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职院校退伍复学大学生现状与管理对策
2020-01-02何青松花树洋
何青松 花树洋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军事教研室,江苏 无锡 214121)
自从2001年在校大学生可以报名参军以来,经十几年的发展,在校大学生参军制度变得日趋成熟。但随着高校退伍复学大学生队伍的不断发展壮大,也将面临一些前所未有的棘手问题,尤其是高职院校退伍复学大学生在学业困难、心理疑惑、人际关系、校园再适应能力等方面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成为新时期高职院校面临的巨大困难与挑战。基于以上现状,高职院校必须加大关注力度,为退伍复学大学生搭建成长成才的平台,针对思想引领、学业帮扶、心理解惑、人际沟通以及提高校园环境适应能力等方面提出具体对策与建议,并充分发挥退伍大学生在思想教育和国防教育的作用,以期完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制度。
1 新时期高职院校退伍复学大学生的现状
1.1 高职院校退伍复学大学生面临学业困难
退伍复学大学生经过两年部队训练再返回校园,重拾被耽搁的学业,将面临重重阻力和困难。首先,退伍复学大学生的学习兴趣没有在学校读书时浓厚,导致他们对专业学习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其次,退伍复学大学生由于中间暂停在校学习,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造成他们对学业无从下手。尤其是高职院校的退伍复学大学生原本基础相对薄弱,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不足,学习习惯不佳,更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指导。此外,大部分高职院校退伍复学大学生没有明晰科学的学业规划,从而对于学习以至于不知以哪种方式或从何处开展。因此,高职院校的退伍复学大学生面临更为严重的学业困难和压力。
1.2 高职院校退伍复学大学生存在心理疑惑问题
退伍复学大学生对于重新返回学校继续学习以及将来个人的发展规划,其实心理还是存在一定疑惑。大部分高职院校退伍复学大学生认为自己在部队经过两年训练和锻炼,从部队退役之后应该走上工作岗位,对于继续在学校学习不能完全理解和接受,心里有一定的落差,有的甚至存在一些排斥心理。由于高职院校退伍复学大学生对于个人的未来发展规划不清晰,导致他们对未来个人发展心存疑惑,不知向谁倾诉与求助,而又不积极主动寻求解决办法,长时间得不到解答与指导,由此产生自暴自弃和甘于堕落的心理。
高职院校对退伍复学大学生心理发展状况未能及时掌握,不能科学客观分析他们的心理动态变化,这给退伍复学大学生心理造成困扰,若不及时关注和解决,将有可能发展成心理健康问题。此外,高职院校也未能关注少数退伍复学大学生的原生家庭问题,如单亲和离异等家庭给他们心理健康成长造成的负面影响,这常常成为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盲区”。
1.3 高职院校退伍复学大学生人际交往缺乏有效沟通
退伍复学大学生作为高校校园的特殊学生群体,虽近几年人数有所增长,但相对于普通大学生人数较少,而且高职院校退伍复学大学生一般以插班生身份进入新的班级学习,新的环境需要一定时间适应。退伍复学大学生在新的班级重新建立同学关系会遇到很大的困难,首先同班级要找到和自己相同背景的人机会很小,其次和同班级学生年龄相差两岁左右,在语言沟通交流方面存在代沟。最重要的是退伍复学大学生与普通大学在个人阅历、价值观、人生观以及对生活态度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别,导致他们与班级同学沟通与交流出现障碍,本就陌生的同学关系由此产生了隔阂,最终退伍复学大学生可能与同学之间产生摩擦与矛盾。此外,高职院校退伍复学大学生与同学之间一旦出现问题,不主动及时有效沟通,也是造成人际交往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
1.4 高职院校退伍复学大学生校园环境适应能力有待加强
退伍复学大学生经历了学校—部队—学校这种模式下学习方式和生活角色的快速切换,出现一部分校园适应性问题,尤其高职院校退伍复学大学生在复学前期阶段表现较为明显。
首先退伍复学大学生的角色由军人向学生发生转变,他们需要一段心理适应过程,而这是对退伍复学大学生心理接受能力的严重考验。其次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交往主体由部队首长和战友转变成学校老师与同学,在部队里首长下达命令,他们机械接受和执行完成上级命令,而在大学里老师布置教学任务,课后需要他们充分发挥个人聪明才智,通过调研和查阅资料等方式自主性完成,从机械单一完成到自主灵活完成的生活转变让他们无所适从。再次,他们在部队里接触最多的是战友,他们相同的经历与背景,使他们有更多共同的语言交流,战友成为自己一辈子可靠的朋友;相反在大学里的同学却缺少这些得天独厚的优势,与班级同学距离感和陌生感进一步增强,甚至宿舍之间由于生活作息习惯出现矛盾与冲突。此外,退伍复学大学生在部队接受军事训练和政治教育,但在大学里要学习专业知识,由于大部分退伍复学大学生中断了两年专业知识的学习,导致学习基础薄弱和学习效果下降。而且退伍复学大学生在职业规划方面退役前后有明显区别,退役前他们希望通过部队发展路径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士官或军官,退役复学进入高校学习后个人职业规划向社会发展转变,寻求与专业相关的发展路径。总之,退伍复学大学生针对校园环境的变化需加强个人的再适应能力。
2 新时期高职院校退伍复学大学生的管理对策
2.1 构建退伍复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
