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孟子》中“敬”与“礼”“恭”“尊”之间的关系内涵探析
2020-01-02陈瑞萍
陈瑞萍
一、“敬”与“礼”
按《说文解字》,“礼”字最初有祭神祭祀之意,“以言事神之事则为礼”[1]。《论语》《孟子》中的“礼”,亦包含这一层意思,这是其一;其二,“礼”之意,多指人际交往中的礼节、礼貌。“敬”与“礼”的关系密切,“礼”可以说是“敬”的外化表现。
《八佾篇》中,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2]此处的“礼”可作“祭神祭祀之礼”来理解,所谓“为礼不敬,临丧不哀”,与“敬的对象”中“敬鬼神”一项联系看,可知在这一场合中,“敬”是一种要求[3]。行礼的时候,“敬”是其表现,故可以想见,“敬”此处表现为一种庄重严肃的姿态。
《孟子》中亦有许多谈论敬与礼的地方,如“爱人不亲,反其仁;治者不治,反其智;礼人不达,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4]。此外还有:“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5];“所就三,所去三。迎之致敬以有礼,言将行其言也,则就之;礼貌未衰,言弗行也,则去之。其次,虽未行其言也,迎之致敬以有礼,则就之;礼貌衰,则去之”[6];“古之贤王好善而忘势;古之贤士何独不然?乐其道而忘人之势,故王公不致敬尽礼,则不得亟见之。见且由不得亟,而况得而臣之乎!”[7]
由上述四例,可以得出以下两点结论。其一,“敬”是精神层面的要求,“礼”则是具体层面的落实。亦可说前者为“神”,后者为“形”,神形具备,则人之行为方才是充实的。其二,“礼”并非只是行为表面的一套繁复造作的形式,而是同“敬”结合,是人由内而外、一气呵成的整体表现。所谓“礼人不答,反其敬”“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即“礼”虽是外化,却更有其内在存心的要求。所以孟子又说:“恭敬之心,礼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由此可见,“礼”与“敬”相互融合,相辅相成。需要注意的是,这第二层意义上的“存心之礼”,是孟子的强调和发挥。相较而言,孔子并未言至于此。
二、“敬”与“恭”
按《说文解字》:“恭,肃也。从心,共声。”[8]“恭”,主要是指肃静、恭敬之态,外还有“事奉、奉行”的意思。《论语》和《孟子》中言“恭”,也主要是指这两点。但这两种说法毕竟过于疏漏,还可就细处说。
第一,“恭”指的是人的神态、行为表现严肃、端庄。例如:“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9]子夏曰:“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10]又,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11]三处的“恭”,都可作上述的理解。
第二,“恭”的使用不若“敬”范围广。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12]。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13]此处“恭”和“敬”一同出现,可方便看清楚二者之异同。“恭”主要指外在的行为表现;“敬”若不强调存心一面,也有外在表现严肃认真的意思。所以,“敬”包含的内容要比“恭”包含的内容大。从“行己也恭”的意思来看,二者意思相同。但“敬”还可以用来指对待事务工作的态度,就此来看,又比“恭”的内容来得更具体,运用得范围更多,使用也更平常、更灵活。
第三,“恭”还指对他人的恭敬态度。陈子禽谓子贡曰:“子为恭也,仲尼岂贤于子乎?”[14]此处的“恭”稍显特殊。“恭”不仅可以表示看上去肃穆的样子,还可以表示对他人的恭敬态度。这里的“恭”,其实和“敬”相差不远。
