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背景下的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研究

2020-01-02娄博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年20期
关键词: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娄博

(河北科技大学,河北石家庄 050018)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智慧结晶,能够对大学生的三观产生积极的影响。当前,受多元化思想文化形态及西方教育的冲击与影响,大学生的道德意识较为薄弱,高校传统文化教育中存在诸多问题。为了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意识的教育,高校应挖掘传统文化资源,更新教育理念,通过多样化教学方式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渗透在当代大学的思想意识中。在这一理念的基础上,该文对新媒体背景下的高校传统文化教育方式进行探究,详情如下。

1 新媒体背景下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高校举办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对学生群体灵魂的培养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及国家文化实力的提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应对新媒体数字技术进行充分利用,以新媒体传播平台为依托使传统媒体的影响力得以提升,并不断创新出文化教育的传承发展之路。传统文化教育的发展需要在新媒体技术下运用信息技术平台将自身生命力和时代感体现出来,并且通过创建教学体系及慕课网站及文化图书馆数据库等方式有效开展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并对传统文化知识进行有效普及,从而不断树立当前学生群体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和认知。

首先,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是当前教育改革的必然需求。高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能够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使其与国际教育接轨,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国际化发展有着促进的作用。我国传统文化的体系结构具有时代性与传承性的特点,正因这一特性对知识理念的变革与转化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高校应将传统文化教育元素引入日常教育过程中,从而实现我国高校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目标。

其次,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能够提升院校文化教育的整体水平,通过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的开展对学生的学习现状进行监管,除此之外,还能够完善、丰富高校师生的文化水平,优化高校师生群体的思想文化认知,并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夯实基础。

最后,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能够帮助院校师生构建积极人格观念认知体系,通过传统文化教育对学生进行进取精神、忧患意识的培养,还能够为高校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有利条件[1-2]。

2 新媒体背景下高校传统文化教育价值取向

在当前社会发展背景下,社会环境逐渐改善,经济水平得以提升,教育思想观念形势呈现多元化。与此同时,西方国家的思想文化形态能够对我国高校学生的教育产生冲击性影响。在此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的影响不断凸显出来,根据高校对当前学生教育工作过程中的综合性教学路径进行研究,选取科学合理的方式及针对性媒介对当前高校学生进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知识的教学,能够对当前我国高校学生群体构建积极的人生观、社会观、价值观念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近年来,互联网技术及移动设备在社会上得以普及,并且应用在高校学生教学过程中。多样化新媒体技术及信息设备在高校学生教育过程中的应用能够丰富学生学习资源,扩展教学渠道。但是,与此同时为高校传统文化教学带来了冲击。面对这一问题,我国教育部门及相关学者应给予高度重视。

首先,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组织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学活动能够满足当前我国高校教育改革及发展的必然需求。高校开展传统文化实践活动,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提供了便利性条件。与此同时,我国高校教育事业及全球高等院校教育事业的进步能够对当前我国高校教育的国际化发展产生促进作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所具备时代性及传承性的特点,能够为我国传统文化知识的传承及发扬提供保障。与此同时,理念要素能够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及时代的变革发生转变。因此,高校在举办传统文化教学活动过程中应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元素进行合理应用,从而为我国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大力支持。

其次,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组织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实践活动,能够有效提升改善当前高校文化活动创建水平。在当前高校学生群体举办传统文化知识教学的监督管理下,能够使高校文化建设基础得以强化,并不断丰富高校教师及学生传统文化理念,从而对当前我国现代高校培养学生群体的文化思想及综合素养起到促进作用,并为我国高校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最后,在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开展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实践活动能够对高校学生群体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体系及人格观念提供助力。在高校大力培养学生群体忧患意识及仁爱思想的过程中,对其进行精神教育引导,能够有效改善并提升学生群体的思想认知及传统文化观念。高校在对学生群体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时,在其教学监督管理下,能够使学生群体的综合能力及个人智慧得以提升,为高校的发展提供助力支持。

3 高校传统文化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血脉,是中华人民的精神寄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凭借着独特的神韵与智慧成了凝聚力的源泉,为中华儿女的发展提供了动力。但是,随着我国经济体系的变革及外来文化的流入,不同种类思想频繁交融,在此环境中,需要我们对树立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正确认知并树立其文化自信心。新媒体背景下,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受到了多方面的冲击,存在着滞后断裂及现实的问题。

3.1 当前社会的多元化与传统民族文化的主导性存在冲突

当前,社会环境复杂、多变,多元化文化价值正是当前时代的主要特征。传统文化与现代理念的冲击,中西文化的碰撞使当代大学生在价值选择时存在诸多矛盾与困惑。此外,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在不断强化,新媒体设备的普及为其提供了了解事件的平台,与此同时,先辈的传统观念与现代价值理念产生冲击,单一的传统理念不再是唯一选择,这一现状不光制约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延续,还导致其出现流失断裂的情况。

