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背景下非主流意识形态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应对
2020-01-02赵丽君
赵丽君
在社会的发展中,主流意识形态与非主流意识形态是共存的,两者的区别在于,主流意识形态占据统治地位,代表统治阶层对社会经济关系、物质关系的解读,非主流意识形态则代表在不同阶级、阶层和利益群体中存在的不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念和社会思潮。在如今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影响下,非主流意识形态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各种各样文化的融入也使其表达空间进一步扩展,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带来严重的冲击和挑战。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必须正视非主流意识形态带来的影响,坚决抵制异质非主流意识形态。因为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还不具备正确辨别各种意识形态和正确应对非主流意识形态的能力,在多元文化背景下,非主流意识形态更容易对大学生群体产生严重影响,所以,深入分析非主流意识形态对大学生的影响,提升其正确应对不良影响的能力是当今学校和社会的重要任务。
一、多元文化背景下发展非主流意识形态的意义
(一)丰富大学生的思想内涵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非主流意识形态中包含着“同质性非主流意识形态”,这一意识形态虽不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但也能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主流意识形态具有推动作用,可丰富大学生的思想内涵。这类“同质性非主流意识形态”代表着正确、进步、积极的思想,可以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能力,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更为全面,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大学生的思想内涵[1],这些思想现在也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思想。此外,“中性非主流意识形态”中的民本思想、传统义利观等经过加工改造,也可为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提供思想来源,同时,“中性非主流意识形态”经过正确引领也能进一步丰富大学生的思想内涵。所以,非主流意识形态中的有益思想能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大学生的思想内涵,并可成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思想来源。诸如此类的“同质非主流意识形态”还有很多,大学生在了解这些意识形态后,可进一步丰富自身其思想内涵,进而让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保持正确、向上的态度,从而促进营造稳定和谐的校园环境。
(二)培养大学生“从实际出发”的意识
随着社会的发展,非主流意识形态推动主流意识形态不断发生变化,其包含着切实存在着的各个社会阶层的利益诉求,如果执政党不认真对待,将会为社会的稳定发展埋下隐患。在多元文化背景下,非主流意识形态的发展有利于培养大学生“从实际出发”的意识。同质性非主流意识形态与主流意识形态相似,都可为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这就要求大学生要从实际出发,正确认识非主流意识形态中的有益成分,发挥其在调动积极性、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方面的作用。此外,在我国发展社会主义的过程中也无处不体现着“从实际出发”,“科学发展观”就是对西方国家发展理论的合理借鉴。
(三)促进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理解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与价值取向容易受到不良思想的误导而发生偏差,进而更加疏远主流意识形态,这与主流意识形态在向外表达时充斥着浓重的政治意味有关。“同质性非主流意识形态”与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具有相同性质,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从这一层面来讲,其与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具有相同作用。由此,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发展同质性非主流意识形态能以其更易被民众理解和接受的优势促进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理解,并进一步激发大学生活力,培养大学生努力奋斗、拼搏进取的精神。
二、多元文化背景下非主流意识心态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
(一)心理问题增多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一些“异质非主流意识形态”的出现给大学生的成长带来了负面影响,让主流意识形态面临着巨大冲击,同时,网络渠道为“异质非主流意识形态”提供了表达空间,造成其影响范围不断扩大,并难以控制。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阶段,缺乏对“异质非主流意识形态”的辨别能力,容易受其侵害,尤其是一些黄色、暴力等不良思想会对大学生心理造成十分恶劣的影响,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将有可能引发严重的心理疾病[2]。从目前形势来看,大学生面临的压力是多方面的,如就业压力、情感压力等。当这些压力越来越大且无法得到有效释放时,大学生就容易被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异质非主流意识形态”误导,从而采用错误的方式来宣泄压力,如无节制消费、透支身体等,但是,这些行为会在社会的发展中严重影响大学生人生的发展,使其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
