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大学生老化态度观的困境及其培育
2020-01-02张艳霞李兴红
张艳霞,李兴红
(1.兰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兰州 730000; 2.皋兰县委党校,甘肃 皋兰 730299)
近年来,各地新闻爆出的“老人无人养、老人讹诈、老人变坏”等新闻,引得广大网民对老化态度进行集体大讨论,一时间老年歧视主义和“恐老”情绪在全社会弥漫。大学生作为社会发展的新生代力量,其价值取向决定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然而在老化态度培育的实际过程中,大学生由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型,身心不成熟及社会阅历不足等原因,很容易受此类言论的负面影响,以至产生自我老化态度的偏差,从而出现不利于引导良好社会风气及构建和谐社会的情况。因此,培育当代大学生正确的老化态度观不仅是培养大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完善人格的重要途径,也与我国孝道文化传承息息相关。在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传统道德受到挑战的大背景下,大学生的老化态度观是高校当前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为此,采用访谈、问卷调查形式对甘肃省兰州市几所高校的大学生进行调研,以得出的数据为蓝本,以当前大学生老化态度观存在的问题为导向,从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大学生自身等五个方面探究大学生老化态度观的培育路径,不仅为当前大学生老化态度观培育的理论和实践提供有益借鉴,而且也有利于提高当代大学生老化态度的实效性。
一、当代大学生老化态度面临的困境分析
老化是指“个体发生在生理、心理和社会等多维度的变化过程;从发展到成熟、再到衰老或丧失,其最终结果是死亡,它是一个持续终身变化的过程”[1]39。而老化态度是指“年轻人对老化过程、老年人及自我老化过程的认知、情感与行为倾向的体验”[1]40。而这里所讲的大学生老化态度是指大学生对待老年人的态度及对自身思想产生的冲击与影响。通过调查来看,当前大学生的老化态度主流是健康积极的,他们敬仰老年人对事物的分析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尊重老人,时常用自身行动帮扶有困难的老人。但近年来,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大学生群体中部分人对老人的态度及自身的老化态度观发生了很大变化,存在诸如对老年群体持歧视态度、自身恐老情绪不断蔓延、对老化教育内容缺乏整体和深刻理解以及在老化认知与行为之间存在矛盾等一系列问题。
(一)对老年群体持歧视态度
近年来,关于老年群体话题在各大传播媒介上的热度有增无减,仅2019上半年来说,活跃于微博上的话题主要有老人捡初中生手机索要两千;有人让座慢半拍被老人打;老人组团占座位蹭空调;老人地铁霸座强行把女孩挤开等。而作为活跃在网络中的一个群体——当今大学生,由于社会阅历浅、辨别能力不强等,极易受有心之人所制造的网络舆论影响,进而产生错误的判断,以至出现老化态度与学校教育目标偏离的情况。根据我们的调查问卷显示,有85%的人认为老人不是家庭、国家的负担,并表示他们对老年人不会持歧视态度,这就说明当代大学生老化态度的主流是健康积极的,但也有另外15%的学生对老年群体持歧视态度。而且以往研究中也有很多学者提及,目前的社会大众尤其是当代大学生对老年人存在很多固有的偏见和负面看法,他们往往认为老年人不仅经济收入低、生活自理能力差、反应迟缓、与当代潮流脱轨等,而且认为老年人没有很强的心理防线和防骗意识,是诈骗团伙作案的主要选择对象。另外,网络媒体在相关报道中呈现的也大多是老年人的消极负面形象,由此主观性地便把老年群体视为一类需要社会援助的人群,对老年人的诸多误解、偏见在一定程度上致使老年歧视现象产生。
(二)自身恐老情绪不断蔓延
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使人们更注重于精神层面的追求和享受,成长于新时代的大学生,作为改革开放成果的直接享受者,比其他群体更注重于精神层面的满足。根据网上数据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除了基本的旅游、学习精神需求外,更热衷于通过追星来填补其他精神层面的需求,追星是大多数学生在精神活动上的重要寄托,偶像明星给追星女生带来的影响既有正向激励引导,又有负面盲目学习、模仿。镁光灯下的明星光鲜亮丽、年轻漂亮,似乎他们都是“不老体质”。反观现实中的中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出现逐渐被社会边缘化、记忆力变差、智力倒退、生活自理能力差等情况,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对待自身老化的态度。再加上近年来,大多数明星透露年轻秘诀不过是“人为”的,这更增加了大学生自身的恐老情绪。根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人类的大部分行为是通过对榜样的观察而习得的。因此,部分学生可能盲目跟风去整容,或在看到这种差距后既羡慕又不免自惭形秽,极易陷入自卑、恐老情绪中难以自拔。他们也表示在阿尔兹海默症频发的现下,十分害怕自己将来成为老年人,害怕自己的皮肤出现老化现象,害怕自己的老年生活难以自理或没有很好的保障。