第四,“恭”与“礼”相近,“恭”以“礼”为基石。《学而篇》中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15]这里明确说明信和义的意思相近、恭和礼的意思相近。又,《泰伯篇》中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16]此处是“恭”和“礼”联系在一起的典范。由此可以得到两个信息。首先,“恭”可以是一种表面上做的样子。一个人看上去很拘谨、很稳重,就可以说这个人“恭”。但是,他心里是不是真的能做到如此,就需要别的词来说明了。所以,仅有“恭”是不够的。其次,“礼”耐人寻味。恭、慎、勇、直都离不开“礼”,否则便是失其精华、取其糟粕了。可见,“礼”之于孔子,不单单是一静态的、外在的、对象化的、呆板而无生趣的存在,而是与人之修生养性相联系,能深入人的内涵气质中,从而外化于人的行为表现。
第五,《论语》《孟子》中“恭”之不同。《论语》中说“恭”,多是从神情态度、行为举止严肃端庄这一面说。如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17]又,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18]在这里,“恭”更多是从外在的角度来叙说,而没有过多论及对内在的要求。
《公冶长篇》中,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19]这一段较为特殊,因为“恭”在此处是从消极的角度来说的。孔子的言下之意是,“足恭”不可取,结合之前“恭”与“礼”的关系来看,则已经表明了两点:一是“恭”有作为表面行为来看的意思,二是这样的“恭”不足取。
孟子接着这一路向,继续点明。《孟子》中,也有单纯就表面行为来说的“恭”,如孟子曰:“伯夷隘,柳下惠不恭。隘与不恭,君子不由也。”[20]但需要注意的是,这是一个否定的“恭”,是为“不恭”。此处的“恭”,杨伯峻解释为“不太严肃”。由此也可以看出,恭只是就表面说,表面不恭,不代表内心不敬。孟子在此处,并未从内心意识动机的角度否定柳下惠,只是就表现而说表现。
在大多数情况下,孟子更强调“恭”的实质性内容。在这一点上,《孟子》中说的要比《论语》中多。孟子对“恭”的要求是:“恭”需要通过行动表现出来,“恭”需要做到内外一致,而不能仅仅表面为之。到了这一步,孟子的“恭”和“敬”也就难解难分了。如《滕文公上》中,滕文公问为国,孟子曰:“民事不可缓也……是故贤君必恭俭礼下,取于民有制。阳虎曰:‘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21]“恭俭礼下”,这里的“恭”是做动词用。此处,按杨伯峻的解释,“恭”的意思是认真严肃地做事,就此语境而言,当是无疑。可见,“恭”不仅仅是面子样子上看上去认真严肃,还应当在行为上做到认真严肃。另一方面,《离娄上》中孟子曰:“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侮夺人之君,惟恐不顺焉,恶得为恭俭?恭俭岂可以声音笑貌为哉?”[22]可见,“恭”要有一内在的支持和沉淀。孟子隐含的态度是,“恭”若没有一内心的依附,是做不来的;即便好像做出了样子,也不过是虚假的样子罢了。所以,他反问:恭敬和节俭这两种品德难道是可以仅凭好听的声音和笑脸做得出来的吗?
在和万章的对答中,孟子认为“恭为交际”,曰:“尊者赐之,曰‘其所取之者,义乎,不义乎’,而后受之,以是为不恭,故弗却也。”[23]此处点明“恭”和“心”相联系,“恭”也就是一心理的状态。这一点需要注意,孟子之于“恭”的说辞与要求,已然比孔子更进一步。在《孟子·尽心上》中,孟子明说:“恭敬而无实,君子不可虚拘。”由此可知,孟子已经不分“恭敬”,而是将其合在一起讲,以此反对虚伪,要求君子不可拘泥于虚假的礼仪之上。如孟子曰:“食而弗愛,豕交之也;愛而不敬,獸畜之也。恭敬者,幣之未將者也。恭敬而無實,君子不可虛拘。”[24]这样,从“心”(内心的真正动机)到“态”(表现出来的样子)再到“行”(落实到具体的行为),这三个环节就联系在一起,从而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三、“敬”与“尊”
