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神分析是不是科学?

2020-01-03张亦弛编辑甄知

科学生活 2019年8期
关键词:内观客观性证实

文/张亦弛 编辑/甄知

我首先希望和大家交流一下我对科学这个词的看法。科学这个词不是用来攻击、贬低和控制他人和其他学科的工具。科学是思考的代言,也就是说:一个有能力思考的人,才有可能理解科学的涵义;只会用语言攻击他人的人是不会思考的人,所以他们不懂科学。

我在这里说的思考可以被分为两类。我把这两种思考类别暂时命名为:(1)客观证实性思维;(2)主观证实性思维。

1.客观证实性思维

我所说的客观证实性思维就是我们当代所理解的硬科学: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大数据等。这些科学的一些分支运用的证实原理是:从客观世界收集看得见、摸得着的证据(比如细胞分裂规律、化学反应等);再进一步,在这些从客观世界收集的证据之上发展学科理论。

我在这里没有贬低客观性科学观的意思。客观证实性是非常重要的。科技发展需要这种思维模式。

客观证实性思维非常适合对“物”和“体”的研究。物体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

当代社会非常崇尚客观证实性思维。一些当代科学家甚至认为客观证实性是科学的唯一思维模式。我并不赞同这类科学家对科学的态度。我认为这样的态度过于狭隘。

对某种科学观的执着是好事情,但是对一种科学观的过于执着有时会导致思维的局限、僵硬和死板。这种局限性的僵硬和死板其实是在阻碍科学的发展。

科学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在当代的科学发展阶段,我们在这个庞大的体系面前还显得非常渺小。事实是:我们暂时还没有办法看到和理解作为一个整体的科学。一个非常伟大的科学家可能也只看到了科学的一个分支或部分。比如爱因斯坦,他是物理和数学学科的巨人、天才。但非常可惜的是:他没有看到人类情感层面的科学性。

既然我们知道科学是一个庞大的体系,我们对其的理解还不够全面,那么我们就应该想办法提升我们对科学的思考能力。基于我对科学的有限理解,我希望暂时把科学定义为:科学基于证实性,并不断在演变、更新、进化、发展和整合。

我对科学的这个暂时性定义的目的是想告诉大家:科学本身不是不会变化的。“永恒不变”是我们人类的主观幻想,是没有科学性的。如果你仔细观察:我们身边的事物、人和我们自己其实都在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不断发生。也就是说科学本身是一个不断在发生变化的“流动体”,而不是一个永恒不变的“固体”。

科学的流动性和变化性给很多人带来了非常大的恐惧。一些人没有办法承受科学的未知性,所以他们会选择禁锢在当代崇尚的科学思维模式中(比如客观证实性思维)。这种思维禁锢的原因是:因为对“未知”的过于恐惧,所以去选择“已知”和“全知”的庇护。

2.主观证实性思维

我在上面谈到了客观证实性科学观及其利弊。我下面来谈谈其局限性。

我在这里想介绍两个词组:“向外”和“向内”。“向外”指的是在“我”的这个感觉的外面(身外,体外,心外)。“向外”可以被理解为客观性。“向内”指的是在“我”这个感觉的里面(身内,体内,心里)。“向内”可以被理解为主观性。是不是科学不能用客观性和主观性来衡量,而应该用是否能证实来判断。当代人很会向外看和运用客观证实性思维,但是我们缺乏向内看的主观证实性思维能力。

主观性研究方法和客观性研究方法乍一看貌似有非常大的区别,但其实不然。

客观性证实思维方法(外观法):向外找证据,并在证据的基础上推断理论和结论。

主观性证实思维方法(内观法):向内找证据,并在证据的基础上推断理论和结论。

我在前面提到了:客观性证实思维非常适合对物体的研究,但不适合对非物体的研究。在这个世界里,不是所有东西都是物体。我们不能只沦陷在物化的思维模式中。

人类情感(喜怒哀乐等)不是物体。不是物体不代表它们不存在,不代表他们不能被证实。

当有人说人类情感不能被证实所以它们是虚幻的时候,他其实是在说:用客观证实性方法,我们无法证实人类情感的存在性。说人类情感不科学、不真实的人其实是在躲避心理创伤带来的痛苦感觉。他的躲避行为本身其实就是情感存在性的证据:因为痛苦,才需要躲避。痛苦本身就是一种感觉,一种情感。

