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对青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探索

2020-01-02闫娟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年20期
关键词:青年人革命红色

闫娟

(延安王家坪革命旧址,陕西延安 716000)

近年来在经济、文化、教育、资本、生产等全球化发展的大背景之下,很多西方不良文化受到我国青年人的推崇和模仿,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甚嚣尘上,相当一部分青年人玩世不恭、追星娱乐、消极颓废,无所事事,甚至于走上歧途,“妈宝男”“啃老族”屡屡见诸报端网络。面对此情此景,应积极有效地利用当地的红色文化资源,对青年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使其免受或减少西方文化中消极因素的影响,积极学习弘扬中华优秀红色文化,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三观”意识,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形成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开拓拼搏、担当奉献之精神,将信仰融入生命,有信心、有热情、有追求,将个人的奋斗融入时代的发展要求中,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不负韶华[1]。

1 利用当地红色文化资源对青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意义

对青年的革命传统教育属于近年来培养青年人爱国思想与正确观念的主要措施,利用当地红色文化资源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工作,能够转变传统的教育模式与形式,增强革命传统教育工作效果,具体表现如下。

1.1 有助于培养青年形成正确的“三观”意识

青年人属于祖国的未来,培养其社会责任感与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至关重要。然而,目前在东西方思想剧烈碰撞的环境下,很多青年人的思想意识日益趋向复杂化和多样化,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产生了动摇,重物质轻精神,鼓吹个人利益和物质利益至上,淡化集体观念和奋斗奉献精神,“三观”变得极其功利化,这对青年人的思想和观念进步及事业心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而当地红色文化资源能够鼓励青年对共产主义信仰和艰苦卓绝开创事业的回顾学习,引导青年人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和实现民族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2]。利用当地红色文化资源对青年人由表及里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潜移默化地引导他们转变思想观念,形成自信自强、积极努力、向上奋进的“三观”意识,为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夯实精神之“钙”。

1.2 具有重要的思政教育功能

当地红色文化资源,主要是指共产党人与人民群众在革命斗争与社会主义建设期间所形成的革命精神与物质载体。对于物质载体而言,就是革命战争年代及社会主义和平建设时期所形成的革命旧址、革命纪念馆(场)等。精神层面包括延安精神、南泥湾精神、两弹一星和航天精神等,利用此类红色文化资源对青年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不仅可以进行红色文化资源的宣传,还具有一定的思政教育功能,可引导青年人转变错误倾向,通过实地现场耳濡目染地培育青年人形成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爱国、励志、求真、力行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行为意识。

1.3 有助于培养青年的爱国主义精神

红色文化资源中所具有的独立自由、不屈不挠、浴血奋战、艰苦朴素、自力更生、拼搏奉献等爱国主义精神,正是爱国主义教育不可多得的宝贵素材,往往能起到意料之外的教育引导效果。例如:组织带领青年人到当地的革命遗址、 革命纪念馆或烈士陵园中瞻仰学习,深刻领悟革命事迹和革命知识,在红色文化资潜的熏染和感召下,提升家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使命责任感[3]。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开展青年人的革命传统教育工作,还能够引导青年人在红色文化资源的作用下,形成良好的革命思想领悟,对革命思想有着正确的认知,树立良好的观念意识,这样不仅可以促使青年人爱国主义精神的良好发展,还能增强整体的革命教育工作效果,改善当前的爱国主义教育工作现状,打破传统工作的局限性,优化各方面的革命教育工作机制和模式,达到预期的爱国主义教育工作目的。

1.4 有利于坚定青年的政治立场

一般情况下,当地红色文化资源中必定包含着许多当地革命英雄人物的光辉事迹及优秀道德品质,也蕴含着许多令人敬仰的革命精神。可利用当地的革命遗址、 革命纪念馆与烈士陵园等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引导青年人进行参观学习,让他们追忆往日革命峥嵘岁月,回想和平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艰难险阻,展望未来辉煌复兴,感受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也可通过红色文化资源中的政治历史、社会背景、英雄事迹等革命传统教育,教育引导青年人坚定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政治立场和政治觉悟,胸藏家国情怀和凌云壮志。采用红色文化资源开展青年人的革命教育工作,还可以借助红色文化阵地、红色文化思想元素、红色文化核心要素等,编制完善的计划方案,通过有效措施开展各方面的红色文化教育工作,使得青年人在红色文化资源的革命教育下,对革命精神有着深刻、良好地理解,坚定政治立场,不会被西方国家的外来文化所影响,自身的理想信念绝不动摇,这样不仅能够促使青年人政治素养和思想素质的全面发展,还可以在红色文化的作用下成为新时期的优秀青年人才队伍。

