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文化的人本向度与德育意蕴
2020-01-02李健
李 健
人本向度,是指以人为本、从现实的人及人的利益出发,关注人的生命与生活的和谐发展。儒家文化的人本向度,与马克思主义强调人的价值、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追求有着多维度的耦合性,这种建立起来的跨时空的思想关联,暗示着儒家文化的人本向度在新时代也具有关怀个体生命的德育价值。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指出,包含儒家文化在内的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富滋养[1]。从习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出发,探寻儒家文化以“仁”为核心的人本向度,并思考这种人本向度对当代个体生存发展所具有的德育价值,显得意义深远。
一、“仁”即人,儒家文化的本质和初衷就是为了人
儒家文化在中国历史中作出的最为突出贡献,在于对生命个体“人”的发现,即《中庸》中提出的“仁者,人也”。同时,儒家主张用自我的生命对人的生存意义与存在价值予以彰显与展示,从“仁”之为人的本质和初衷出发,创立了以“仁”为核心要义的中国儒学思想,表达了儒学的人本内核,即儒学的本质和初衷就是为了人。换言之,儒家文化天然地具有人学意蕴,它是关于“人”的生存的学问。在《论语》成书之际,礼坏乐崩的现实悲剧,使得具有爱民济世情怀的儒家对人的生存意义与存在价值给予了深切关怀。孔子痛切地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2]在他看来,社会之所以存在各种危机,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人的品德自身出现了危机,以此导致了人的生存意义和存在价值的诸多问题。故此,若要兴世济民,则必先救世人之心,而救心之道在于进德育心。所以,孔子一生潜心于儒学,将“仁”作为己任,周游列国宣讲其学说,以礼教人心存仁义而行仁德,修身为己以锻就君子人格。由此我们讲,儒家高度关注人的生存意义与存在价值。以德育心的救世之道来自他们长期对于人的关注,即对现实人生存境遇的关切和注目。
二、“仁”是修行,是个体自我提升的觉悟和义务
儒家以身体力行的方式积极践行着自身所提倡的君子人格,这是儒家对人的生命价值予以终极关怀的反映,也是儒学对于整个人类的一个重大历史贡献。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具有人学的意蕴,从本质上讲,儒家即是关于人之为人的思想学派,关注的是如何成就君子人格的思想体系,叩问与回答了人的生存意义与存在价值何在的人生课题。崔大华先生评论到:“儒学的宗旨、内容是在召唤着人的一种伦理性道德觉醒和道德实践,陶冶出一种伦理性的道德人格。”[3]如此一来,寻儒家之道而陶冶人德,成就其仁人志士和君子风格,便成为历代读书人乃至民众所孜孜无怠的毕生追求。儒家高明之处在于,既看到了“天命”的不可预测性,又主张人可以用自己的努力拓展生命的宽度,在有限的生命中实现巨大的人生价值,用进取精神获得自我的成功和精神意义上的超越,因此,我们说,儒学超越的精神可以鼓舞人们永远向着“未知领域”行进,强调了人的可塑性和创造性,也可以提供给人一生奋斗的理想目标,那就是获得自我价值的完善、获得精神的不朽。
三、“仁”是爱人,是“为己”与“利他”的统一
儒家文化的践行要义以“仁者爱人”为核心,就其所言之人,指的是包含自身在内的所有人。从这个意义讲,“爱人”便具有两个方面的内涵,即爱他人而利他人,爱自己而为己。为己就是说,儒家文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依然是人自己,以生命个体的精神关怀为目的,故其思想的本质是为己之学,是为己精神世界的丰富与满足以及思想品德的提升而成就的学说。当然,为己的同时不排斥利他,二者相互统一,是不矛盾冲突的。如何看待两者的关系,孔子认为,利他是实现为己的途径或者方式。冯友兰先生也反复强调孔子这一思想。由此可知,儒家所言之“仁”,是爱他人而利他人、爱自己而为己的统一。儒家认为,能遵从“能近取譬”的修养方法而仁爱他人,意味着自身德性修养的深入与精神境界的提升,也就是由“利他”“爱他”实现“为己”“爱己”。儒家文化所推崇的“仁者爱人”的思想,是倡导生命个体的人挣脱血缘亲情的限制,其主要措施便是将心比心、忠恕之道、推己及人,达成的目的是力求实现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化解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冲突。也就是说,儒家文化通过推行忠恕之道,促成个体的人在品德修养的过程中不断关照与协调人际关系,通过利他而最终实现为己利我的目的,保持自我与他们相互仁爱、共同获利的社会状态。
