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第二课堂”思政建设探析

2020-01-02胡翔云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第二课堂思政高职

胡翔云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 机电工程学院, 湖北 孝感 432000)

一般认为,人才培养方案所确定的课程及其教学活动称为“第一课堂”,人才培养方案所确定的课程以外的教育活动称为“第二课堂”[1]。2018年7月,共青团中央、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在高校实施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意见》 ,要求实现“第二课堂”思想政治引领、素质拓展提升、社会实践锻炼、志愿服务公益和自我管理服务等科学化、系统化、制度化、规范化。但是由于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建设水平不均衡,许多学校对“第二课堂”建设不重视,管理相对松散[2],加之“第二课堂”活动的特殊性,容易出现管理“真空”,使“第二课堂”活动的政治引领作用不明显、不突出,甚至存在若干风险。检索知网从建库到2020年2月14日止的文献发现(仅依文献题名检索),研究课程思政的文献多达2 178篇,但绝大多数属于“第一课堂”,真正专门研究“第二课堂”课程思政的文献仅有9篇,甚至国家各层面的课程思政比赛也要求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所确定的课程中抽取。这说明高校“第二课堂”课程思政问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1 高职院校“第二课堂”迫切需要政治引领

教育主管部门要求高职人才培养方案中公共课学时比例应达到1/4以上,应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列为公共基础必修课程,并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类课程、党史国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列为必修课或限定选修课[3]。“第二课堂”实现思想政治引领主要是基于以下考虑。

一是阵地意识。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4]。高等职业教育中,学生有大量的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大学生怀着一颗好奇之心,对所有的信息都表现出海绵般的吸收力,但鉴别力有待提高[5]。相对于本科学生而言,高职学生辨别能力更为缺乏,加之网络发达,学生获取各类信息的途径和方式多种多样,而“第二课堂”又往往是学生自主管理、自发组织的,不像“第一课堂”那样时刻在教师的带领和监督之下。如果不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占领阵地,就非常容易被其他错误思潮和文化所占领。

二是培养目标定位的要求。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定位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6]。这一目标定位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必须把思想教育放在优先突出的地位。在政治素质、职业素质和专业特质中,政治素质是第一位的,是需要优先保证的,对这一点的认识必须理直气壮、毫不含糊。“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重要补充,“第一课堂”如此要求,“第二课堂”也是一样的要求。

三是高等职业教育现状的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事业蒸蒸日上,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了大量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由于一段时期以来,高等教育存在重智育轻德育、重专业轻思政[7]现象,西方意识形态和不良文化的趁机渗透,的确侵蚀了一部分青年学生的思想。在高职院校学生当中,西方节日和西方文化受到一部分学生追捧;厌学甚至不学现象十分突出,怕吃苦、贪图享乐现象比较普遍;部分学生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甚至还有极少数人成为西方政治的拥趸。因此,高等职业教育必须紧紧抓住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6],改进培养体系,优化培养方案,牢固树立思想政治工作在高等教育中的领导地位,用思想政治引领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由于很多高职院校对“第二课堂”的管理相对薄弱甚至缺失,用思想政治引领“第二课堂”建设就显得尤为迫切。

2 “第二课堂”的特点及其给思政工作带来的挑战

一方面,“第二课堂”形式多样,包括学生社团、兴趣小组、文体活动、公益活动、创新创业活动等。这些活动囊括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很难用统一的模式规范教与学的方式和内容,这对规范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带来挑战。另一方面,“第二课堂”组织灵活,具有组织的自发性、参与的自愿性、管理的自主性、时空上的自由性和人员的复杂性。传统的按计划实施,按班级统一管理,仅在工作日实施监督检查的教学管理模式不能适应“第二课堂”特点,这对规范教学检查评价方式带来挑战。此外,“第二课堂”参与人员结构复杂,除了学校老师和学生以外,还可能包括学校或学生社团邀请的社会人员(如外藉教师、企业管理和技术人员、文体明星、私营业主等)。学校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的动机是育人初心驱动,这一点是明确无误的,否则就偏离了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但是,很难保证不同的参与者的参与动机完全一致。例如,企业管理者、技术人员、私营业主参与“第二课堂”活动时,是以教育目的为主还是以宣传营利目的为主?有无不当甚至违法的经营活动?一些来路不明的人士会不会利用教学平台进行西方意识形态渗透和文化渗透?“第二课堂”很多是学生自发组织的,学生毕竟涉世不深,对事物和对人的认识不一定全面,要防止学生被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

