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主题阅读教学模式的构建路径

2020-01-02张月铭潘伊美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年32期
关键词:教学活动高中语文内容

张月铭,潘伊美

(广西贵港市达开高级中学,广西贵港 537100)

打造有效阅读课堂,可使学生学习事半功倍,降低学生学习难度,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取得更好发展。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主题式阅读教学模式被大力提倡,旨在突破阅读教学的局限性,提高学生阅读能力。高中语文教师需要重视学生技能的培养,把教育面向未来,使学生真正学有所获,可把所学应用于实践之中,以此有效完成教学任务。为了跟上时代发展前沿,高中语文教师需要勇于创新,打破固有的教学模式,把教育改革要求作为指导思想,重组教学结构,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以此促进学生学习水平不断提升。

1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困境和局限性分析

高中语文阅读内容所涉及的领域较广,增加了学生的学习难度,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很大的考验。目前,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其困境和局限性制约了学生的学习发展,降低了教学效率,教师需要采取措施,重整教学结构,为学生打造有效阅读课堂,使学生在学习中取得实质性的收获,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首先,据实际教学情况来看,一些高中语文教师依旧保持着传统的教学理念,不敢创新,故步自封,保留着老一套的思想,导致学生在学习中感受不到乐趣,学习状态比较低沉,不能在课堂上认真听教师的讲解内容,这样的教学理念已经不再适用于当前的教育改革要求,阻碍了学生进步。其次,部分高中语文教师深受应试教育影响,在教学中,更多时候会依据历年来的高考重点,灌溉式地给学生讲解考点内容,要求学生多掌握一些考点知识,导致阅读教学存在局限性,忽视了学生个性培养,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不利于学生综合发展。高中语文教师应当根据教育改革发展趋势,创新教学模式,为学生构建高效课堂,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取得进步与发展。

2 构建主题教学模式的价值和意义

主题性阅读的价值正逐步显现,具有独特的优势,构建主题模式,其价值和意义较为突出。此种教学模式符合新课程改革需要,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发展需要。高中语文教师可通过多种路径,开展主题阅读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明确阅读方向,使学生有效学习阅读内容,领会其中精髓,透彻掌握相关知识点,以此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构建主题模式,可以让学生明确学习重点内容,使学生有目的性的进行学习,有助于学生深入探究分析阅读内容,把握其中主旨,加深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在主题模式下,阅读内容具有相似性,学生可以获取相似的信息,通过相似信息的分析,能够降低学生的阅读难度,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有助于增强教学效果,实现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主题式阅读教学活动的开展,能够拓展学生思维,使学生产生求知心理,引发学生思考,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之中,有助于推动教学活动的顺利实施,减轻教师的教学压力,使教师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促进学生综合发展。阅读在语文教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高中语文教师不得不积极行动起来,采用新型的教学模式,高效地开展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学习中取得更多收益,以此提高学生学习实效性,有效完成教学任务。

3 构建主题教学模式的基本路径

(1)结合相似文章,提炼主题。

阅读类型丰富多样,容纳了大量不同的文本内容,形成了多姿多彩的阅读世界。高中语文教师可以把相似的阅读内容结合起来,提炼主题,构建主题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分析阅读内容,以此帮助学生明确文章主旨,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一般来说,把具有相似性的文章融合在一起,能够降低学生的分析难度,使学生学会举一反三,有助于打造有效阅读课堂。在高中语文教材中,有咏物、咏人、咏史类型的文章,有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四大文学体裁文章,有各种情感表现类型的文章,有描写自然的、爱国的、信念的文章,其类型较为丰富。高中语文教师可以把相似的阅读课文联系起来,结合教学内容,梳理教学步骤,有条理性开展教学活动,避免造成混乱,影响学生分析。比如,在相似阅读内容下,教师可以先给学生讲解这几篇课文的作者,让学生了解这些作者的生平事迹及代表作、写作风格。通过对比分析,加深学生对作者的了解。然后再根据课文内容,把具有相似特征的段落或者语句进行综合分析,以此强化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以单元为主题,开展群文阅读教学。

从高中语文教材的单元编排来看,单元中所包含的课文内容具有一个特定的主题。高中语文教师可利用现有的单元主题,开展群文阅读教学活动,合理安排教学课时,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分析阅读文章,使学生有效学习阅读内容。比如,以高一语文上册三单元为例,三单元中包含了以下3 篇课文:《记念刘和珍君》《小狗包弟》《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这3 篇课文都是以“往事”为线索,分别回忆了“刘和珍君”“包弟”“梁启超”。该单元通过写人记事,抒发了作者真挚的情感,有异曲同工之妙。高中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把这3 篇文章融合起来,分层次地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分析,循序渐进探究文章主旨,以此加深学生对全文的理解。另外,教师可以让学生合作分析阅读内容,给学生设置不一样的任务,让不同小组合作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以此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教师可以让有的小组分析这3篇文章中的细节描写,让有的小组分析这3 篇文章中的主旨,让有的小组分析这3 篇文章中的精彩片段内容,让有的小组分析这3 篇文章的架构组成。这样可提高学生学习参与性,把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出来,有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实效性,从而实现阅读课堂的有效打造。

