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Seminar教学法在应用型本科高校管理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2020-01-02陈忠明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管理学应用型教学法

陈忠明

(铜陵学院工商管理学院,铜陵 244000)

管理学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在应用型高校管理类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作为一门核心专业基础课程,管理学课程设置的目的在于通过教学活动的开展,让学生理解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掌握管理的主要职能,掌握管理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分析管理实践问题、解决管理实践问题的能力,最终培养学生综合管理素质。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今天,随着学生自主获取知识越来越方便和快捷,传统的管理学教学方法难以满足当今高校创新性人才培养的目标。Seminar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1],并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被越来越多的本科高校管理学课程教学所采用。

1 Seminar教学法的内涵、特征与形式

Seminar教学法最早起源于德国,被欧美国家广泛运用于管理类课程的教学中[2]。Seminar教学法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3]。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中对Seminar的解释有两种:一是指在大学教师指导下开展的专题讨论的研讨,教学形式多为讲座和研讨,例如研究生研讨班;另一种解释是指研讨会、培训会。Seminar教学法最早主要在研究生中开展,后来,随着Seminar教学法在学生能力培养方面的价值被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认可,Seminar教学法被越来越多大学教师采用,开展对象也由研究生扩展到本科生。Seminar教学法是一种参与式教学方法,可以培养锻炼学生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培养学生沟通交流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批判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4]。与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相比,Seminar教学法具有以下特征:一是互动性强,Seminar教学法更加注重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是一种多向互动的教学模式[5];二是激励性更强,Seminar教学法是一种任务驱动式教学法,能够激励学生主动学习。通过充分的沟通和交流,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会更浓,自主学习的愿望会更强[6]。

Seminar教学法一般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由教师给定学生讨论的主题。研讨会开始之前学生需要搜集相关资料,并进行相应的分析,撰写研讨会发言稿。研讨会开始后向教师和同学汇报自己的观点,并与其他同学和教师开展积极的讨论和交流,教师和其他同学可以就该研究主题进行相应的提问和探讨,学生根据其他同学的意见修改自己的研究内容。最后,指导教师对研讨会进行总结,并布置下一次研讨会的主题。经过充分的探讨和交流,学生会加深对讨论主题的认知,进而提升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Seminar教学法的运用有多种形式,最主要的两种形式:第一种是研讨式专题课程形式。这种形式多见于研究生的教学中,课程的开始阶段由教师介绍本课程的发展脉络和学术前沿,提出该课程要讨论的相关主题和要求,然后将这些主题分派给学生。学生课下要搜集相关资料,并进行相应的研究,做好充分准备后在课堂中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与教师和其他同学进行沟通和交流,吸收合理的建议,完善自己的研究。第二种是与课堂讲授相配套使用的Seminar。这种形式主体是学生,教师讲授完课程内容后,学生针对某一知识点或者自主选定主题进行小组研讨式活动,这个过程教师只做些点评和记录。第二种模式运用得比较广泛,既可以在研究生教育中运用,也可以在本科生教育中运用。

2 Seminar教学法在应用型本科高校管理学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管理学课程中提到了管理者需要掌握三大技能,分别是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教学中往往对技术技能和人际技能训练得较多,而对概念技能训练得较少。概念技能就是一个人概括抽象的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即人的逻辑思维能力。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可以通过数学的学习加以训练,而应用型高校经管类本科生往往数学基础并不好,部分学生数学基础薄弱,学习数学的兴趣不强,这时就需要寻求新的途经来训练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定期举办Seminar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Seminar教学法既可以进行专业技能学习研讨,也可以举办社会热点问题的研讨,还可以是专业经典著作阅读研讨。这些形式的研讨会或者讨论会的开展,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管理学相关知识点的理解,而且能够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的重点在于学生的应用能力,而应用能力体现在工作中就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开展专业技能Seminar能够提升学生技术技能。通过开展社会热点问题的Seminar能够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沟通交流能力,继而提升学生的人际技能。经典著作呈现了作者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阅读经典著作,并一起进行探讨交流,能够提升学生概括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也即概念技能。通过以上几类Seminar的开展,初步实现了管理学提出的管理者三大技能的训练。

