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应对中的网络舆情引导
——基于高校与师生、社会互动视角
2020-01-02陈宇瀚黄捷畅
陈宇瀚,黄捷畅
(广东工业大学,广州 510006)
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发现多起病毒性肺炎病例,均诊断为病毒性肺炎/肺部感染。随后,多个地区发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引发关注。2020年1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该病毒命名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1]2月19日,石正丽、高福等7名中国专家在《柳叶刀》在线发表了文章,建议将此次病毒重新命名为人冠状病毒 2019(Human coronavirus 2019,HCoV-19)。
2020年1月23日,广东、湖南、浙江、湖北、天津、安徽6省市率先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2]。截至1月29日,发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疑似或确诊病例的省份均已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至此,中国内地31个省区市均已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3]。1月30日晚,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将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4]。
重大疫情应对时,出现极个别网民在网上散布不实信息,再加上事件处于持续发展状态,关于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相关资讯和信息在网络上引起热议,越来越多的公众关注疫情的动态发展以及疫情相关事件。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当今中国社会正处在转型期,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数量逐渐增多,其社会影响也愈来愈大,它们日益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因素之一。十八大之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和国家新一届领导集体将社情民意和网络舆情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提到必须加强网络舆论的引导和网络舆情关注。他指出“要高度重视互联网对社会舆论的影响,加强网上舆情收集引导工作,准确把握社会思想动向,敏锐捕捉倾向性、苗头性问题,研究分析网上舆情的发展趋势及社会影响。”[5]而突发公共事件因其存在极大不确定性,在网络舆情上如何进行有效地引导则需要重点关注和研究。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高校具有其它社会组织不可代替的独特优势和作用。这既是高校的机遇和挑战,更是高校的重大责任和使命。重大疫情发生后,对于网络上的舆情,高校如何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引导,这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必须思考和面对的现实问题;另一方面,此时高校的网络舆情引导可发挥其自身的社会影响力和网络舆论影响力,去帮助引导舆论往主流意识形态上发展,这是高校需主动承担的义务和责任。
一、突发公共事件中高校进行网络舆情引导的意义
新媒体语境的开放共享使得当下网络言论信息的生产及传播呈几何级倍增,且人人都可以成为信息传播者。突发公共事件中高校进行网络舆情引导的意义在于一方面使得大学生成为正向舆论的主导力量,另一方面发挥出高校自身的社会影响力和舆论影响力。
(一)大学生群体的舆论走向是社会舆情的重要组成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牢牢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高校网络舆情的引导要有鲜明的政治导向,针对社会热点问题、焦点问题进行分析,帮助和引导学生正确对待问题和分析问题。”[6]
突发公共事件应对中,高校网络舆情引导面临更严峻的形势。《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8.54亿网民当中,学生占比最多,高达26.0%[7]。中国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使得公民主体意识和民主权利意识不断增强,特别是年轻的大学生群体,对参与公共生活有着极高的热情和积极性。对于突发性事件,他们充满了好奇和求知欲望,并且迫切于去实现自己的表达诉求。正是因为如此,高校大学生是参与网络舆论数量最庞大的一个群体,同时也是最积极活跃的一个群体。
