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自主体验式校园安全文化,实现和谐校园

2020-01-03杨荣庆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34期
关键词:构建方式校园安全

杨荣庆

【摘要】校园安全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自主体验式校园安全文化是把安全作为一种文化来科学的认识和研究,是校园安全工作最高体现,也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使学校安全工作由被动灌输到主动体验,再到潜移默化。本文首先阐述了自主体验式校园安全文化的内涵,在此基础上着重探讨了自主体验式校园安全文化的构建方式。

【关键词】校园安全   自主体验式   构建方式

校园安全事关社会稳定,决定千家万户幸福和安宁,十分重要。目前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安全教育工作随机化严重,安全教育活动缺乏系统的计划和周密的安排,从而导致安全意识难以在师生们心中真正树立起来,往往是活动中知道安全重要,过后却抛在脑后。安全工作这根弦时紧时松,难以成为师生们的自觉行动,成为学校安全的一个隐患。笔者认为要解决学校安全面临的难题,学校必须重视安全教育工作,在学校中形成一种安全教育的氛围,也就是形成自主体验式校园安全文化,通过学校安全氛围时时提醒师生注意安全,从而及时消除安全隐患,还一个和谐、安全的校园环境。

一、自主体验式校园安全文化的内涵

朱颜杰在其《学校管理论》指出:所谓校园文化是指一所学校内部所形成的为其成员所共同遵守并得到同化的价值观体系、行为准则和共同的思想作风的总和。自主体验式校园安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以维护校园良好的学习工作生活秩序为目的,由全体师生共同参与,在教学、管理中形成的安全和谐的氛围。自主体验式校园安全文化建设渗透于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生活及各种校园活动中。创建自主体验式校园安全文化,有利于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自主体验式校园安全文化作为一种氛围,有利于发挥对师生行为的指导、规范作用,最大限度的杜绝不安全行为的发生,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和谐社会的建立。自主体验式校园安全文化的形成有助于建立民主和谐的师师关系和师生关系。自主体验式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具体内容包括:安全规章制度的建设;安全活动开展;安全文化氛围建设等。

二、自主体验式校园安全文化的构建方式

自主体验式校园安全文化是以物质条件为基础的载体文化和以人文为中心的人和社会精神文化的统一。自主体验式校园安全文化活动的蓬勃开展应该从物质设施和精神文化两方面考虑。

1.重视校园安全设施的维护和检查。学生在校园中学习、生活,校舍、场所及其他教育设施、生活设施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安全息息相关,在许多学生校园伤害事故中,有相当多的是发生在学校负有管理责任的上述设施中。为此学校教育、生活设施的建设时要注意安全细节,建设前反复论证,多听取教师学生等人意见,建设好以后的维护也重在细节,这样才可以防微杜渐,防止校园悲剧发生。

2.充分发挥学校墙报、黑板报、橱窗、标语牌的宣传教育作用,营造安全教育氛围。这就会在学校群体中培养出与制度约束相适应的环境氛围。这种氛围一经形成,其理念、准则等精神因素会成为一种意识和氛围弥漫于学校之中,渗透到学校成员的一切活动中去。人们时时会感到它的作用和约束力,实践证明这种力量比制度的硬约束往往更有力。

3.建立和完善校园安全制度,落实安全责任制,形成制度文化。秩序和规矩是保证安全所不可缺的,建立科学合理的安全管理制度,形成良好的制度文化,是自主体验式校园安全文化的重要内容。用制度来约束,可以使师生们的行为远离危险。制度要立足于预防,在制度建立之前要科学研究校园安全应对机制,包括预警危机,进行预防危机发生的活动;学校的危机管理包含现象评估、制定策略、监控策略实施、追踪调查;全面考虑威胁学生安全校舍、消防、交通、饮食、传染性疾病以及校园周边治安秩序不安全因素,推出针对性的措施。制度建立后,对制度落实情况进行追踪评估,要对相关责任进行考核,这样可避免制度流于形式。

4.安全教育活动有计划、成系统、形式多样,要重师生在活动中的体验。安全文化的形成必须要有一个较为长期的过程,同时安全文化又涉及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安全教育活动必须严格计划、精心组织,活动不仅要多种形式,并且要根据学校安全情况选择教育内容编排成系列,使学校师生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全方位的受到体验,避免安全教育内容的遗漏。学校应为活动提供各种平台,如每学期有“校园安全周”,每两月一次安全讲座,不定期的交通安全展,还有定期的“安全教育黑板报竞赛”等等,通过这些途径,把学校把计划中的安全教育内容落实到师生的实际生活中去。

5.重视法律知识的普及和心理健康教育。当今社会是法治社会,组织师生学习相关的法律,如《民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学生意外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不仅可以提高师生们的自我保护意识,还可以提高责任意识,增强师生们安全意识。学校在校园中组织师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建设好心理健康辅导室,对师生们的问题进行疏导、干预,把师生们存在心理问题及时解决,避免悲剧的发生。

6.发扬管理民主、教育民主,调动师生参与安全文化建設的积极性,形成共同的安全观。校园文化的群体性目标特点,表明建设自主体验式校园安全文化,必须要有教师和学生的自觉、自愿的参与。他们自觉的参与不仅能增强凝聚力和认同感,还有助于调动他们参与的积极性,发挥其创造性,为学校的安全工作献计献策,推动学校安全文化上更高层次,同时师生们参与活动也有助于他们实现自我教育,加深对安全问题的认识,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形成共同安全价值观。实践中让师生设计安全教育活动,或设计安全标语、公共场地警示语以及向学校提安全建议等等都是很好的形式。

综上所述,通过构建自主体验式校园安全文化,使师生的安全素质得到提高,树立人人讲安全,时时重视安全,事事注意安全,处处不忘安全的思想,为建设社会主义安全文化、构建和谐社会作出贡献,让安全警钟时刻在师生头脑中长鸣。

【参考文献】

[1]《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

[2]《组织行为学》  孙成志主编

[3]《现代教育原理》  柳海民主编

猜你喜欢

构建方式校园安全
浅析农村校园安全与安全意识的思考
高等院校校园安全稳定创新工作机制研究
制订应急预案 完善高校安全保障体系探究
高校校园安全管理的几点思考
开学季,打好校园安全堡垒战
关于充满生命活力的小学语文智慧课堂构建研究
简谈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新形势下预防校园暴力的策略研究
小学语文活力课堂的构建与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