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端”器乐教学质量提升路径

2020-01-04李龑

北方音乐 2020年21期
关键词:器乐教学因地制宜网络直播

【摘要】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老师们开始善用“云端”,进行便利且多样的教学。“云课堂”正以蓬勃之势成为人们新的学习方式,呈现出弹性化、智能化等特征。文章以器乐教学为例,探讨“云端”器乐教学的优势与局限,思考如何扬长避短,因地制宜开展教学,为更好地提升器乐远程教与学的质量提供借鉴。

【关键词】“云端”器乐教学;网络直播;因地制宜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21-0197-03

【本文著录格式】李龑.“云端”器乐教学质量提升路径[J].北方音乐,2020,11(21):197-199.

引言

2020年上半年,由于全國大中小学开学推迟,通过手机、电脑进行线上学习成为了学生居家学习的重要方式。除了文化课科目的学习,美育教育也是家长十分重视的方面,校内外艺术教育的主阵地由线下转至线上,推动在线教育用户规模快速增长。网络上涌现出大量的音乐学习资源,既有专业教师讲授的各类专业课程,也有面向业余音乐爱好者的普及课。无论是音乐爱好者、琴童、家长、教师、艺术培训机构,亦或是零基础的音乐“小白”,通过网络都能找到合适自己的课程,让大众足不出户学习艺术,赏心乐事、扩宽视野、培养情操、塑造品格。

一、“云端”器乐教学的主要方式

当前,器乐学习仍然是线下为王,但线上对于线下的辅助作用也不可小觑。线上教育创造出便捷、高效的学习环境,正在被更多老师所尝试和接受。

(一)在线网络直播——“云课堂”

许多器乐老师通过抖音、快手、腾讯课堂、钉钉等平台直播授课,确保学生在停课期间学琴不断。钢琴家郎朗做客学而思网校免费大师课,在央视频、学习强国等平台同步直播。直播课程中,郎朗为全国钢琴爱好者分享诸多实用“干货”,细致介绍钢琴构造、发声原理、五线谱等乐理知识,简单直观地让孩子了解乐器、理解音乐。针对广大家长与学生关注的钢琴学习问题,朗朗也在直播间中现场解答;古筝演奏家、中央音乐学院教授袁莎通过抖音分享学琴感悟,总结学琴精华,并且通过抖音直播上了四堂《漫步云端“谈”古筝》系列公益课,解决古筝学习过程中经常遇到的断句、起伏、气息、肢体等问题;人民音乐出版社通过抖音和京东平台推出直播《弹琴看世界》《学竖笛》《我音乐我快乐》《琴说古曲》《传统文化音乐课》等课程;深圳交响乐团推出《乐队课》公益直播,介绍了乐队面试、排练、演出等干货,以及交响乐录音混音的流程等“关于你想知道的职业交响乐团的一切”,使广大群众足不出户就能享受高品质的音乐线上教学。

(二)录制公益课程——“云讲座”

“停课不停学期间”,艺术培训、剧院、乐团公益课纷纷“上线”,让家长和学生体验到线上学习的便利。

北京市东城区少年宫打造了“艺趣学—网络智慧课堂”,陆续推出艺术兴趣启蒙和培养系列微视频,包含《古筝—仁智之器》《身体打击乐》《走进国粹京剧》《自制乐器玩起来》《认识我们身边的西洋乐器》《走进五线谱》等音乐课程,让学生和家长们学习一门新艺术、掌握一项新技能;杭州青少年活动中心推出“多彩国乐”系列讲堂,介绍了打击乐、弹拨乐器、胡琴、阮、古琴、柳琴等传统乐器,让大众了解国乐,更好地促进学习国乐的青少年进步和成长;青岛市少年宫推出艺术微课堂—“微而不小。停留三分钟,发现新乐趣”、徐州市青少年宫推出“宅家充电指南”等,均为青少年儿童提供学习和交流的平台;上海交响乐团通过录制“大师在你身边”和“首席教你学乐器”短视频课程,分享练琴经历揭秘练琴技巧。在微信公众号设置答疑解惑专栏,首席们通过线上教学互动回答琴童练琴中所遇到的问题,达到丰富居家生活、提高音乐素养的目的。这支被称为“远东第一乐团”的首席们首次在集结线上,在微信公众号为广大音乐爱好者提供无偿指导,让琴童和家长在漫长的假期里足不出户,坐享“一二真传”。用最浅显的语言,传授一门乐器最核心的基本功,相关课程涵盖长号、大提琴、双簧管、小提琴、单簧管、架子鼓、大管、竖琴、低音提琴、圆号、中提琴等乐器。上海交响乐团首席演奏家们认为,“在音乐会无法举行的情况下,音乐家能为公众做些什么?大家集中想到的就是广大的琴童,而对琴童帮助最大的就是基本功,基本功可谓是练琴的金钥匙,非常重要。”“iartschool爱艺术+”是一个艺术视频教育O2O平台,拥有数百位中国及各大洲艺术家的网络教学版权。近期“iartschool爱艺术+”推出超过100门公益课程,总时长超过100小时。《中国古筝学会副会长杨娜妮教授初级古筝教程》《民乐终身贡献奖获得者、上音教授原民乐系主任王永德二胡考级课程》《笛子名家、上海音乐学院唐俊乔教授竹笛初级课程》《上海音乐学院教授汤蓓华钢琴考级课程》等精品课程都在此次限免名单中。