但在此过程中,大学生群体如果爆发或应和不正当的言论,经网络发酵,极有可能给高校、社会带来网络舆论危机,甚至引发群体性危机事件,影响公共事件本身的处理形势,对社会内部稳定、管理均产生不良影响。
(二)高校通过网络发挥自身对社会和舆论的影响力
在新媒体时代,传统网络舆情管制方式面临高成本、低效率的困境,因此新形势下网络舆情管理方式就必须从管制控制主导转向信息沟通主导,充分发挥多元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这意义就不同于往。社会组织、企业、公众皆可在政府主导下相互发力、相互影响。面对网络舆情,特别是当突发性公共事件发生时,政府虽是主导力量,但并不是唯一主体。选择推动、引导、疏通网络舆情,使主流价值观更好地传播和影响社会就显得尤为重要。
《2018-2019中国高校社会影响力排行榜》(人民网第四次发布)选取了165所部属重点高校和地方重点高校进行相关数据统计。统计显示,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一年间,全国165所高校的网络关注度总量高达6217.9万[8]。在社会的整体网络舆情中,具有越高关注度的组织则越有话语权和影响力,甚至可以起引领和表率作用。那么,具有较高网络关注度的高校是可以有所作为的。譬如在疫情应对中,不少网络舆论关注点落在了“某某高校某某专家教授研制出了治疗药物,得出了最新结论”“高校对于疫情防控的应对和校园管理”“高等院校开学时间的延迟”等话题上面,此时高校的应急对策和面对疑问做出的回应很大程度上也形成舆论引导的一股重要力量。正如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切实把网络舆论引导作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 推动广大高校师生成为网络空间清朗起来的一支重要力量[9]。
二、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应对中高校网络舆情引导面临的挑战
信息化的发展使得网络舆论传播呈现出复杂的特征;而高校网络舆情引导面向的主体是当代大学生,也有其特殊性;再加上地方政府在一些领域出现不同程度的信用缺失;这些都致使网络舆情引导中高校想要有所作为面临许多挑战。
(一)目前网络舆论传播特征复杂
新媒体时代网络舆论传播主要呈现出三个主要特征——传播渠道多样化、传播内容广泛化、传播效果扩大化。正是当下网络舆论传播的复杂特征决定了舆情引导的难度所在。
1.网络舆论传播渠道多样化
从《2018年第一季度舆情分析报告》(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和新媒体智库联合发布)[10]中我们可以窥探出热点事件舆情传播的平台丰富多样,有新闻、微信、微博、博客、论坛、APP采集、报刊等。从人群画像来看,舆情热点事件的人群覆盖面较广,涉及线上线下各行各业,其中比重最大的一个群体则是网民。
在此次疫情应对当中,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数据显示,仅2月4日13时至2月5日13时一天的时间,疫情相关报道共230,117篇,微博、微信、论坛、博客共319,368篇(条),APP客户端报道41,023篇。[11]浏览新闻讯息的大众发表评论见解形成草根化的网络舆论;微信公众号等自媒体写手们标榜“公知”发挥着“意见领袖”的引导作用;访问各种APP客户端的网民们是网络舆情形成和发酵的主要推手,微信朋友圈和微信群里每天都会有“好友”实时播报公共事件的进展动态,移动短视频也慢慢成为新一轮舆论载体。人们获取信息越发快捷和便利、参与舆论的形式越发普遍。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相互联动,互为补充,线上线下共同形成一个网状式的信息网推动着舆论的传播。
2.网络舆论传播内容广泛化
在舆论传播当中,我们不难发现,人们的关注点除了事件本身之外,更多地关注到事件的衍生话题。从一些热点话题来看,重大疫情防控时期,除了口罩供需、复工开学、钟南山院士回应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近期热点问题等话题外,防疫战背景下的依法治国、企业如何自救、领导干部应急素养、疫区的心理干预、武汉中心医院李文亮医生病逝、疫情对国内经济影响、日常消毒防范措施等等同样引发公众关注[12]。舆论除了落在疫情防控进展之外,同时也聚焦在物资供应与民生保障等话题上。新媒体和互联网的发展使得舆论的传播跳过或者略去筛选、斟酌、导向等环节,一定程度上也失去了“议程设置 ”的程序,直接、彻底地公之于众。这使得任何与事件相关的内容都有可能成为舆论聚焦的重点随之扩散,不同的群体会有不同的视角去关注和解读同一个事件,但传播出来的内容却不尽相同,有的放矢地捕捉舆情重点着实不易。
3.网络舆论传播效果扩大化
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发生,网络新媒体会第一时间报道,新媒体上信息受众范围广泛、传播速度快速、影响范围扩大,打破了传统新闻报道时间、空间的限制,政治、地缘的壁垒,促使网络舆论的传播效果较传统媒体传播效果扩大。
