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果产出教学模式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2020-01-02张强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年32期
关键词:成果目标教学模式

张强

(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校,广西南宁 530031)

1 传统课程教学模式教学现状

(1)以教材学习为主。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仍以“教大于学”的理念开展课程教学,以自身为主导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无法依据自身需求获取所需知识,而这也背离现代化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教材讲解占有极大的比重,教师在教学中忽视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具体需求,使学生虽然学习与记录知识,但并未打下扎实的基础,也无法将课堂中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践中。(2)忽视学生的主体性。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依据自身想法改正学生的学习习惯与学习进度,使学生在学习中只能被动的依靠教师进行学习,按照教师的要求与需求完成各项任务。缺乏对学生的重视,使得学生并未掌握精髓。(3)统一教学模式。以应试教育为背景开展教学工作,使得教师只能依据统一且定向的知识灌输为主,通过对教材内容结构及其知识点的讲解与分析布置课后任务,使教师无法在规范的教学活动中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忽视学生之间的客观差异,使得学生个体学习情况参差不齐。(4)以考核成绩为评价标准。传统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成绩即是对其知识点及日常学习情况的综合性评价,教师在教学中仅对学生的成绩进行评判,而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无法对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与掌握情况进行准确评估,在一定程度上打压学生的学习自信。

2 成果产出教学模式的应用价值

成果产出教学模式以学生为本,重视学生的实际需求,通过对学生学习成果的提前预期,为其提供良好的学习方式,使其能够在科学的教学模式中获得理想的学习效果。成果产出教学模式,将学生的学习目标、实现方式、基础过程及后期评价作为整体教学体系,其不仅关注教学系统的组织结构,还能够保证学生在学习中能够获取实质性的效果,而这与传统应试教育也有着极大的区别。迎合时代发展,成果产出教学模式应运而生,教师在教学中基于成果产出教学模式,转变现有教学理念,依据现代化教学手段开展课堂教学进一步提高课堂教果及有效性。设计教学活动是依据教学目标为导向,在课堂中优化与完善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中掌握有效的学习方式,从而获得理想的学习效果。教师为实现成果产出的实际价值,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学生的既定目标出发,帮助其取得理想的学习成果,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利用成果产出教学模式突破传统教学的桎梏,改变以教师为主导的方式,以知识传递明确学生的需求,通过合理、有效的课堂设计,使学生能够完成任务评估,并在科学评价中发现自身不足。课堂教学在利用成果产出教学模式时,不再有教师为主导,而是成为师生共同参与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中心,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构建清晰的知识体系,使其能够明确划分各项知识的重点与难点,从而降低学习难度。教师在课程中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手段,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技巧,从而提升学习技能。成果产出教学模式的目的在于提升师生之间的信任度的同时相互促进、共同进步,紧密围绕成果产出,以正确的教学导向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实现教学平衡。

3 成果产出教学模式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3.1 依据成果产出模式优化教学目标

我国高等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依照多元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使其能够依据自主分析、探索等方式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现阶段,传统的教学模式偏离人才培养教育目标,使学生在学习后无法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因此,以成果产出教学模式为主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发挥自身主体地位,以良好的动态教学提升自身能力。教师在教学目标中应当明确课堂教学规划依据成果产出教学模式开展课堂教学活动,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性能力。与传统教学模式不同,成果产出教学模式中所遵循的理念以学生在学习后能够获得理想的学习成果,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为实际目标,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以理论知识与综合技能结合提升自身分析与创新能力。在成果产出教学模式中教师应当以功能及形式对课堂内容进行合理划分,引导学生能够主动且积极的学习课堂知识,利用多元化教学手段为学生创建学习情境,使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能够快速融入课堂,以提升自身技能,进而锻炼自身的综合能力。教师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逆向设计教学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其未来发展需求为前提,设置预期成果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领会明白学习的意义与学习的价值,进一步提升自身能力,结合理论知识,以内外需求为切入点,实现现代化创新课堂的设计。例如,教师在教学中为掌握学生的具体需求,依据课堂内容采用问题设置,鼓励学生回答问题,针对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疑问,调整教学方式及内容,使学生能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加强实践练习,通过构建良好的知识体系发挥自身潜力。成果产出教学模式的应用改变原有传统教学模式中单向输出的方式,以动态化教学提升整体课堂的灵活性,使学生即便在统一的教学环境下贯彻差异化教学,依据学生之间的个体性差异设定教学目标保证课堂教学效果,以成果产出教学模式为基础,提升整体教学内容的灵活,以动态化教学内容的安排推动学生发展。教师依据成果产出模式优化教学目标,选择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内容,通过分层任务动态监控学生的学习情况,强化学生的薄弱环节。

