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漫文创对本土文化的活化与传承
——以福建地方文化为例
2020-01-02颜雪洋
颜雪洋
一、动漫文创的文化转化初探
动漫文创是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动画、游戏、漫画、玩具手办、动漫衍生品主题店铺等多种文化产品形态。《文化部“十三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实施动漫游戏产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行动计划,发挥动漫游戏产业在文化产业国际合作中的先导作用[1]。动漫作为数字图像时代的世界性通用语言,是文创产业中极具市场潜力和文化输出功能的文创形态,在日本、美国、韩国等动漫文化发达国家,动漫不仅是一种活跃的主流文化,同样也是带来巨大经济利益的文化产业。本土文化中既有历史传统的沉淀,又有根植于现实生活的发展演化,且极具地域与民族特色,是塑造城市形象的重要元素。但在接轨国际化的文化潮流中,本土文化的内涵和特色正逐渐模糊[2]。而经过动漫文创研发,将地方文化转化为顺应新媒体时代消费需求的物质与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同时动漫文创的娱乐性、时尚休闲性与文化旅游产业相呼应,动漫文创对本土文化的活化与传承势必带动地方区域经济的发展。
动画、漫画、游戏作为动漫文创的核心,在动漫文创研发中处于源头位置。以对福建地方文化转化的动画作品为例,原创动画系列片《少年林则徐》,以海上丝绸之路重要城市之一的福州为创作背景,在动漫文化领域助力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建设;大型原创历史传奇动画片《船政传奇》,结合福建地域特色,将福建船政文化首次以动画的形式,全面系统又生动鲜活地传播给社会大众;极具东方韵味与神秘色彩的影院动画《大鱼海棠》,将福建永定土楼建筑作为全片的场景设计原型,其动画表现与地域建筑文化的成功结合,为福建永定土楼的旅游业带来商机,同时引发了动漫文创对产业区域链发展契机的思考。虽然对福建地方文化活化开发的动漫文创还不成熟,但福建动漫文创的摸索与实践,将成为福建动漫文创活化传统地方文化的宝贵经验。
二、福建地方文化的特征与潜质
文化资源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动漫文创对本土文化的活化与传承,首先要了解地方文化的演化历程,探寻地方文化的发展脉络,才能透过现象发现本质[3]。在对地方文化进行创新转化的过程中不失文化之本,在尊重地域文化特点的基础上平衡地方文化差异与文化认同的关系,使受众被作品中的情感和文化精神所感染,随之产生文化认同与情感共鸣。
(一)探寻民间信仰
地方文化的形成离不开地理环境和历史渊源的影响,而福建民间信仰可以作为探寻福建地方文化特征的重要窗口。福建民间信仰是福建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福建地方文化中的许多领域都能映射出来自民间信仰的文化影响,这是一个将现代生活与古老信仰有机融合的地域文化生态,而这个特点也是值得福建动漫文创关注的重要元素。
福建民间所奉祀的神灵数量繁多,并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有动植物崇拜和神祇崇拜,如蛇崇拜、虎崇拜、龟崇拜、青蛙崇拜等,每个神灵崇拜的背后都有一段充满神秘色彩的传说。闽南畲族以狗为图腾崇拜,并完整流传下一段灵动的民间故事;福建民间还普遍存在对树木山石的崇拜,如今福建城市和乡镇依然延续着对古老树木的保护和敬奉。如民俗信仰文化中的妈祖信仰,曾以小说、电影、动画等表现形式进行多次文艺创作,经过几代人的合理幻想和艺术加工,赋予了妈祖许多神奇的传说,并尊其为“海上女神”;其诚信守诺、大善大爱的妈祖精神凝聚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应是妈祖题材文艺作品的文化提炼和创作重点。
(二)挖掘文化潜质
福建地方文化可分为闽东、闽南、闽西、闽北、莆仙五个文化区,不仅方言复杂,民间信仰神灵众多,民俗民风也各不相同,而差异可以是特色,也可能带来文化隔阂,因此挖掘文化潜质是“去粗取精”,也包含处理文化差异。
