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环境下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索

2020-01-02赵宏玉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年32期
关键词:职业院校思政政治

赵宏玉

(黑龙江护理高等专科学校,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随着新媒体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新媒体以不可阻挡之势渗透到职业院校思政教育领域。职业院校学生对新事物的接受度极高,在新媒体背景下表现出极强的适应性和活跃性,学生很快成为网络海洋中的畅游主流,在新媒体时代职业院校学生对信息资源的掌握极为丰富。因此,借助新媒体信息技术开展教学已经成为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亟待探索的新路径。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了新的课题,即探索如何利用新媒体信息展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路径[1]。

1 新媒体环境对职业院校学生思想教育的影响

1.1 新媒体具有复杂的特性

新媒体是一个统称,包含了所有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传播渠道,以电脑、手机、数字电视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2]。新媒体具有独特性、灵活性、丰富性、开放性、便捷性、虚拟性等特点,新媒体对职业院校学生的吸引力是独特的,其魅力超越了任何其他方式的学习和娱乐方式; 新媒体具有灵活性,突破了传统的地域和时间的局限,无论是大块时间还是碎片时间,学生都可以随时从新媒体上得到满足;新媒体上的内容是无比丰富的,海纳百川的数据信息随时随地可以获取; 新媒体平台是开放性的,学生们借助微信或QQ 这些通信软件满足了扩展社交圈的需求; 新媒体为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便捷,对学生的内心需求掌握精准,抖音或快手等能满足学生充分展示自我和消遣时间的动态软件,方便购物足不出户即可下单的淘宝,还有各种能满足窥探他人生活的直播间等。新媒体为学生获取信息、表现自我、消遣时间、购物互动提供了便捷的空间。新媒体网络空间内容广泛,涉及面广,海量的资源免费共享等特点可以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素材,增加思政教育的趣味性和多样性。但是新媒体具有的虚拟性会影响职业院校学生的社交能力,长期沉迷网络的学生心态会发生变化,社会上有“宅男宅女”这样的词语就说明,学生不宜长久沉浸于虚拟环境之中,容易患上社交恐惧症,从而对学生的一生产生巨大的影响。

1.2 新媒体给职业院校思想教育带来新挑战

互联网时代的兴起,信息的交互方式已经全面更新,人们生活和学习的平台从传统的线下逐渐转移到了线上,职业院校学生是活跃在微信、QQ、微博、论坛和各种直播平台上的主流人群,他们通过实时的信息获取来满足自己的学习、生活与娱乐需求。然而,过度的信息刺激导致了很多学生网络成瘾,每天沉迷于各种新媒体娱乐平台不能自拔,反而忽略了新媒体的学习功能,消耗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去研究明星八卦和观看抖音快手这类专门消磨人们碎片时间的新媒体娱乐项目,甚至占用了本该上网学习的时间[3]。而且,互联网络上的信息与价值观鱼龙混杂,大量虚假信息混迹其中,甚至还有很多别有用心制造出来的负面信息也在网上大肆传播,职业院校学生还没有能力清晰分辨网络信息的质量,因此极易被影响身心健康和三观的形成,这给职业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事业带来了挑战的新高度。

2 职业院校利用新媒体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2.1 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进行创新的迫切需要

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学生们要获取学科相关信息主要通过查找书籍、报纸和通过电视和广播等途径,但是这些传统的传播模式非常低效,查找过程也非常麻烦。互联网时代新媒体的诞生使采集信息学习新知识变得方便快捷。因此职业院校需要及时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顺应网络时代大潮,将思想政治教育合理嫁接到新媒体平台之上,将职业院校学生消耗在娱乐版块上的碎片时间抢占回来,而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平台要注意的是如何吸引到学生的注意力和怎样使学生产生兴趣,还要给学生提供可以交流互动的便捷方式,使学生在新媒体平台上不仅可以充分获取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知识,更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自由发挥自己的观点,从而锻炼学生的创造性和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2.2 新媒体是职业院校必须要占领的思想教育领域