3.2 利用成果产出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成果产出教学模式的应用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在教学中以学生的实际能力作为评估主体,发挥学生的内在潜力,使学生在成果产出教学模式中能够培养自身未来发展所需要的能力,结合现有学习知识完成学习目标[1]。在现阶段高等教育教学中教学目标的设计不再以应对考试为主,教师利用阶段评估、学期评估等方式,设置相应测试环节检测学生的预期学习目标,通过科学的评价方式评估学生的实际能力,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中熟练运用各种技能,进而完成预期学习目标。转变教育观念、规划教学环节、优化课堂内容作为成果产出教学模式的主要方法,教师在教学中应当转变自身观念,以辅导式教学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能够在良好的氛围中积极沟通,以共同参与式课堂提升整体教学效果。教学目标的设定依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及综合能力为主,教师可以利用正向、反向内容设计,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对于学生主体而言首要任务即是掌握学科知识,转变自身学习态度,通过发挥自身主体性积极与学生或教师进行沟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内容是教学改革的重要依托,而以内容为切入点,应用实践成果导向能够取得较为理想的成果,对于教学实践而言,改革教学内容,以成果导向进行指导,需要教师转变自身角色定位,由原来课堂的主导者转化为学习的引导者、知识的辅导者,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与启发下能够对所学习内容予以自主安排,合理规划学习时间。而明确的学习目标,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进而保证学习成果。在成果产出教学实践中以其整体产出所体会的社会价值,使学生能够以强烈的求知欲,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而在教学模式中以获取产出结果为主,设定相应目标,使其能够围绕目标点定位学习,进而以良好应用深化对知识内容的理解。对教学内容进行全新设计作为教师在制定成果产出教学目标时的重要工作,应当明确认知实践成果导向的重要性,遵循成果产出模式对于整体内容的调节效果,使学生能够与教师在此中模式中完成对教材内容的有效交流。教育管理部门应当鼓励成果产出教学模式的应用,其通过对教学模式合理规划,使其能够全面贯彻于课堂教学中的各个环节,学习知识的产出成果无法通过语言定义,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注重多项成果产出,以学生的基础学习预期教学目标,通过灵活的设计方式丰富学生的课堂体验,使学生能够在趣味性课堂中积极参与,进而掌握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成果产出教学模式能够转变教师与学生的思维,通过对知识能力等方式的优化,改变单向知识传递的方法,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中实现自身综合能力的发展。将所学知识应用在实践中,不断调整教学过程,采用多元化教学手段开展教学工作,能够进一步实现现有教学目标。教师依据学生的学科需求制定不同的能力指标,使学生能够完成阶段性目标测试,在检验学生学习成果时,利用成果产出丰富课堂教学内容,针对学生个体差异设置不同的目标,使学生能够在个性化的学习中发挥自身潜力[2]。