2 利用当地红色文化资源对青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措施

为有效改善青年人的革命传统教育工作现状,在实际工作中应该重视当地红色文化资源的利用,将当地红色文化资源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具体措施如下。

2.1 加大当地红色文化资源的宣传力度

应当强化当地红色文化资源的宣传力度,将其巧妙合理地融入当地校园文化、 网络文化和大众文化中,借此提升青年人的革命传统与革命精神的宣传教育功能和效果。大力拓展丰富红色文化资源宣传教育的渠道、途径和内容,例如:在电视广播、报刊杂志、 演出晚会等融入当地的红色文化资源宣传知识;建设专门的红色文化网站,将当地的革命历史事件、 英烈事迹、 意义作用等红色文化资源纳入网站中,开设“红色文化论坛”“红色文化专题栏目”等,建设并营造出良好的红色网络宣传阵地和氛围,讴歌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借助更多主题元素,组建红色文化宣讲团,通过讲故事、唱红歌、跳红舞等激情教学或讲座等形式开展红色革命传统文化宣传教育[4]。需要注意的是,在宣传当地红色文化资源的过程中,还需形成良好的宣传工作模式和机制,利用网络信息平台、新媒体平台、快手和抖音视频平台等开展当地红色文化资源的宣传工作,这样不仅能够使得宣传渠道和途径符合当代青年人的生活,还能通过有效的宣传方法引导当代青年人树立正确观念意识,增强对当地红色文化资源和知识的理解程度,充分彰显当地红色文化资源的积极作用。

2.2 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开展革命传统教育

为有效提高当地红色文化资源的利用率,可充分借助社会资源开展青年人的革命传统教育活动。一是可积极探索并建设当地红色革命教育实践基地,组织带领青年人进行参观学习,要求其写出心得体会或制作PPT 课件,开展主题演讲或巡回报告会,并给予一定的表彰奖励,鼓励引导更多的青年人参与到活动中来,以此扩展提升红色革命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改善青年人的价值观与思想观;二是利用青年人好学接受新事物快,能够熟练应用智能手机的特点,鼓励他们制作并发布关于红色革命传统教育的网络视频,利用声、动、图等动态方法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强化红色文化资源对青年人思想、观念和行为的影响力,诱导吸引同龄人形成科学感知与正确认知[5]。组织者要把好关,严格审查,防止视频出现错误言论和行为,甚至触犯法律;三是要坚持不懈地挖掘并发挥当地红色文化资源在革命传统教育中的积极作用。例如:可以采用社会实践与社会服务的方式完成红色革命传统教育。组织青年人到红色革命老区进行社会实践和社会服务,在实践和服务的过程中学习体会当地红色革命文化精神,优化品格,从而构建良好的红色文化教育引导氛围,使得青年人在实践和服务中形成勇于担当、甘于吃苦、乐于奉献的精神,形成良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将当地红色文化资源的积极作用发挥出来。需要注意的是,在利用社会资源开展传统革命教育工作的过程中,还需结合青年人的思想特点、行为特点等,归纳总结丰富的经验,贯彻落实相关的红色文化教育理念和内容,增强青年人的思想素养和道德品质,这样不仅可以通过社会资源引导青年人全面学习和接触相关的红色文化资源、信息、内容,还能在当地红色文化资源的潜移默化影响下,形成正确观念意识,增强青年人的爱国主义精神、奉献精神、吃苦耐劳素养等,发挥红色文化资源在青年人革命教育中的诸多优势。

