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帛文獻中有關癃病的 醫學史考察*
2020-01-04郭晶磊
郭晶磊 趙 翀
關鍵詞: 簡帛醫學 癃病 淋證
先秦兩漢是中醫學萌芽和形成的重要時期,但是該時期的醫學文獻存世甚少,對考證同時代方藥運用狀況及其後世的方藥淵源造成了極大困難。近代以來,隨着涉醫簡帛文獻不斷出土,爲先秦兩漢中醫學研究提供了較爲豐富的文獻資料。湖南馬王堆漢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甘肅武威出土的《武威漢代醫簡》、安徽阜陽出土的《萬物》、湖北張家山出土的《引書》等簡帛文獻中都發現有癃病的相關記載。在這些文獻中,“癃”均寫作“”。“”即“癃”字,《説文》疒部:“癃,罷病也。从疒隆聲。,籒文癃省”。據《説文》,“”是“癃”的籀文,相當於異體。漢之後逐漸廢“”而用“癃”。
一、 “癃”字釋義考
值得注意的是,“癃”字的釋義在普通非醫文獻中和專業醫學文獻中有着明顯的差異,從先秦兩漢時期的出土簡帛到傳世古籍,一直保持着這兩條涇渭分明的綫索。在普通非醫文獻中,從睡虎地秦簡、張家山漢簡等出土文獻到《史記》《漢書》《後漢書》《唐宋文選》等傳世文獻,“癃”的釋義幾乎皆爲《説文》“罷病”之解;而在醫學專業文獻中,從馬王堆出土的醫學帛書《五十二病方》到傳世的中醫經典著作《黄帝内經》,其對“癃”病的釋義均是指小便不利的疾病。
二、 “癃”與“淋”補證
如上所述,簡帛醫書中“癃”均指小便不利等病症。《黄帝内經》也多次提到“癃”,但是在《金匱要略》中,“癃”卻銷聲匿跡,取而代之的是“淋”。如《金匱要略·消渴小便不利病脈證並治第十三》中:“淋之爲病,小便去粟狀,小腹弦急,痛引臍中。”(8)何任主編: 《金匱要略校注》,人民衛生出版社1990年,第139頁。據郭秀梅等考證,(9)郭秀梅、崔爲、岡田研吉、加藤久幸: 《 “癃”“淋”音義考》,《醫古文知識》2000年第1期,第35—38頁。“癃”與“淋”字在漢代發音相似:“癃”屬來母冬部[Liwm] ,是雙唇鼻韻尾;“淋”屬來母侵部[liem],也是雙唇鼻韻尾。兩字聲母相同,韻母又可相通,這樣既雙聲又韻可通的字,與同音字相差無幾。“淋”字取代“癃”字,一般認爲是避漢殤帝劉隆(105年—106年)諱而改。約在南北朝時期(420年—589年),“癃”與“淋”二字語音發生改變,字義也隨之慢慢區分開來。隋巢元方《諸病源候論·淋病諸候》中載有“石淋候”“氣淋候”“膏淋候”“勞淋候”“熱淋候”“血淋候”“寒淋候”,卻僅在“氣淋候”中説:“其狀,膀胱小腹皆滿,尿澀,常有餘瀝是也,亦曰氣癃。”可見巢元方僅認爲“氣淋”爲“氣癃”,其餘諸淋均被排除在癃病之外。這大概是受了秦漢醫學的影響,因爲只有“氣淋”有“膀胱小腹皆滿”的症狀。但是作爲中醫四大經典之一的《黄帝内經》中有“癃”“淋”並存的現象,如《素問·宣明五氣篇》云“膀胱不利爲癃”,(10)郭靄春編著: 《黄帝内經素問校注語譯》第151頁。《素問·六元正紀大論》中“小便黄赤,甚則淋”,(11)郭靄春編著: 《黄帝内經素問校注語譯》第438頁。這也有可能是後世所改。不過直到現在,依然有衆多醫家或研究者將“癃”“淋”混爲一談,因此關於“癃”“淋”的争議時有發生(具體見表1),到了現代,如《中醫内科學》已經明確將二者區分開來:“小便不暢,點滴而短少,稱爲癃。”“淋證是指以小便頻數短澀,滴瀝刺痛,欲出未盡,小腹拘急,或痛引腰腹爲主要特徵的病證。”(12)張伯禮,薛博瑜主編: 《中醫内科學》,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年,第241—248頁。分開後二者的主要區别在於是否有尿痛。古代還有一字,寫作“痳”,常與“癃”“淋”交叉使用,唐楊上善在《黄帝内經太素》中有一處注(癃的異體字)爲:“,痳也。”(13)〔唐〕 楊上善著,李克光等主編: 《黄帝内經太素校注》下册,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年,第1076頁。“痳”和“淋”皆從“林”聲,只是所從義符不同,應爲一字異體。《釋名·釋疾病》:“痳,懔也,小便難,懔懔然也。”《一切經音義》引作小便病。(14)〔清〕 王先謙撰: 《釋名疏證補》,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第401頁。“痳”字後世醫書中已不多用,故不再多述。
表1 醫家對“癃”“淋”的描述
三、 癃病分類考
(一) 五癃考
表2 歷代醫學文獻對淋證的分類
續 表
(二) 女子癃考
表3 歷代醫學文獻對女子淋證的記載