(二)过分“个人主义化”与“自私化”
“极端个人主义”“精致利己主义”等都是典型的“异质非主流意识形态”,它们是对集体主义意识形态的背离与冲击,会让社会逐步走向“冷漠化”和“自私化”。对国内多所高校大学生的调查表明,绝大多数学生认为“极端利己主义”是错误的,现实生活中却普遍存在“极端利己主义”的行为。如有的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只想获得他人的帮助,当别人有困难时却躲在一旁漠不关心;当班集体利益与自身利益发生冲突时,学生会将自身利益作为首要考虑对象,甚至不惜损害集体利益来维护自身利益。值得注意的是,现在社会上一些“扶老人被讹”“帮朋友被杀”等事件的发生,使得人们无法轻易表现自己的爱心,再加上各种网络信息的快速传播,使人们产生了“保护自己才最重要”的想法[3]。“保护自己”的思想本无可厚非,但是如果超出了一定的限度,则会使社会情感更趋冷淡,进而衍生出冷漠麻木、自私狭隘、“极端个人主义”等不良心态。
(三)政治意识淡薄,理想信念淡化
一方面,在政治意识方面,非主流意识形态会严重影响大学生对政治的认知,冲击大学生的政治态度和政治信仰,导致其在人生道路上偏离中心。例如:一些大学生受“网络民粹主义”的影响,对当前社会存在的不公现象表达极度愤怒,逐步演化为仇视社会和对统治阶级的不满,进而引发一系列不理智行为。非主流意识形态致使大学生政治意识淡薄,这不仅会使大学生对我国现阶段的发展产生质疑,还会使其迷失自身发展方向,这些都会严重影响大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甚至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建设。另一方面,我国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具有参与国家管理的权利,落实这项制度也是我国公民的理想信念。受“新自由主义”影响,部分大学生对该制度产生了质疑,认为自己应具有绝对自由,再加上当前社会中不良事件的发生,这些质疑被不断放大,逐步淡化了大学生的理想信念。
三、多元文化背景下促进大学生形成良好非主流意识心态的策略
(一)充分发挥理想信念的教育功能
应对“异质非主流意识形态”对大学生的冲击,最重要的是要强化大学生的理想信念[4]。高校要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中国和世界的发展趋势,促使其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坚定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共同理想。然后对“同质非主流意识形态”进行去粗取精,让大学生能够通过更有效的方式加深对理想信念的理解。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是否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关系到国家的长远发展。当代大学生要将个人理想与民族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以崇高的理想信念、共同的社会理想引领自己的人生目标,发挥理想信念的教育功能,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担当,并激励其不断奋斗,不断用自身理想信念应对“异质非主流意识形态”的冲击。
(二)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势
在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处于核心的主流价值观念,是良好社会心态形成的内在灵魂,引领大学生正确应对“异质非主流意识形态”的冲击,需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势,而如何充分发挥其优势作用是高校面临的重要任务。一方面,高校应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进行充分解读。在解读过程中,高校应注意联系实际情况,尤其是要注意到大学生当前的困惑和诉求,从而让大学生可以有效抵制“异质非主流意识形态”的冲击。另一方面,高校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大学生形成稳定的价值共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大学生从根本上上认清“异质非主流意识形态”的本质,帮助其辩证地看待社会变革中出现的困难和矛盾,引导其正确认识社会的发展进步。此外,要引导大学生养成深层的价值自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引导学生在各种非主流意识形态中保持理智,树立理性的价值判断和积极主动的价值实践,养成积极向上的心态。
(三)加强优秀传统文化对学生的引导
很多“同质非主流意识形态”都是基于优秀传统文化生成的,并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高校应重视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的引导作用。高校要通过传统文化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义利观,使其养成重义轻利观念,形成以集体利益为重的集体精神,树立先人后己、团结他人的价值理念[5]。同时,高校需通过传统文化帮助大学生控制自身欲望,调整自身的物欲心态,使其形成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另外,高校要通过优秀传统文化对主流意识形态进行更为深入的阐释,让大学生真正了解主流意识形态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进而有效抵制不良思想的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