3.3 实施成果产出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成果产出教学模式的意义在于能够改革课程教学,促进我国教育行业的长远发展,提升教师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成果产出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结构,还能够通过科学评估学生学习成果,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实质性需求,调整教学手段与教学内容,通过对现有教学结构的优化,全面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教师专业能力与教学技能的提升作为保证学生学习效果的前提,以综合能力为目标、理论知识教学为导向,使学生能够获得符合自身需求的教学内容。多元化教学手段能够推动学生的能力发展,使学生在完成学习目标后进行深入思考成果产出教学模式[3]。例如,在教学中教师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结合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的知识内容,使学生能够在具象化的学习中领会知识点,进而构建清晰的知识结构。在成果产出教学模式中,教师应当与学生共同讨论,对现有整体教学目标的实现路径予以明确,改变原有盲目学习而未能取得显著成效的方式,只有明晰产出路径,讨论实践经验、领会心得,才能制定以产出目标为方向的具体教学路径。教师在教学中优化理论教学方法增添趣味性,实时成果产出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实践内容为依据有效支撑成果产出目标的实现。教师引导学生依据理论知识进行分组讨论,对于所学知识的强调技艺同时更加注重学生对于整体内容的自身感悟,强化学生的理解,使学生能够在掌握重点理论知识中明确成果产出目标的指示性作用。除此之外教师以其自身引导者身份补充课堂信息,纠正学生在讨论时所产生的错误偏差,以创新形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使学生能够在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发挥自身能力,以其周密性思考,提高知识应用效果。成果产出教学模式在课程教学中以现代化教学理念开展各项工作,通过明确教学目标的设置为学生提供多种教学资源,使学生能够在丰富的内容中提升自身技艺,掌握理论知识,通过实施成果产出培养学生综合能力,进而推动自身个性化发展。

3.4 应用成果产出增强学生体验

随着时代的发展,建设手段也由原来的传统模式日趋现代化,而不断进步的研究理论也进一步优化成果产出教学模式。教育工作者越发重视以成果产出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方式,正确认知其对于课程的引导性价值,以现代化教学手段与先进科学技术为依托,利用成果展出模式为指导,成果产出教学模式的应用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中所遇到问题的能力。终于成果产出的先决条件即是重视问题导向,课程在开始之前,教师应当明确认知问题导向与成果产出两者之间存在的关联,寻找有效举措施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研究意识,锻炼学生研究能力,使其能够在学习中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为后续参与研究性活动提供有效助力。理论知识讲解作为课堂时间内的主要方式,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在课外进行实践活动,以多项调研方法深化知识理解,并以发现、分析、解决问题三级方法梳理知识结构。成果产出教学模式与其他传统教学模式的区别在于其更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以科学合理的任务驱动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能够自主参与到课堂活动中。而成果产出教学模式完全遵循新课改教学理念中“以人为本”这一原则,教师在课堂中为发挥学生主体地位这一价值理念,首要工作即是使学生明晰自身定位,进而踊跃发表自身想法与意见,提高以成果产出为导向的课堂教学设计效果。为丰富学生的课堂体验,依据构建筑实现过程,使学生能够以成果产出为导向对课堂流程及相关体系予以明晰,从而体验不同教学方式所带来的不同感受,进而选择符合自身需求的学习模式,利用自身所掌握的知识解决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而以任务为核心作为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主要内容,学生以成果产出教学模式为依托,运用所学知识完成既定任务,不仅能够强化自身对知识的运用能力,还能够深化对知识的理解,通过考核、强化等多种方式提高教学活动效果,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力,使其在成果产出教学模式的应用与开展中实现教学目标,增强学习体验。

4 结语

在课堂教学中以成果产出为主要教学模式的目的在于发挥课堂教学的实践性与应用性,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密切结合知识与理论使学生能够以自我为中心培养综合能力,从而提升课堂教育效果。成果产出教学模式能够在实现教育目标的前提下,丰富学生的课堂体验,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的同时锻炼操作能力。

猜你喜欢

成果目标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验收成果
数说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成果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2018数博会4大成果
一张图看懂“论坛成果清单”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