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教育现代化治理的探索

2020-01-02

老年教育(老年大学) 2020年9期
关键词:现代化老年人体系

□ 雷 军 王 松

【内容提要】老年教育要探索现代化治理之路。按照就近原则建立老年教育结构体系,合理定位老年教育结构功能体系,激活老年教育资源分配体系,定义老年教育再社会化生产体系;通过以政策规范老年教育,增强教育制度衔接性,加强老年教育管理制度化;提升政策的执行能力、体制机制的运行能力和具体事务处理能力,推进老年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提出,到2020年教育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重要贡献。老年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中的一环,要回应新时代要求,探索老年教育现代化之路,推进治理体系、制度建设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老年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

教育治理体系是一个由教育治理主体、教育治理客体、教育治理过程、教育治理方式以及教育治理制度等众多要素构成的完整系统。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是一种从“教育管理”的传统形态向“教育治理”现代形态不断变迁的过程。“这种变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教育管理主体的单一性向教育治理主体的多元化转变;二是教育管理运行模式的强制性向教育治理运行互动性转变;三是教育管理过程的权力集中性向教育治理过程民主性转变;四是教育管理实施方式的控制性向教育治理实施方式的合作化转变。”为此,老年教育静态治理体系要完成结构体系、功能体系、资源分配体系和再社会化生产体系的教育生产与消费链建设。

(一)按就近原则建立老年教育结构体系。全国许多省在30多年老年教育发展中已逐渐形成省、直辖市、市区(县)老年大学,街道、乡(镇)老年学校,居(村)社区老年大学和老年学校办学点,老年远程教育收视点,养老机构开展老年教育的教育架构。客观而言,老年教育支点的支撑力作用是非常明显,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形成了老年教育定量覆盖。但这些孤立的教育支点仅对城区形成了有限覆盖,无法波及老年教育网络末端。其次,实践中发现在老年学校接受教育的群体相对固定,老年教育的虹吸效果不明显。老年教育现代化首先要求的就是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给予老年人公平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因此老年教育要“办好家门口的老年教育机构”;根据实际需求实施供给侧改革,结合区域资源合理布点,从根本上解决基层社区和农村老年教育断层的问题,实现城乡老年教育一体化发展,力争“到2020年,努力形成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学习型社会”。

(二)合理定位老年教育结构功能体系。老年教育是大众化教育,需要满足所有老年群体的学习需要,所以不同行政区域的老年大学应该发挥各自不同的功能,使老年人学习落实在基层,在基层构建老有所学的人文环境。省级老年大学应发挥全面示范引领作用,在办学理念、师资建设、制度设计上形成体系框架,指导基层办学方向;地、市(州)老年大学应注重专业化特色化示范引领,在课程设计、教学管理、教学评估上建立专业化指导体系;县市以下区域的老年大学应注重实体办学示范引领,以吸引老年人学习为己任。老年大学、老年学校和老年教学点等各类教育机构,应根据机构的性质确认其培养的目标任务以及培养方式。老年教育机构做到分工明确,侧重点不一,形成方法灵活、形式多样的老年教育形式。

(三)激活老年教育资源分配体系。老年教育属于准公共产品,存在有限的非竞争和非排他性,应该引入竞争机制,盘活社会资源,拓展老年教育的市场。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指出,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老年教育。老年群体日益庞大,不能仅靠党和政府的力量办老年教育,要动员社会力量多方参与,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办好老年教育。老年教育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就要解决老年教育主体的单一性问题,引导企业和其他社会力量参与基层老年教育办学,拓展老年教育资源供给渠道;统筹社会资源,合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为老年教育服务,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建设和投资。

(四)形成老年教育再社会化生产体系。老年教育不仅是消费品,更应是个生产线。老年教育的投入应该有一定产出,倡导老有所为和再社会化就是鼓励老年人以各种形式重新服务社会,形成新的生产力,这样才能进入良性的养老循环。老年教育的教学内容要与社会现代化需求结合,人文素养与实用技能培养结合,使学有所用;要从引导老年人回归社会入手,鼓励他们经过教育后积极投身社会建设,以各种方式服务社区、行业,体现自我价值,确立主体地位,从而避免被边缘化。老年人、老年学校要与社会形成老年教育生产与消费的互动圈,才能完成老年人个体与社会的现代化同步。

