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德伦理视角的科技伦理转向分析
2020-01-02李宁
李 宁
随着伦理学和现代科学观的发展,科技伦理学成为理论学术界的研究重点,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科技伦理学研究涉及科学研究结构、思辨性理论以及社会性实践行为等方面,置于法律、制度等约束条件下研究,逐步形成了基于规范伦理框架的科技伦理学,但是,基于规范伦理框架的科技伦理学忽视了科技发展的具体情境,没有对科学人的主体行为进行深入研究和思考,导致科技伦理研究陷入了发展困境,为此,有必要探寻更加合理的研究视角,重新审视科技伦理蕴含的人文价值和道德理想,进而不断完善科技伦理的理论体系。
一、科技伦理研究面临的困境
(一)科技伦理研究的滞后性
在规范伦理视角下,科技伦理将个体对规则性和认知性要素的学习作为伦理发生机制的实现路径,突出了实践道德的重要性。从近代以来的科技发展来看,科技在社会秩序建构方面占据着支配地位,对个体和社会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影响,越来越多哲学家将人—理性—科学之间的本质和归属关系作为研究对象[1]。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些现代科技已经超出了伦理研究范畴。人工智能、转基因等新型科技的潜在问题难以被准确预估,而这些科技尚未有规范性的法律制度加以约束,增大了规范伦理框架下科技的风险性,使得科技与伦理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导致以制度规范为本质的科技伦理难以适应现代科技快速更新换代的现实环境,暴露出科技伦理的滞后性。
(二)科技伦理研究的局限性
在规范伦理框架下的科技伦理学中,科技政策作为规范对科技环境进行约束,要求科学人的知识和行为标准受制于科技政策。在科技日新月异的当代,传统科技伦理学理论框架下的科学人的科学活动无法解决技术模糊性背景下隐藏的根本性伦理问题,对科技伦理学的发展产生了制约和阻碍,使得科技伦理学研究视野过窄[2]。同时,随着伦理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伦理学融入了最初美德伦理的相关主张,之后的研究将道德信念作为研究对象之一,促使规范伦理学上升到社会治理层面,能够从更高的层次反思社会角色的行为活动。但是,基于传统规范伦理框架的科技伦理学仍未涉足道德信念层面,致使科技伦理学研究水平停滞不前,难以获取充足的理论基础和理论依据。
(三)科技伦理研究的片面性
在规范伦理框架下,科技伦理强调对科学人实践行为后果的约束,认为如果科学人不存在违背科技伦理责任和义务的行为,科学人的任何科学活动都是道德的。从本质上来讲,规范伦理属于责任伦理,在责任范围内对科学人的行为和意识进行约束,但是如果超越了责任范围,则难以约束科学人的行为,这也就产生了规范框架之外的隐患,极有可能产生科学人“恶”的活动,如黑客攻击、技术责任规避等。由此充分暴露出规范伦理框架下的科技伦理受利益驱使,缺乏科学人的人性建构,难以指导科学人形成科学精神。随着科学共同体时代的出现,越来越多科学共同体共同从事一项科学活动,而传统的科技伦理强调对科学个体的行为约束,缺乏对科学共同体价值属性的研究,即缺乏对科学共同体内在伦理关系和伦理秩序的研究,无法为新时代的科技活动提供完善的科技伦理理论支撑。
二、美德伦理视角下的科技伦理转向
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形势下,科技环境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传统以规范伦理框架为视角的科技伦理研究过于重视社会规范,忽视了科学人的德性品质,使得学科研究显现出滞后性、局限性和片面性,导致科学人陷入了伦理困境[3]。美德伦理复兴热潮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发表的《现代哲学》一文,从微观上来看,美德伦理强调主体的德性特征,主张人性化、人格化的精神性体验,赋予伦理人文价值,克服了现代文明中的道德危机,对规范伦理进行了批判。美德伦理为科技伦理研究带来了新的研究视角,能够促使科技伦理研究走出规范伦理框架的制约,转向主体性、人文性、发展性的研究视域。