《说文解字》中言,“尊”原意是盛酒的礼器,其后才引申为“尊卑”的意思:“段玉裁注:‘凡酌酒者必资于尊,故引申以为尊卑字……自专用为尊卑字,而别制罇、樽为酒尊字矣。’”[25]
《论语》中说“尊”处很少,只有两处。但这两处并不相同:一处点明“尊”的常见搭配,如“尊贤”;另一处“尊”从神态严肃端庄处说,与“恭”相似。《孟子》中谈“尊”的次数要多了许多。大抵而言,“尊”有以下用法。其一,作为名词,意为“尊者”,也就是地位尊贵的人。例如,《梁惠王章句下》中:“国君进贤,如不得已,将使卑踰尊,疏踰戚,可不慎与?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26]其二,作为形容词,有“尊贵的,好的”之意。例如:“夫仁,天之尊爵也,人之安宅也。莫之御而不仁,是不智也。不仁、不智、无礼、无义,人役也。”[27]其三,就对象来说,“尊”的对象很广,有尊贤、尊士、尊爵、尊齿、尊德、尊匠、尊亲等说法。此处可以得出结论:“尊”多是从地位、身份来说,贤和士指的是身居高位、有官职在身的人;爵也是此意;而齿和亲,一就年龄看,一就血缘看,也都是指辈分的高低;唯有“德”和“匠”特殊。需要注意的是,说“尊匠”时,语境是一反问、否定的,故而虽可说“尊”有此用法,实际上却不可取。而“尊德”之说,方才与“敬”有了相关的地方。
事实上,就与“敬”的关系来讲,“尊”不若“恭”重要。因为“尊”的理解主要就地位、身份、辈分来讲,所以“尊”反而与“礼”相近,与“敬”远了一层关系。相对来说,“尊”的用法比较局限,有些地方,可说“敬”或者“恭”,但却不能说“尊”。如“舜尚见帝,帝馆舜于贰室,亦飨舜,迭为宾主。是天子而友匹夫也。用下敬上谓之贵贵,用上敬下谓之尊贤。贵贵尊贤,其义一也”[28]。就此处来看,可以得到两点。首先,“敬”不局限在身份低的人向身份高的人示意的关系里,也可以倒过来而为之,即身份高的人也可以“敬”身份低的人,所以“敬”的行为和对象与实际的地位没有直接的关系。也就是说,尊的对象之一“爵位”不能决定“敬”的对象或内容。真正决定“敬”的对象或内容的,是仁义之道。但相比之下,“尊”的用法就要局限很多了。其次,这里特殊处还在于,孟子说“尊德”,并且质问:“恶得有其一以慢其二哉?”也就隐指“尊德”要比“尊爵”、“尊齿”更不可忽视。这就可以联系“敬”的意涵来看了[29]。在这里,“尊”和“敬”的意义相通,可见是“敬”的内涵引导了“尊”的指向。
四、结语
通过《论语》《孟子》中对“敬”和“礼”、“敬”和“恭”、“敬”和“尊”这三组以“敬”为核心的相关重要概念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内在的“存心之敬”是儒家精神的重要指向,外在的礼法规范和恭肃表达,都必须依托于内在主体的真正“敬心”,方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实践功夫。“礼”是表现“敬”的平台,二者密不可分。“礼”之要求,也在于“心”,据此可以阐明“存心之敬”的要求;“恭”往往指人的神情和行为端庄肃穆、慎重严谨。“礼”是一基石,就理论来说,“恭”的意涵和重要性不若“礼”,“恭”是“礼”的一个显现维度。但“恭”之于“敬”却十分重要,是对“敬”的侧面阐述。《论语》中的“恭”多从外在表现处看,故和“礼”相近;孟子则更多地把“恭”和“敬”相联系,以“敬”的存心内涵来扩充“恭”,及至后来,二者几可等同,而三者中,“尊”就理解“敬”这一角度讲,重要性最低。“尊”亦可看作“礼”的一个显现维度,但其与“敬”之关系,不若“恭”与“敬”之关系密切,因其多是从、等级、地位、辈分的角度来界说,但却不过多涉及“敬”的存心(即“诚”)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