高职院校在常规教学时段,有规范的计划、执行、检查、反馈程序和对思想工作的具体要求。但“第二课堂”受上述诸多因素的影响,有可能形成管理漏洞,使学校在常规教学时段获得的思政教育成果付诸东流,从而造成若干风险:一是廉洁风险。在创新创业“第二课堂”活动中,存在一些经营活动,在缺乏监督的情况下容易出现廉洁风险。如,教育部于近两年公开曝光的18起违反《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8]典型案例中,有教师为校外培训机构介绍生源,收受好处费。有人在组织校田径运动会的过程中,私收学生赞助费。二是政治风险。对“第二课堂”疏于管理或不加分辨地邀请社会人员从事教学活动可能存在政治风险。如郑州大学某外籍教师违反教学纪律,言谈粗鄙,造成不好的社会影响,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文法学院教师周某在抗击冠状病毒期间,在网上发表不当言论,被学校解聘。虽然他们的言行不一定是出现在“第二课堂”教学过程中,但如果不加强对“第二课堂”的管理,难保类似言行不会出现在“第二课堂”上。现在国内外企众多,许多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是外籍或港澳台人士,在邀请外籍人士讲座或从事教学活动时,一定要关注其讲座或教学内容。防止个别人利用大学平台有意或无意地进行西方意识形态和不良文化的渗透。学术无禁区,课堂有纪律,必须明确,“第二课堂”作为另一种教育渠道,同样也是课堂,也是有纪律要求的,任何违反法律法规和《新时代教师十项行为准则》的行为都是不允许的。三是安全风险。从事激烈的体育活动或人员集聚活动,容易造成意外受伤、踩踏等安全事故。四是诚信风险。学生社团的对外活动和公益活动如果宣传和处理不当会对学校声誉造成不良影响等。

3 确保思想政治引领“第二课堂”建设

3.1 加强“第二课堂”制度建设

首先,要完善“第二课堂”组织体系。“第二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一条重要渠道,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化成长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理所当然地要有健全的组织体系。高职院校“第二课堂”管理职能一般归口学校团委,这对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保证“第二课堂”的政治引领作用无疑是十分有利的。但是由于“第二课堂”种类繁多,既有思政类、公益类、文体类活动,也有专业类、科技类活动。学校团委由于专业局限性,对专业类、科技类“第二课堂”活动无论从精力还是专业层面,都难于进行直接有效管理。所以对“第二课堂”活动进行分级管理是必要的。如对思政类、公益类、文体类等覆盖面较大的“第二课堂”活动,由学校团委直接进行策划和实施;而对于专业类、科技类“第二课堂”活动,应由教学院系进行策划和实施,但需由学校团委备案。

其次,要建立“第二课堂”学分制度。高职院校对“第一课堂”都设定了具体的学分标准和考核办法,但对“第二课堂”设定了学分标准和考核办法的高职院校不多。这主要是因为有些人认为,“第二课堂”以学生自主选择、自主管理为主,用不着学校用学分去进行管理;如果用学分去管理,就有强制性,就变成“第一课堂”了。这种想法是十分错误的,对“第二课堂”进行学分化管理,是在尊重学生自主选择的前提下,强化引导、规范管理的必然要求。事实上,高职学生在3年学校教育时间内,除完成“第一课堂”学分外,取得一定的“第二课堂”学分(一般规定20~30个学分,约合400学时左右),并非难事。当前高职院校至少应建立两项制度,一是《“第二课堂”管理办法》,用于规定高职“第二课堂”的管理归属、管理程序、“第二课堂”参与教师的绩效考核办法和“第二课堂”最低学分标准。二是《“第二课堂”学分记分办法》,用于核算和记录“第二课堂”活动学习成果。“第二课堂”最低学分制度和“第二课堂”记分办法是推进高职“第二课堂”活动有效开展的关键制度。