(三)课后练习巩固——“云陪练”

线下课程暂停期间,老师不能见,练琴不能断,这让我们思考,人工智能是否能够帮助练琴?钢琴教育家周铭孙曾这样比喻钢琴课后练习的重要性。他说:“你来跟我学做菜,菜都没洗干净,上面全是泥,结果我陪你洗了一节课的菜就下课了。弹的全是错音,节奏也不对,这样上课时浪费大家的时间。”钢琴学习三分学七分练,一周中除了上课的那一天,另外6天的练琴就显得尤为重要。练琴的质量直接决定了回课的质量,也决定了学习的进度。家长由于时间和精力的关系,并且随着孩子学琴程度的加深,很难较好地辅导孩子练琴,孩子弹得是否准确,家长无从得知,在这种情况下,部分家长选择了线上陪练。

学琴中的陪练是一种助跑和推动,为琴童提供了发现问题、改正问题的“服务”,节省了家长和琴童的纠错时间成本。目前,线上陪练的方式虽然多样,但大致以手机、平板电脑为媒介,分为真人视频陪练和机器智能陪练两种方式。

真人陪练。陪练老师可以通过网络视频及时发现与纠正琴童练琴时弹奏的问题,解答孩子在练琴中产生的疑惑,让家长不再担忧,孩子也提高了练琴效率。陪练老师还可以根据孩子的学琴情况,制定专属练琴周计划,协助孩子针对性地练琴,弹奏的准确性提高了,回课效果好,容易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培养好的练琴习惯,增强坚持学琴的动力;机器陪练。机器陪练也称练琴纠错器,如果练琴中弹错音或节奏不准确,能及时在电子谱面提示错误的地方,便于自主纠错。《优贝甜》《纠错大师》《小叶子陪练》等软件具备钢琴陪练功能,一经面世就引起了市场的关注。老师可以在平台上布置作业,还能在电子谱面上画出标记,要求学生就某几个小节多加练习,甚至可以设置练习的次数和速度,有效、科学地引导琴童按照老师的要求和步骤进行练习。

二、“云端”器乐教学的优势与局限

“停课不停学”期间,“2.65亿在校生普遍转向线上课程,数据显示:2020年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较2018年底增长110.2%,用户需求得到充分释放。面对巨大的在线学习需求,各类企业积极应对,行业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多个在线教育平台的日活跃用户数达到千万以上。”[2]

(一)“云端”器乐教学的优势

“云端”教学是一种方便、快捷的教育,扩大覆盖、受众面广,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并且不受天气、地域限制,可以惠及任何有网络的地方,还可以重复观看,让学生不受时间、地点限制进行学习,体现出传统教学所达不到的开放化和弹性化。

优质的教学视频可以作为传统教学手段的有效补充,通过分享、转发,成为社会大众可共享的学习资源,并被学生有效利用,作为线下学习的有益补充,有效地促进了专业的发展和提高,真正做到了“普惠”。

(二)“云端”器乐教学的局限

器乐教学不同于文化知识教学,无论对网络速度还是录制设备都有更严苛的要求。设备原因造成的时间延迟、音画不同步、音色失真、像素模糊等都会对教学产生不利影响。由于网络对声音的传输有折损,视频中播放出来的音色会有些失真,很多问题便难以发现。老师向学生讲解音乐细节处理的效果,学生往往难以辨别其中的音色、力度和强弱变化。网络延迟导致学生在直播课程中反馈的声音效果打折扣,从而影响老师对学生弹奏效果的判断。[3]

器乐教学注重细节表达,老师需要多角度观察学生的姿势、手腕、手指细节等动作。线下教学中,老师可以边讲解边示范,还可以“手把手”指导。“云端”器乐授课过程中,对于比较细致的音乐处理,比如音色、触键、肌肉发力等,老师无法对学生的不规范动作“手把手”纠正。在网络授课过程中往往会遇到突发状况,如视频突然连接不上、听不到声音等,一些对操作不熟悉的老师往往不知如何处理。“云端”教学的对象是针对有一定自律能力、有主动学习意愿的大孩子或成年人,对于幼儿而言,通过网络与老师进行交流缺少仪式感和亲切感,琴童也可能无法理解老师的“隔空喊话”,没有家长陪伴的“云端”教学效率是很低的。

纵观整个音乐培训行业,“云端”教学一直处于一个“教师充电”和“学生课后练习”的“助教”角色,几乎没有家长愿意完全终止线下面授学习而把所有希望都寄托于线上学习,这和线上教学设备的局限性有关,也和器乐类教学的特殊性相关。艺术的精细问题还是需要面对面才能解决,正所谓“艺术精细处,仍待见面时”。[4]