四、 關於癃病的治療
簡帛醫學文獻中對於癃病的治療采用多種形式,既有以藥物爲主的治療手段,又有非藥物的治療手段,兹分述如下。
(一) 藥物治療
(二) 非藥物治療
關於癃病的治療手段,張家山漢簡《引書》60簡中有用導引術治療癃病的記載:“引(癃),端立,抱柱,令人□其要(腰),毋息,而力引尻。”(33)張家山漢墓竹簡整理小組編著: 《張家山漢墓竹簡〔二四七號墓〕》第293頁。《五十二病方》中163~164有用火烤臀部治療癃病的記載:“【□□】□□□□幹蔥鹽隋(脽)炙尻。”(34)裘錫圭主編: 《長沙馬王堆漢墓簡帛集成(伍)》第244頁。193還有火烤背部並按摩臀部治療該病的記載:“,燔陳芻若陳薪,令病者北(背)火炙之,兩人爲靡(摩)其尻,已。”(35)裘錫圭主編: 《長沙馬王堆漢墓簡帛集成(伍)》第249頁。簡帛醫書文獻中雖然對穴位没有具體認識,但是已經發現對臀部、背部采取一些治療措施可以治療癃病,這一認識發展到後世逐漸演變爲遵循穴位對臀部、背部穴位進行施治。晋皇甫謐《針灸甲乙經》就記載了臀部穴位可以治療癃病,如胞盲、長强、中窌等,(36)〔晋〕 皇甫謐撰,王曉蘭點校: 《針灸甲乙經》,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年,第80、82、88頁。唐王燾《外臺秘要方》進一步指出灸臀部穴位可以治療癃病,如“胞盲……灸三壯,主腰脊痛、惡寒、少腹滿堅、癃閉”。(37)〔唐〕 王燾撰,高文鑄校注: 《外臺秘要方》第811頁。現代《針灸學》中也記録了脾俞、三焦俞、腎俞等腰背部穴位可以治療癃閉。(38)梁繁榮、趙吉平主編: 《針灸學》,人民衛生出版社2015年,第288頁。從治療方法上,也可以看出簡帛醫書對後世醫學治療癃病的影響。
圖1 胞盲穴位置圖
圖2 長强穴位置圖
圖3 背俞穴位置圖
在《武威漢代醫簡》的“治白水侯所奏方”中有“六曰莖中恿(痛)如林(淋)狀”的記載,(39)甘肅省博物館、武威縣文化館編: 《武威漢代醫簡》第16頁。該處“林”爲“淋”的假借,(40)張延昌主編: 《武威漢代醫簡注解》,中醫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135頁;王盼、程盤基: 《〈武威漢代醫簡〉“”“泔”“五”探討》。説明在《武威漢代醫簡》中也有“癃”“淋”並存的現象,而且很顯然此處的“林(淋)”是指小便痛的病症。而現今公布的簡帛醫學文獻中暫未明確發現“(癃)”指小便痛的症狀。故目前普遍認同的漢代“癃”“淋”同義,因避漢殤帝劉隆諱而改“癃”爲“淋”的看法是否成立也還值得存疑。
六、 小 結
《漢書·藝文志》曰:“凡方技三十六家,卷八百六十八卷。”但是很多這些文獻的具體内容已不得而知。而簡帛文獻的出土,讓我們得以窺視當時典籍的部分原貌。我們從癃病入手,通過“(癃)”字釋義考察發現其在非醫文獻和醫學文獻中分别作“罷病”和“小便不利”之解,且在傳世的非醫文獻和醫學文獻中也一直都保持着這兩種不同釋義的流傳脈絡,説明“方技三十六家”等作爲醫學專業的文獻分類至少在秦漢之前就已經確立了;簡帛醫學文獻中對癃病的分類有“石”“血”“膏”“泔”和“女子”等,不僅爲傳世醫學文獻中“石淋、血淋、膏淋、熱淋”等根據排出物不同對淋證進行辨證分類的方法奠定了基礎,而且將“女子”單獨列出作爲一類,表明我國在秦漢時期就已經認識到女子小便不利澀痛是一個常見病症,與現代醫學認識不謀而合,這一點非常難能可貴;在癃病的治療方面,無論是藥物治療還是非藥物治療,簡帛醫學文獻中所記載的内容都可以在傳世醫學文獻中找到文義相通、醫理相續的印證和發展。尤其是在藥物治療方面,從《五十二病方》197簡“血,煮荆,三温之而飲之”等僅用單味藥治療,到《武威漢代醫簡》“治諸”采用六味藥物組成的複方治療,不僅表明在先秦兩漢時期祖國醫學對於癃病的治療已經有所發展,而且被後世中醫學家在傳世醫學文獻中歷代傳承。如唐孫思邈在《備急千金要方》中載治血尿“搗荆葉取汁,酒服二合”,與《五十二病方》文義相通;治“百種淋”方中有三味藥物“白術”“瞿麥”“滑石”與《武威漢代醫簡》“治諸”方的藥物組成是相同的。這些考察對於理清其流傳路徑和流傳脈絡具有重要意義。
由此可見,出土簡帛涉醫文獻是古人留給我們的寶貴文化遺産和原始技術資料,其所藴含的豐富資訊無論是對於文化研究還是醫學研究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由於其保留了先秦兩漢時期疾病治療的原始面貌,所以是研究這一時期中國古代的社會醫療成就、厘清中醫古方歷史淵源和探究中醫傳世文獻發端的重要寶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