第三,要建立“第二课堂”的导师制度。由于“第二课堂”的特殊性,对“第二课堂”的管理不能全盘照搬“第一课堂”。为了打通“第二课堂”活动的“最后一米”,有必要配备“第二课堂”导师,并赋予其引导、管理相应“第二课堂”的职责和权力。一方面导师能够指导“第二课堂”活动的正常开展。高职学生普遍对科技类、专业类“第二课堂”活动有一定的畏惧心理。导师能带领他们进行专业实践技能锻炼和技术开发活动,开发学生潜能,提高就业能力。另一方面,发布“第二课堂”活动公告后,有哪些学生报名、学生完成“第二课堂”活动的效果如果,导师可以进行统计、监督和最终的考核,把具体活动落到实处。第三方面,导师的参与能对学生活动进行管理,保证活动内容和过程符合国家政策要求,防范各类风险。

第四,要规范“第二课堂”审核制度。要保证“第二课堂”的思政引领作用,必须规范审核制度,预防风险发生。哪些活动、多大规模的活动属于“第二课堂”活动?“第二课堂”活动由谁发起?由谁实施?由谁考核?参与对象是谁?活动内容是否符合国家规定?活动过程是否可控?对这些细节必须有明确的审核程序和审核要求。不能随意由哪一个老师、哪一个辅导员、哪一个学生干部的一句话就去实施。否则,极易造成“第二课堂”达不到活动预期效果,甚至可能出现风险,且当风险出现后还不容易追责。

3.2 加强“第二课堂”的过程管理

一是要加强“第二课堂”骨干培训。加强“第二课堂”过程管理必须要有一支过硬的管理队伍。因此,需对“第二课堂”管理人员、导师、社团骨干和学生干部进行培训。培训目的是增强他们的阵地意识和“第二课堂”组织管理能力。培训内容主要包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国家关于职业教育方面的文件精神,增强他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笃信才能笃行,只有“第二课堂”管理者和骨干首先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带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是要积极开发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思政类“第二课堂”。学校各级团委应该开发形式多样的思政类“第二课堂”活动,创新方式方法,及时发布“第二课堂”活动任务,引导青年学生积极选课。在形式多样的思政活动中增强学生的“四个自信”“四个意识”,自觉形成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情感认同。如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创新“第二课堂”思政教育形式,开展“四季感恩”活动,得到该校师生积极响应和参与[9]。其中“春之歌·魅力湖职”开展校园文化节活动;“夏之行·大孝湖职”开展社会调研与社会实践活动;“秋之韵·感恩湖职”开展孝德典型表彰活动;“冬之品·文明湖职”开展系列评比活动。旨在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杨中华孝文化,促进中华孝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校团委于2015年开通“湖小职”微信公众号,举办微榜样、微期盼、微资助、微心理、微团课、微社团、微防骗等活动,赢得了学生、老师、家长的广泛关注。荣登当年《中国青年报》举办的全国职业院校微信公众号排行榜第二名。

三是要加强专业类、科技类“第二课堂”中的思政融入。目前全国高职院校“第一课堂”课程思政开展得如火如荼,校级、省级、国家级课程思政比赛比比皆是。但是对“第二课堂”,特别是专业类、科技类“第二课堂”中的思政融入问题则关注不够。这一方面是由于高职院校对“第二课堂”本身不重视,另一方面是由于对“三全育人”的要求理解不深、不透,没有意识到“第二课堂”相对于“第一课堂”更需要思政融入——这是“第二课堂”自主性、自由性和自发性决定的。教学院系、学校团委在审核“第二课堂”活动计划时,应着重审核课程中的思政融入情况。引导“第二课堂”活动的策划者优先选择对培养学生政治思想素质有重要意义的活动内容,充分挖掘其中的思政元素,设计好思政教学环境,用“五个思政”的总要求对“第二课堂”活动进行统筹管理。对于思政类“第二课堂”活动,优先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增加学生的“四个自信”;对于文艺类“第二课堂”活动,优先选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唱红歌,诵红诗,演红戏等;对于体育类活动,着力增强团队意识和拼搏精神,加强运动安全教育;对于创新创业活动,加强学生诚信教育;对专业类、科技类第二课程活动要挖掘其中的思政元素,用革命先辈、优秀科学家、劳动模范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先进事迹教育和影响学生,注重学生职业素养提升,引导学生时刻准备当好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四是要利用信息技术对“第二课堂”活动进行有效管理。“第二课堂”活动种类繁多,形式多样,采用传统的纸质管理模式将会极大地增加管理人员和导师工作量,处理不好将会造成“第二课堂”活动中的形式主义,从而使管理失控。虽然各类“第二课堂”都配备导师,可以对“第二课堂”活动过程进行引导、检查。但客观上讲,由于“第二课堂”活动时间、空间上的不确定性,要求导师全程参与每次活动(如学生社团活动、公益活动等)不太现实,更多的只是对“第二课堂”活动方案进行指导,对“第二课堂”活动资源提供支持或协调,以及对“第二课堂”活动进行不定时检查。因而必须利用信息技术加强对“第二课堂”计划发布、审批、实施、考核和公示等环节的管理。使“第二课堂”活动计划发布、学生选择“第二课堂”情况、“第二课堂”活动内容、活动发起人和主持人、活动参与者等信息可查询、可追溯,既方便了管理,提高了工作效率,又能防止各类风险发生。比如,湖北职业技术学院采用“PU口袋”管理“第二课堂”活动起到了很好的成效。“第二课堂”活动相关人员下载“PU口袋”APP,活动策划者在网上发布“第二课堂”活动任务(包括活动内容、活动基本要求、学分、授权考核人等),审核人员在线审核后,学生用手机在线申请“第二课堂”活动任务,学生完成“第二课堂”情况由授权考核人在线考核评价,考核评价通过后自动取得“第二课堂”相应学分。系统还能对“第二课堂”活动情况生成统计报表。“PU口袋”引入“第二课堂”管理,能够很方便地进行“第二课堂”发起、审核、实施、考核等过程管理工作,实现了“第二课堂”活动可复查、可追溯,使“第二课堂”活动全程可控,保证了“第二课堂”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的政治引领作用,极大地减轻了教学管理工作量,有效地防范了各类风险。