其次,线上线下交融传播、社会公众的共情效应、部分网民的情绪化表达等因素,加速引爆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中的舆情热点,使得舆情传播效果空前扩大,就好比混沌学理论中的“蝴蝶效应”。再加上此次疫情与公众生活相关度极高,持续时间较长,与疫情相关的舆论更加容易被“共情效应”放大,民众反复去关注则容易产生忧虑,进而引发舆论扩散至更大范围、更深层次。跨媒介传播环境使得其中个体受限于圈层化传播视野,他们受到相对强烈的情绪感染,随众性也更强。因此网络舆论传播效果极度扩大化给疫情应对中的舆情引导增加不小的难度。
(二)高校网络舆论主体特殊
我国目前在校大学生数量多,他们时间宽裕,有强烈的表达意愿和活跃的思维,好奇心强烈,热衷于关注热点事件。这些因素都决定了突发公共事件中高校网络舆论主体具有特殊性,也给舆情引导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1.大学生群体网民基数大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8.54亿网民当中,学生网民大概有2.22亿,占比最多,高达26.0%[7]。大学生俨然已是网民的主要群体,作为传播网络节点主体,他们青年化特征明显。这也意味着在很大程度上,大学生既是高校网络舆论的主体,更是突发公共事件中社会网络舆论主体的重要组成。这个群体的规模和带来的影响绝对不容忽视。
2.大学生群体参与舆论时间多
随着民主政治不断发展, 公民主体意识和民主权利意识不断增强。这一特点在大学生群体身上尤为明显。相较于其他群体而言,主观上,他们对公共生活的参与热情空前高涨,更有意愿去使用网络了解和参与到社会热点事件当中,他们本身对社会上发生的事件充满了好奇和求知欲。客观上,网络渠道的便利使得大学生有着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参与到网络舆论当中,去发声和讨论热点事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恰逢大学生寒假,绝大部分学生在家休息,再加上疫情防控的隔离需求,他们只能通过网络来消遣娱乐。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大学生会每天花费较多时间来关注疫情进展,分享自己的态度和观点。
3.大学生群体思想不够成熟
当今社会飞速发展,在信息数量过剩的大环境下,人们的“有限理性”让人们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时候不是找寻最优解,因为这样会耗费大量时间,取而代之的是集中主要精力去找满意、有效、合适的信息。大学生受众群体使用网络新媒体并参与舆论主要基于三种需求:认知社会需求、自我表达需求、情感释放需求[13]。但是大学生群体心智尚未成熟,对社会热点事件的辨别能力较为缺乏,判断能力不足,再加上“有限理性”的影响,使得他们容易被谣言或者不实的信息误导,在网络舆论中缺乏理性的、独立的思考,呈现出明显的个人主义和从众性,对社会公共事务的见解充斥着个人的感受、个人价值观。大学生群体在网络当中的言行举止不被约束,也少有自我约束意识,在意见的表达上容易出现情绪化状态。
(三)地方政府网络舆情引导面临社会与公众存疑的现实困境
目前仍有一些地方政府、政府部门或者是官员对网络舆情的潜在影响认识不足,严重低估了网络舆论的影响力,因而就存在着引导反应速度慢,引导内容闪烁其词不切要害等问题。一些地方政府固守传统观念,认为各类新闻媒介都受党和政府的行政控制,惯用传统媒体时代的信息管控方式,采取打压、围堵等极端做法限制网络负面舆论,而不是采用新媒体时代信息沟通为主导的方式,这容易导致不当舆情持续发酵,引起社会和公众的不满和不信任。
在一些社会热点事件或者公共事件当中,譬如上海交管“钓鱼执法”、巴东“邓玉娇自卫案”、吉林长春长生公司问题疫苗案件、云南看守所“躲猫猫”事件、重庆“打黑风暴”,陕西榆林米脂伤害案、哈尔滨“水危机”等,地方政府的处理在一些领域出现不同程度的信用缺失。这些都导致在舆情引导中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度较低,特别是一些公共事件中爆出涉官、涉权可能性时,民众的质疑更是延绵不绝。无论政府如何进行调查和解释,民众都不予信服,质疑从未停止,社会就有可能陷入“塔西佗陷阱”。地方政府公信力不断消解,进一步导致民众对主流意识形态及信息传播产生抵触心理,对官方发布、专家意见、精英观点等习惯性怀疑,这增加了网络舆情引导工作的难度,同时也是高校网络舆情引导面临的挑战。
三、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应对中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策略
大众传播方式发生了转变,舆论传播形式也随之改变,这些迫使网络舆情引导也必须在新形势下进行调整。高校与师生、社会的互动引导在遵循原有大众传播理论的基础上改进,结合当前网络舆情特征,根据疫情发展规律和进展状态,制定引导策略,借此来完成舆情把控、信息联通、教育管理等工作。
(一)密切把关网络言论,注重舆情防范与研判
1950年怀特将库尔特·卢因在《群体生活渠道》中提出的“把关人”理论引入传播学界,提出新闻传播和筛选过程中的“把关”模式,阐述表明在信息流动的渠道中,存在着一些对信息进行筛选和过滤的角色——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符合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才能进入传播渠道[14]。新媒体时代网络传播使得信息流动中“把关人”这一传统角色逐渐弱化。但大众媒介的新闻报道与信息传播并不具备纯粹的“客观中立性”,因此为了避免混淆视听的谣言或负面言论在大学生群体中传播,高校仍需要承担起“把关”任务。
