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础教育”给我的两把钥匙
2020-01-02钱亢江苏省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
钱亢/江苏省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
在我看来,“新基础教育”研究不仅是勤勉的拓荒者,善于播种,精于栽培,让贫瘠的土地焕发生命活力,她更是智慧的指路人,让迷惘的人们找到正确的方向。回首参与“新基础教育”走过的路,有两个关键事件值得回味,犹如两把钥匙,为我打开了两扇重要的研究之门,让我迈向更广阔的天地。
第一把钥匙:一节课,为我打开课堂教学创新之门
在2010 年接触“新基础教育”之前,我上课就是教“教材”,教学重心高高在上,课堂上基本没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走进“新基础教育”后,“重心下移”“互动生成”“三放三收”这些全新的教学理念让我跃跃欲试。
2011 年10 月27 日,叶澜老师来二实小调研,我有幸上了一节五年级前抛实心球的研究课。前抛实心球是一个技术要点多、有安全隐患、课堂组织较难的内容。为了确保安全,我更多的是考虑器材的软化和轻量化,用废旧篮球制成投掷器材,开展教学。学生在我的“指挥”下练习,以我为中心牵着学生,学生跟着模仿练习。课后,叶老师首先肯定我在器材上有所创新,同时,她一针见血地指出主要的问题——这节课只看到老师,没有学生。教师的教学重心太高,学生缺乏观察、探究、自我发现的过程。学生如何“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叶老师同时鼓励我,要把“新基础教育”的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让体育课真正焕发生命的活力。
这节课对于我的教学观念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叶老师的指导让我信心百倍。渐渐地,“重心下移”“开放互动”等理念转化为我的日常教学实践。后来,我按照叶老师的建议,重建了那节课,获得了常州市比赛的一等奖。
第二把钥匙:一本书,为我打开锤炼体育思想之门
2015 年,李政涛老师的《教育常识》来到我的案边。《教育常识》有很多给人醍醐灌顶的启迪,比如:“教育不是雕刻,而是唤醒”“教育立场即学生立场”“教育内容要生活化”“挖掘教学内容的育人价值”……这些可以称之为教育信条的话语让我更加理性地反思体育的育人价值。
受到这本书的启发,我提出体育“乐·动课堂”的教学主张。我十分赞同李老师的“教育不是雕刻,而是唤醒”的理念,体育也是一种唤醒,我们要唤醒学生对体育的热爱、唤醒学生身体里最原始的运动的基因。因此,我认为学生首先要体验到运动的乐趣,其次是要科学地运动。小学阶段要打好运动的基础,发展基本的运动能力,形成正确的健康观、锻炼习惯和开朗、乐观、积极向上的性格,等他们长大后就能获益。2015年,我领衔主持了“天宁区教师发展体育工作室”,带领11 位青年教师一起研究“乐·动课堂”。我们从田径、体操、武术、球类等多个体育领域开展研究,开设了二十多节研讨课,发表了十多篇相关论文,在器材应用、情境设置、教法指导、趣味体能练习等方面形成初步成果。工作室课题成功申报为省级课题,工作室被评为优秀工作室。2018 年和2019 年我个人先后出版了《操场上的守望》和《乐动体育的校本实践》两本专著。
追随“新基础教育”研究的九年,我越来越明晰教育的真谛,理解教育的价值,我也在实践中努力去做一个与学生共同成长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