3.2 当前社会的开放性与传统民族文化的保守性存在冲突

传统民族文化具有保守性与封闭性,无法吸收现代社会发展思想,突破原有局限,在与现代文化竞争过程中处劣势地位,失去了主导性质,并逐步沦为落后的时代文化形态,游离于社会发展的核心主流。随着西方文化在我国的流入,民族传统文化被当代青少年所忽视,部分青少年不懂得温良恭俭让与仁义礼智信的意义,不重视亲情伦理观念,过于青睐万圣节、圣诞节或者情人节,民族传统的中秋节、重阳节、端午节渐行渐远。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延续与传承受到了外来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多方面挑战[3]。

3.3 新媒体时期技术手段与传统文化的教育理念存在冲突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着鲜明的特点,被世代传承,源远流长,其内容主要包括文学艺术、哲学宗教、经济政治等多方面内容,为民族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凝聚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受某些落实渊源的影响,部门传统文化的延续依旧停留在文字传播这一阶段,没有完全适应新媒体时代全新的传播方式。尤其是在网络时代成长起来的大学生对新媒体设备十分熟悉,平板电脑、手机、电脑等网络设备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例如,大学生可以通过这些设备进行网上阅读,从而致使以书籍、报纸等纸质媒体为载体的传统文化被忽视,这一现状导致部分传统文化的传播处于艰难处境。如果高校传统文化无法进行创新,无法满足当前大学生学习需求,学习内容枯燥、乏味、无趣,那么,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将会遭遇瓶颈。

4 新媒体背景下高校传统文化教育方式的创新

高校开展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对当代大学生灵魂的滋养、 民族文化的延续及国家文化实力的提升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前为新媒体时代,在此背景下,高校应结合新媒体技术,以网络平台为依托,不断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之路进行创新,使新媒体的影响力及传统文化教育质量得以提升。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的开展应以新媒体技术为依托,在对网络平台及信息技术的运用过程中将自身的时代感得以凸显。想要使传统文化教育质量得体提升,高校可通过创建慕课网站、构建教学体系、创建图书数据库、依托传统文化传播平台的方式展开教育,从而提升大学生的传统文化认同感与民族认知度。

4.1 创建慕课网站

慕课网站指的是开放的、大规模的教育平台,是高校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开展的有效途径。慕课教育方式的出现可以说是教育发展中的里程碑。慕课能够为学生提供高质量学习资源,提供开放的、大规模的学习平台。此外,慕课还是互联网技术的结晶,能够体现学生的主体学习的地位,创建人与技术之间的和谐性。慕课将学习理念与网络教学平台相结合,提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地位。通常情况下,慕课平台包括备课、制作课件、在线讨论、内容解析、作业布置、学习笔记、教学结果检测与评估等不同种类教学服务。慕课平台几乎涵盖了传统文化教育过程中涉及的所有环节。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相关教师可以通过慕课网站展开对学生的教学,并将与传统文化知识相关的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知识串联起来,通过这一方式加强与学生之间互动,创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弥补传统教学方式中存在的不足[4]。

4.2 构建传统文化教学体系

新媒体时代下,高校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的开展应以网络媒介为依托,创建网络教学渠道。首先,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相关教师可以在院校网站上构建以传统文化知识为核心的教育体系,通过新媒体技术对其进行传播;此外,还可以发挥校学生会、社团、党组织的优势,开展不同形式、不同性质的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为其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其次,教师应提升自身对新媒体设备的使用熟练度,并通过网络技术对传统文化知识进行整理,帮助学生树立传统文化认知,提升其理解能力与鉴赏能力,为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4.3 创建传统文化图书数据库

想要提升传统文化教育质量,高校就应提升其重视程度,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传统文化图书阅读兴趣,鼓励学生阅读文化经典。为了给学生图书阅读带来便利性,高校可创建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图书数据库,将诗词歌赋等典籍汇集在数据库中,从而为学生提供免费阅读的平台。此外,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接触经典文学作品,阅读诗词歌赋,使其在阅读过程中体会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将与传统文化的研究成果收入其中,其中可以包括学术著作、汉学研究成果,从而开阔学生文学视野。为了提升阅读服务质量,院校可在图书数据库中开设信息反馈渠道,从而及时接受反馈意见,满足学生阅读需求[5-6]。

构建传统文化传播平台为了激发人们文学兴趣,近年来,电视上出现了“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等电视节目,且这些节目获取了超高的收视率,赢得了观众的喜爱。高校可通过播放传统文化节目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其在潜移默化中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此外,院校可以通过社交软件创建传统文化交流平台,为学生推送传统文化知识。例如,教师可通过创建微信群、QQ群、公众号等,通过定期发布与传统文化相关资讯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学生在阅读资讯后还可以进行转发,这一传播方式能够产生无法估量的影响[7-8]。

5 结语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具有民族性的瑰宝,对中国人的思想、行为有着深远的影响,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意识的养成更是有积极的作用。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高校传统文化的教育面临着全新的机遇与挑战。中国传统文化受外来因素与西方因素的影响,被人们忽视。此外,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导型与保守型与当前时代的开放性与多元性存在冲突,传统文化教育理念也与新时期教育手段存在差异,想要打破传统文化教育的僵局,高校应将传统文化教育与互联网进行有效结合,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引导。新媒体背景下,想要提升教育实效,就应充分挖掘教育资源与教育途径,打造高质量传统文化教育平台,才能够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得以延续。

猜你喜欢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
谁远谁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