在进行文艺创作之前,文化本身是自然的甚至粗犷的原始状态,文艺创作是文化净化、雕琢的过程,不是所有的文化资源都具备文创开发的潜质,动漫文创的研发除了充满艺术和技术之美的视觉表现,还有极其重要的内容端的创作要求与创作规律,并不是随手“拿来”一个民间传说或文化习俗就能直接“拼接”到创作环节中,而是需要鉴别并择取一种符合动漫创作规律和文化市场审美需求的文化线索,在保留文化特征的基础上又能够在动漫文创的后续产业链持续开发[4]。动漫文创对本土文化的活化,实质是在文化传承基础上的创新,而创新的基础则是深入分析地域文化脉络与文化根源,在错综复杂的地方文化中寻找合适的文化元素,以对文创市场的洞悉力平衡文化差异,挖掘并提炼适应大众文化市场的文化潜质。
三、本土文化与现代语境下的文化解读
福建地方文化中蕴藏大量的民间故事、传说、典故等,有的以歌谣的形态世代传诵,有的隐匿于节庆仪式或民间工艺背后,如何将原始文化内容以现代语境解读的方式来叙述,并呈现地方文化的内核与时代精神,是动漫文创对本土文化开发创作的重要议题。
(一)时代精神下的动漫文创内容开发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上提到:“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5]
中国影院动画《大鱼海棠》将福建土楼的建筑文化、图腾文化、服饰文化等诸多视觉元素一一呈现,但无法掩盖主题思想中时代精神的缺失,使观众对故事的文化认同大大降低。改编自中国乐府诗《木兰辞》的美国影院动画《花木兰》,不仅吸取了中国文化的视觉元素,更大胆地将美国本土意识形态注入故事主旨,使中国乐府诗《木兰辞》的“忠孝”文化与“追求自我”的美国文化来了一次文化的交融与碰撞,木兰的故事经过大胆的拓展和创新,被雕琢成有欢笑、有感动、有深思、叙事节奏动静有致,且颇有新时代内涵的动画影片,主题精神始终把握时代脉搏,传承文化智慧,给予当代人启示的力量,让观众感受到古老故事所传递的意识形态仍然可以引领当代。值得一提的是,《花木兰》内容创作承载着有差异的中美文化,不仅差异共存,且得到全球观众的文化认同。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文化的融合与碰撞恰恰是当代人所面临的实际问题,美国《花木兰》巧妙地将文化冲击化作与观众“共情”的一部分,就内容端的文化构建而言,其跨文化的融合与转换是成功的。
(二)数字科技下的动漫文创内涵建设
随着融媒体文化的逐渐深入,文化解读愈加强调多元化和层次感,动漫的时空性、动态性、假定性等特征赋予了动漫艺术的多维表现功能,尤其对于某些难以生动展示的文化内容与文化精神,动漫艺术具有独特的表达优势。
福建惠安女独特的地域风情、民族服饰已经成为福建地方文化中标志性的视觉符号,时常出现在传统绘画创作素材中,但从惠安女自强自立的民族精神、现代惠安女新风貌等内在精神文化的创作角度来说,鲜有相关文艺作品出现。另外,福建海洋文化与港口文化富有鲜明的区域个性,是福建开放与拼搏的精神体现,与海洋文化相关的航线地名由来、渔谣、祭歌、造船技术、民间工艺、古城文化等,作为文化创意资源贯穿在海洋文化形态之中,曾经被漠视的海港文化也应该得到保护与传承,动漫与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互动技术等数字科技的结合,能够以更加鲜活、立体和充满感染力的手法展示每个港口所蕴含的历史、人文、艺术文化,以综合数字文化体验的方式,强化文创内涵建设。人们用故事传承文明、传播理念、解释现象,故事是如此重要且普遍[6],一旦融入数字技术的动漫影像,则可以将叙事体验功能发挥到极致。动漫领域中的先锋视听艺术创作与沉浸式科技融合,为文化内容的传递定义新的表达方式,全息影像的多维感官或交互设计中的人机互动,将打造优质的沉浸式内容与沉浸式叙事效果,为本土文化的活化与传承提供更多的选择与可能,在数字技术的推动之下,使动漫文创带动新型科技业态发展,并与相关文创产业产生联动效益。
四、结语
动漫文创对本土文化的活化传承,是在保有原本文化个性与识别性的基础上,以现代艺术和科技手段创新文化形态、发扬文化精神。对地方文化的系统性分析,探寻本土文化的特征与潜质,是挖掘提炼优质动漫IP内容和IP种子的重要前提,对文化有深层的认识理解才能赋予动漫文创作品以文化符号之美、文化精神之美、文化意境之美等不同层次的内涵与美感。动漫艺术与技术相互依存的特性,使动漫文创与文化交融的形态并不限于实体物质产品或影像等观赏类文艺作品,也可以是数字体验产品与活动,XR数字前沿技术与动漫文创相结合的广阔空间,将预示着未来新型科技文创业态的形成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