面对突发公共事件当中的网络舆论,高校应承担起学生群体舆论信息的“把关”任务,成立舆情“把关”队伍,构建舆情“信息收集——监测预警——处理跟踪”的规范化“把关”程序[15]。“把关”工作团队由学校党委领导,以团委、宣传部、学生工作部、网络中心等行政部门主导,二级学院协作,以辅导员、班主任、班团干部、学生党员为抓手。在此次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绝大部分高校密切关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深入学生群体了解学生需求、汲取学生意见,譬如关注留校学生疫情防控期间在校是否面临生活上的困难,应届毕业生的毕业论文(设计)如何进行,疫情下是否有突出困难的学生需要帮助等等,切实做到“以生为本”,避免学生因“求助无门”而在网上发声,做到实时监测舆情动态,保证舆情上报反馈渠道畅通。
目前我国传统舆论管理存在些许问题:舆情应对依然停留在救火式思维模式,对网络舆论的控制办法主要还是依赖封堵和删除;对于舆情数据重视收集汇总,但仅用于数据留存、占有和上报,忽视分析和研判;对于舆情发生重视处置,轻视预警和防范。高校学生工作队伍作为高校中跟大学生群体距离最亲近的一群人,自然具备一定的学生舆情信息收集能力,但值得注意的是工作过程中也须有意识地加强对网络舆情的敏感度,密切关注留意学生群体中流传的舆论信息,积极实施引导。
高校传统的舆情分析和引导方式方法存在事后纠偏的弊端,经常性出现处理问题的滞后性和低效率。人工智能技术具有即时性和大数据处理能力,运用大数据和信息技术能及时迅速了解大学生群体的思想动态,提高舆情监控的工作效率,不仅仅是依靠人力的收集和观察,这样才能够提供更精准、维度更广阔的数据资料,帮助决策的精准性和针对性。新时代网络舆情引导方法并非一成不变,它拥有一定的时代性和开放性,因此,通过吸收新技术、借助新技术来防范与研判舆情显得十分必要。
(二)透明公开信息报道,力求客观及时准确
面对突发公共事件,以往因过于强调社会稳定方便进行真相调查,故而大多先 “冷处理”,等查明真相后进行公开。这样的处理手法漠视公众知情权。更为重要的是,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官方声音缺失或滞后,就给流言甚至谣言传播留下足够的空间。当今媒体触角无孔不入,信息传播以几何级增长速度扩散。不完整、不准确的信息传播后,“亡羊补牢”无疑要付出更多的精力、更大的代价,效果也不尽如人意。
在社会透明度日益增强的今天,各类媒体作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不可能也不应该被排斥在突发公共事件的舆情管理之外。事件发生后,媒体应积极配合政府与国家在第一时间进行公开透明的报道宣传工作,才能取得工作的主动权和公众的信任。美国社会学家G·W·奥尔波特和L·波斯特曼于1947年总结出谣言公式R(谣言的杀伤力)=I(信息的重要度)×A(信息的不透明程度)[16]。而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重要度往往都比较高,那么事件越模糊,信息越不公开,谣言产生的效应也就越大。
以往高校在面对一些热点事件或者突发性公共事件往往采取回避的态度,避而不谈。这样容易导致校内一些子虚乌有的小道消息泛滥、谣言四起。在此次疫情防控当中,高校及时表态响应国家号召,进行相关的工作,采取相关措施——很多高校及时建立全校师生行踪和健康状况每日报告机制;部分高校选择在学校媒体上进行数据公布,其中包括疫情防控期间滞留于湖北省内师生人数、湖北籍师生人数、曾到过或者途经湖北人数,发现疑似或者确诊病例数量等;明确疫情未解除之前,不安排防控重点地区师生员工返校;要求在校师生无特殊原因不外出,严格控制人员和车辆进出校园等等。突发公共事件具有突然性、社会性、聚众性、破坏性、传染性、持续性,与公众每个人的生活都息息相关。事件全貌模糊不清,公众和社会就会好奇,此时如果遮掩回避反而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甚至影响社会和师生的心态稳定。高校信息及时公开,能一定程度上满足师生的知情诉求,形成舆论的良性循环。
(三)丰富媒介互动渠道,创新管理教育模式
近年来,互联网、多媒体、移动智能终端设备等技术的迅猛发展,舆论传播形式和途径愈发多元化,舆论传播的形式和格局从根本上发生了改变。公众发表意见及诉求的方式愈发多样化,可通过微信、微博、论坛及直播等新媒体来实现,并且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特别是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热衷于借助移动智能终端设备、新兴通讯技术去关注、讨论突发公共事件。如今“后喻文化”样式日益凸显,“后喻文化”的大潮降低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主体的权威性[17]。新型的传播方式也打破了政府等权力机关对信息的垄断,对社会信息及突发公共事件的管制也要转变为互动和引导,高校对大学生群体更是如此。重大疫情应对期间,高校进行网络舆情引导需以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引,注重互动媒介平台丰富化,从微信公众号、易班、学习强国APP等网络平台着手,强调文化建设和氛围营造,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向师生普及推广疫情防控的责任与担当以及师生须知注意事项等,凝聚校园师生共识,切实提高校园主流媒体在社会与公众中的引领力。