(三)对老化态度教育内容缺乏整体和深刻的理解
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并不认同老年人是家庭和社会的负担,但却普遍认为一个国家老龄化程度越深,家庭和社会的负担就越重,显然,这两者之间在逻辑上存在矛盾之处。其中也有人认为,老化教育内容及孝道文化是中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内容,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显得有些冗余,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当代大学生对老化态度教育内容缺乏整体和深刻的理解。老化是终身变化的过程,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我们的态度与行为可能受周遭诸多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偏移。因此,老化态度教育也不应局限于中小学阶段,将老化教育加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体系中是一项重要任务。
(四)老化认知与行为二者之间存在矛盾
“知行同一”思想是使事物达到至善境界的重要方法,当代大学生老化态度应由理论上升到实践的高度。但目前,大学生老化态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却不容乐观,存在知行不统一的矛盾。例如,我们从小就知道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这句话所蕴含的道理,懂得孝顺老人是每一个子女应尽的义务,懂得日常生活中要尊老敬老,在公交车上遇到老人要让座等。但在实际生活中,传统道德日益缺失,不公正对待老人的现象时有发生。如有些学生因沉迷于网络游戏,要钱不给而罔顾伦理道德打骂老人,也有学生回家后面对家里老人的絮叨而心烦意乱大声辱骂老人,甚至有的学生对老人很冷漠,不愿意提供帮助给有需要的老人,这与我们传统文化中倡导的孝道文化是相悖的。因此,大学生作为未来养老的主体,作为青年群体中有文化、有涵养的代表性人物,理应为青年群体中其他人做好榜样示范,不应该漠视老人在老化过程中产生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应做到知行合一,孝顺家中的老人,耐心聆听老人的建议,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其他需要帮助的老人也要及时施以援手。
二、影响当代大学生老化态度观的因素分析
如今,当代大学生老化态度观所面临的困境绝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受到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其中既有老化教育重视度不高、脱离实际和家庭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又有网络舆论对新闻媒体的冲击、大学生自身思想心理尚不成熟。这就要求我们在思考大学生老化态度观培育路径前,有必要对影响因素进行认真审视。
(一)老化教育内容重视度不高、脱离实际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中对老化态度理论重视度不够,如很多人普遍认为尊老敬老是中小学思想品德课程中的教学内容,理应在中小学阶段建构起基本模式,而对于高校大学生来说,没有必要再进行深入讲解。其次,老化态度理论依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采取单向度的理论灌输方式,存在着单一性、滞后性的缺点,”[2]并与生活实践脱节。有些高校开设了很多关于培育大学生老化态度观的讲座或论坛,但是教育层次不够细化,教育方式依旧陈旧,很多内容仅流于表面,未与实际生活中的现实情况相贴合。除此之外,教师与学生缺乏相应的沟通和交流,学生难以将老化态度内容与自身实际生活相联系,取得的教育实效性和针对性并不强,反而有时因为某些学生对所讲授的内容未做深入思考,在理解上出现了偏差后,对老年群体的误解不断增加。最后,部分高校为了提高升学率和就业率,在教学内容中重专业知识轻素质道德和心理健康教育,对老化态度的实践活动投入过少,导致很多学生未能完全“入脑入心”,从而无法内化为自身的价值理念去指导行动。
(二)家庭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我们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3]孟子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4]《大学》中也提到过“家齐而后国治, 国治而后天下平”的思想[5]。家庭是我们每个人接触的第一个团体,父母是我们人生中第一任老师,良好的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可以保护青年免遭社会不良现象的侵蚀。除此之外,家庭心理学家普遍认为,“孩子四分之三的举止受父母的影响,孩子好或不好的习惯也源于对父母的学习”。[6]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家庭危机随之出现,421的家庭结构模式较为普遍,离婚率的上升使单亲家庭的孩子对亲情冷漠,随父母进城上学的孩子与留守老人情感薄弱。据网上数据调查显示,这些家庭生长起来的孩子与具有良好家庭环境的同辈群体相比,在思想、心理、道德、行为等诸多方面出现了令人担忧的状况, 比如自卑、自闭、抑郁等不良心理,不能很好地与同龄人交往。可见,家庭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具有基础性、长久性和渗透性,推及到当代大学生老化态度观培育方面也是如此,如果孩子生活在一个父母对老一辈遗弃、虐待的家庭环境中,他可能不会有一个健康向上的老化态度观。因此,在培育大学生老化态度观路径中,应十分重视家庭环境对一个人思想道德方面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网络舆论对新闻媒体的冲击