(3)重组教材结构,调整教学内容。

高中语文教材的编排有一定的规律性,但并不意味着教材内容编排没有可变性。高中语文教师可结合实际情况,合理的重组教材结构,整合教学内容,有目的性的选择阅读课文开展教学活动,构建主题模式,以此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高中语文教材中有《林黛玉进贾府》《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这两篇课文,选自于四大名著的其中两部长篇小说内容。四大名著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据着绝对地位,其文学价值不可估量,是当时社会背景下的文学顶峰。高中语文教师可以以“名著”为主题,把这两篇课文结合起来进行教学,以便加强学生对四大名著的理解,激发学生阅读四大名著的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另外,高中语文教师可以把同一作者的文章结合在一起进行教学,或者把揭示同一真理的文章结合在一起进行教学,打破教材编排,创新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学习中真正有所收获,以此促进学生学习水平不断提升。

(4)应用“1+X”模式,拓展课外阅读。

“1+X”模式是当前阅读教学中广泛运用的教学模式,能够通过“1”篇课文拓展出更多阅读内容,对提高学生阅读量具有重要作用,在无形之中可以促进学生阅读能力不断提升。高中语文教师可采用“1+X”模式,拓展课外阅读内容,构建“课外导读”主题模式,使学生了解更多的课外知识,以此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使学生在阅读学习中取得更多收获。比如,以《哈姆莱特》这篇课文为例,其作者威廉·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戏剧家和诗人,《哈姆莱特》是四大悲剧代表作之一,其余三大代表作有《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另外,该作者还有四大喜剧 《威尼斯商人》《无事生非》《皆大欢喜》《第十二夜》,威廉·莎士比亚被赋予为“人类文学奥林匹克山上的宙斯”。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哈姆莱特》这篇课文时,可以把作者的文学代表作品引入进来,开启“威廉·莎士比亚”专场阅读教学活动,为学生创建强烈的文学底蕴氛围,使学生受到文化的熏陶,以此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提升,从而提高阅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5)以学习任务群为主线,串联教学。

新课标对语文学习任务群进行了若干板块的设计,如“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写作”“整本书阅读与研讨”等8 个部分,虽然每一个部分都是分隔开来的,但实际上每一部分的设计在逻辑关系上,都是有关联的。这几个任务群之间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其中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比如,从这8 个学习任务群中所包含的语篇类型上看,含有“文学类”“实用类”“论述类”等几个基本的语篇类型;从价值导向上去看,这8 个任务群都重视对学生个性化表达、跨文化交流等能力的培养。这些都是基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而特意所设计的学习任务群,基于这样的特点,教师需要在教学之中认真研究这些学习任务群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深入进行研讨,通过这些特点,设计有联系的教学环节,丰富教学内容,才能够更好地利用主题教学的方式,将群文阅读运用到各个学习任务群的教学之中,形成串联式教学。

比如,语文阅读的学习最主要的就是要求学生对阅读材料有所顿悟,不管是写作方式、表达形式还是思想觉悟上,都需要在阅读中得到提高。但学生因为自身能力不完善、个人特征等因素,常常会出现“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情况。其实写作是可以体现学生综合能力的一个部分,所以阅读能力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写作水平也可以反映学生的阅读能力,两者之间密切相连。如何能够利用主题阅读教学,培养学生胸中有丘壑,笔下有文章的能力呢?教师就可以学习任务群的内容贯通的方式,布置一些有关联性的任务,让学生能够学习到目标阅读材料中的各种表达技巧,以及其中蕴含的深刻含义。比如,教师在教学“当代文化参与”这一学习任务群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创建一个时代主题: 弘扬正能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教师让学生根据这个主题,自己收集相关的不同语篇类型的文章,学生通过分析各种语篇类型的特点,明确其中的区别和联系,了解如何在不同的语篇类型中表达同样的思想内容,从整体上提高学生文章撰写的能力,还能够让学生在海量的阅读之中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总结分析能力、文字表现能力等各方面。时代主题阅读的方式,还可以让学生更加充分、全面地了解更多关于时代的讯息,从多角度总结时代特征,有助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将语篇知识、时代背景知识、思想内涵等融合在一起进行教学,却又规定在同一个主题之中,不但可以丰富教学内容,也不会造成课堂内容的混乱,学生可以在其中进行有规律的学习,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体现教师的教学水平。

4 结语

综上所述,构建主题模式,打造有效阅读,具有较高的价值和意义。高中语文阅读内容所覆盖的知识面较为广泛,有很多知识点需要学生掌握,教师需要帮助学生透彻掌握知识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在学习中取得进一步发展。首先,主题教学模式能够打破阅读教学困境的局限性,创建有效阅读课堂,高中语文教师可通过相似文章的结合,归纳主题,以主题为中心,开展阅读教学活动。其次,教师可以单元为主题,采用群文阅读方式,引导学生分析文章,使学生深受启发。另外,教师还可以重组教学结构、应用“1+X”模式及进行专题讨论教学路径来构建主题阅读教学活动,以此实现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知识与技能,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教学活动高中语文内容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关于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游戏化的思考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谈高中语文阅读理解课程的建构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主要内容
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