三、变被动为主动——扬长避短,因地制宜开展教学

通过“录制讲解视频+直播”等方式给学生授课对于每一位教师均是新的挑战与尝试。以目前的技术条件和音乐课程特点来看,在线音乐课确实有许多局限之处,但在线授课又是不可避免并将持续发展的,想办法弱化其缺憾,利用其优势应是大势所趋。

(一)教学内容要适应教学实际

基于“云端”教学的拍摄局限,老师可以扬长避短,采用少示范多讲解的方式来达到教学的目的,同时,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老师们在语言、语速、表情等方面也需要进行调整,以适应教学需要。教学内容还可以涉及音乐理论、视唱练耳、作品赏析、风格逻辑判断等各种能力,渗透多样的练习战略和战术。训练学生审视自己演奏的能力和给自己制定练习策略的能力,向学生转发、推荐优质的音乐作品,使学生通过如此的思维训练,掌握更全面音乐知识和自主学习的本领。此外,“云端”教学一节课的时间不要太长。长时间看手机或电脑屏幕,学生容易感到视觉疲劳,孩子们注意力保持的时间也无法太久。适当休息可以让学生调整状态,播放一段音乐让学生在欣赏的同时放松大脑,让他们在音乐结束时归位,这样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又可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5]

(二)根据需求选用合适的平台

随着5G在我国的商用,直播互动的教学形式逐步运用到在线教育中,多个办公应用跨界在线教育,被全国师生普遍采用。腾讯课堂、企业微信、抖音、快手直播,以及腾讯会议、ZOOM会议、钉钉、超星学习通等成为了教师直播教学的主要工具。京东、华为等企业推出在线教育课堂或教学系统,也加入到在线教育行业竞争中,但是目前市面上针对音乐课程特点而专门设计的直播平台少之又少。

一款专门针对器乐直播教学、符合音乐课堂需求的App“听见咪哆”,能够有效帮助音乐教师提高线上教学的效率。“听见咪哆”是大连佳音科技有限公司和上海音乐出版社联合出品的在线教学软件,将传统器乐教学与互联网有机融合,使日常教学不受地域、时间等客观因素的限制。在用户体验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所有操作都是一键式调用,化繁为简,目前普遍存在的如画面不流畅、内容延迟等问题也在该平台得到了改善,从而提升了在线教学的效率。通常在网络器乐课堂中,教师无法实现在学生谱面上画出标记,而通过这款App,教师能够随时调用授课所需的电子曲谱及课件,并且可以在曲谱中进行标注、圈点及重点小节的缩放。线上器乐教学的拍摄角度尤为重要,想看到学生整体就需要拉远镜头,而手上的细节便看不清楚,这需要摄像设备是多角度或可移动、可分屏的。借助这一软件功能及佳音科技公司独立研发的超广角摄像头,老师们还可以实时看到学生演奏时的手型、指法及坐姿,以便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无论是教师端还是学生端都可以实现分屏显示。在学生端,学生通过分屏不但可以看到老师示范的手型、指法等,还可以通过手机或平板电脑自带的摄像头从正面看到老师演奏时的表情和姿势,有利于从情感上加深对曲目内涵的理解。[6]

四、结语

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两者各有利弊和特色。作为对传统教学手段的有效补充以及碎片化时间的合理利用,在线教学活动重塑了师生教与学的关系,提高了教学中的互动要求,使课堂更具个性、更丰富,这种对教育的认知与提升,对于教师而言是一种难得的成长。“云端”器乐教学是一个需要长期摸索的领域,需放慢脚步来等待人才的培育和技术的完善,在不断实践中查漏补缺、扬长避短,完善线上音乐教育的规范化与标准化建设,待到人工智能和VR技术更加成熟和便捷时,相信体验更佳的“云端”音乐教学会以更好的方式到来。

参考文献

[1]纪晨.高水平在线音乐课“袭来”[N].音乐周报,2020-02-26.

[2]张晓娜.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N].民主与法制时报,2020-05-07.

[3]曹信.器乐演奏数字化教学模式探索——评《数字化时代教学》[J].中国高校科技,2020(Z1):153.

[ 4]张晓娜.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N].民主与法制时报,2020-05-07.

[5]段晓铭.浅谈线上鋼琴陪练的利与弊[J].戏剧之家,2020(8):163.

[6]金鸽平.线上钢琴教学正当时[J].钢琴艺术,2020(4):22-23.

作者简介:李龑(1988—),女,汉族,福建漳州人,硕士,厦门市青少年宫音乐教师,研究方向:音乐教育。

猜你喜欢

器乐教学因地制宜网络直播
“以学生为中心”视角下的音乐院校器乐教学
少儿器乐教学法创新研究
因地制宜 张弛有度
侯俊明教授运用肝胃同治法治疗乳痛症经验
器乐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探究
从新媒体艺术角度浅析网络直播的娱乐创新
浅析网络直播平台的发展
网络直播下身体在场的冷思考
高校器乐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