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艺术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2020-01-02刘解答孙友平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年20期
关键词:师资就业指导艺术

刘解答,孙友平

(邵阳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湖南邵阳 422000)

高校艺术生就业形势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当下日益严峻。就业指导课程不再专属于大三、大四学生,而是贯穿于学生高效学习全过程,对学生毕业后就业具有重要意义。但是,许多高校传统就业指导课程形式化严重,课程从设计到落实都存在诸多问题,严重阻碍了就业指导课程作用的发挥,改革势在必行。

1 高校艺术生就业形势

从艺术生就业环境角度看,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高校艺术类专业年度招生量不断上涨。而学生毕业后一般朝着北上广等一线城市聚集,以谋求发展,而这些城市艺术类人才需求增速较慢,许多地区艺术人才处于相对饱和状态,这就加剧了就业形势的严峻性,导致许多高校艺术生毕业后就失业[1]。从艺术类专业角度看,与高校其他专业毕业生相比,艺术生就业更加灵活,通常来说,艺术生适应性、实践能力都较高,个人发展空间大。但是不足在于社会保障少,因此,高校就业指导需要给艺术生正确有效引导,以使艺术生毕业后追逐个人梦想的同时还能够为自己争取更多社会保障。从艺术生自身角度看,艺术生多数个性鲜明,追求自由,不愿受到约束,此类个性一方面表示艺术生接受新事物能力强,但稳定性差,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非正常就业可能性更高。

2 高校艺术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师资力量薄弱

就业指导属于综合性课程,囊括心理、礼仪、创业等诸多领域内容,涉及众多学科理论知识,需要具有综合素质的教师讲解课程,既具有教学经验与相关学科知识,又了解就业形势、市场环境等。但是目前,普遍高校为艺术生配置的就业指导教师并不具有上述素质,通常由辅导员、就业指导工作人员等担任,这些人通常具有丰富的就业知识,但是专业知识匮乏,不能站在艺术生专业的角度为学生提供指引,答疑解惑,发挥不了作用。在师资力量方面,给学生讲授就业指导课程知识的都是学校中的领导。很多学校都没有专门的就业指导教师,也没有较强的师资力量,教师的专业素养是参差不齐的,需要不断提升。就业指导课程大部分都是通过讲座或者课堂进行,主要讲授的内容是帮助学生制订职业计划,分析当前的就业形势等。而且教师没有增强学生在就业时的心理素质,教师和学生没有充足的互动,也没有对个别学生单独进行指导,这样就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业指导课程比较偏于形式化,也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2.2 教学形式固化

教师采用一定的教学形式为学生讲授知识,教学形式对教学质量、效果有直接影响,就业指导课程实践性极高,重在学生参与、互动,艺术生所接受的就业指导仍为理论教育为主的教学,缺少互动、案例分析,学生呈现出被动听课状态,同时也没有体验到与实际招聘相关的场景,课堂上普遍气氛沉闷,内容乏味,信息也十分老旧,实用性低,多数学生只能够从教师的讲解中对求职礼仪有所了解,以及略懂目前就业形势、就业政策[2]。

2.3 课程设置随意

就业指导课程设置存在随意性,对艺术生专业特点考虑较少,对就业矛盾分析有限,因此,往往难以达到指导效果。例如,美术类学生就业问题集中表现在,综合素质低、文化基础弱、专业技能高、求职技能低、自我期待高、心理压力承受度低等。面对如此多的就业问题,许多高校仍然采用传统理论教学方法指导美术生就业,例如,介绍一般就业政策,面试技巧与准备工作,如何在笔试中获得成功等,而忽略了学生的心理因素,且多为大班课,少有从学生个体角度出发,为学生设身处地考虑,导致学生不能在课上获得其真正想要的知识,收获甚微。

2.4 课程体系不全

高校艺术生4年学习时光均在为求职做准备,包括理论知识学习、实践能力培养,与专业能力相当的是,求职、就业、创业技能也不能朝夕之间形成,需要一点一滴积累。目前,高校艺术生就业指导课程通常只在大三、大四设置,而大一、大二并没有,学生初接触就业指导课程就面临毕业,缺少大一、大二的理论知识、实践经验做奠基,纯粹讲解技巧性知识难以从根本上提升学生就业率。

2.5 学生没有充分参与到课程中

大学生就业指导是为学生和就业单位的双向选择和学生自主就业提供方便的一门课程。当前,每个学校设置的就业指导课都是有差异的。根据调查显示,部分学校在大四的时候给学生开设就业讲座,还有的学校在学生高一的时候给学生开设职业规划的讲座,还可以让学生将自己的学业规划写成文章。职业生涯讲座并不在学校的培养规划中,不像平常的专业课有必修和选修的区分,只是学生需要参与的一项活动,所以并没有得到学生的关注,学生也没有积极参与到职业规划讲座中。学校认识到了学生参与度不高的问题,能够弥补学生职业生涯计划中的问题,为学生开设就业指导课程。

3 高校艺术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改革对策

3.1 建立专业师资队伍

师资水平直接影响教学质量,想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重视优化师资。就美术专业而言,其就业指导教师通常为在美术院中担任学生工作的辅导员或者就业指导工作人员。存在师资结构单一,教师多数没有经过专业就业指导培训,自身知识水平不能达到专业水平要求,因此,有必要构建专业师资队伍。

第一,丰富师资来源,多渠道、多路径、多区域聘任教师。例如,美术专业就业指导课程教师,可以着眼于专业本身,选择兼具学科素质、就业经验且关爱学生、 富有责任心的教师,任命他们为就业指导教师。同时注重吸纳社会资源,建立就业指导教师选拔与升级制度,吸引外部人才目光。另外,还可以采用校企合作模式,聘请对美术行业就业市场需要具有深刻认知的人为学生讲解就业现状。这不仅能够提高教学水平,还能够为学生开辟实习场地,丰富学生实践经验。