随着信息技术和数据化的不断发展,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已发生巨大变化,网络化的发展不仅使新闻信息传播速度加快,而且信息公开的方式逐步增多,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网络与媒体环境对大学生日常生活、学习的影响更不容小觑。以老人捡初中生手机索要两千为例,2019年7月23号,贵州一位老人捡到一名初中女生手机,该老人表示在交给失主手机前,女孩必须给自己2000元好处费,在要求被拒后当街教育女孩并质问这就是当代年轻人?该新闻引起广大网友的密切关注,许多自媒体用户、营销号赶在主流媒体之前发布相关消息,呈现出的信息内容却被大肆修改乃至曲解,直至官方主流媒体的真实报道才还原事情的本来面目。不可否认,这是一个信息井喷式发展的时代,也是一个极具讽刺意味的时代。如果新闻媒体出现信息滞后,接收者很难在其他媒体和舆论之间辨别真伪,再加上大学生心理尚不成熟,辨别能力不强,极易受负面舆论的影响,出现歧视老人的态度,影响自身的老化态度观。
(四)大学生自身思想心理尚不成熟
进入大学的学生,开始脱离父母的约束、管教,生活上独立面对所有事情,心理上进入一种“自我放松状态”。与此同时,绝大部分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型,认知薄弱及缺乏社会阅历,非常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欺骗,也容易受网络舆论的负面影响,逐渐出现背离学校教育目标的情况。此外,当代大学生主要以“95后、00后”为主,他们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有的没有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因此不同程度地存在自我中心、自私自利、隔辈亲情冷漠等问题,以至在日常生活中不懂得尊重老人,漠视需要帮助的老人需求,孝道情感十分薄弱。
三、培育当代大学生老化态度观的路径思考
当代大学生老化态度观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培育大学生老化态度观的路径中需要全面考虑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任何一个层面都不容忽视,即围绕国家、学校、家庭、社会、大学生自身五个方面展开,进而更好地提升大学生的老化知识水平,改善部分学生以往对老年人所秉持的负向态度。
(一)国家层面:完善相关法律体系,为保护老年人提供政策支持
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传承孝道是每一个中华儿女义不容辞的责任。近年来,全国各地出现虐待、遗弃老人等不孝行为,短时间内子女遗弃老人话题持续引起社会各类群体广泛关注,如果这类事件得不到妥善处理,将可能会影响敬老尊老社会氛围的营造,进而阻碍全体公民齐心协力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面对如此严峻的挑战,我们国家高度重视此类问题。与此同时,作为孝道文化历史悠久的中华民族,养老也是国家的责任和义务,理应采取诸多措施解决问题并坚决打击这种行为。为此,在实际生活中,当道德内律出现缺位时,法律应及时补位,将赡养老人问题法治化。即出台与老人保护法、老人权益法相配套的制度保障,加大惩戒力度,情节严重者按刑事法案处理。除此之外,多种运行制度之间也应形成联合之力,如将赡养老人问题与公民征信、国家下设部分岗位招聘考试以及政审挂钩,让人们切切实实感受到养老问题不再是家庭个人问题。另一方面,据网上数据调查分析,越贫穷的地方越普遍存在诸多养老问题。因此,国家应在扶贫扶弱的同时,不断完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为老年人基本权益提供政策支持,重点关注空巢老人、孤寡老人的生活状态,解决他们的养老之忧。结合当地真实故事以及老年人积极上进的形象示例,广泛开展孝道文化传承弘扬以及各类相关教育活动,以此消除当代大学生对于老而无用、无人赡养的恐慌,从而树立积极向上的老化态度。
(二)学校层面:加强老化态度教育,注重实践
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平台,以及大学生接受道德教育的主阵地,肩负着教书与育人、智育与德育并重的责任。因此,必须发挥学校在培育大学生老化态度观方面的积极引导作用,进一步加强大学生老化态度教育力度。首先,学校要立足于当前我国老龄化社会的现状问题,意识到对大学生进行老化态度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在高度重视大学生老化态度教育的背景下,把老化教育内容以及培育大学生老化态度观路径纳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修课程体系中。