高职院校应选拔一批党性强、热心学生工作的教师党员担任退伍复学大学生的思想导师,通过谈话和座谈的形式实现“一对一”精准对接,做到谈话有“成效”,座谈有“温度”,内容有“深度”,帮助他们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同时,对于构建退伍复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必须讲究正确方法与策略,与退伍复学大学生相处有爱心、耐心、细心,逐步摸索形成退伍复学大学生“关爱帮扶工作法”。其次,高职院校思想引领和构建退伍复学大学生新模式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充分实现以思想育人的引领效果,筑牢良好的思想根基。此外,高职院校要以主题教育为抓手,以志愿服务为载体,教育和引导退伍复学大学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增强他们的爱国情怀和国防意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2.2 打造退伍复学大学生学业帮扶新平台
为探索多元化伍复学大学生的学业帮扶途径,提升退伍复学大学生学业帮扶成效,高职院校由人武部牵头成立退伍复学大学生军事社团,为他们打造学习交流帮扶新平台;同时选聘一些有部队服役经历的军事教师对其进行针对性辅导,结合专任老师和学习经验丰富的同学对其专业课进行指导,并以课堂讲授和线上分享的形式对退伍复学大学生进行学业帮扶,形成由点到面多层次学业帮扶新平台。譬如,线上科学开发退伍复学大学生“一站式学业帮扶平台”,充分运用微信、移动校园等信息化工作平台,以退伍复学大学生认可和熟悉的方式开展学习答疑、探讨交流、学业指导与帮扶。此外,高职院校充分利用“第二课堂”进行学习交流实践活动,如利用军事社团组织退伍复学大学生进行课外相互交流与探讨,让学生在课外实践活动中享受学习的乐趣,培养退伍复学大学生之间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增进他们之间的感情。总之,高职院校要通过各种科学平台开展学业指导和帮扶,让退伍复学大学生的学业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2.3 拓展退伍复学大学生人际沟通和心理解惑新渠道
高职院校的退伍复学大学生由部队转向校园,人际关系发生明显的变化。在部队的人际关系主要是朝夕相处的教官和战友,生活节奏和步调一致,且战友之间彼此关注,情感深厚;进入高校之后,面对老师和同学,新的环境和人群需要一段时间适应,人际关系变得多元复杂,由此心理会产生孤单感和距离感。针对高职院校退伍复学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学校应为退伍复学大学生搭建社交新渠道,通过多组织班级集体活动,并根据个人爱好兴趣鼓励他们参加学校社团组织,调动退伍复学大学生参与集体活动的积极性,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与同学沟通与交流。同时,退伍复学大学生充分利用线上社交新媒体渠道积极开展同伴学习和交流,如借助QQ、微信、微博、掌上大学、Pocket University(PU)等新媒体社交分享彼此的生活体会和学习经验,通过线上线下相互交流和学习,实现同步成长与进步。此外,高职院校的退伍复学大学生的心理疑惑主要是心理适应性问题,学校应该为他们配备专门心理咨询师或心理辅导员,并通过定期心理解惑和关注,尽早帮他们实现角色转换以适应校园生活环境。
2.4 加强退伍复学大学生校园适应能力,家校协同育人合力形成新局面
高职院校退伍复学大学生在思想、学业、心理、人际关系方面等出现诸多问题,归根结底还是退伍复学大学生校园适应能力问题。
退伍复学大学生校园的适应期可分为前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前期是重回校园不适应阶段,主要是生活作息习惯与其他同学不同,初期难以适应新的环境,尤其在宿舍里容易和其他同学产生矛盾。在校园适应前期阶段,高职院校应考虑退伍复学大学生这一群体的特殊性,在校园宿舍方面尽可能将相同背景的退伍复学大学生安排在同一间宿舍,并建议公寓管理人员在生活细节方面给予贴心的关注与照顾。在校园适应中期过渡阶段,一般进入校园3至6个月,经过一段时间的校园适应,大部分退伍复学大学生基本能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节奏;但还有少部分退伍复学大学生不能完全适应校园生活,学校要针对这一小部分学生进行“攻坚克难”帮扶,通过班主任和辅导员双向发力,查找无法适应问题根源,从关爱学生入手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在校园适应后期阶段,退伍复学大学生都能自主安排自己学习和生活,有清晰的学习目标与计划,并对将来个人发展和就业有明确的定位。然而,这个阶段还是存在极个别退伍复学大学生仍然无法适应校园环境,大多由家庭和心理因素所导致。其中家庭因素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孤儿、单亲、离异家庭等对退伍复学大学生心理影响极大,导致他们无法正常学习与生活。为了有效解决问题,高职院校需要和退伍复学大学生家庭及时沟通,并深入了解问题精准帮扶,形成学校和家庭联动机制,合力做好协同育人的工作,为退伍复学大学生更好地适应校园生活提供可靠保障与支持,营造协同育人新局面。
2.5 鼓励退伍大学生在思想政治和国防教育中发挥积极作用
充分发挥退伍复学大学生的优势和作用,是解决当前高职院校思政工作困境中的有效途径之一,体现了学校人才培养与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有机统一。首先,发挥退伍复学大学生的作用要围绕爱国主义主题,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国防教育活动,增强和扩大国防教育的覆盖面和渗透力。其次是吸收优秀的退伍复员大学生加入学生工作队伍中,有效发挥退伍复学大学生的良好作风和榜样作用。此外,由于退伍复学大学生的自身特点,让他们参与征兵工作是解决当前高校征兵工作的一条重要途径。高职院校人武部可以通过成立退伍复学大学生各类组织,引导退伍复学大学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国防教育和征兵工作等途径与方法来助推高校征兵工作的顺利开展。
3 结语
目前,高职院校退伍复学大学生主要面临学业困难、心理疑惑、人际关系、校园再适应能力等问题,这对新时期“双高”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高职院校要关心、关注、关爱退伍复学大学生,通过思想引领、学业帮扶、心理解惑、人际沟通以及提高校园环境适应能力等方面为他们的成长服务,关心学生的成长,关注他们的学业和就业情况,为退伍复学大学生搭建成长成才的平台,并有效发挥退伍大学生优势与作用,助力新时期“双高”院校建设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