(一)规范伦理研究转向德性伦理研究
美德伦理是彰显人类道德主体性的伦理,坚持以人类德性为基础的话语方式。不论是中国古典美德伦理,还是西方古典德性伦理,都坚守着人性温情和人类美好愿景的共同点。在现代美德伦理学中,德性是指事物本性体现的优秀之处。现代美德伦理学将人的德性作为评判主体差异的基础,强调对主体的理解,认为好的主体对正当行为具有决定性作用。换言之,在特定情境下,德性主体可以对正当行为做出恰当之举。在规范伦理框架下的科技伦理只关注科学后果和科学人的正当行为,忽视了科学人的德性释放,没有构建起可以指导科学家负责的科技实践框架,而美德伦理能够弥补这一缺陷,使科技伦理转向对科学人德性的伦理研究,其目的在于体现出科学人的德性品质,将科学活动视为科学人道德活动的一部分,以确保科学活动能够适应模糊复杂的科技时代,依靠科学人的德性品质指导科学活动的开展。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在未来,基于德性伦理框架的科技伦理研究将会重新定位科技伦理范围的内容和标准,并融入德性要素,让科学人的德性内容和标准得到确定,推进科学实践的转向发展,形成适应科技时代发展的科技伦理学。
(二)从科学行为约束转向道德品质培育
基于美德伦理视角的科技伦理将道德视为科学技术发展的精神支撑和价值取向,期望科技成为推动人类发展的工具,不断磨炼科学人在科学活动中的道德品质,所以,科技伦理研究要深入研究人性化的本质特征,而不是将人的价值创造作为研究重点[4]。在研究科学人的道德品行时,要提炼出德性典范科学人的共性特征,构建起科学人的美德品质框架,具体包括五方面。一是智慧。科学人在科技活动中要坚持价值取向,对任何决策都要做到深思熟虑、合乎逻辑,规避技术潜在风险。二是耐心。科学人在科学活动中要持之以恒地追求真理,能够坚持自我对科学规律的认知,坚持完成科学活动。三是诚实。科学人在科学活动中要坚持美德的真与善,不受利益驱使,依靠自己的科技专业能力完成科学活动。四是勇气。科学人要具备应对科学活动中危险、困境和技术风险的品质。五是良知。科学人要具备理智德性,能够运用理性思维开展科学活动,自觉抵制科技滥用。在美德伦理视角下,科技理论将会更加注重科学人的道德品质,并且其道德品质将会对科学人开展科学活动进行相应指导,有效避免技术存在的模糊性而导致的技术风险。
(三)从科学人个体研究转向科学共同体研究
基于规范伦理框架下的科技伦理研究范围局限于科学人个体,未能考虑到科学共同体的现实状况,导致理论研究与实践相脱节[5]。而在美德伦理视角下,科技伦理研究从原本科学人个体研究拓展到科学共同体研究,促使科学人个体道德向共同体道德转变,将科学共同体的价值视为科学人个体价值的集合。基于美德伦理框架下的科技伦理研究不仅排斥了外界因素对科学活动的干扰,超越了科学人个体之间的界限,而且能从多个科学人个体中凝聚出道德品质和科学精神,如爱国情怀、无私奉献等,提升科学人道德品质的境界。在科技伦理学今后的研究中,科学共同体的科学责任界限、科学精神以及科学行为告诫等内容将会作为研究重点,科学人也会成为规范的参与者,逐渐转向科学共同体集体精神形象在伦理学层面的研究,体现出科学共同体的人文价值。
三、结语
总而言之,基于规范伦理框架下的科技伦理学已经难以适应当前科技时代发展,无法解决一些实际的科技伦理问题。而美德伦理框架能够以规范伦理框架为基础,主张在人类伦理文明发展中反思科学人的主体价值,强调科学人的道德品质和科学共同体的人文价值研究,对完善科技伦理学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能够指导科学人个体和科学共同体共同在科学活动中坚守美德,进而更好地履行科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