职业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塑造学生正确三观最重要的事业,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之下,学生群体已经在新媒体平台上扎根,那么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事业务必要占领新媒体这一重要思想领域。在新媒体盛行的当下,每个人都可以借助新媒体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每个人也都可以自由的创造和传播新的信息,良莠不齐的信息大量充斥着网络世界,正确与不正确的思想在网络上并行,作为三观还未成熟的学生,势必会受到不同信息的影响,特别是一些价值观错误却被盲目追捧的负能量信息,思想受害者往往是涉世未深的学生。这给职业院校的思政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难度。如果职业院校不去抢占新媒体这个大平台,就等于把这个思想、文化、价值观影响力最大的思想主流阵地拱手让人。这是不负责任的做法,职业院校务必要抢占新媒体这个思想领域,掌握我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优势,在新媒体环境下坚持做好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事业。

3 新媒体环境下职业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3.1 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互联网文明素养教育

职业院校学生的三观和心智都处于养成阶段,各个方面都不成熟。职业院校要利用新媒体平台构建积极向上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围,将学生的文明素养和网络安全充分结合,教导学生如何分辨梳理新媒体的多重导向,让学生明确看清信息的内在本质,明智清晰的使用多媒体进行学习和生活,教育学生不要沉迷于浪费时间的娱乐版块,不要轻信和传播新媒体上非经求证的虚假理论和谣言,职业院校利用新媒体平台要不断地健全学生的人格,全面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境界。重视新媒体安全及文明的宣传工作,擦亮学生的双眼使学生建立网络文明责任意识,最终使学生掌握在新媒体时代的自我保护和管理能力。

3.2 培养新媒体环境中思想政治教育优秀团队

思想政治教师是思政教育的生力军,是学生正确价值观形成的塑造者和引路人。在当前的新媒体时代,职业院校亟待培养一支优秀的思想政治教育团队来进行新媒体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打造高素质、专业化的思想政治教师队伍,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事业的重要基石。职业院校应针对院校的实际需要,选拔合适的思政教育人才,制订相关的思政教育培训计划,打造具备思想作风过硬、业务水平优秀、技术能力强悍的职业院校思政教育团队[4]。首先教育团队人才要具有极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专业理论素养,还要不断提升思政教学艺术和教学能力,不断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荣誉感,才能成为学生喜爱的教书育人典范,教育团队人才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要高,才能保证正确引导学生的思想政治方向,还要有不断自我学习的能力,为学生做好榜样;其次,教育团队的技术能力要过硬,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要能跟上新媒体的运行规律,掌握新媒体的发展机制,熟悉新媒体平台的操作流程,增强对新媒体的动态管理能力和突发舆情应急处置能力,只有教育工作者熟悉掌握对新媒体平台的应用,才能将其作为教育工具进行高效的思想政治教育; 与此同时还要注重在学生内部挖掘思想觉悟高综合素养过关的人才,选拔出来后统一进行培训,为打造学生思政专业团队打好基础,在适当的时机为教师进行思政教育协助的工作,发展师生共同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事业。最后,职业院校要针对思政教师建立完善的教学督导机制与教学考核体系,并定期进行培训,为这支思政教育团队提供科学有力的支持与机制保障。

3.3 运用新媒体开展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学

职业院校在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之际,要将新媒体充分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当中,实现线上线下全方位多角度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职业院校应当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新媒体学习环境,引进先进的网络设施及计算机配套设备,并制定出系统全面的新媒体教学制度,对教师团队进行新媒体运用方面的相关培训,还要培养新媒体专业技术人员。教师团队应当与时俱进全盘接受新媒体教学模式和全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保持时代进步的敏感性,及时更新过时的思想政治教学理念,并积极应用新媒体开展职业院校的思想政治教学。例如,利用新媒体建立微课堂,随时将有益而丰富的思想政治学习资料分享给学生,在线向学生发起学习任务,监督并指导学生在课下能够独立自主地进行思想政治学习等,随时在线发起投票或讨论等方式增加学生对活动的参与度,教师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将学习主体的位置还给学生,只需做好学生的有力后盾,引导学生做主动学习的主人。教师要注意的是,多媒体只是增加思想政治教育趣味性与便利性的工具,切不可将多媒体变成学习的内容。