3 Seminar教学法在应用型本科高校运用的实践——以铜陵学院管理学为例

以铜陵学院为例,结合笔者自身在教学过程中运用Seminar教学法对学生能力培养的经验来介绍Seminar教学法的实践。

铜陵学院是一所财经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本科高校,管理学是省级精品课程、省级慕课,并且建有省级规划教材和管理学案例库,建有多个管理实验实训中心,有一支优秀的教学团队。Seminar教学法广泛在管理学教学中应用,主要以“案例Seminar”“主题Seminar”“专业经典著作阅读Seminar”等多种形式运用Seminar教学法。开展Seminar教学以来,学生学习积极性显著提高,学习满意度也不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较明显提高。通过对管理学课程开展过Seminar的300名在校生的调查发现,94.23%的学生喜欢Seminar教学法,不喜欢的学生仅有5.77%。对不喜欢Seminar教学法的学生进行进一步调查发现,不喜欢Seminar教学法的学生更喜欢传统讲授式的授课方式。进一步分析发现,这部分学生由于受中学授课方式的影响,一时难以适应参与式、主动式的Seminar教学法。对于这部分学生来讲,需要教师进行引导,转变传统的被动学习方式,逐步适应主动学习方式,引导其积极参与到Seminar中去。对喜欢Seminar教学法的学生进一步分析发现,36.58%的学生喜欢“案例Seminar”教学法,50.21%的学生喜欢“主题Seminar”教学法,13.21%的学生喜欢“专业经典著作阅读Seminar”教学法。喜欢“专业经典著作阅读Seminar”教学法学生的比例在三者之中最低,主要是因为专业经典著作融入了作者严密的思维逻辑,并且专业知识较多,需要阅读者具备一定的专业背景,对于应用型高校本科生来说阅读和理解起来难度较大。应用型高校本科生更喜欢选定感兴趣的主题,然后开展主题Seminar。

对230名在管理学课程中开展过Seminar教学的毕业生进行调查发现,91.3%的被调查者喜欢管理学课程中开展的Seminar。喜欢管理学课程中开展Seminar的毕业生中有97.83%的被调查者认为大学管理学课程中开展的Seminar有利于培养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95.65%的被调查者认为大学管理学课程中开展的Seminar有助于毕业后快速融入到工作环境中去,快速与同事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4 Seminar教学法在应用型本科高校管理学教学中运用应注意的问题

Seminar教学法以其较强的参与性和激励性被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广泛在教学中采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笔者结合自己在管理学教学中采用Seminar教学法的经验,提出应用型本科高校采用Seminar教学法应该注意的事宜。

4.1 Seminar教学法适合在应用型本科高校二、三年级学生中开展

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在一年级的时候需要学习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知识的储备还不足,因此,大学一年级的学生不适合开展Seminar。应用型本科高校往往注重学生的实习实训,在大学四年级的时候开展的实习实训较多;并且,大学四年级的学生一部分准备硕士研究生的入学考试,还有一部分准备公务员和企事业单位的招聘考试,因此,大学四年级的学生也不适合开展Seminar。大学二、三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专业基础,并且学习时间也相对充裕,因而,在大学二、三年级的课程教学中运用Seminar教学法取得的效果比较好,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效果也比较明显。

4.2 应用型本科高校适宜采用“讲授+研讨”的模式

由于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应用型人才,学生自身理论研究的能力也较研究型大学弱。因此,如果采用研讨式专题课程形式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而“讲授+研讨”的模式比较适合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学生。学生既能通过传统的讲授来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也能通过Seminar的形式增加对核心知识点的掌握,还能锻炼自己的沟通能力、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4.3 采用Seminar教学法时教师应该建立清晰明确的考核体系

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较研究型大学弱,如果不进行明确的考核,很多学生就会出现“搭便车”的行为;另外,如果没有考核机制,很多Seminar就会变成谈话会、聊天会。如何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到Seminar中去,并且保障Seminar教学法的质量和效果,需要教师建立明确的考核制度,这样不仅会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到研讨会中去,也会更加客观地考核学生的学习情况。

5 结 语

Seminar教学法能够满足应用型本科高校管理学的教学目的,对于学生综合管理能力的提升效果显著,但是实施过程中需要教师提供相应的支撑条件,并且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猜你喜欢

管理学应用型教学法
“天人合一”的管理学启示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应用型本科层次大学生网络在线学习策略及实践
《管理学原理》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张瑞敏金句背后的管理学知识
高中数学实践教学法的创新策略探讨
浅谈管理学