五是要加强对“第二课堂”的监督检查。包括事前检查、事中检查、事后检查和“第二课堂”审计工作。事前检查主要是指学校团委和教学院系对每次策划的“第二课堂”活动进行审核把关。从政治性、安全性、可实施性等方面进行审核,确保活动策划受控。事中检查首先要主管部门督查。学校要按照分级管理要求对“第二课堂”活动进行不定期督查,深入活动现场检查“第二课堂”活动是否按计划执行,是否存在形式主义,“第二课堂”活动是否变味、甚至变质等问题,及时对“第二课堂”活动进行改进。其次要导师不定时检查。导师对自己所指导的“第二课堂”活动有指导和管理的职责,要对活动进行初审,对每次活动要进行不定时检查,督促学生按计划行动。最后学生信息员进行信息反馈。学校聘请“第二课堂”学生信息员,授予其向管理部门随时反馈“第二课堂”信息的职责和权力,确保活动过程受控。事后检查主要是通过浏览“第二课堂”网上信息对活动实施的全过程进行事后抽样检查,或对存在问题线索的活动进行重点检查;必要时对相关参与者进行面对面调查,发现问题及时改进,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形成监督和持续改进机制。由于“第二课堂”活动中存在经济往来,所以还要加强“第二课堂”的内部审计工作,防范利用“第二课堂”活动谋取私利等带来的经济风险,如违规收费、违规使用资金,利用“第二课堂”平台进行利益输送等违法犯罪活动等,确保所有活动不违规、不违法。

3.3 “三全”育人,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第二课堂”思政体系

高职院校“第二课堂”建设必须牢牢抓住思政建设这个“牛鼻子”,从横、纵两个方向入手构建“第二课堂”思政体系。从横向看,高职院校“第二课堂”组织建设、制度建设、课程体系建设、环境建设、文化建设等方方面面,必须以思政建设为主线,统筹规划第二课程活动的形式和内容,推动“第二课堂”在素质拓展提升、社会实践锻炼、志愿服务公益和自我管理服务功能上的充分发挥。从纵向看,高职院校“第二课堂”活动的策划、实施、检查、反馈、改进等全过程必须有明确的思政要求,打通“第二课堂”思政工作“最后一米”,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全”育人格局。

4 结语

高职院校必须强化阵地意识,健全“第二课堂”管理制度,加强对“第二课堂”的过程管理,发挥思想政治引领作用。要对“第二课堂”管理人员和学生骨干进行培训,创新“第二课堂”活动内容,注重“第二课堂”的思政融入。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管理的有效性,使“第二课堂”可检查、可追溯,实现高职“第二课堂”全程受控。

猜你喜欢

第二课堂思政高职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01—02合刊
第二课堂
战“疫”期间基于高职线上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如何将微课融入高职钢琴课堂教学
晋江“四点钟学校” 孩子们的第二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