其次,正所谓“实践出真知”,与基本理论相衔接,开拓教育渠道,在校园内积极开展多样化、多种形式的尊老敬老主题实践活动,利用寒暑假时间组织学生参加社区尊老敬老实践活动,进当地养老院看望孤寡老人,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最后,教师作为学校教育工作的具体实施者和教育主体中的教育者,是影响教育成效高低的关键力量。因此,高校教师应主动承担起培育当代大学生老化态度观的重要责任,摒弃掉尊老敬老是中小学教学内容的观念,结合学生具体情况,改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把对当代大学生老化态度的教育内容加入进去,并不断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在上课过程中,发挥好示范引导作用。除此之外,也不能忽视对老年群体持歧视态度的学生,不能因为比例小就放任不管,俗话说“防微杜渐”。这就要求教师找准老化态度观培育的突破口,教会他们理性、辨证地看待网络上掀起的当代老人话题,认识到老年群体也是千差万别的,老年群体并不必然都属于弱势群体[7],虽然有倚老卖老、为老不尊的人,但也有捐款40年卖唱露宿街头的独腿老人、台风中跪着测蒸发的81岁老人以及无私帮助患癌女孩的老人。
(三)家庭层面:营造良好的老化态度氛围
家庭教育作为现代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在大学生德育教育中起着基础性作用。据调查结果显示,有30%多的人认为自己对老人的孝心来源于家庭教育。可见,父母辈尊老敬老的态度和行动对大学生孝心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因此,父母作为家庭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制定者,应时时刻刻用自己孝敬长辈的实际行动潜移默化影响孩子的老化态度,做好家庭教育中的示范带领工作。与此同时,父母也应加强自身对老化知识的学习,对老年群体以及老化过程、态度有一个正确且理性的认识,并将其融入家庭日常活动中,培养孩子在生活中平等看待老人、积极帮助老人、尊敬老人以及孝顺老人的好习惯。除此之外,也应该与家中老人多联系,多带孩子去看老人,有条件的也可以多带孩子参加帮助老年人公益活动以及体验自身老化活动。久而久之,孩子不仅会以父母为榜样学习,也会有一个健康良好的自我老化态度。
(四)社会层面:加强媒体宣传,完善相关管理监督机制
在对大学生老化态度观进行培育时,除了学校、家庭教育外,也离不开全社会的协同参与。如果缺乏社会的规范和倡导,仅靠国家政策的支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是不能很好地完成大学生老化态度观培育目标的。根据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68%的人是借助媒体渠道了解老年人所有的信息。因此,媒体宣传中有关老年人的内容对当代大学生正确认识老年群体以及培养自身老化态度至关重要。我们要大力发挥社会责任感,做好主流媒体的宣传工作,网络管理部门也应完善相关管理机制,制定相配套的管理条例和惩戒方案,采取用户实名登陆制,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加固网络防火墙并以此提高网络的安全性,为提高大学生对老化的认知以及加强和改善大学生自身的老化态度营造一个主流健康的舆论环境。与此同时,也应充分运用电视、微信、微博、互联网、报纸广播等传播媒介宣传老年人的正面生活状态,深度挖掘全国各地孝顺老人的暖心故事,让大学生形成积极正向的老化态度观。除此之外,也要联合社会团体、居委会以及村委会等力量,批评教育那些不赡养老人、虐待老人的人。只有社会上形成了敬老爱老的氛围,才会让身在理论教育的教师和学生看到老化教育的成果,才会激发更多的人在实际行动中尊老敬老,逐步消除大学生畏老的情绪。
(五)大学生自身:加强自身锻炼,提高自我认知
不管是国家层面的支持,还是学校、家庭、社会的合力,都是大学生老化态度观培育的外部推力,只有大学生自身的态度才是内部推动力。内外因都是培养大学生老化态度观的重要力量,但是再丰沛的外部推力也还是要结合内部力量才能起重要作用。因此,当代大学生应不断加强自身老化知识理论的学习和实践的锻炼,逐步提高自我对这方面的认识及理解。一方面,大学生作为文化程度较高的群体,应利用多种途径了解当代老年人的现状及我国针对老龄化问题所采取的各种措施,时刻关注目前学术界对于老化态度的研究情况,以第三视角更深入地去了解老年人这一群体,逐渐形成理性看待老化的态度,从而避免外界对老年人的不实报道及偏见误解。另一方面,利用空闲时间多参加老年人相关公益活动,在实践中升华自己的理论知识,提升自己分析老化态度的能力,真正实现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目标。与此同时,也要在日常生活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帮扶老人,使社会实践日常化,从而提升自我的道德修养,逐步树立起正确看待自我老化的态度。
结语
当代大学生不仅是承担将来新一代养老任务的主力军,也对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起到示范带头作用,是影响中国传统道德走向的重要力量。因此,基于具体现实状况考虑,分析当前大学生老化态度观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主要从国家、学校、家庭、社会、大学生自身五个方面提出培育路径,不仅对我们的社会生活和家庭伦理有着深刻影响,而且对提升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和心理健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