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文物建筑保护修复方法与技术研究

2020-01-02朱会亚

文化产业 2020年21期
关键词:文物措施建筑

◎朱会亚

(安徽徽博文物修复研究所有限公司 安徽 合肥 230001)

文物建筑的保护修复技术,是一项综合技术,其中涉及了文物学、力学、建筑学、历史学与考古学等。经过百年发展,我国在文物建筑保护修复上初显成效,但仍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1]。为更好地保护修复文物建筑,应加强实践工作,加强国际交流,创新文物建筑保护修复技术,全面提升我国文物建筑保护修复理论知识与技术水平。

一、文物建筑保护修复技术的特点

文物建筑保护内容包含文物建筑自身、建筑原生环境,只有最大限度尊重建筑历史原貌,保留建筑历史信息,方能达到文物建筑保护标准。在文物建筑保护修复中,应秉承“保护与修护”原则,强调对文物建筑真实状态、原有历史文化的为此与延续。保护修复工作的落实,并非简单、机械过程,而是技术性保护,促使保护修复和文物建筑平衡发展。在文物建筑的保护修复中,涉及多个领域,如:历史考古、环境监控、文物修复、灾害防治等,应做好多个领域的信息收集工作,通过对海量信息的分析与整合,力求全面展现文物信息。另外,在保护修复工作中,还应充分了解修复材料性能,保障文物建筑的保护修复质量,全面提升文物建筑自身水平[2]。

保护传统文物,加强文物建筑修复与保护,保护各区域历史文物,越发被人们所重视。文物建筑是历史的承载、是文明的延续,针对文物建筑,应制定科学的保护步骤,针对性设置修复方法。在文物建筑实际修复保护中,还存在缺乏新理念、缺乏必要推广、缺乏精确内涵等问题。应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保障文物建筑保护修复水平,推动文物建筑传承与发扬。

二、文物建筑修复保护作业的现状与问题

目前在保护修复理论与技术方面尚缺乏有效宣传与推广。修复项目的追踪调查并不完整、施工记录不全面,缺乏完整信息支持;缺乏实践作为参考,难以由实践过程获得经验和指导,文物建筑保护修复难以在不断实践中完善。

在专业研究方面,多将研究目光放在古建筑外貌、视觉效果等上,对于文物建筑病害原因并未深入探究。文物建筑保护措施落实不到位,文物建筑保护效果难以保障。在保护修复技术方面,即使由国外引进部分先进技术,却因缺乏技术价值难以实现评价的定性与定量,操作缺乏规范性,保护修复技术存在盲目性,影响了文物建筑修复保护效果[3]。

三、坚持保护修复文物建筑的原则

文物建筑不可挪动,必须原地修复,方能保障文物建筑本身特性与艺术表征。因此,在对文物建筑修复时,应慎重对待,避免损坏现存文物建筑。在文物建筑修复工作中应坚持如下三项原则:

第一,坚持文物本真原则。真实性是文物建筑修复工作的核心,只有维持建筑原有形态,最大限度保留原有信息,方能达到文物建筑保护修复效果。为保障保护修复工作的真实性,工作人员应该考虑真实传统文化、民俗特征,尊重历史文化情感,始终坚持本真原则,保障文物建筑上本土性保持最佳状态。

第二,坚持可辨识特征。文物建筑作为历史遗留真实物品,即使被修复,也应尽可能保持其本身历史风貌,避免影响文物建筑的历史风貌,损毁文物原先特性。

第三,坚持保障文物建筑完整性。在对文物建筑保护修复中,应避免保护不当;否则不仅很难实现修复目标,甚至损毁文物本身。

四、科学设定文物建筑修复流程

在对文物建筑修复与保护工作中,为最大化发挥修护保护效果,应遵循如下修复流程:

第一,前期应深入调查和研究,全面调查文物的价值和历次修缮情况,分析文物的残损状态,通过精准的勘查与测绘工作,合理评估文物建筑真实情况。在此基础上,科学设置修复措施,并对文物适度修复。同时,设定科学文物保护措施,根据调研成果选择可取保护技术,设定综合修缮路径。

第二,应积极编制修复文本。归纳和整理修复措施,修复措施一定要建立在前期调研和勘查的基础之上编制精准文本,为总修复工作提供指引。在文本编制中应明确文物建筑保护原则和保护目标,制定科学方案与详细修缮措施,以免后续修缮工作遭遇各种突发状况,影响文物建筑的修缮保护效果,甚至加大文物损毁程度。

第三,全面落实修复步骤。在修复工作实施过程中要不间断地进行研究,再次补充前期勘察因客观条件等原因无法探明之处;若发现问题,应及时深化修复措施,保障文物建筑修复保护工作顺利展开,提高文物建筑整体质量[4]。

五、加强文物建筑的间接保护与直接保护

间接保护就是不采取任何措施,维持建筑现状。此为文物建筑保护中的基本措施;定期检修和预防性维护是最佳修复方式。具体工作为:对文物建筑隐患位置连续监测,对监测数据记录存档,依照规范展开建筑的日常保养,对开放容量有效控制,做好周边环境的一般控制,对周边关系进行协调,并构建保护网络,增强陈展质量。同时,对于外力侵害及可能导致文物建筑损伤的因素,应提前制定措施并全面落实。日常保养作为间接保护中的重点工作,主要由文物保管部门承担职责,重点工作是:灾害与易发损伤部位保养。具体工作为:维持文物建筑现状,并不干预,做好日常基本维护,实时监测文物状态与气候状况,保障文物建筑始终处于优良状态,降低外力对文物建筑的影响。

直接保护能够最大限度地为文物建筑提供保护,降低对文物建筑真实价值、历史信息等的破坏。其中,防范加固最为常见。加固主要是指在文物建筑损坏区域、存在隐患的区域添加构件,以现代化工程技术支撑、补强、加固、防护等,保护文物建筑稳定性与安全性,为防护加固并不会影响文物建筑材料性质。在加固措施应用中,应避免改变文物建筑外观,加固所采用的各种现代材料、现代构件等,应装设在隐蔽位置,避免影响所保护文物建筑的特征与外观。应注意:隐蔽区域也是建筑存在的真实状态,无须刻意隐藏加固措施。当然,在添加现代构件、材料等时,应严格控制器类别与色彩,避免和文物建筑原先构件带来较大反差。

总之,文物建筑作的保护与修复方式非常关键。若保护不当或者修复不科学,就可能影响文物建筑原有特性与历史内涵,甚至导致文物建筑损毁,将直接影响文物建筑本身效果。因此,必须全面落实修复技术要求,加强直接与间接保护,提高文物建筑质量与寿命,全方位发挥文物建筑自身价值。

猜你喜欢

文物措施建筑
文物的栖息之地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秋冬季仔猪保暖措施有哪些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文物的逝去
文物失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