3.4 打造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题的新媒体思政学习平台

构建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基础的新媒体交互平台,通过提高平台吸引力,丰富平台内容,使学生主动利用平台进行思想政治学习,做到既突出新媒体平台的多元化特色,又不偏离思想政治教育核心,全面提升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5]。新媒体思政教育平台首先要凸显网络时代的快新多这三大特点,内容迭代要快,热点信息要新,跟住网络潮流节奏,抓紧学生眼球,并借着热点事件等进行思想政治理论的探析教育,解决学生对瞬息万变的社会产生的价值观的迷惑,成为学生精神上的依靠,稳固在网络领域中的精神文化领导地位。其次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平台要结合职业院校的学校精神、学校校规、学校校歌等代表性的校园文化,让学生在新媒体平台上接收思政教育的时候能够充分融合进去,产生共鸣。优秀的校园文化可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加入职业院校的建设实践当中,更快提高自身的能力。再次教师要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上的在线交流模块随时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多倾听学生的内心想法,为学生及时答疑解惑,在思维的碰撞中激发彼此的创造性观点,做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合格指路人。最后要做好平台交互的技术支持,及时更新与完善新媒体平台上的学习资源,做好把关工作,仔细甄别资料来源,将不够科学与正确的错误信息挡在门外。在整合新媒体平台上的学习资料时尽可能避免内容枯燥乏味,多运用图画、音乐、视频等将教学资料变得丰富有趣,以增加学生对于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可以增加红色电影、爱国戏剧等直观的教育内容,让学生在生动的学习模式下领悟正确的思想观念,并塑造正确的三观与道德标准。职业院校应将线下思政课堂和思政新媒体平台学习合理接轨,全面创新思政教育模式,突破学生思政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局限,最大化拓展职业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领域。

3.5 优化思政教学的内容,革新思政教育考核模式

新时代大学生的思维特点与过去有很大的不同,职业院校应该摒弃过去传统的教育思维与理念,不断更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与观念。首先,应该针对当今大学生的思维模式,在原有思政教育优势的基础上,结合目前的时政热点,设计全方位多元化的思想政治教学模式,不断的优化思政教育的课程内容与学习环境,并增强红色理论的引领性与正确价值观的渗透性,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细做透不能浮于表面[6]。其次,在原有系统的思政教育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继续细化设计思政的授课方式,例如,增加课堂内小组讨论、专题分析、热点辩论等全员参与互动式的教学方法,课堂外增加参观红色文化纪念基地,解读先辈的英雄事迹等实地实践的机会,让学生们多方位感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精髓与重要性,从理论与实践等多方面拓展思政教育的实效。最后,要革新思政教育的考核模式,过去的思政课程多是通过笔试来考核学生的学习成果,方法单一往往流于形式,学生通过死记硬背来应付考试,思想上受教育的深度得不到真实的体现[7]。职业院校应建立多元化系统化的综合考核体系,引入观点评论、专题报告、实践体会等考核方式,让学生通过更直观与深入的方式进行思想政治学习的考核,这样不仅能够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科学客观的评价学生在思想政治学习成绩,还能调动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学习的积极性。

新媒体的复杂特性要求职业院校合理慎重的利用好这个双刃剑,要有战略的抢占这个信息量爆炸的新时代思想政治影响阵地,为职业院校学生打造正量纯净的思想政治学习环境。教育环境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地更新迭代,作为培养未来技术人才的职业院校面对新的挑战,要积极地面对和做出周详的战略部署,为学生打造适应时代发展的崭新的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全面提升未来技术人才的综合素养。

猜你喜欢

职业院校思政政治
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思政课“需求侧”
“政治攀附”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政治不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