四、“仁”是“和为贵”,即人与人的和谐共处
儒家文化特别强调人际交往要坚持“和为贵”,倡导人与人需以“和”为交往与合作的首要遵循,做到友好协作、和睦相处。“和”具有协调、使和谐的含义,如何做到“和”,儒家给出了协调人际关系、和谐人与人交往、营造合作关系的方法,以此在交往与合作中实现“和为贵”的目的。此外,儒家倡导将“仁爱”思想推己及人,儒家主张“泛爱众,而亲仁”[4],指出要博爱众人,主动向德行仁性的君子靠近,向他们学习。儒家还要求“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5],敦促人与人要行“仁”德,以待亲人之德融洽地与天下人相处,实现人与人彼此尊重和相互关照。这样一来,每个人都能以“仁爱”之心来待天下众人,儒家促进人与人和睦共处,谋求人与人和谐融洽、实现人与人共存共赢的美好愿望就在理论上得以成立。
五、“仁”是责任,是自我价值实现与为万世开太平的统一
儒家文化指出,普通个体、世俗百姓能够凭借自身的努力进入君子和圣人的品德境界,就是人自己对自己的超越、自我精神的完善和提升,因此,儒家在实践论中要求人要不断修为,不断学习,努力提升各方面素质,以天地苍生为念,这样就能超凡入圣,这是人靠着自己的努力在今生今世就可以实现的合理的生存蓝图。此外,人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还要对人类与社会负起当负的责任。林语堂就指出:“孔子的思想是代表一个理性的社会秩序,以伦理为法,以个人修养为本,以道德为施政之基础,以个人正心修身为政治修明之根抵……孔子的学说也是断然肯定的,要求人对人类与社会负起当负的责任,所谓以天下国家为己任,此点与道家的适世玩世又大有不同。”[6]在人的社会实践上,儒家倾向于“学而优则仕”[7]。前文阐释过,儒家文化的“仁”具有利他内涵,利他的最高层次就是将个人的德性修养引入国家政治治理上,将品德践行和个人政治理想的实践相统一,以德治国,以“仁”为纲,进行个人的政治实践来治国安邦以关照民众。
六、儒家文化人本向度的德育意蕴
儒家文化所秉持的人本向度,包含着对人的德性命题的思索,体现着厚重的德育意蕴,对新时代的立德树人具有一定的启示与借鉴价值。首先,儒家所强调“仁者,爱人”这一价值观念,有助于推动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提升。“仁爱”思想,凸显人的自我修养、德性修化、修齐治平,希冀人人以君子德性为理想追求,进而为国建功立业,实现自我人生价值。“仁爱”思想需要内化于心,形成良好外在行为规范,达成正确的行为方式,同时更好协调好人际交往关系。对自己强调修身律己,对他人要求责己严、待人宽,要求“爱人”“忠”“恕”。其次,儒家的一个重要价值准则是要以“义”为上。这一义利观对于中国人的价值观有着深远、积极的影响。在当前整个社会快速转型阶段,人们的价值观日趋多样化,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义利观出现分歧。儒家文化要求人们应当树立起正确的义利观,重义轻利是儒家文化关于义利处理的基本准则。儒家讲“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8]也就是在强调这个问题。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企业发展追求利益的同时,必须坚持道德底线,即利益所取符合品德性。在符合品德规范、国家有关法律要求的基本前提下,进行企业生产和服务以获得企业利润。如此一来,整个社会就会形成风清气正、健康有序的竞争氛围。最后,儒家的“和为贵”理念,能够有力地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儒家思想强调人与人要和睦相处,和谐共生,相互包容和理解。人同动物有着明显区别,人是有品德的,比如有羞耻感和自尊心等,而尚“和”就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智慧体现。因此,我们讲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和为贵”主张具有很多方面的普适性,可以为多样化的世界文明所接受和融入,推动世界整体文明的进程。在儒家这种人本向度的关怀下,和谐理念必将为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民所接受、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