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畜黑腿病的流行病学及防治方法

2020-01-02鞠庆斌李德臣

饲料博览 2020年9期
关键词:畜群菌苗芽胞

鞠庆斌,李德臣

(1.本溪满族自治县碱厂动物卫生监督所,辽宁 本溪117100;2.本溪市农业综合发展服务中心,辽宁 本溪117100)

黑腿病是气肿疽梭菌所致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以肌肉发炎、严重毒血症和高死亡率为特征。真性黑腿病仅在牛常见,但以创伤开始的感染在其他动物也偶有发生。

1 流行病学

黑腿病是一种经土壤传播的疾病,但对病原菌侵入体内的尚有争论。据推测是随摄食的污染饲料经消化道黏膜侵入。在正常动物的脾、肝和消化道可以发现本菌,感染的粪便或死于本病的动物腐败尸体可能污染土壤和放牧地。当不在正常组织中存留的芽胞因尚末被识别的一些机理的作用而在组织中繁殖时便发生真性黑腿病。

通常认为真性黑腿病是牛的一种疾病,偶见于绵羊,但在鹿也有本病流行的记载。本病在牛主要局限于6月龄~2岁的幼畜。在田间本病最常发生在营养水平高而迅速生长的牛。通过增加蛋白质饲料提高绵羊的营养水平可使绵羊对黑腿病的易感性增高,绵羊发病不受年龄的限制。

在猪,虽然气肿疽梭菌或腐败梭菌感染可引起一种气性坏疽类型的损害,但猪通常不发生黑腿病。牛的典型黑腿病呈季节性发生,大多数病例发生于一年的温暖月份。最高发病率可能在春季到秋季之间变动,依犊牛何时达到易感年龄而有不同。在牛,黑腿病的几次爆发是继掘土之后发生的,这表明翻动土壤可使潜在的芽胞暴露出来,并使其活化。

本病在绵羊几乎总是一种创伤感染。剪毛和断尾时皮肤伤口感染以及出生时脐带的感染可引起局部损害。母羊产羔时外阴和阴道感染可引起严重爆发;在青年母羊和不到1岁的公羊,发生本病通常是斗殴所致的皮肤伤口感染的结果。在绵羊进行肠毒血症的预防接种后偶有爆发。这可能是由于用福尔马林处理的菌苗引起严重的组织损伤而使机体内潜在的芽胞繁殖之故。曾有报道,在剪毛时暴露于传染的母羊出现典型的损害,而以青霉素处理的母羊不受侵害。但在后一群中的妊娠母羊仍因胎儿水肿和气体形成而腹部膨胀、虚弱无力和卧地不起,并从这种胎儿分离到气肿疽梭菌。

在世界上许多地区,黑腿病是造成养牛业严重经济损失的一个原因。尽管本病偶尔在接种过的畜群、而更经常地是在忽略了预防接种的畜群仍有爆发,但是对于大多数地区来说,预防接种已防止了严重的燥发。当本病发生时,通常在几天内许多动物受害。在个别地区本病呈地方性流行,尤其是如果这些地区易遭受水灾时。从几个牧场到一个地区,黑腿病的致死率接近100%。

2 防制措施

在本病呈地方性流行的牧场,在预期的危险期将来临时,通常是春季和夏季,应对6月龄~2岁的全部牛进行每年一度的预防接种。如果发病率非常高,推荐于3周龄时给犊牛预防接种,随后应进行再接种。在可获得的制品中,用福尔马林杀死的、明矾沉淀的菌苗是最能令人满意的。由于在预防接种后14 d才能产生免疫力,所以如果在一次爆发期间进行预防接种,则在接种后几天之内仍会有动物继续死亡。当在一群动物中出现病例时,直至免疫力产生之前,必须采取其他措施以保护其余的动物。应将牛撤离受害的草地。在一次爆发中,应立即给畜群中剩余的全部牛接种菌苗,同时肌内注射青霉素,6 000单位·kg-1体重、或青霉素和苄星青霉素合用。如果不给抗生素,在免疫力产生之前的14 d内黑腿病病例仍可继续发生。在此期间只能对畜群经常检查和对病例进行早期治疗。

在绵羊也竭力推荐使用明矾沉淀的菌苗,但在小于1岁的绵羊接种时不能产生良好的免疫力。在本病呈地方性流行的地区,推荐以下的预防接种方案。为了预防母羊于产羔时感染,产羔前3周给母羊预防接种1次。此预防按种能产生持久的保护。在以后几年给青年母羊预防接种。此预防接种也能保护羔羊于出生时不发生脐感染,假如羔羊在3周龄前断尾时,也可保护尾部伤口不受感染。如果预期发生感染,也可在剪毛或在剪腿臀毛之前2~3周进行预防接种。由于本病通常发生于青年绵羊,在有危险的地区,推荐在绵羊到放牧地之前和因斗殴面使皮肤伤口暴露于传染之前进行预防接种。对这些大约于7月龄时进行预防接种的绵羊,免疫的持续期是比较短的,尤其是母羊,在它们第一次产羔前必须进行再接种。如果于产羔季节在母羊群中开始爆发本病,推荐给需要处理的母羊预防性地注射青霉素和抗血清。

猜你喜欢

畜群菌苗芽胞
单细胞分析研究二氧化氯对杀蚊细菌球形赖氨酸芽胞杆菌芽胞的影响
一种简单高效的芽胞纯化方法及其效果评价
高压热杀菌技术灭活细菌芽胞机理研究进展
羊疥癣病如何预防
布氏杆菌病的疫苗种类
仔猪白痢的临床表现及免疫方法
大雨过后如何预防畜群疾病暴发
“流动畜群”致富经
母牛分枝杆菌菌苗辅助治疗结核性多浆膜腔积液47例疗效观察
芽胞结构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