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大工程”引领农村“三资”管理规范化

2020-01-04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班庄镇农经中心

江苏农村经济 2020年11期
关键词:赣榆农经村务

王 艳/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班庄镇农经中心

姜淑红/连云港市农业农村局

邱孟根/连云港市赣榆区农业农村局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近年来结合本区实际,坚持制度创新、手段创新、措施创新,抓关键环节,牵住农村财务规范化建设的“牛鼻子”,着力提升管理水平。

2016年,赣榆区曾被省纪委列为全省农村“三资”管理问题三个整治重点县之一。通过排查分析,问题的主要根源在于管理队伍缺员、管理制度缺失、管理民主缺位、管理手段缺乏、管理违规缺察。通过反思,找准了病根子,配好了“药方子”,对症下药,重抓整治。同时抓住2017年被列入省农村改革试验区的有利契机,开拓创新,着力实施“五大工程”。

抓队伍建设,筑牢“压舱石”。坚持抓好农经体系建设,做到有人办事。针对农村集体财务监督管理人员不足、职责不明、效率低下的问题,赣榆区从镇农经中心剥离部分人员,在全市率先组建镇“三资”代理服务中心,实现监管与服务相对分离。同时按照要求,优化配置,选优配强人员,强化内部约束激励机制,着力解决镇村会计人员缺乏、人员老化、财力保障不足、工作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全区15个镇“三资”代理服务中心普遍挂牌,同时定岗、定责、定人、定制度,配备代理人员151人,其中,代理会计79人、交易平台操作员20人、交易员17人、会计15人、出纳14人、其他6人。在代理人员中,由农经中心转入103人,选调村会计43人,其他站所调入5人。对优秀代理会计、村会计进行表彰奖励,激发了人员的积极性,建设一支懂经营、会管理农经队伍,筑牢了农村财务管理的“压舱石”。

抓制度建设,砌好“防火墙”。坚持以完备的制度建设为抓手,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针对农村集体财务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加强制度创新,制定下发了《关于推行村干部财务收支期末承诺制的意见》《关于全面推行非现金结算工作的意见》《赣榆区农村集体资产监管责任追究暂行办法》《关于开展镇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关于印发赣榆区推进村务卡结算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关于印发赣榆区村务卡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形成期末承诺制度、非现金结算制度、集体资产监管责任追究制度、农村产权交易制度、村务卡管理制度。同时对原有的集体财务管理制度加以完善,健全制度体系,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砌好一道农村集体财务监管的“防火墙”。

抓民主建设,架起“连心桥”。坚持以村民自治为途径,坚持民事民办、民管、民决策。一是实行民主决策。推行以村党组织为领导核心,村民议事会为议事主体、村民委员会为执行主体、村务监督委员会为监督主体的“一委三会”村级治理模式。强化自治,保障民权。凡属村级重大决策事项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重要问题,都要经村党组织提议后,提交村民议事会讨论表决,村民委员会具体负责落实,并接受村务监督委员会监督。二是坚持民主监督。在利用公开栏等传统公开形式的同时,一方面推行以“e阳光”作为品牌标识,以“互联网”为手段,以民主公开为途径,以公开推送、公开交易、公开操作为主要内容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阳光行动”。定制软件,率先在宋庄、塔山、海头、黑林等镇搞好试点,积累经验。目前手机APP已实现镇村全覆盖,用户达16872户。另一方面实行电子触摸屏公开。搞好软件定制,在宋庄镇沙口、四新、宋庄三个村进行试点,成功后及时在全区推开。在强化传统公开形式的同时,充分运用现代互联网手段,拓展公开路径,提高公开效果,在干群之间架起了一座“连心桥”。

抓网络建设,织密“智慧网”。坚持以互联网为手段,投资50多万元,着力打造农经综合服务信息平台,实时监控农村集体财务运行情况、产权交易情况、财务公开情况,最终实现农经管理服务工作“一网通”。依托赣榆区“三资”监管平台实现会计核算电算化;完善预警系统,资产资源承包合同到期自动提醒,每月及时更新,实现无缝隙管理;同时充分利用现代互联网手段,推动网上财务公开、网上发布、网上查询、网上办事等功能的开发与利用,从而在技术上整合农经系统工作职能,切实提升农村集体财务监管水平。通过网银支付系统和村务卡管理系统实现网上支付、非现金结算,堵塞管理漏洞,保证集体资金安全完整,织密了一张农村财务监管的“智慧网”。

抓责任追究,铸就“达摩剑”。坚持严格管理,严肃问责。出台《赣榆区农村集体资产监管责任追究办法》,明确责任追究对象,责任追究方式及适用,责任追究清单、责任追究权限及程序,严明政策,加大问责力度,以问责促制度执行、工作落实,从而提高了基层干部抓好管理、执行财务规章制度的自觉性和责任心,促使财务管理各项制度落到实处。围绕“起底线索,重点查处,严格追责,及时通报”的工作思路,区纪委组织5个督责检查组,分片督促各镇落实集体财务监管责任,下发《监督意见书》3份,印发农村产权交易海报3000份、宣传手册20000份,把“即查即办”信号传递到镇到村。聚焦群众反映强烈问题进行重点整治,对43人进行责任追究,编发案例通报15期,点名道姓通报曝光49起,以追责促监管,铸就农村集体财务监管的“达摩剑”。

通过实施“五大工程”,全区农村集体财务管理水平显著提升,强化了“三资”监管,推动了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促进了集体增收。一是农村财务管理日趋制度化。通过创新完善村级财务管理各项制度,用制度来规范一切行为,真正形成用制度规范财务、按制度用权、靠制度管人的良好机制。二是农村财务管理日趋民主化。通过实行民主决策,落实民主管理,坚持民主监督。让农民群众充分享有对村级事务的参与权、决策权、管理权、知情权、监督权,让群众明白,还干部清白。增加干群互信,密切干群关系,促进社会和谐,推进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三是农村财务管理日趋信息化。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的搭建,初步做到监管系统相连、数据共享,从而在技术上整合农经系统工作职能,最终实现农经管理服务工作“一网通”。依托互联网手段,实现农村集体财务与资产监管全方位、多层面信息化,最大程度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降低了廉政风险,提升了管理手段,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监管水平。四是农村财务管理日趋规范化。通过规范工作要求、细化操作流程、狠抓措施落实,农村集体财务管理更加有效,实现了“资金管理、资产管理、资源管理、票据管理、开支审批、产权交易”规范化,推动全区农村经济社会事业驶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村级资金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杜绝了小金库,防止漏收现象发生;推行村务卡制度,实现了村级全面非现金结算;规范农村产权交易行为,促进了集体增收。2017年5月份以来,全区通过农村产权交易平台成交项目数7339个,成交额13.68亿元,溢价金额8585.89万元,溢价率6.7%。为村集体增收节支金额8585.89万元。□

猜你喜欢

赣榆农经村务
搭建农经管理网络平台 提升农经管理水平
《农经》杂志2018 征订函
《农经》形象
村务监督没有“稻草人”——安康紧盯乡村大小事
农经2017征订函
农村如何有效做好村务监督工作
今年冬天赣榆下雪了
德基机械整体式热再生“绿动赣榆领跑全球”——赣榆交通·德基机械沥青热再生技术交流会成功举办
创新工作机制 加强村务监督
——以永定县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