第二,培训现有师资,定期、不定期培训现有师资,为其提供经费支持,优化就业指导培训形式,为教师开辟到企业中学习的机会,加强校企交流、沟通,便于让教师了解当下艺术生就业形势。同时注重结合实际需要扩宽培训面、优化培训方法,提高培训效果。

3.2 改革传统教学形式

就业指导,顾名思义,强调学生操作性、应用性,因此教学形式也应灵活多样,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具体而言,将教师讲解理论知识与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相统一; 将就业求职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统一;将教师启迪式教育与学生体验式、交流式学习相统一,构建动态化教学模式。高校还可以开辟市场资源,形成就业指导教学建议,具体如下。

第一,聘请业内有名望的企业高管、知名网站管理者为学生进行培训,将学术讨论与就业交流相融合,借助业内成功人士现身说法让学生转化传统就业观,改变就业态度,扎实理论技术,耐心磨炼实践技能[3]。

第二,加强校外合作探索,为学生谋求稳定的就业实习基地,例如,为学生提供到相关单位实习的平台,可以定期带学生到相关企业参观、学习,让学生对未来可能的从业环境有所了解,并使其明白各个单位对其专业技术的要求,使其具有紧迫感,重视大学基础知识学习。

第三,改变传统固化的教学模式,教师课堂讲解理论知识注重引经据典、列举数据、案例教学等,引导学生思考,为学生提供讨论的机会,鼓励学生分享就业想法,便于掌握学生就业心态,有针对性地为学生提供帮助[4]。

3.3 科学合理设置课程

高校学生来自五湖四海,毕业后流向各不相同,且学生对自身未来职业看法也存在差异,认知水平因人而异。目前的就业指导难以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必须重视提高课程设置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围绕学生自身特点为其设置课程,同时结合艺术生就业需要面对的实际问题,为其提供面向市场需要的指导,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与许多专业不同的是,创新、个性是艺术生的生命线,因此,艺术生也多极具创新性,且个性开放,自我意识、表达意识均较强,面对此种特征的学生,就业指导教师应当结合他们的个性,联合目前就业实情为学生提供学生易于接受且符合实际的就业指导[5]。设置课程应以小班课为主,谋求因材施教,巩固教学效果,重视解决学生个体困惑,还可以针对学生个体,为其构建个性化档案,时刻关注学生求职意向变化,引导学生朝着符合实际、实现价值、健康向上的道路谋求职位,同时鼓励学生为此付出努力。

教师应该为学生制定科学完善的教学结构,在学生整个4年的学习中为他们进行职业指导。就业指导应该从低年级就开始,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制订不同的教学计划,对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让学生更加了解自己的专业、 清楚自己就业的优势和不足,了解当下的市场需求,并做好在职场中的定位,为将来的就业做好准备。在课程设置方面,在不同的年级,有不同的教学任务,教师选择的教学素材也应该有所不同[6]。例如,在大一期间,教师应该设计专业导论课,为学生做专业方面的指引,介绍专业的发展、专业课程以及培养目标和专业学习素养等,这样学生能够清楚了解专业的发展,了解专业对人才的要求,从而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确定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做好铺垫。在大二、大三期间,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专业知识,为将来的就业做好准备。在大三时,学生会面临考验、留学和就业的选择,教师开设就业指导帮助学生确定自己志向,并做好实施准备。在大四期间,教师开设就业指导应该让学生学会求职和面试的方法,主要是面对就业的毕业生,由于这类学生缺乏生活阅历,在就业时会比较拘谨,教师要教给学生就业的方法,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7]。

3.4 构建完善课程体系

完善的课程体系需要高校将学生顺利毕业以及就业需要掌握的技能、知识等完全融合,把就业指导融入学生就业的全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就业意识,促进学生自我设计、学习、规划等,不断提高就业能力。以美术生为例,高校需要研究美术生心理特点、学生就业意识、就业能力、就业环境等,同时分析学生未来可能从事的工作,在此基础上有目的性地为学生提供指导,并让就业指导贯穿学生学习全过程。大一到大四可以做如下改革。

大一,就业指导的目的是让学生重视就业,重视职业规划,唤醒学生规划未来职业发展的意识。帮助学生认知自我,建立学习目的,帮助学生正确认知世界,对自己未来的职业世界有所了解。

大二与大三,引起学生对自身能力、专业知识的重视,引导并鼓励学生提高专业能力,以此增强未来在职场上的竞争力,同时鼓励学生参与相关比赛,例如,广告设计比赛,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为毕业后顺利就业奠定基础。

大四,专门为学生讲授目前的就业形势、政策、环境,为学生提供就业方向,开拓学生就业思路,培养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培养学生面试、求职、笔试等技巧,帮助学生就业。

就业与学生自我价值实现、 获取幸福生活息息相关,也同国计民生密不可分,因此,必须重视高校艺术生就业问题。我国政府为高校毕业生开辟了诸多就业红利,且对高校也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就业指导课在新形势下显得尤为重要,高校必须予以重视,将就业指导作为为学生、为小家、为大家做出贡献的重要平台[8]。

4 结语

当代艺术类职位是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此类岗位要求从业者兼具理论、实践知识,同时还需要拥有创新、个性、艺术等思维。传统就业指导课已经难以满足学生就业需要,因此改革势在必行,该文在分析实情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改革对策,希望发挥抛砖引玉的作用,为高校开拓改革思路,促进学生就业。

猜你喜欢

师资就业指导艺术
案例教学法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初探——以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为例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乡村小规模学校师资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纸的艺术
高校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中作用探究
论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师资培训体系的构建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幼教师资培训班在京开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