过多、规划过于随意、各系统分布不均匀、很难实现统一的智能感知、控制与管理;校园设备消耗了大量能源,没有统一分析管控用电情况;校园场景出现问题得不到预警;校园场景过于复杂,很难建设成功;各种校园安全事故常发,无法有效防范;缺乏完善的个性化服务和决策支持系统等。
又如管理教室中的电灯、风扇和空调等设备非常困难,即使教室没人,这些设备也不会关闭,导致管控困难;空调漏水及地下室被淹没等,管理人员无法及时了解情况;教室、机房和实验室等安装的设备不一样,管理起来难度大。
三、应用物联网技术建设智慧校园
1.在教学管理方面
智慧校园中的教学管理主要是在管理学生,以及教师考勤、教材和图书及课程安全等相关工作。使用传统方式进行教学管理,教师需要耗费很多的时间与精力。利用物联网技术,教师可以构建自动化考勤体系,减少时间消耗,高效完成工作。如学生刷电子卡将考勤传到数据库中,教师可以随时掌握学生的实际考勤情况。同时,高职院校也无须专门安排人员管理教材和图书,使用者只要通过电子标签就能查询、记录或操作各种图书信息,方便管理。
2.在校园文化生活方面
在建设智慧校园过程中,管理校园文化生活也非常重要,主要是管理学校的后勤、生活消费和校园服务等。校园文化生活管理涉及很多方面,利用物联网技术管理校园文化生活,可以高效运营校园。如利用物联网技术,高职院校可以有效管理后勤,安装传感设备,利用声控和无线遥感等技术照明和调整灯光强度。此外,使用物联网技术,教师和学生可以直接使用电子标签完成一日三餐和购物等方面的消费。可以说,利用物联网技术构建信息化体系,为师生生活提供了更多的便利。
3.在实验室管理方面
管理实验室会遇到很多危险,如实验室中的各种设备和电源插座很容易出现安全问题。而使用物联网技术,可以安装RFAD电子标签,详细记录所有设备的管理信息,也可以使用网络系统传输所有信息至后台服务器,方便統一管理相关信息。其中,与传统管理插座不同,智能插座可以在第一时间传输能耗信息和运输数据至系统,便于实验室人员随时查看。由此看来,使用物联网技术有助于工作人员更高效地管理学校实验室。
四、结语
高职院校合理使用物联网技术,有助于建设智慧校园,构建智能化和数字化的数据信息,提升学校的管理质量,确保教师能有序地管理整个教学流程。虽然目前我国已经在校园建设中有效融入了物联网技术,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相关人员需要积极采取措施,全力渗透物联网技术,保障智慧校园各环节的建设。
参考文献:
[1]黄先科,刘易伦.物联网与云计算融合的智慧校园互联系统设计[J].新一代信息技术,2019(14).
[2]李志杰.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水利系统研究[J].数码世界,2019(9).
[3]王娟.基于云平台的智慧校园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广西教育(中等教育),2019(2).
※本文系陕西省教育厅2018年度专项科学研究计划+“基于‘互联网+教育背景下高职院校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研究——以商洛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基金项目,基金编号:18JK0976。
(作者单位:商洛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