上面写的这个推理其实就是我所说的内观法,即主观证实性方法。心理的抑郁,焦虑,强迫,恐惧,被害感等是主观,内在现实。用外观法来研究人类主观现实是非常有局限性的。外观法适合客观科学,而内观法适合主观科学。

精神分析就是运用内观法探究人类内部情感世界的工具。它们是内观科学。内观科学看的是“我”“我的感觉”“里面”,而外观科学看的是“我”的外面。人类心理的痛苦坐落在“我”的里面(主观性),所以内观法更适合对其进行研究。

外观法寻找的是一个外在的定律,一个一成不变的定论,一个平均值。比如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DSM,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就是一个以外观法为主要研究方法的产物。在心理学界用外观法的目的是希望找到一个诊断心理疾病的手册(医生从你的心外去看你的心里)。我觉得这种方法是有限的。这就是为什么DSM总在改版。因为DSM中希望找到一个公认的定论。但随着社会和人类心理的演变,DSM发现以前下的定论不再适合描述当代社会中患者的症状。DSM陷入了一个不断希望向外下定论,不断修改定论的怪圈里。我觉得DSM的本质问题是在于他只想看到症状,而缺少了希望看症状背后的本质的科学态度。DSM没有看到每个人心理现实的独特性和不可比较性。

精神分析其实弥补了DSM的缺陷。心理问题既然是主观现实(心理学把它称为主观幸福感),就需要用主观、内观方法来探究。在人类心理层面,我们找不到一个外在的适合所有人的定律。精神分析做的事情其实是在帮你寻找、探索一个适合你自己的内在定律(这个定律叫作:演变、发展、成长)。

现在,即使是在医学界,我们也开始谈论个体化医疗(Personalized Medicine)。我们以为我们吃的药对每个人都会产生一样的效果。其实不然,个体化医疗所做的事就是在了解了一个人的特殊体质的前提下,把药物做得更适合这个人的体质。

精神分析就是在心理层面寻找个体化医疗的工具。只有当你能够开始探索你独特的内心世界(内心的创伤和你对它的独特反应)的时候,你才有可能找到“解决办法”。向外抓个定论,抓个其他人的解决办法是徒劳的,因为它们不会适合你独特的心灵。精神分析是在帮助你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解决办法”。 这个“解决办法”是在你探索自己独特心灵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勇气和努力研究出来的。心理治疗师没有办法给你现实的解决办法,但他可以在你的自我心灵探索的艰苦道路上给予你适当的帮助和指引。

换句话说:精神分析是在帮助你找到研究自己心理的方法。“解决办法”是在找到、运用和改进这些适合你自己的研究方法之后产生的。

最后我想说的是:只有一个勇敢的人才有能力对科学观进行思考。有能力思考的人才不会迷信科学或宗教。更先进的科学会在未来的某个文明时期发生。它或许会发生在内观与外观,客观证实和主观证实思维的交界点。

猜你喜欢

内观客观性证实
内观疗法你听说过吗?
宪法解释与实践客观性
『青年艺术100』总监彭玮解读:IN/OUT的内观与反思
内观疗法在抑郁症康复期中的应用
客观性与解释
内观认知疗法对大学生述情障碍干预研究
实现“历史解释”多样性与客观性的统一
论柴静新闻采访对客观性的践行
去哪儿、携程互咬一路厮打至商务部沈丹阳证实收到举报材料
薄轨枕的效力得到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