2.3 用英雄事迹进行革命教育革命传统教育

从本质上来讲,红色文化资源就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进行战斗和社会发展的革命史,其中蕴含着可歌可泣的英雄历史与艰苦奋斗的斗争历史,是中国共产党为青年人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将英雄历史中的英雄事迹应用在青年人的革命传统教育中,可耳濡目染地影响青年人,使其形成正确的观念意识。因此,在青年人的革命传统教育中,应该重视当地红色文化资源的应用,借助英雄事迹开展相关的革命传统教育,例如:在陕西延安就蕴含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革命事迹众多,革命志士辈出,在此情况下就可以充分利用革命事迹或革命英烈对青年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引导青年人到“四八”烈士陵园、“刘志丹”烈士陵园、“瓦子街”烈士陵园或凤凰山、枣园、杨家岭、王家坪、抗日军政大学等革命旧址(馆)进行参观,为其讲解各种英雄事迹或革命故事,使青年人对当地红色文化资源有了初步认识,树立爱国爱党爱人民意识和革命斗争精神。在此期间,还可以利用革命古迹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引导青年人深入了解革命英烈事迹及其斗争精神,把革命传统教育工作推向更高阶段和水平。在采用英雄事迹开展革命教育的过程中,还应该结合英雄事迹的内涵、内容等,为青年人制作和分享关于英雄人物事迹的影片、个人信息、经历等,这样在青年人全面了解英雄事迹实际情况的同时,可以使得青年人形成正确的观念意识和良好思想品质,在英雄人物事迹的潜移默化影响之下,树立正确观念意识,彰显出英雄人物事迹的在青年人革命教育中的作用和优势,增强青年人革命教育工作效果,使其在英雄人物实际的影响下有着良好的爱国主义精神,为了国家的富强、发展等做出自身的贡献[6]。

2.4 开展民族团结的教育活动

当地红色文化资源中蕴含着很多关于民族团结方面的理念与精神,而青年人的革命传统教育中民族团结的教育也非常重要。因此,在青年人革命传统教育期间应该借助当地红色文化资源开展民族团结的教育工作,全面增强教育的整体指导效果。例如:当地红色文化资源中,蕴含着“红军”方面的历史事件,可借助这些红色文化资源教育引导青年人对“红军”的长征精神形成正确理解,使其在全面了解“红军不怕远征难”北上抗日的伟大精神和深远意义,热爱并珍视国家民族,形成良好的民族团结精神,为构建出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需要注意的是,在民族团结的教育工作中,可根据当地红色文化资源的内涵与特点等筛选出最佳的教育资源,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渠道进行宣传,使青年人能够随时随地地学习感悟,在民主革命、抗日事迹、和平建设的影响下,感受历史革命为现代化社会所做出的重大贡献,勿忘历史,铭记党恩。对民族发展史与抗日历史、改革开放中的英雄人物、伟大付出等形成一定的敬畏感与热爱,珍惜现在的和平与安宁,增强民族凝聚力,形成在党的领导下团结爱国情感[7]。为了增强当代青年人的民族团结精神与情感,在日常的革命教育工作中,应该充分整合相关的红色文化资源,构建完善的革命教育工作机制与模式,积极开展相关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这样在民族团结教育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形成良好的民族团结教育环境氛围,还能充分调动当代青年人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情感,促使当代青年人思想素养的发展和进步,使得青年人能够成为国家富强发展的顶梁柱,形成良好的革命教育作用。

3 结语

近年来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青年人的革命传统教育受到广泛重视,尤其在西方文化进入青年人思想和生活的情况下,对其造成极大的文化冲击,导致青年人出现爱党爱国、担当尽责、吃苦奋斗、锐意进取、服务奉献等革命精神匮乏的现象。习近平总书记说:“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因此,必须高度重视青年人的革命传统教育,充分挖掘并利用好当地的红色文化资源,将当地红色文化资源的积极作用及其独特优势发挥出来,强化各方面的宣传教育力度,采用有效措施实施并完成青年人的革命传统教育任务,全面提振青年人的精、气、神,将青年人的个人理想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中,亿万青年人勠力同心必将共圆“中国梦”。

猜你喜欢

青年人革命红色
平凡中的伟大 青年人的楷模
红色是什么
红色在哪里?
掉发变胖失眠,现代青年人早衰现状
材料作文“做一个Nice 青年”导写
中国的出行革命
追忆红色浪漫
为啥找不到女朋友
粉红革命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