网络已成为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不可或缺的新领域。在抗击疫情中,由于无法进行面对面的学习、交流和工作,对这个新领域的把控也就显得尤为重要,而这也成为高校凝聚共识的新领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育人育才工作的生命线,事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任。特殊时期更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宣扬主流价值观的契机。高校利用网络新媒体阵地,让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这次重大疫情应对中焕发出新的活力。高校学生工作队伍除了借助微博、微信公众号、易班平台各类新媒体平台向学生提供科学防疫知识、开展健康宣传教育之外,辅导员、班主任通过线上主题班会、年级大会来给学生们强调同心抗疫的责任与担当意识,启发学生思考青年一代的青春梦想如何在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中实现绽放,并且叮嘱学生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学会自律,严格要求自己,利用好网络资源,合理安排时间进行学习和锻炼;强调学生干部此时更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学生工作队伍采用立体的、交叉的、多维度、全方位的传播方式全覆盖完成学生的管理和教育工作,力争教育引导做到“多形式、全覆盖、无死角”。
那么,如何更好的完成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任务,就得与时俱进地创新工作模式,而人工智能技术和网络技术则成为实现目标的最优选择。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处理完成海量学生相关数据之间的因子分析,运用工程模型和优化算法深度挖掘思想政治教育当前数据和发展趋势,提升高校对学生的教育管理效率。
(四)校媒主动设置议题,积极引导关注议程
大众传播具有一种设定社会公共事务“议事日程”的功能[18]。“议题设置”理论在1972年被Donald Shaw and Maxwell McCombs提出,用来解释社会公众对某些事件的看法和意见以及其重要性受大众媒体安排的议题所影响。当我们高度重视网络舆情传播时,可为师生、社会、公众设定议事日程来影响舆论走向。
各种议题呈现被大众传媒赋予不同的显著性,而这影响热点话题在公众视野中的重视程度。重大疫情应对中高校同样也可以借助学校官媒主动设置议题来引导网络舆论走向。在此期间,多个高校发起“抗击疫情高校在行动”报道高校面对疫情采取的应对措施;在“致师生的一封慰问信”和“倡议书”中宣传和普及防范需求,提醒师生科学有序防控疫情;利用“武汉加油”疫情防控主题文艺作品征集来致敬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工作者;探讨“如何停课不停学”“师生如何返校开学”来引导师生正确面对疫情防控下的学习工作生活;推出“线上心理咨询服务”缓解因疫情引发的心理压力和不适情绪。通过一系列线上议题的设置和提出,润色打造出有新闻价值且令公众满意的疫情防控宣传报道,用真实情感打动受众,使舆情处置进入良性发展阶段,将设置的议题传播给公众,影响校内外民众对疫情防控的意见和看法。
(五)树立师生舆论领袖,形成舆论正向趋势
大众对事件的看法、态度、行为会受群体中的舆论领袖所影响,甚至会因舆论领袖的言行而改变自我。舆论领袖既是舆论的受众之一,同时又能够影响其他受众。通过树立师生舆论领袖,由他们撰写或转载文章发表见解,持续扩展自身影响力,进而引导舆论。
简单地举个例子,当一些老师,特别是在学生中威望较高或特别受学生欢迎的老师,亦或是那些相对优秀的同学,在微信朋友圈中发表与疫情相关的言论、分享与当下疫情相关的推文或者文章时,看到的学生很大概率会停留阅读。因为大多数学生潜意识里认为自己认可的老师和同学分享的东西有价值、可靠,并且希望从比自身更优秀的人那里获取有效的信息,出于便利还可能分享到自己的朋友圈里,以此表明他们同意这些言论或者文章的理念。在这样一系列举动中,最开始的那些老师和学生实则已经承担着“舆论领袖”的角色引导这一波的舆论。
在重大疫情防控中,高校必须坚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工作安排,在疫情面前快速反应,积极应对,全面启动网络战线,正确进行舆情引导,紧紧抓住疫情中的教育契机,勇于拓展创新网络思政,立德树人。这是高校的职责所在,更是使命使然。只有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高校守好“责任田”,护好“一校人”,才能引导舆情正气,辐射公众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