二、老年教育制度建设现代化

老年教育从无到有的发展,各项政策制度是基础和保证,老年教育的现代化更应该以制度为重点,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的老年教育制度,推进老年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一)以政策规范老年教育。以政策引导老年教育,以规章制度规范老年教育,注重老年教育制度的全面性、长期性、稳定性,使老年人的学习融入终身教育体系。固化老年教育体系和运行体制机制,形成党委政府依策治教、学校依规办学、社会多方以法参与的协同治理老年教育机制,用制度的形式确保老年教育落地生根,有序实施。坚持培植老年教育的法治思维和法治文化,用制度保障老年教育健康成长。

(二)增强教育制度衔接性。当前老年教育从教育制度宏观性上看还存在孤立性。老年教育现代化要从制度上与国民教育体系衔接,延伸国民教育体系,满足老年人学习的多样性需求,防止老年教育的娱乐化,防止制度松散影响老年教育的规范化;老年教育现代化要从制度上与终身教育衔接,终身教育的末端落实是靠老年教育来实现的,老年教育要做到增进人的现代意识培养,引导老年人智力、经验、技术、情感等多方面融合,使他们成为完善的人,成为自己的文化主人和创造者;老年教育现代化在制度上要与社会衔接,做到与社会发展互动,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培养人力资源,根据社会要求培养高质量的人才。老年教育现代化的建立,不仅要看培养渠道是否有利于个体全面发展,还要看是否有利于国家经济发展,是否有利于提升科学文化素质,是否有利于建设教育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三)坚持老年教育管理制度化。老年教育虽然历经30多年的发展,但各老年学校的管理形式上存在较大差异,不少学校存在放权、松管和低质服务的现象。为此老年学校要完善制度,以治理促效能,处理好几个关系:一是管理意识上讲究熟人化的柔性管理与制度化的刚性管理结合;二是管理方式上老年人自主性管理与学校干预性管理结合;三是管理评估上生产性管理与消费性管理结合。老年教育现代化强调以制度为关键,要在制度源头上推动老年教育规范化、程序化、专业化和理性化。老年教育制度化是现代化的基石,老年教育制度化可有效应对老年教育领域的不公平问题,使每个老年人参与教育的平等权和话语权得到有效保障。

三、老年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

“教育治理能力是公共教育治理中的不同主体(包括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学校、社团、中介和民间组织、公民等)依照国家法律,运用国家制度管理教育各方面事务的能力……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由教育政策执行能力、教育资源利用能力、教育体系规范能力等多方面能力的现代化构成。”为此,老年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包括相关政策的执行能力、体制机制的运行能力和具体事务处理能力。

老年教育政策的执行能力应该包括对老年教育政策的解读、判断、掌控、预见等。从中央关于养老规划到积极应对老龄化意见,到国家老年教育发展规划,到各省发展老年教育的指导意见,这是个系统性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工程,政策的执行中讲究“三种眼光和三个结合”:要用政治的眼光准确把握尊老敬老养老的时代内涵,营造民生政治空间;要用专业的眼光执行老年教育政策,引导专业化发展;要用文化的眼光培植老年教育,创造道德的人文氛围。政策执行力上讲究政策的原则性与执行的灵活性结合,政策的延续性与地域的创建性结合,政策的扩容性与时代的渐变性相结合,使静态政策制度发挥出动态的效应。

老年教育体制机制是落实老年教育政策的载体,负责运行治理体系的关键。老年教育现代化的体制机制以追求老年人的现代化和自身组织社会服务的现代化为目标,以国民教育的现代化为参照体系,强调规范化、专业化、制度化、程序化、科学化发展,保证老年学校的良性运行。各地要针对老年教育政策逐步配套体制机制建设,如多方参与办学的体制、社会投资老年教育体制、老年学校运行体制等,对社会开拓办学的新渠道,对学校内部要追求管理效益。老年教育体制机制讲究人本性,适宜老年人生理心理;讲究质量性,追求知识生产与服务社会,发挥教育的社会效益;讲究理性,规范制度才能创造值得信赖的教育。

老年教育发展还处于探索阶段,现代化进程需要合力推动,因此必须具备处理老年教育具体事务能力。如因地制宜利用教育资源,课程设置与学时安排,师资力量配备等等。要借助市场力量不断充实管理队伍。老年教育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要求推行法治基础上的服务保障体系,管理能力必须合规、合法、合序,合乎道德。

依据教育现代性特征,选择适合老年教育的现代化路径,提高老年教育政治效益、经济效益和文化效益,这才是符合现代化社会需要的老年教育。

猜你喜欢

现代化老年人体系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农业现代化研究》第五届编委会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中国现代化何以起飞和推进
——评《中国现代化论》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发展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