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畲族山歌中假声的运用探析

2020-01-02李培培

文化产业 2020年33期
关键词:假声畲族曲调

◎李培培

(浙江省丽水市景宁畲族自治县文化馆 浙江 丽水 323500)

畲族的山歌文化,是浙江省少数民族的特色之一,畲族的居民绝大多数分布在丽水市的景宁、云和等地。山歌成为当地畲族居民不可缺少的生活日常,他们非常钟情于畲族山歌,畲族是一个拥有语言却没有自己民族文字的少数民族,他们一般都是靠山歌来传达信息,这也间接反映了畲族山歌的文化思想,也传神地体现了畲族文化历史的背景,从山歌中可传达出浙江省畲族在政治、生活方式、民俗等方面的民族特色,这些都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珍宝。

一、畲族山歌的背景

畲族文化历史悠久,其山歌有着独特的音乐美。畲族山歌在浙江西南一带的人群聚居处盛行,在过去,山歌扩散的区域是十分广泛的,甚至可以用无处不在来形容畲族山歌在过去受喜爱的程度。自古以来,畲族居民就十分喜欢唱歌,而且畲族山歌涉及的种类很多,有叙事、祭祀、时令、儿歌、红歌、情歌、对唱等,当地人民会根据不同仪式、场地来演绎畲族风采。当地的居民经常用歌声来代替说话,用山歌来讨论事情,用歌声来传达知识。畲族山歌的歌词一般以四行、七言体式为韵,多数以四句为一首,少部分的歌词词首的第一句字数为3个或5个。畲族的山歌很讲究押韵,特别是第三句的最后一个字必须是仄声。根据不同区域的划分,畲族山歌曲调大概可分为以下几种,福宁调、福鼎调、霞浦调、罗连调、丽水调等。

二、畲族山歌的特点

畲族山歌有很多种演唱的形式,大多以清唱为准,没有伴奏,唱法有对唱、独唱、齐唱等,多用假声来演绎。畲族山歌都存在于当地畲族居民的脑海中,通过口头的传授,代代相承。

(一)畲族山歌的曲调的独特性

畲族山歌与平常的南方山歌相似,曲调平缓,但跳进的特点有些许不同,畲族山歌的转幅较大,跳进较多,在宫、羽音,宫、徴音,角、羽音的上下跳进明显,这种特殊的跳进形式,让畲族山歌的旋律富有激情,充满向上的能量,具有简朴、酣畅的性格特点,因此成为了畲族山歌中较为重要的艺术特点。其中表现了当地居民对生活高昂的热情、自由、顺畅的旷野的风格。这样有性格特性的音律,让当地的居民对唱山歌都十分的热爱和推崇。

(二)畲族山歌具有统一性和对比性

商调式的山歌是存在数量多、分布较广的一种艺术类型,在浙江西南的每个县区几乎都存在。角调式、徴调式,羽调式,这几种曲调集中分布在文成和龙泉两个县区。畲族山歌的曲调一般属于上句和下句相互对应的关系。其上下句的统一性效果比较显著,尤其是在调式和节奏上的特征都相对来说比较一致;在音乐材料和风格上也比较统一;其次还有在旋律的逻辑顺序和歌词的篇幅长度上都比较统一;除此之外,畲族山歌的上下两句歌曲的落音也比较一致。但他们的存在的对比性较少,在商、角、徵的落音都很相似,但是其中的对比性较小,下一句的曲调常常与上句的曲调反向或斜向型前进,有时聚在一起,有时又相互分开。有些时候上句和下句衬腔的律动在篇幅中存在长短的对比;因而,在律动稳定性的强弱上会有所变化。由此可见从畲族山歌整体性上来看,整体上存在统一性,在上下句中又存在对比性,但又能有机地融合在山歌的整体中,能够充分体现山歌所表达的音乐内容。

(三)句尾衬腔的抒咏性与规范性

衬腔是畲族山歌的一大特色,衬腔是由于歌曲通过抒咏直接表达情感而产生的,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歌词中情感的输出不够丰富,用来弥补一些乐曲表现效果。衬腔表现在了许多方面,例如:在衬腔上下音落音一样时,它在音乐的体裁、风格、转音方法和节奏上较统一;衬腔的落音干净利索,没有过多的转音转腔,在音律、节奏等方面都比较简约,在形式上大体都相似,衬腔存在于首歌的乐尾,特别是在腔尾的转化,各种转化调音都是畲族山歌中典型的音型。衬腔的乐尾修饰是畲族乐曲中的特色文化。

三、畲族山歌用假声唱歌的原因和作用

(一)畲族山歌的假声运用

假声,主要是指与真实的说话声音截然不同的虚无的、发音较弱又没有明显色彩性的那种声音。畲族歌手主要有三种发声方式,假声在畲族山歌中的运用涉及到假声演唱和真假声结合演唱两种。在畲族人民的眼中,假声唱法在歌曲中的出现,才能表现出畲族山歌高于生活的艺术魅力所在,假声唱法才是畲族山歌中最具传统特色的情感抒发技巧。

(二)畲族山歌运用假声的原因

经过研究分析发现,畲族山歌的特点和畲族人民的生活方式、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状况有直接关系,还在一定程度上与历史原因有关,在山里生活的畲族居民,长期生活在特定的区域之中,这对其唱法有着深刻的影响。其次,因为区域的生产力水平发展缓慢,他们的劳动用具都非常简单,所以在物质生活水平制约的情况下,畲族山歌的形成恰好反映了畲族社会所形成的封闭的内向社会生活状态,形成了畲族独特的轻声细唱的演唱方式,让人听了如泣如诉,内含幽怨。

(三)畲族山歌运用假声的好处

假声是在演唱中通过人为控制让自己的部分声带振动发出来的声音,比我们听到的真声的声音要更弱一些、音色页更加明亮一些。畲族山歌用假声唱的好处有两个,一是可以更好地保护演唱者的嗓子,二是由于畲族居民所生活的地理环境绝大部分都是高山深壑,对歌有时要隔着溪谷,运用假声能够传得更远、更清楚一点。

畲族山歌的穿透力强,恬静、朴实,极其讲究韵律节奏感。在演唱时要求吐字清晰,喉头打开,声音位置高,气息保持在小腹上;在对唱时,有的演唱者一两天都可以做到内容不重复。畲族山歌是民族艺术的一大特色,畲族山歌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猜你喜欢

假声畲族曲调
Wake up, Bunny
唱支山歌给党听——记畲族三月三节
谈声乐“真声”与“假声”演唱技巧
假声在民族声乐演唱与教学中的应用
畲族三月三
布谷鸟
畲族民歌
眉户《百戏图》《曲调名》考论
民族声乐演唱与教学中假声的有效利用
布谷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