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晋南传统窑洞民居聚落的可持续性设计研究
2020-01-02陈亚婷
陈 亚 婷
(云南艺术学院,云南 昆明 650000)
0 引言
窑洞建筑一直是我国黄土高原地区特有的建筑形制,它是由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历史文脉背景影响产生的一种具有浓重地域文化特色的建筑代表,是中国黄土高原地区农耕文化的承载物。当地的居民对有特点的地形创造性地进行挖掘和利用,形成了“洞穴式”的生活方式。
1 传统窑洞民居聚落的现状研究
随着建筑技术科学的进步和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一方面,黄土高原地区的居民出现“弃窑建楼”的现象,原有的生土建筑日益边缘化,居民对窑洞建筑滞后居住功能的更新发展有急迫的需要,居住的不适应性以及人们设施条件的不满足使窑洞建筑无法符合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绿色建筑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成为大众的特别需求,生土建筑的广泛适用性原则和传统的地域性特点优势不容忽视。因此,平衡窑洞建筑保护利用和设计发展的关系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事情。
2 晋南传统窑洞聚落实例
晋南地区位于山西南部,古称“河东”,西临黄河,东面由太岳山阻断,汾河从中部贯穿南北,地貌复杂,主要地形有汾河谷地、涑水河谷地以及吕梁山区。晋南窑洞较多,集中分布在吕梁山区,其中乡宁县、平陆县、吉县、蒲县等地都有代表性窑洞村落,因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形成锢窑、靠崖窑、地坑窑等窑洞形式。
晋南城镇附近地区多砖石锢窑,偏远山区多为土窑,黄河沿岸多为石窑,院落布局因受北方整体建筑合院式理念影响,多为三合院或四合院式。为了防止山洪和潮湿,山区多建锢窑,如云丘山塔尔坡古村,多修建成合院形式,层层叠叠,此起彼伏。吕梁山区多丘陵,多梁峁地带,因此也形成很多靠崖窑村落,如小梁乡东湖潮村依山靠崖,三面环山,是典型的靠崖窑村落。地坑窑多出现在平陆、闻喜、万荣等地,因为从中条山一直到黄河形成一面坡的地势,以及地表沟壑纵横,因此形成了下沉式窑院的结构,以平陆地窨院为代表,形成了别具风情的村落景观。
2.1 云丘山塔尔坡古村
云丘山塔尔坡古村位于山西省临汾市乡宁县,是合院式锢窑古村落的代表。其窑洞形式丰富,有石窑和木材与土质材料结合的土窑;整个村落坐落在独立的山体上,建筑和环境都保持原有的形态;居民伴山而居,窑洞建筑呈阶梯式排列组合;整个聚落景观自由且富有节奏;建筑形式是富有晋南窑洞特点的四合院式窑洞建筑。
2.2 小梁乡东湖潮村
小梁乡东湖潮村位于山西省运城市河津县级市小梁乡西北角,典型的靠崖窑村落。东湖潮村是鲁班之乡,居住的村民匠人居多;环境方面,多山体,山体材质多为疏松性黄土材质,居民大多都依山而居,随崖挖洞居住,创造出冬暖夏凉的建筑特性,村民对特殊环境的巧妙改造与利用是人类匠人精神和智慧的体现;居住形式方面,受到北方院落概念的影响,形成窑洞和四合院结合的建筑格局。
2.3 平陆地窨院
平陆县位于山西最南端,因地势沟壑纵横,地上建房会增大难度,因此沿用了原始部落穴居式的生活方式,形成地窨院。其建造方式是寻找相对平坦的地方,从上而下的挖一个大坑,形成一个场院,再在院壁上掏洞,形成正窑和左右侧窑。地窨院是非常适合当地自然环境的一种居住形式,是晋南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3 晋南传统窑洞聚落可持续性设计研究
结合上述几个村落,总结出晋南传统窑洞聚落的特点。晋南传统窑洞多为四合院式,与周围的环境空间有极大的融合,在空间的建造上,并没有将重心放在建筑的细节和形式上,而是注重整体的规划与景观道路等大的表现。现根据晋南传统窑洞的特点,对民居聚落的可持续性发展进行研究。
3.1 公共区域的有机新建
从改良晋南传统窑洞村落缺失公共活动空间的角度出发,公共建筑或公共场所的建立对活化传统村落,以及适应现代人生活方式的角度来说都是极为重要的。从晋南窑洞的环境特点可以看出,晋南窑洞聚落多处于山体斜坡上,多树,且树的高度都比较高,并能形成树林。因此,新建具有公共功能的新型窑洞建筑,可以利用当地的景观植被,将其“隐藏”在村落中,达到有机更新和拓展居民活动范围的双重目的。利用路、林、山体的高差,弱化体量,将建筑消散在树林间。在参差草木间营造自然的当代建筑形式,既保护村落原貌又取得了自由宽敞的公共空间。
3.2 晋南窑洞建筑的当代建筑形式
使用与晋南黄土高坡环境相似的颜色作为建筑主体色,从色彩的角度做到新建和旧建的有机融合;可以运用浅黄色木材或新型材料作为主要建筑材料,解决了土质材料的不稳定性,以及石材的不透气性与不轻便性,将传统窑洞与新式材料和建造手法完美融合,从形式上达到有机更新。
对于传统窑洞采光不足,室内潮湿等问题,可以适当扩大开间的尺寸,从而可以增加大面积的侧窗,增大外界光线的射入,增加空气的流通路线,减少潮湿问题。室内墙面可以做白色处理,从而增加光线反射的概率。也可开通风口与室外开窗结合,促进空气的流通,改善空气的质量。
针对晋南阶梯式锢窑,可以根据地形设计侧梯和退台,形成类似于楼房式的多层复合式窑洞,改善空间布局,提高便捷性和适应性。针对晋南地坑院水资源问题,可以建设水泵和水窖,因为黄土高原干旱少雨的环境,水资源的利用尤为重要,建设水泵可以收取地下水,在院中设置水窖,收集雨水,达到节约水资源的目的。
3.3 晋南窑洞聚落景观的新形式
在探究窑洞建筑体本身的问题时,也应该将有机维护聚落景观的可持续发展放在重要的位置。晋南窑洞建筑这种一面深入洞穴的建筑空间形式是建筑上的“减法”,正是这种减法,可以一定程度上的造成绿化面积与景观营造上的“加法”,也适合作为减缓晋南传统窑洞与现代生活方式矛盾的缓冲区域。针对阶梯式的四合院式窑洞,利用这种特殊的建筑坐落形式,提出“屋顶花园+屋顶入口”的设计概念。因为阶梯式的布局,下层的房屋屋顶会成为上层民居的门口街道,在宽度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将其划出一部分作为景观营造。同时在这个小型屋顶花园中可设立下层住户的入户门,增加居民的行动路线,方便居民的出行。屋顶花园与屋顶入口的结合可以增加上下层居民的交流和沟通,增大空间的开放程度。
4 结语
顺应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参考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以晋南传统窑洞民居聚落保护与可持续性发展为出发点,基于当地的传统文化以及风土人情的前提下,创造出一个符合现代人生活方式的设计。设计应该顺应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和工作环境需求,在完善保护的情况下,以一种可持续的发展新方式,进行对现有环境和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持续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